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刀锋 >

第103部分

最强刀锋-第103部分

小说: 最强刀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是冯天纵特意向军区首长提出来,临时硬插进演习部队序列的。当时,整个年度演习的预案已经都基本上制定好了,对这支临时插进演习序列的部队,也只好当侦察兵用了。不然的话,要针对特勤大队的特点制定新的考核科目的话,整个演习预案都要推翻重做,时间上也来不及啊。

    可现在该怎么办?蒙俊明突然觉得,这当初答应让特勤大队参与演习,就是个错误。现在,他面临的选择有三个。

    一个是按照原定预案继续演习,对柏卫国的提议不予理睬。在制定明年的演习预案时,再把特勤大队的相关考核科目放进去。只是,冯天纵提交的报告,得到了军区主要首长的认可,这样做,该怎么向军区主要首长报告?

    一个是推翻现有的演习预案重新制定。可时间上来得及吗?距离演习时间可只有不到两个月了,就算预案来得及制定出来,下发演习部队让他们重新准备的时间也不够啊。这样一来,参演部队里,难免会有部队因为准备不充分,在演习的时候,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纰漏。这可是有总部首长前来观摩的,纰漏出的不大还好,出大了该怎么收场?

    再有一个就是按照柏卫国提议的那样,不设预案演习。只是这样的风险就更大了。不过,这个选择倒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是一个新模式,可以推托是一种改革的新尝试,出现问题也有说辞。关键是,到时候前来观摩的总部首长们是不是能认可这个说辞。嗯,还有一个问题,不设预案的话,这些考核科目要怎么安排?

    “不设预案的话,那么多考核科目怎么安排?”

    蒙俊明心里默默的盘算着,竟然忘记了眼前还站着个柏卫国。抬头看到柏卫国还站在眼前,冲口而出就把在想的问题问了出来。

    “我觉得,多派些人,全程记录参加演习的部队的一举一动,随时随地的把参加演习部队的情况报告给导演部,由导演部判定行动是否有效,科目随机调整,最后在演习结束后再综合评定就是了。”

    柏卫国对这个问题倒是之前在提交建议时就想过,随口就回答道。

    其实,就在刚才蒙俊明低头沉思的时候,柏卫国心里还产生了个想法。他觉得演习导演部这个名字本身就有问题,叫什么导演部么,又不是拍电影,还导演。直接叫裁判部就对了,只要负责对参加演习的部队的各个科目完成情况打分裁判就好了,包括对双方攻击行动中的伤亡做出裁判。

    毕竟,在演习过程中,各参加演习的部队,在行动过程中,所有的动作行为都能套到相关的演习科目里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些计划中的考核科目不会涉及,但也会有不是计划里的考核科目增加进来不是?

    比如他的突击中队对红军或者蓝军的司令部实行了斩首行动,端掉了司令部。那么,红军或者蓝军就应该按照战时的预备序列,重新组建司令部。

    在实际作战中,各个部队都有这种准备。比如师长阵亡,副师长接替指挥,副师长也阵亡,参谋长接替指挥,师级军官全部阵亡,下属序列的团级指挥官按照序列排序接替。绝不会因为司令部被端,整支部队就失去指挥的事情出现。当然,造成部队的指挥系统暂时混乱是有可能的。

    常规演习里,这类考核科目是不会被列入的,可一旦出现,导演部就应该及时调整,加入这个科目的考核。不过,这个想法他没敢直接说出来。毕竟这是演习,司令部被端这种情况,会让人很没面子的。参加演习的部队虽然不会很多,但能称之为司令部的单位里,往往坐镇的都是团以上的军官,不乏师长、军长这种高级军官。就算是演习,被端掉司令部判定阵亡,对这些高级军官们来说,也是颜面无光的事。

    听到柏卫国的回答,蒙俊明未置可否。他当然清楚,这也是一个解决办法。只是这样一来,导演部不仅对整个演习的控制力大大削弱,工作量却大大的增加了。特别是当演习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时,不排除参加演习部队双方出现扯皮的想象,导演部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判定,那就需要导演部要有足够的人手,随时监控整个演习的方方面面。不然演习很可能因此中断,那就要闹笑话了。

    “好了,你的想法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好好准备。”

    蒙俊明觉得没必要再和柏卫国继续谈下去了,开口打发柏卫国走人。

    他在这三个选择里要选择那一个,做出选择前必须要先搞清楚军区主要首长的想法,最好是能搞清楚,演习举行时,总部首长是谁来。轻易做出决定,那是对自己前途的不负责任。

    (未完待续。)

第一八八节 通讯问题() 
不久之后,新的演习命令下达了,军区年度演习更改为不设预案的实兵对抗演练。演习依旧分为红蓝双方,但特勤大队则作为自由人参与演习。按照演习导演部的说法,在这次演习中,特勤大队这个自由人的考核科目是单独考核的,虽然他可以攻击红蓝双方的任一一方,但他也会受到红蓝双方的联合围剿。

    也就是说,红蓝双方不仅不设预案,在演习中,还需要随时提防特勤大队的捣乱,为演习增加意外难度。某种程度上上,也相当于特勤大队配属给了红蓝双方。对红方来说,他要承受蓝方和特勤大队的联合打击,反之,对蓝方也是同样。

    蒙俊明在做出这个最终决定前,他不仅征求了军区主要首长的意见,也征询了总部首长的意见,得到的回复是大家都对这个新颖的演习方式非常有兴趣。

    不过,特勤大队接到一个额外的命令,那就是他们虽然称之为自由人,但眼镜有意识的重点打击某一方,要求特勤大队在演习中要注意平衡。

    接到这个命令,由于特勤大队在演习中被单独考核,就算没有这道追加的命令,他们也不会破坏这个平衡。毕竟,他们在有意打垮一方之后,以特勤大队这点人,要独立面对去打垮剩下来的另一方,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毕竟他们人数太少了。

    柏卫国对此兴奋异常,这下,特勤大队终于可以不受约束的大展拳脚了。他把突击中队的所有小队指挥官召集到一起,商量布置要在演习里,玩出点什么花样出来。

    “可惜啊,直升机中队的建制虽然批下来了,可到演习的时候,还来不及组建起来。不然的话,我们还能玩出更多花样出来。”

    聂风海有点遗憾的说道。

    “这个就不要说了,就算来得及组建,我们也缺少时间进行相关训练和磨合,派不上用场。倒是这两天,我觉得我们的通讯装备差了点。前两天,我带着高炀他们去训练,我发现我们配备的对讲机,不但通讯距离短,才两公里,这电池用起来也太费了吧?九节电池,只是大半天就没电了。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不要说想要做出各个小队间的配合,就算每个小队间想要完美配合都存在不少的问题。”

    柏卫国从军区司令部回来后,这几天都带着他的半个小队在搞配合训练,发现小队成员间,相互的通讯沟通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小队间的配合倒是可以用电台来解决,每个小队背部电台好了。小队成员之间,还确实存在问题。关键是,我们这些通讯装备配备太迟了。这还是接到你寄回来的sas的资料后,才申请配备的。这些对讲机不是为我们使用设计的,也只能凑合着先用了。”

    江春山插话解释道。在特勤大队成立后,突击中队并没有配备单兵通讯器材。还是柏卫国到了sas后,用他们他们的通讯器,感受到了便捷和效率,写信回来建议配备的。结果,他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对讲机,把装备给装甲部队的对讲机拿来临时凑合的。可装甲部队的坦克上,能为对讲机提供车载电源,而他们却不行,只是使用干电池为对讲机供电。

    “能打报告从国外进口一批么?我们现在只是国内使用,特别是在训练时使用,保密要求还不算高。”

    林才英询问道。

    “进口的太贵了吧,我们一配就要近二百套,要考虑备用和部队扩编的。这要是进口的话,至少得几十万块钱吧?”

    江春山摇头道。这是单兵装备,就眼下人员人手一套,就要一百三十五套,考虑到是野战使用,损坏备用,这笔钱占用的经费太大了。在这个年代,一台进口的大功率对讲机,他们这些军官,一年的工资买一台都不够。

    “如果没有这次演习的话,想都不用想,不过,借这次演习,我觉得可以打个报告试试。”

    聂风海想了下,提出了不同意见。

    “哈,老鬼说的对,可以借这个机会尝试下。教导员,你起草份报告,我给学院和军区司令部都送一份去。”

    柏卫国赞同聂风海的这个提议。为了搞好军区的年度演习,多花个几十万应该算不上什么大事。一场年度演习搞下来,这点钱在整个花费里真算不上什么。这种机会不抓住,那可真有点傻了。

    听柏卫国这么一说,大家都会心的笑了起来。

    “好了,言归正传,军区演习导演部批准了我们的提议,虽然和我们设想的有点小不同,但大体上就是我们提出的那个意思了。不过,导演部的这个命令一下达,我想不管在演习中担任红方还是蓝方的部队,都会对我们的出现提高警觉,有些行动的难度会很大。例如破坏后勤基地,斩首行动之内的,他们绝对会加强防范。所以,我们就要在其他方面多动动脑子了,毕竟在整个演习中,我们可选择的动手机会有很多。我的想法是,大家群策群力,多为他们准备几道大餐。不过,我要强调的是必须尽可能的减少伤亡判定。”

    柏卫国召集大家来,主要目的是通报情况,提出他在这次演习中的要求,算是一个小范围的动员。

    “要不要分组?我的意思是,我们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对方红方,一部分对付蓝方?”

    刘明远问道。

    “不用刻意分。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设什么确定的任务。各个小队分散,全程监控他们双方的行动。一旦发现他们的弱点,可以根据需要,或单干或联合。这也是我对现在我们的通讯装备不满意的原因。使用电台的话,太容易暴露目标了,侦测战场上的陌生无线电信号,现在已经成了各个部队的侦察部门的必修课。一旦我们的无线电信号被捕捉到,就意味着我们的暴露可能。”

    柏卫国格外强调灵活机动的顺势而为,绝不希望强行去执行一些难以达成的任务。

    (未完待续。)

第一八九节 年度演习(一)() 
聂风海没猜错。突击中队要求进口一批对讲设备装备部队的申请,很顺利的就通过了审批。从军区的角度来说,由于有总部首长亲临观摩,为了让首长们看到一场精彩的演习,多花个几十万进口一批通讯设备,还真的就是小事一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一批摩托罗拉的通讯距离达到二十五公里的专用对讲机就运到了特勤大队,包括配套的耳机、话筒和备用电池。

    有了这批通讯装备,突击中队的各个小队,活动范围大幅度增加。从原来每个小队被限制在两公里的范围内,一下子扩展了十倍的活动范围。在演习正式开始的前一天,突击中队就开始了行动,他们各个小队分散开,对整个演习区域实施了监控。

    不过,正如柏卫国预计的那样由于演习导演部公布了特勤大队的存在,参加演习的其它各支部队从离开营区开始,就小心翼翼的提高了戒备。不过,红军演习部队还是出门就吃了大亏。

    这次演习,做为红方参演的部队,有一个侦察连,一个坦克营,一个摩步团,一个炮兵连,另外还有师级指挥所和配属的一部分连级卫生、工兵、辎重等直属连。侦察连做为先遣部队第一个进入演习区域,他们的任务是为坦克营做先导。

    可就在进入演习区域仅仅两公里的地方,侦察连留下的一个引导班就在侦察连其它各部离开后收到了袭击。蔡军带的小队在袭击了这个引导班后,冒充这个引导班,在坦克营到达后,要求他们原地待命,理由是在他们前方发现了一个反坦克和反步兵混合雷场。让他们等师属工兵连到达后,完成排雷任务后才可以继续前进。在阻止了坦克营继续前进后,这个引导班借口要继续去另一个方向执行侦察任务,转身延长而去。

    由于这次演习是无预案演习,坦克营营长虽然有些疑惑这个引导班的行为,但还是信以为真的停了下来。按照红军的出发序列,他们是第二个抵达演习区域的部队,摩步团和师指挥所还在后面没上来,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