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刀锋 >

第55部分

最强刀锋-第55部分

小说: 最强刀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连长,我们只是想去试试,未必就能被选上呢。”

    王卫红犹豫了下才辩解道。这次回来后,他是一心想让连队推荐,保送他去读军校提干的。可惜,他们连立功的战士太多了,而他的资历相比之下还是浅了些,和他功劳相近。资历却比他老的战士太多了,可保送军校的名额却是有限的。

    他报名特勤大队的选拔,更看重的是特勤大队不仅隶属军区,更是放在陆军学院。如果能入选,会不会让他保送军校的机会更大点?这是这个想法他只能放在心里,无法说出口而已。

    “是啊,徐连长。这次选拔也不光我们想去,我猜咱们集团军里,其它连队的骨干们也都同样会报名吧?”

    来自城市的殷彭魄更有心机的说道,他已经在心里隐隐猜到了徐晓军为什么会反对他们参加选拔。所以,他的话虽然没有明白的说,可言下之意却是暗指徐晓军有些多虑了。他们这几个七连眼下在各项军事素质上的佼佼者虽然报名参加选拔,可其他连队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这样一来,即便他们这些连队的训练尖子有可能离开,其他连队不也一样。那么,在训练中,整体实力高过其他连队的七连,要保持标兵连的荣誉,未必会增加多少难度。

    “你们知道不知道?我为什么反对你们报名?我想你们都在想,我怕你们走了,会使七连少了几个训练尖子,在和其它连队的竞争中落入下风。我承认,有这个因素!

    但你们或许不知道,我还有另一种担心。若是你们报名参加选拔,如果被淘汰回来,同样是让我们七连丢脸的事情。也就是说,你们要想好了,要么不去,去就要有把握留下。”

    骄傲的徐晓军自然听出了殷彭魄没说出来的那层意思。一时间就有些恼火,这地球,难道离开你们几个就不转了?你们一定要去,那就去吧!大不了,我花点功夫,再重新培养几个训练尖子出来好了。

    只是,他还要给这几个人一些压力。没错,不想让你们去,是考虑到七连的荣誉,可你们去了,同样负担着七连的荣誉。别的连队的训练尖子报名参选,最终入选了,而你们几个反而被踢回来了,那可同样是给七连丢脸呢。

    徐晓军的这番话,让王卫红他们四个面面相觑,这个?他们谁能保证一定会入选?

第89章 有分歧了() 
经过近半个月的报名和审核,让柏卫国惊讶的是,整个西北军区报名并达到他公布的入门条件的参与选拔的人员,总数竟然超过了三百人。这意味着他需要淘汰超过七成的大部分人员,倒是之前担心人员不够的情况,不可能出现了。

    三百多人被柏卫国分成了a、b、c、d四个集训队,每队大约八十人。但摆在柏卫国面前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他手上没有人能协助他。会出现这个问题,就是在于他和特勤大队刚到任的领导们都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通过初选。

    在侯德业等特勤大队领导们看来,柏卫国提出的选拔条件太高了。虽然,从各个部队上报的训练成绩等资料上看,能达到柏卫国标准的人有很多。不过,他们本身来自军区司令部。对于基层部队平时上报的训练成绩等资料时搞得那些猫腻,是非常清楚的。

    因为很多时候,他们这些司令部中层军官就是下基层做检查审核的主体,基层那些猫腻是再清楚没有了。但欺上不瞒下,在多数时候,都是一种潜规则,只要基层人员做的不是太过分,他们这些担任审核检查的人,也就在大多数时间里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照不宣的假做不知道了。这也是侯德业在柏卫国拿出选拔标准时,他会担心选不到人的原因。

    有了这种思想先入为主的占据了他们的思维,自然不会去考虑负责集训的人手不够的问题。现在,意外的竟有这么多通过初选的人员,大大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可摆在眼前的这个问题也并不容易解决。作为负责集训选拔的柏卫国的助手,绝不是随便拉几个人来就可以胜任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侯德业召开了特勤大队的第一次务实的会议。嗯,之前虽然也召集过几次会议,不过都是务虚的政治学习之类的。

    参加会议的也就包括他自己在内,包括政委苏博艺,参谋长屠涵亮,突击队队长柏卫国这四苗人而已,其他的几个大队参谋之类的人,肯定没有参与的资格。而其他人,眼下还没有其他人,毕竟特勤大队眼下还是个空架子。就连需要陆军学院任命的副政委、副大队长和政治部主任以及医疗、后勤等部门的主官都还没到任。

    “集训选拔很快就要开始了,通过审核的人员名单,相信屠参谋长和柏队长也都看过。而且我相信,大家也都清楚,我们现在面临的难题是什么。大家都谈谈,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合适。”

    一番开场白之后,侯德业倒也不藏着掖着,开门见山的摊开了问题,要求大家群策群力。

    参谋长屠函亮本想开口,不过他瞄了眼柏卫国后,又闭上了嘴巴。特勤大队组建的整个方案都是柏卫国起草的,他可不信柏卫国之前对这个问题会没有考虑。

    在相互一阵的大眼瞪小眼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柏卫国的身上。

    柏卫国心里那个郁闷就不说了。对此,他当然有预案,他的想法是去和n集团军去借调。只是在军区一系列意外的人事任命后,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说这种跨军区调动的难度,就算没难度,他也不太想这么急的提出来。大队的几个新领导,除开参谋长屠函亮,他几乎之前一个也不认识,对他们的为人和行事风格也一点也不了解,万一把战友们拉来受气的话,那就太说不过去了。可现在,由不得他再遮遮掩掩了。

    “我建议向其它军区借调,比如中央军区的n集团军。他们在南疆论战期间组建的侦察大队成员里,长期或者临时都可以,当然,要是能调过来的话,那是最好。”

    “去n集团军借调?至于吗?我们西北军区,难道这么几个人都挑选不出来?”

    柏卫国话音刚落,政委苏博艺就接口反问道。显然,他心里极度不赞成柏卫国的这个建议。

    “我们军区那支侦察部队经历过南疆的实战?”

    对苏博艺的反问,柏卫国不甘示弱。

    “呃,这个,这个么。。。。。。,没参加过实战,不等于就不能胜任吧?在南疆的侦察大队,他们之前也都没有上过前线吧?事实证明,他们在南疆前线的表现也都非常出色。所以,我认为,有没有上过前线,并不能证明我们的干部战士的真实水平。”

    苏博艺打了个咯噔,但他很快就找到了反驳的理由,而且越说越顺溜,眼光还时不时的瞟一眼柏卫国,放佛在说,小样的,你不要以为上过前线就觉得多了不起。

    “我们特勤大队的组建,宗旨就是要基于实战。如果,我们负责日常训练和执行任务时的现场指挥,本身并不具备实战经验,我想,我们是否能达到上级首长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是值得商榷的。

    当然,如果大家都认为没必要去向n集团军借调的话,我没有意见。我会坚决服从上级的决议。”

    不管苏博艺瞟向柏卫国的目光是否是一种挑衅,至少柏卫国认为是。而柏卫国从他理解的目光含义里,延伸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座的四个人之中,只有他和参谋长屠函亮在南疆参过战。而上过前线作战的,只有他一个人而已。所以,他对苏博艺的反驳也就格外的强调实战。而且,他在话里并不回应苏博艺话里的那个上没上过前线与有没有真实水平的假设。

    柏卫国甚至做好了准备,如果苏博艺继续坚持,那他就不说话了,由他们去折腾。自己仅仅一个小小的上尉,去和一个上校硬抗,除非脑子出问题了。

    “那么,你有推荐名单吗?我们就算向他们借调,也要有针对性的吧?不然他们随便给我们几个人,我们是用还是不用?我知道你熟悉他们。”

    侯德业有点纠结,在他看来,虽然借调人员这种事算是政委的分内事,可这种借调却涉及了今后特勤大队最后的拳头单位的强度和硬度。这可不是政委该管的事了,而是直接涉及到了他的成绩。

    所以,他决定在做决定前,先试探一下柏卫国这是早有考虑还是在参加会议之后的心血来潮。

第90章 求援() 
“名单么,我之前倒是拟过一份,不过我觉得就这样以公文的方式去借调的话,恐怕很难获得他们的同意。最好能去和他们当面交流一下意见,以获得他们的支持。而且,这样的话,在面对面的交流的时候,也可以看看,能不能直接调来几个人。

    当然,如果在我们军区,就有在潜伏、追踪、射击、爆破、格斗等方面有专长的人可以推荐的话,也可以不去借调,直接向军区要求调人。因为,我是在是不了解咱们军区谁是这些方面的佼佼者,也接触不到相关的资料。”

    柏卫国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就想起了他自己在侦察大队时候学到的各项技能。虽然这些绝活他学了不少,但不可能都是他一个人来教授这些科目,因而自然也考虑到了相关的人选。

    当然,象翟新民、闻东辉、聂风海之类的军官不太可能来担任教官,但像金明衡、蔡军、高炀、刘明远之类的低级军官和战士来一些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侯德业听到柏卫国这样说,心里就清楚了这并不是柏卫国一心要去n集团军借调他的熟人。而是他没有相关的权限接触那些属于绝密的人员档案资料,不得已只能凭借他的n集团军侦察大队的借调经历,优先从这些他熟悉的人当中去选取助手人选。

    “那就这样吧,我们双管齐下。苏政委去军区司令部,调阅一些人员档案,挑选一些合适人员充实进来。屠参谋长和柏卫国前往n集团军,和他们协商借调一部分人员来帮助我们开展这次集训选拔。

    这是我们第一次的集训选拔,所以在人手上有些紧张。但我想,想一次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窘境了。”

    侯德业带着一些和稀泥的想法,把政委苏博艺和柏卫国两人的意见综合了一下,做出了决定。

    风尘仆仆的屠函亮和柏卫国乘坐火车来到n集团军d4师的驻地。接到柏卫国电话的d4师师属侦察营教导员翟新民亲自开车来车站接他们。

    “本来老李也要来的,不过今天侦察处临时有事,他走不开,就打电话让我来了,等会晚上他会来摆酒为你接风。我说卫国啊,你可有点不够意思啊,只给老李打电话,却不联系我。”

    翟新民看着从火车站里出来的柏卫国两人,看到柏卫国只扛了个上尉的肩章有点不解。当初李洪国有意把柏卫国挖来n集团军来当侦察连连长的事他是知道的,如果当时柏卫国来了的话,随着侦察连扩编侦察营,授衔时,一个少校是稳稳的,没准能象自己一样,扛上中校也未可知。怎么留在老部队,反而只授了个上尉?

    但是看到柏卫国身边还走着一个上校,也就按下了问的心思,开口拿柏卫国不联系他来说事。

    “嗐,李栋调任侦察处副处长我知道,你调去那里,我这不是不知道么!来,我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军区特勤大队参谋长屠函亮,屠参谋长。这是。。。。。。这是翟新民。”

    柏卫国到没想其他的,随口接了一句,就为屠函亮和翟新民做相互的介绍。不过,在介绍到翟新民时,他卡壳了,因为他不知道翟新民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屠参谋长,你好你好,我现在是d4师侦察营教导员。”看到柏卫国投过来的疑问眼神,接着解释道:“这不李栋调走了,正好侦察连扩编,我还得在营里在待段时间,稳定过渡一下。你那时候留下来,应该就是咱两搭班子了。”

    翟新民的话,让一旁的屠函亮心里颇为震动,他从翟新民这寥寥数语里,听出了柏卫国在这里很被看重啊。不过到了d4师师部,屠函亮就更惊讶了。

    因为d4师师部门口聚集着十多个校官,为首的竟然是三名大校军官。

    李洪国在侦察大队撤编后,回到d4师继续当他的副师长。不过,很快就因为他指挥的侦察大队在南疆获的优异战绩,接任了d4师师长。这次柏卫国要来,作为他曾经最看重的部下,他自然非常高兴。

    和同期被提拔为d4师参谋长的原侦察大队参谋长覃建华,以及现任d4师政治部副主任的原侦察大队政治部主任华天斌带着一些认识柏卫国人,一起在师部门口等候柏卫国。

    “大队长,覃参谋长,华主任,你们这可让我怎么担待得起啊,卫国我可是来向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