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刀锋 >

第110部分

最强刀锋-第110部分

小说: 最强刀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我方弹头越境。

    “我知道啊,可这样干守着也不是个事啊。”

    谢信然苦恼的抓了抓头皮后回答道。

    “知道你还提?要不是因为有这么个规定,我早就过去了。”

    柏卫国掏出烟点了一根,狠狠的抽了几口。

    “我偷偷的过去,咱们不说,谁会知道?”

    谢信然看两个联络参谋没注意到他们的谈话,在柏卫国耳边悄悄说道。

    (未完待续。)

第二零二节 柏卫国的疑问() 
“监控哨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听了谢信然的话,柏卫国未置可否,而是看着不远处的金莱寨,转而问起了别的。

    突击中队到达金莱寨后,并没有向寨子里的寨民们借房屋,而是在距离寨子不远的一个山坡上扎起了帐篷。而且,从达到这里开始,除了两名临时负责小部队伙食的战士和两名联络参谋,会到寨子里采买一些蔬菜肉食外,其它人都没在寨子里露过面,但柏卫国已经看过寨子里所有人的相片。

    金莱寨坐落在一个靠山顶的山坳里,四周大多是尚未开发的原始丛林。一条小路在山脚下蜿蜒延伸,是金莱寨与外界联系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往398号界碑的必经之路。

    柏卫国在到达这里之后,经过勘察之后他就认定,398界碑附近的三个走私通道,不管那条,都需要在金莱寨附近经过,不然的话,他们就必须得穿越上百公里的原始森林。可没有迹象表明,在附近的原始森林里,存在这样一条秘密通道。

    所以从到达这里的第三天开始,柏卫国就又派出了四名战士,在金莱寨四周开始对金莱寨进出的人员实施了监控。每个进出金莱寨的人,几点几分出去,往那个方向,几点几分进来,从那个方向来,配以实时拍摄的相片,做了记录。

    而特别对往298号界碑方向的人,格外关注。因为398号界碑附近,并没有与邻国的交通口岸,通向那里的小路,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守备部队的巡逻队。

    在潜意识里,柏卫国就认为,金莱寨里肯定有人与往来这个走私通道的人有联络。他觉得,很难想象,一条走私通道的沿途没有熟悉的人接应,该是怎样一种冒险。在一周时间过去,三个走私通道都没有任何动静,柏卫国的这个怀疑就更重了。

    “暂时还没有,我们所有的监控哨监控到的人都做了影像记录,并做了比对,暂时还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同时也对附近区域进行了无线电监控,没有发现异常信号。”

    见柏卫国对自己的提议没有回应,谢信然心里有点失落,但既然柏卫国问到了他,该回答的问题还是要回答。

    “有没有人进林子?”柏卫国继续问道。

    “这几天,一共有六个人进过林子,等他们出来后,我都派人进去做过检查,他们都是进林子去设置捕猎陷阱的,没有异常。他们都没有深入到林子深处去,只是在外围区域打转。”

    听谢信然这么回答,柏卫国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这情况有些诡异啊!依据他的观察,金莱寨周围,只有少量的能耕种的梯田,寨民的生存,除了这点少量的田地里的出产外,主要就是靠周围原始森林里的采集和猎获。三天里,只有六个人进林子捕猎?

    按照常规来说,他们驻扎在这里,又在寨子里购买蔬菜肉食,寨子里的人应该想方设法的多去猎获些肉食来卖给他们才对。

    “前天我记得吃到了野猪肉,这野猪不应该是他们下套用陷阱方式捕获的吧?你们跟进去检查时,发现痕迹了吗?从那天买回来的那块肉看,这只野猪至少上百斤,下兽夹做陷阱肯定抓不住。”

    柏卫国突然想起来前天晚上吃到的野猪肉,如果他们监控到的六个人都是用下套捕猎的话,他们吃到的那只野猪,肯定就不是这六个人捕到的,肯定还有人不在他们的监控范围里进了林子。想到这个,柏卫国再次把厚厚的几叠照片拿了过来,一张张的翻看。

    很快,柏卫国就找出来一张相片。相片上,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男子,脖子上横挂着一支猎枪,背上扛着一只布袋,布袋的一头,露出的是一只猪的两只后腿。可从相片上看,他并不是从界碑方向过来的,而是从县城的方向过来的。

    “让刘参谋来一下,我需要这个人的资料。”

    柏卫国把照片递给谢信然,他嘴里提到的刘参谋是守备部队派来的联络参谋之一。

    “这个人叫白朗,今年三十二岁,才回来两年。他是个孤儿,父母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就都死了,是寨子里大家把他养大的,成年后离开了寨子,离开寨子后的这段时间情况不祥,据说是去沿海打工去了,后来发了财回到寨子。”

    刘参谋来的很快,他在升任参谋之前,就是在边防派出所工作,对这一带的情况非常熟悉,这也是派他过来的主要原因。他在看了照片后,向柏卫国介绍道。

    “沿海打工?你们核实过吗?”

    刘参谋的话,引起了柏卫国的重视。在沿海打工生活了十几年的人,没理由再回到这个连电也才刚刚接通的贫穷山寨,更不要说还是发了点财的。这没道理啊。如果说他为了报答乡亲对他的养育之恩,回来带些童年的伙伴离开这里,跟他去沿海讨生活才合理。

    “这个,我们还真的没办法核实。他的身份证都是他回来后补办的,名字也是办身份证时起的。对了,他的身份证就是我给他办的,当时我来寨子里核实过,寨子里的人都叫他岩仔,没有正式名字。这样的人,想必他在沿海时,当地派出所也不会有记录。”

    刘参谋苦笑着回答。白朗回来后,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他当时也只能到寨子里核实下他是不是这个寨子里的人。至于他之前的经历,也只能询问一下。白朗是少数民族,之前又是个没有身份的盲流,他说的那些经历,根本就没法核实。这个时期,居民户籍管理不要说联网了,就是电脑都还没用呢。

    “这样吧,你帮我们了解下,在他离开寨子之前和回来后,他有没有跟别人学习过打猎。另外,你以找他再买点野猪肉为借口,和他当面接触下,特别要注意下他的双手食指,看看指肚上有没有老茧。”

    柏卫国沉吟了一会,对刘参谋说道。

    “你觉得他有问题?”

    一旁的谢信然惊讶的问道。

    (未完待续。)

第二零三节 确认目标() 
“现在还不好说,我只是觉得有些不合情理。如果他岁数大了回到家乡,图个叶落归根的话很正常。可他这么年轻,在沿海生活条件好的地方不待,回到这里就有点不太合理。就算他没有我们怀疑的问题,也会有其它问题。”

    柏卫国的话没说太明白,但刘参谋和谢信然都听懂了。这个白朗,或者是在外面犯了事回到家乡躲避,或者是带着某种目的回来。

    “嗯,我马上就去,你怀疑他当过兵?”

    刘参谋点了点头,表示接受任务,但他还是不放心的要确认下。柏卫国让他去看白朗手上的食指指肚上有没有老茧,大家都是军人,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有常年抠扳机的手上,才会有老茧。什么人会常年抠扳机?自然是当兵的。可白朗之前连身份都没有,他离开的这段时间,显然不可能参军,那么,他在那里当兵?除非是境外。

    “有这个怀疑,没经过训练的人,就算手上有枪,这种上百斤的野猪也不敢轻易招惹。可他凭这么支火药枪,就能打回来这么大只野猪。要么他是个老猎人,要么他枪法非常好。在沿海打工,会是个老猎人吗?所以,我认为这个人有问题。”

    柏卫国指着照片上,挂在白朗脖子上的那支猎枪,解释他为什么会对这个白朗有疑问。

    可听他这么一说,刘参谋是真心的佩服起柏卫国来了。白朗的情况还是他来了后告诉柏卫国的,可他在谢信然拿着这张来找他时,看了这张照片,却没有引起他的任何疑问。此刻听柏卫国这么一解释,想想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可他看到这张照片,就愣是没想到过这些问题。

    怪不得上级会派这支部队过来,还真的是不一般啊。原本觉得这支部队是来抢他们的功劳,对来的这支部队在心里有抵触的他,这下可是真心的服了。

    到傍晚的时候,刘参谋回来了。到底是曾经在负责这一片的边防派出所工作过,对这的情况熟悉,在和寨子里的人唠了一下午嗑之后,通过旁敲侧击,对白朗之前的情况就摸了个差不多。然后他又去找了白朗,说是想再买点野猪肉,在递烟点火的时候,看了白朗的双手,果然,在白朗的右手食指指肚上,他看到了厚厚的一个老茧。

    “柏队长,你可真神了啊,这个白朗真的有问题,他的右手食指指肚上的茧子,没个十年八年的,还真磨不出来。他在离开寨子前,和寨子里的猎手学过一些下套之类的捕猎手段,绝对没摸过枪。但据寨子里的老猎手反应,白朗回来后,就成了寨子里最好的猎人。他设的套,比寨子里其他猎人都要高明,枪法也好。”

    刘参谋兴奋的向柏卫国做汇报。

    “我猜他或者去了果敢,或者去了北佤,肯定是在那边从军了。只是398界碑这里,是北佤和果敢交界位置,他会是那边的人?这样,我们按照之前的部署继续实施监控,老谢这事你来负责。从今天开始,我来负责盯着这个白朗。”

    柏卫国很快做出决断,向谢信然布置道。

    “队长,还是我去吧,你在这主持大局。”

    谢信然向柏卫国要求道。

    “老谢,别和我争。这不是我轻视你们。我和高炀都在南疆待过不短的时间,熟悉这里的山地森林。现在高炀带队去了界碑那边,这边就只能我去了。你们以往一直都在西北,对南疆这边太陌生,还需要熟悉。”

    柏卫国没和谢信然兜圈子,直言不讳的否决了谢信然的要求。听柏卫国这么说,谢信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南方这边的山地,他们确实不熟悉,如果让他们单独进入这边的丛林,能不能完好的走出来,还真难说。

    柏卫国的推测没错,白朗还真的是在离开金莱寨后,先是去了果敢,在果敢王彭家声手下当兵。在这期间,因为作战勇敢,受到他的上司李镛虢的器重。后来,李镛虢脱离彭家声的指挥,在北佤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和毒品据点,成为一个毒枭。两年前,因为他就是金莱寨的人,他被李镛虢派回国,成为维护金莱寨这条地下走私通道的头目。白朗没想到,他的一次传递情报后,顺手打来的野猪,竟然引起了柏卫国的怀疑。

    金莱寨这里的这条走私通道的建立,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白朗的关系。自小在金莱寨长大的白朗,对398界碑这边中方的区域非常熟悉。虽然他离开了金莱寨十几年,可这边由于靠近边境,国家并没有投入资金进行改造。特别是这里靠近果敢,果敢王彭家声每次与缅甸政府对抗失利,都会率部退入泰国或是中方。

    彭家声作为缅共的武装力量首领,他和他率领的部队,很自然的受到中方的庇护。每次,彭家声率部撤入中方,中方只是将他们缴械,随后就任由他们待在边境地区,缅甸政府军当然也不敢越境过来追杀。

    当时,吃百家饭长大的白朗,就是在边境四处游荡时,遇到了彭家声躲到中方边境的部队,才加入他们的。事实上,在彭家声麾下,有相当一部分战士,都是这样加入他们的。

    而在2oo3年之前,果敢和北佤地区,经济的支柱就是毒品。果敢和北佤地区大小数十支武装,都是靠种植贩运毒品为生。

    柏卫国他们没想到的是,老奸巨猾的李镛虢,他的情报渠道并不是直接通过金莱寨的边境传递,而是通过边境的正式口岸传递的。每当中方有巡逻队出现在金莱寨附近,白朗就会通知他在县城的联络人,然后由县城的联络人负责把情报绕道通过正式口岸,传递到缅甸境内,再由那边使用通讯工具,把情报传递到李镛虢这里。随后,李镛虢就会停止在金莱寨这个地下通道的行动。

    当柏卫国率领部队进驻金莱寨的当晚,李镛虢就接到了白朗的通知,停止使用金莱寨的地下通道。

    (未完待续。)

第二零四节 出师不利() 
监控白朗的行动非常的不顺利。

    执行这个任务的并不是柏卫国一个人,他是带了狙击手雷刃一起去的。选择带雷刃,就是看中了小队里,雷刃是狙击手性格沉稳,也能耐得住寂寞。

    但是,第一天,他们跟着白朗在丛林里转了整整一天,看着白朗在丛林里打猎下套。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