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刀锋 >

第52部分

最强刀锋-第52部分

小说: 最强刀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宿舍,等心情平静下来,柏卫国才开始考虑他接下来的工作要怎么做。

    今天政委和他谈论到那些内容,除开猴子国的特工团,其它那些什么美国的“绿色贝雷帽”、“海豹”、“三角洲部队”,英国的“第22特别空勤团”,苏联的“伯格乌”和“信号旗”等等这些,他都还是第一次听说,更不要说了解他们的日常训练方式,作战特点之类的情况了。那么,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他眼下要负责组建的这支小部队该是怎样的方式来组建。

    用侦察大队那种方式来搞,肯定还不对。若是那样搞就行,政委显然没必要和他专门谈这些。把军区各集团军和师的侦察部队抽调一些来组建就行了。

    可不这样搞,又该怎么弄呢?柏卫国感觉自己两眼一抹黑,真有些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的感觉。

    去食堂吃过晚饭,他晃晃悠悠的跑去学院图书馆,结果翻了一晚上的图书目录,也没找到一本他需要的资料。这个结果,让他有些气馁。

    要不,再去和政委谈谈,然后看看政委那里有没有相关的资料借一些来?不过,很快这个想法就被他否定了。他觉得应该从他参加过的实战中,找找灵感。或者说找找存在的不足,或者是还能改进提高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除了第二天请假去市里书店买了套英语磁带和教材外。大部分时间就是白天坐在办公室里,写写画画的回忆他以往参加过的战斗的过程,当时的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晚上回到宿舍,则听着磁带跟着学英语。

    几天下来,还真的被他找到了一些以往战例中可以改进的地方。

    第一个就是通讯问题。在他带着小分队渗透到北光的时候,他记得当时他带的小组分头摸敌人的暗哨,相互间的消息根本无法沟通。在分别摸掉目标的暗哨后,也没法通知带队伏击敌人巡逻队的李荣浩。

    现在回想起来,这次袭击能够成功,也是存在着很大的侥幸因素。当时,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他的小分队就难全身而退。后来摸帐篷时王汉生的牺牲就是证明。若在那时候,他们小分队之间,每人或者每个小组都配有步话机,情况可能就会好很多。

    其次就是他们的小分队在渗透进入敌境后,虽然带着电台,可为了避免被敌人监听到电台信号,与司令部之间也几乎没有联络。若是他们当时与大队司令部有畅通的联络,高远可能也就不会牺牲。

    第二个问题则是在解决简志明事件时,直升机的运用,为快速输送追捕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当时如果没有直升机,只要被简志明逃入地形复杂的山区,再想要追捕简志明,那显然会是困难重重。

    第三个问题,就是狙击手的运用了。他在义都外围,闯进敌人伏击圈后,若不是那支他在敌人弹药库,心血来潮背上的狙击步枪对敌人的压制,他想要逃出敌人的包围,简直就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在今后组建的这支小部队里,一定要配备这种能用远距离精度射击来控制战场局势的小组,负责压制敌人,掩护其他人的行动。

    第四个问题,就是这支小部队的定位问题,或者说如何运用的问题。在柏卫国看来,不管是在北光对敌人特工团团部的袭击,还是后来他在义都。特别是在义都,当时如果和他在一起的是整支小分队的话,端掉316a师的师部,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而在简志明事件中,追捕小分队的作用也十分突出。

    换句话说,这支小部队的定位,就应该是针对一些特定的战略目标,实施重点打击。完成一些特定的作战任务的部队。

    柏卫国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些总结性的思考,已经把他要筹备的这支小部队的定位,非常靠拢日后的特种部队的定位了。可以说,按照他现在的设想,这支小部队组建起来,已经具备了特种部队的雏形。

    当这些思考逐渐在柏卫国的脑海里成型后,他开始动笔,把这些内容整理成报告,准备交给冯天纵先看看。正当他在宿舍里奋笔疾书的时候,他的宿舍门被“咚咚咚”的敲响了。

    打开门,一张满脸怒气的俏脸映入他的眼帘。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83章 授衔风波()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呃,你怎么来了?”

    看着站在门口一脸怒气的冯婉秋,柏卫国嘴上不自觉的打了个咯噔。

    自从那天离开通讯指挥系,柏卫国就很不想再去。他的打算就是能自学就自学,实在遇到问题再去请教。甚至他有趁手上在写的报告交到冯天纵那里时,看看能不能再让冯天纵另外介绍个老师的打算。

    他并不知道冯婉秋是冯天纵的女儿,虽然这在整个陆军学院里,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柏卫国这些天在办公室里,与其他的教员们并没有多少交集。

    这倒不是柏卫国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而是其他人都对他很冷淡,见到他都是一副敬而远之的态度。常常都是,看见后点个头之类的,就各顾各的忙自己的一摊去了。

    柏卫国也想和他们建立起一种相互交往的关系,可他在办公室里,看到他们不是去上课了,就是在忙着写教案之类的,想聊天也觉得不便开口。几天下来,他也就习惯了相互间的这种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也就没人会和他说这种事。

    “你还打算学英语么?”

    听见柏卫国这样问,冯婉秋心里更气了。不知不觉就是一种兴师问罪的语气。

    那天柏卫国离开后,晚上下了班,冯婉秋特地回了趟家。缠着老爸冯天纵,问了些柏卫国的情况。当她听冯天纵讲到柏卫国孤身潜入敌人的公安屯,血洗公安屯为高远报仇,并带回高远遗体的事后,他对柏卫国都产生了一种崇拜的心思。

    因为她认识高远,当初冯天纵还在j集团军时,他们家和高家住在一个家属院里,小时候,她也曾是高远的小跟屁虫中的一个。

    而她还不知道高远牺牲的消息,这是第一次听冯天纵说起。听到儿时的玩伴高远牺牲,瞬间的心痛伤心,就在后续听到柏卫国的铁血复仇后,变成了对柏卫国感激和崇拜。

    可随后几天,柏卫国竟然不见踪影。不要说来跟她学英语,就连人影也没看到,这让冯婉秋心里是又气又急。虽然每天上班都要经过二楼,但女孩子的矜持让她不好意思闯进柏卫国的办公室去找他。

    只是她没想到,自己放下矜持鼓足勇气来敲柏卫国的门,得到的竟是一句你怎么来了,如何让她不生气?

    “学,当然学!只是你看我这两天正忙着给冯政委写报告,所以。。。”

    柏卫国虽然感到了冯婉秋语气中的不善,可想到人家是主动要来教自己英语,也只好陪着笑脸找理由来解释了。

    “这样啊,那好,明天开始,每天晚上吃完晚饭,你来我办公室,学一个小时。”

    听到柏卫国解释,是给自己老爸写报告才没来找自己学习,冯婉秋满肚子的气瞬间就消了。她可没想到,柏卫国并不知道她和冯天纵的父女关系。

    随口和柏卫国约定了以后的学习时间,不等柏卫国答应,冯婉秋转身就走,连门都没进。

    因为气一消,她马上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我竟然追着这家伙要教他英语,这算什么事么?想到这个,只觉得自己的脸有些发烧,她那里还好意思进门。

    她那里知道,此刻柏卫国看着她离开,心里却想的是,这老师看来是换不成了。

    事已至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柏卫国每天晚饭后,都老老实实的去冯婉秋的办公室上课。让柏卫国没想到的事,他的行为落在有心人眼里,更加坐实了他是来陆军学院避风头的传言。在传言中,他不仅仅再是冯天纵的亲信,更成了冯天纵的未来女婿。

    柏卫国在系里更孤立了。在教员当中,那些本来就轻视他的人,因为这些传言,对他的看法从轻视变成了不齿。而一些对冯婉秋有想法的,更是对柏卫国有了一种厌恶。系里的学生,却因为柏卫国这个教官并不给他们授课,对他也殊无尊重。

    对于这种明显的孤立,柏卫国感受到了,但却不明其妙。当时间到了八一前夕,系里对全体教员评授军衔时,终于酿成了风波。

    在88年恢复军衔制的时候,对于军校的教官,除了行政军官外,普通教官一律转换成保留军籍的文职干部,也就是除了校长、政委,训练部、政治部、后勤部的领导和各系的系主任之类的有行政职务的人员外,其它人员都不评授军衔。

    在侦察系,柏卫国却是个例外。因为他的任务是筹建一支试验性质的小分队,是要实际带兵的,并不是具体授课的教官。所以,学院在评授军衔时,依照他副营职的行政级别,确定授予他上尉军衔。

    这个军衔按照他的级别,实际上已经授低了,正常情况下,应该授予少校。只是柏卫国的军龄太短,才按照同等级别的下限定为上尉。

    但问题就出在,系里除了正副系主任和柏卫国之外,其他人都是没有军衔的文职。这下,这些教员们就炸了窝。在他们看来,一个既不授课,学历低,资历也低的人都能授衔,就是源于他是学院政委冯天纵的亲信和准女婿的缘故,这对系里的老资格教员们,是不公平的。

    于是,不仅各种告状信满天飞,在教研室里,甚至有人当着柏卫国的面指桑骂槐的破口大骂。

    作为处在旋涡中心的柏卫国,开始时候还不以为意,因为他们骂的是政委的准女婿,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了?可渐渐的,他就觉出有点不对味了。

    因为按照公布的授衔方案里,系里除了两个主任,就他授有军衔。那,他们是在骂我么?可这和政委准女婿又是那和那啊?他实在是没把冯婉秋和冯天纵联系起来。

    直到军区调查组进驻学院,调查组人员找他谈话时,询问他和冯婉秋的关系时,后知后觉的柏卫国才把两者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柏卫国终于明白他在系里遭受孤立的根源了,但同时也让他感到头疼,该怎么化解呢?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84章 被误解的柏卫国() 
从调查组出来,柏卫国漫无目的的走在学院的校区里。从调查组谈话中得到的真相让他有些吃惊。他做梦也没想到,他竟然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就成了众矢之的。更为可笑的,他竟然在别人口中,成了政委冯天纵的准女婿。

    柏卫国有些茫然,他有点不知道该怎样来处理与系里同事们关系,毕竟这些人不是敌人,而是战友。可这些战友们怎么就和他在连队,在侦察大队时遇到的那些战友们不一样呢?

    其实,真要追根寻底,柏卫国遭受排斥的根源就是他的学历太低。仅仅学历低还没问题,他还年轻。年轻也不是大错,他的级别还不算低,副营了。

    再加上他又是政委冯天纵从自己的老部队亲自调来的,还要加上他每天晚饭后,都要去政委女儿冯婉秋的办公室里呆上一两个钟头。他们可不知道也不会管柏卫国和冯婉秋在一两个钟头里,在干什么,他们只是觉得他们两个走得近。

    当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就很自然的引起了别人从心底里产生的不服,或者说是嫉妒。而事情激化的最终原因,就是军衔的评授。

    一个不学无术,依靠裙带关系来混资历的毛头小子,竟然压过那么多不管在理论上,资历上,为学校做的贡献上都远远超过他的人,被授予了军衔。而他们这些人则都被转成了保留军籍的文职,这是个人都会觉得不公。所以,对此不满的不仅是侦察系的这些教员,其他系的教员们也是不乏微词。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柏卫国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能被迅速提拔,并没人对此做出解释,柏卫国的详细履历也没被公开过。

    或许有读者觉得这样说不合理。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柏卫国立下的主要功绩,都不是在s集团军立下的。虽然他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时,是在m9师攻占965高地时的战功。却由于他被高远挖走,并没参加英模报告团去宣讲。

    等到后来,柏卫国的功越立越多,可那都算在了n集团军的侦察大队头上。对s集团军来说,这事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