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刀锋 >

第134部分

最强刀锋-第134部分

小说: 最强刀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很快他们又安定了下来,因为他们打听到了,驻扎在赛恩德洛基地里的人员,全部加起来也就一百来号人,就人数上来说,这些部族他们的武装人数少点的虽然没百来号人,也至少有几十人。

    这个大言不惭的柏卫国,手上倾尽全力也不过这点人手,肯定是虚张声势。这样的人,睬不睬的都无所谓,难道还真的能把他们怎么样了?

    又在基地等了两天也没任何人理睬的柏卫国,下令集合队伍。看来,是时候找几只鸡来做个示范立立威了。

    在第三天晚上的十二点之前,柏卫国和刘明远各带一部,已经分别埋伏在了几支参与了之前袭击的部族武装中最大的一支武装所在的部落外围。

    这个部落聚居在赫尔曼德省靠近哈贾阿里的一个小镇上,小镇不大,大约有两百多户人家近千人居住。柏卫国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彻底抹平这个小镇。

    在出发前,包括刘明远、高炀、苗浩波等人都向柏卫国提出了他们的意见,觉得抹平这个小镇,似乎过于残忍了些。但柏卫国不为所动,既然是立威,心慈手软还立什么威?今天多杀人是为了日后少杀人。

    而且,柏卫国觉得,这个部落的武力保障,那些部族武装分子一旦被他们彻底剿灭,剩下的妇孺就算活着,也会沦为其它部族的奴隶,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比活着更悲惨的命运。与其生不如死,还不如价值最大化,让他达到他立威最充分的效果。

    林才英倒是仁慈了,放走了那一老一小两个牧羊人,可结果呢?是林才英带的九人小队一死八伤。柏卫国决不允许在他的手上,也发生类似的事情。

    柏卫国一拿出林才英做例子,刘明远、高炀他们都闭上了嘴巴。林才英放走两个牧羊人,带来的损失又何止一死八伤?严格点说,整个突击队受到如此重创的根源。

    再想想南疆战场上,那些个子比枪没高多少的娃娃兵,那些笑脸迎接我军,却在我军背后,拖出藏在草丛里的枪在背后开枪的女人和老太太。在战场上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当手表上的分针指向十二点的时候,柏卫国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柏卫国这边,高炀率先带人摸了上去,清理那些小镇外围设置的明暗岗哨。

    很快,整个小镇的各个路口和制高点就落入了突击队的掌握之中,但敌人也开始了抵抗。没办法,虽然清理小镇外围的岗哨很顺利,可一进入小镇,对外界反应灵敏的狗却闻到了陌生气息,开始狂吠起来。先是一两只狗叫,随后整个小镇所有的狗都开始了狂吠不止。这么大的响动,自然惊醒了敌人。

    这样的夜战,部族武装在遇到训练有素的突击队,结果就不问可知了。一个个的三人小组,逐屋清理过去,就像风卷残云一般,仅仅一个小时多点,整个小镇就被柏卫国他们清理了一遍。并且,再次获取了一个消灭一百多敌人,自身零伤亡的奇迹。

    让柏卫国意外的是,小镇中并没有老弱妇孺,清一色的都是部族武装分子。找到几个还没断气的俘虏经过审问才知道,原来,这个部族的首领在收到柏卫国让人传递的口信之后,出于谨慎,让让镇上的老弱妇孺都躲进了山里。

    既然这些老弱妇孺都不在,原定要斩草除根的柏卫国也只能作罢。在攻入小镇时的无差别攻击是一回事,找到只有老弱妇孺的人群,进行屠杀就是另一回事了,纵然心硬如铁的柏卫国,也无法下达这种屠杀命令。

    倒是刘明远、高炀他们几个,见到这个情景,心里暗自松了口气,他们不必忍着心里的煎熬,下手杀那些没什么威胁的平民了。

    不过,柏卫国也没有食言,他下令用缴获的炸药军火炸毁了镇上绝大多数的砖石房屋,点着了全部的木结构房屋,算是大致抹平了这个小镇。随后,连夜撤回了赛恩德洛。

    再次回到赛恩德洛后的第二天,哈贾阿里附近那个这一区域实力最强大的部族武装被彻底铲除的消息,就传遍了这个区域里的各个部族。随即,门庭冷清的赛恩德洛前进基地一下子热闹起来。

    不管有没有艾迪力训练营的位置情报,大家都被柏卫国的手段所惊吓,试图与柏卫国见个面,沟通一下。首先要保证自己部族的态度端正不是。

    无视柏卫国的口信的后果他们已经看到了,被柏卫国消灭掉部族武装的那个部族,那些老弱妇孺虽然躲过了柏卫国那一劫,却被这个地区的其它势力瓜分掉了。

    立威的效果达到了,但柏卫国感兴趣的情报却没得到。艾迪力的训练营藏到那去了,依然是个迷。唯一有点价值的情报,是艾迪力的训练营离开了赫尔曼德省,去了相邻的坎大哈省,但具体的位置坐标等信息,依然是空白。

    “看来我们想依靠这个区域的各个部族,把艾迪力训练营的下落挖出来,短期是不会有效果了,大家看看,我们还能在什么角度上着手,才能挖出他们。”

    此路不通,一时间,柏卫国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是柏卫国第一次感觉,缺少情报支持的不便之处。

    “能不能找到他们的人员输送渠道?他们既然是个训练营,不管是他们训练好的人员,还是来参加训练的人员,既需要离开那里,也需要进入那里。不过该如何入手,我没想清楚。”

    高炀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听到这话,柏卫国顿时觉得眼前一亮。没错,艾迪力那里既然是训练营,人员进出必然频繁,也很难彻底的掩人耳目。毕竟他需要哪些来参加训练的人能找到他。

    在与国内有关部门,和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沟通之后,柏卫国得到一个地名——白沙瓦。无数的情报线索说明,白沙瓦这个苏军占领阿富汗期间,巴基斯坦最大的阿富汗难民集中地,是其它国家人员进入阿富汗的重要中转站。

    不过,有一点是柏卫国没想到的,那就是他不能率队前往白沙瓦,那里的情况异常复杂,若是有大批的非政府武装军事力量出现在白沙瓦,绝对会引发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

    也就是说,柏卫国可以去少量的人到白沙瓦搜集相关情报,但不允许在白沙瓦引发大的武装冲突,这是巴国政府的底线。一番衡量之后,柏卫国决定,其它人继续呆在赛恩德洛基地里待命,他带着高炀和雷刃两个前往白沙瓦。

    带高炀,是因为他和高炀配合合作的时间长,两人之间非常有默契。带雷刃,是因为雷刃是狙击手,一旦有什么突发事件,雷刃不仅能提供远距离支援,也可以用来刺杀需要的目标。

    做出了决定,三个人商量好了相互间的联络办法,各自单独出发。柏卫国这样安排,目的是要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

第243章 拉合尔() 
白沙瓦在眼下是个极度混乱的城市。om在这里,眼下滞留了超过二十万的阿富汗难民,加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历史上对白沙瓦归属的争夺,当地的普什图人、德克瓦人、旁遮普人、兹切拉斯人、吉卜赛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哈扎拉人等不同民族从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对立情绪。加上苏联克格勃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分别支持的各种组织,这里的大街小巷,每个角落里,每天都会发生无数的暴力事件。

    对于这样的区域,和世界上任何类似的混乱地区一样,都存在着一种人,我们或是称他们为地头蛇,或者称之为掮客。他们可以从容的在当地不同族群,不同背景的各种势力间,游刃有余的周旋和生存。当然,这种生活是极度冒险的,随时会因为背叛、出卖和误会而丧命。

    拉合尔就是这样一个地头蛇,他从小就在白沙瓦的城郊结合部长大,会说当地通行的普什图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德克瓦语、英语和简单的俄语。若非这六种语言中,除开英语和俄语外,其它四种语言都极为小众的话,拉合尔绝对能成为一个精英人才。

    但是,很可惜,拉合尔生活在白沙瓦,他的出众的语言天赋,让他成为了一个掮客,随时随地都要小心翼翼的避免死亡的威胁。

    不过,今天拉合尔很高兴,他接到了一笔不错的买卖,为一家来自拉瓦尔品第的大型建筑公司请他为他们的工程师当几天向导和翻译,而且报酬不菲。

    在白沙瓦机场外的停车场,拉合尔按照约定,左手拿了一份报纸卷成筒状,靠在他那辆看上去已经颇为破烂的波罗乃兹车上,把手看似随意的搁在车顶上,右手夹着一支烟。

    拉合尔的模样,第一时间就赢得了柏卫国的好感。在巴基斯坦,由于伊教的关系,绝大部分人是不抽烟的。伊教明确禁止信众喝酒,抽烟倒是没有在经文中禁止。他们的先知在写经文的时候,那会还没有烟草这个东西。不过,基于教义中,于人有害的东西都禁止的原则,烟草作为为自己身体有害的东西,被扩展默认为需要禁止,并被大部分信众认可。

    所以,柏卫国到了这里,那怕是在前进基地里,在公开场所,柏卫国都基本上忍着不抽烟。这对年龄不大烟龄不短的柏卫国来说,无疑是种折磨。看到拉合尔的第一眼,就是个手夹香烟的模样,顿生亲近之感。

    “拉合尔?”

    背着背囊走出机场,根据指示牌的指引来到停车场的柏卫国,一眼就看到了拉合尔。因为他的这个造型,在停车场里,实在是太抢眼了。

    每念及相关部门人员给他的接头暗号,柏卫国都有种一巴掌拍过去的冲动。不过是个向导兼翻译而已,有必要搞得跟地下党接头似的这么夸张吗?等到了停车场,这种感觉更强烈了,那么瞩目的造型,这是生怕别人不注意还是怎的?

    “想必就是白先生了?”

    听到对方一口叫出自己的名字,拉合尔随手把手上的报纸往后一抛,边说边拉开了车门。om做为一个外国人,想必是分不清楚白和柏这两个姓的差别,无法想象这个英文的bai的音节下,会有那么多不同的姓。

    柏卫国也懒得去很清楚,这个拉合尔称呼他的到底是白还是柏,反正是个意思就得了。拉开车门坐上车,他也从口袋里摸出包三五,抽了一根衔在嘴上,余下的随手抛在了驾驶台上。

    “先要确认一下,每天的报酬是二千卢比,不过我要美元,一天二十美元,包括车费。如果这期间车坏了,修车费另算。”

    看到柏卫国上了车,拉合尔却没有急着发动汽车,而是侧过脸先向柏卫国确认道。

    在巴基斯坦,人均月收入大约八千巴基斯坦卢比,约合八十美元。当然这是官方汇率,在巴基斯坦黑市,美元兑换价格超过了一美元换二百卢比,拉合尔一天二十美元的报酬,绝对是超高的,他不得不认真的确认。

    “没问题,不过,你先要帮我找一个住处,另外我需要一些防身的东西,你应该知道在那里能找到。我先预付你五天的报酬。”

    柏卫国从口袋里摸出一张一百美元的美钞递给拉合尔,嘴里提着他的要求。

    乘坐飞机来的柏卫国,随身除了一把折刀,没有携带任何武器,随后而来的高炀和雷刃也是同样。不过,在这种一片混乱的城市,柏卫国并不担心搞不到武器,像眼前的拉合尔这种人,绝对知道在那里能搞到这些东西。

    “没问题,我认识不少做这种生意的人,只是我想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呃,我的意思是,你不会想把这个机场炸掉再建一个新的吧?”

    拉合尔对柏卫国的要求没有丝毫的惊讶。在他看见柏卫国毫不犹豫的就先给了他一百美元之后,他就知道柏卫国绝对不会是个普通的建筑工程师了。要知道,这一百美元看似不多,可通过黑市交易兑换,已经快能有普通人三个月的收入了。

    “我是来这里办点私事,我的一个亲戚在这儿失踪了,他来自中国。据说可能被人从这儿弄去了阿富汗,我是来找人的。或许会和某个部族产生冲突。”

    柏卫国用了个看似说得过去的借口,没办法,在接下来的事情中,他还需要借助眼前这个人,没办法完全隐瞒。要找经过白沙瓦到阿富汗艾迪力训练营的地下交通线,找人确实是个不错的借口,可以合理的顺着这条线追踪下去。

    “那我们现在是先找住的地方吧,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听了柏卫国的话,拉合尔已经大致明白了柏卫国要干什么。在他的理解,应该是眼前这个白先生,有个什么亲戚被某个部族绑架送去了阿富汗,他是来救人的。

    这样的事情在白沙瓦很常见。不要说绑架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就算是那些来给阿富汗难民提供帮助的国际组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