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复兴 >

第101部分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101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吴济像刘寻跪下磕头:“还好微臣跟了皇上,成了大汉的尚书令!之前提亲的人,把我家的门槛都给踏破了!我老娘高兴得合不拢嘴呢!”

    刘寻来了兴致:“哦?之前稍为出身好些的女子都不愿意嫁给你?现在向你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是不是感觉特别解气啊?说说,你要娶的一妻二妾,都是哪家的女子?”

    (本章完)

第197章 想要好多粮食!() 
吴济也是觉得这个感觉不错,就颇有兴致的说了起来。

    当然,因为不是正式的朝会,刘寻吩咐太监宫女们搬来了一些凳子给大臣们坐,毕竟站久了也腿麻。

    吴济道:“这二妾中,一是谯家的女儿,名字叫谯蔷,乃是谯家的嫡女!想当初,微臣才二十岁弱冠的时候,家父前去谯家提亲,只想着娶一位谯家的庶女为妻便好。不想却被谯家赶了出来,说微臣不过是吴家庶子,而且毫无才华,颇有污名,凤凰焉能配野猪?”

    “想想当时,真是被羞得无地自容!不过嘛,自皇上登基,微臣成了尚书令之后,谯家的家主便亲自带着礼品过来,站在门外等候。眼巴巴的想把女儿嫁给微臣,以维持自己家族的地位呢!”

    “然后呢?”廖成问:“谯家可是顶级的世家!谯家的女儿即使想嫁给你,也是想当妻子吧?怎么成为妾室了?”

    吴济看了下刘寻,道:“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皇上的计划。皇上不会容忍那些损公肥私的世家门阀。要是我娶了谯家的女儿为妻,等以后皇上看谯家不顺眼的时候,岂不是给皇上添麻烦?因此只能娶为妾室了。”

    他这话,就涉及一些机密了。好在今天来的人,都是刘寻的心腹。那些不是心腹的人,虽然知道刘寻有后了,但却明白他们的身份是没资格今天就来道喜的。

    吴济有些得意道:“开始谯家还有些不愿意。可他们看到我大汉朝廷越来越稳固强大,世家都被赶到阴平两郡去了,也就只好妥协了!哈哈,看到谯家家主那一脸无奈痛苦便秘的表情,我就觉得心情特别舒畅。玩儿起小妾来,也更有力量了!”

    杜烈道:“看你说的这些话,多污!怪不得年少的时候污名远扬,只怕不仅仅是别人陷害吧?对了,你的妻子是谁?哪家的女子?”

    吴济答:“是夏侯霸的小女儿,夏侯援。之前夏侯霸来大汉的时候向我老娘提的亲。想来也是有让两国更加亲密,共同抗击晋国的原因在内。”

    说到这里,吴济又对刘寻道:“皇上,魏国皇帝夏侯氏,肯定还要派出一位公主,来跟皇上联姻!皇上的妃嫔,只怕又要添一位了。至于微臣的事儿,想来只是一个缓冲。不过,夏侯霸在我大汉国做官十几年,本来也是渊源颇深。跟微臣联姻,倒也实属正常。”

    刘寻一听,这刚有了孩子,马上就要有一个新的妃嫔了!不错不错,双喜临门啊!

    关云在吴济说话的时候也到了。这时候对刘寻说:“皇上,我家宋婉也怀孕了,估计跟皇子差不多时间出生呢!”

    刘寻知道,关云跟宋婉感情很好。关云并不嫌弃宋婉以前当过寡妇。而宋婉可能是因为第二次嫁人了吧,也不像小女孩那样害羞,在床上各自手段,侍候的初经人事的关云十分满意。

    刘寻对着关云点头:“那么以后,你的孩子也可以送到皇宫中,陪皇子读书或者练武。”

    关云大喜:“谢皇上隆恩!”他之所以这么专门提出来,不还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皇子的陪读吗?

    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臣子向刘寻道喜。而萤火怀孕的事儿,也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让全国各地的官民都安了心。

    而这些天,进入南中的崇山峻岭中找矿的人也有了不少收获。

    山岭之中多矿石。矿工们找到了煤矿、铁矿、竟然还有一座金矿!

    因为这个,刘寻派了很多人力物力,到深山峻岭中去开矿。

    其中有一种矿他们不认识。把特点描述出来之后,刘寻觉得那应该是天然气。

    但是刘寻不是理科生,不知道怎样更好的利用天然气。于是只好让相关方面的匠师研究研究,看看怎样更好地利用天然气来炼铁之类的。

    于是匠人的规模再一次地增大了。

    今年百姓们种下去的水稻长势很好,绿油油的。因为沟渠被修缮了一半多,灌溉也变得便利起来。看样子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年份。

    不过刘寻还是不满意,觉得这些粮食不够。虽然能够让国人都吃饱了,但是,刘寻可是要收服很多蛮夷的!那样的话,肯定就需要更多的粮食呀!

    今年有蕨根粉,粮食凭空比以前多了三层。可是明年咋办呢?

    当然了,由于很多郡县的门阀士族都被消灭,他们原先所掌握的大量财富都成了国家的。他们从来不用纳税的土地,也变成了需要纳税的百姓的土地。所以即使正常情况下,朝廷的收入也比刘禅时代多两成。但是,刘寻还是觉得不够!

    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把玉米或者土豆或者红薯引进过来该有多好啊!

    刘寻知道,玉米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东亚的大地上原先是不生长的。但是,土豆在中国汉代的山区就有所发现!

    只是,一些饥饿的人吃了变绿的土豆,发现会上吐下泻,因为这是有毒的,就毁了它们。

    这样,让本来就很稀罕的存在于山区的土豆,完全没有了被规模化培养和进入百姓餐桌的机会!

    但是刘寻知道土豆的正确吃法呀!他知道土豆什么时候能吃,什么时候不能吃,用什么方法能够既好吃又没有毒。所以刘寻准备派遣许多斥候,去四国的大地上,去寻找那些被当作毒物的土豆。

    如果能够找到带回来,经过刘寻的培育和指导,就能够成为大量的食物!

    而且,红薯的原产地是在欧洲。可是欧洲并不是去不到!早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了。那会儿就有商人能够去到欧洲了。

    不过,商人们往往着眼于那些能够赚取大宗利润的上等货商品。对于红薯,根本不会当做商品专门带回来。或许他们会带一些在路上吃,但在长长的丝绸之路上肯定会把这些红薯全部吃光。就算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带回来一两个,也只是给亲友们尝个鲜,都吃光了。

    就像明朝的玉米,本来在大明时期就有传教士带着他们传入了。可是没有人重视他们,以至于带来的玉米被吃完之后,根本不会被规模化种植!

    可是刘寻,可不会被这些带有时代性的短浅目光给阻挡住!

    (本章完)

第198章 敦煌城() 
为了能够跑到欧洲带回来红薯,刘寻专门找了糜家的糜心,让他带队,去欧洲走一趟。

    糜心是糜家的庶子,刚刚四十出头,经验很是丰富。

    自蜀汉建国一来,其实并没有人去跑到欧洲做生意。自东汉末年以来,丝绸之路也已凋零。因为国内环境不安稳,太远的商路难以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去丝绸之路做生意的以胡人居多。比如西域那一块儿,就有很多人走丝绸之路。

    所以糜心得先跑到魏国一趟。趁机呢,就去夏侯奂那里一趟。所谓礼尚往来,两国之间也应该相互走动才是。当然,让大魏帮忙找个经验丰富的胡商带路,也是理所应当的吗。

    糜心带着许多蜀锦、精盐、陶瓷等礼物去了魏国。

    经过二十多天的行路,终于到达了魏国境内。魏国官员都知道自己国家是在四个国家中最弱势的一个,所对于大汉国的访问很是重视。沿途官员接待的很是用心,并且快马传书让夏侯奂知晓了。

    夏侯奂大喜!他虽然派了不止一拨使者去了吴国和汉国,可是人家两个国家虽然也同意跟他联合在一起对付晋国,但却没有人派使者过来回礼。一度让夏侯奂觉得很是尴尬。

    现在终于来一个了!

    就这样,糜心一路被热情欢迎着,高高兴兴的进了敦煌城。

    “来当使者真不错!魏国的大小官员们都对我笑脸以待,甚是客气,比在家里边还得被嫡子指挥好多了!”糜心一路上常常这么嘀咕。

    而且,当使者怎么可以没有官职呢?于是刘寻在他出发前还封了他一个六品外交官的官职。这对于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糜心来说,真的是非常令他激动!

    糜心刚进城,就被敦煌城的驿丞给接到了,热情的带着他去了城内的驿馆。

    驿丞说明天就向皇上禀报,让皇上知道你们来了。今天就在这里歇息一下吧,晚上我带你们游览一下敦煌城!

    糜心一行人在驿馆内洗了澡,吃了饭又睡了一觉。到了晚上,变得精神奕奕。于是驿丞带着他们到了敦煌的大街上,让他们体验不一样的民风民俗!

    敦煌城位于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两汉时期,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并且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

    在后世,也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城内的人文风景果然和滇城不同。在糜心看来,原来一个个穿着奇装异服,在那里卖一些没有见过的吃食。房子盖得很是高大通风,尤其珍惜水资源。

    这里有不少西域人和中亚人,浓眉大眼,高挺鼻梁,肤色有棕色的,甚至有一些白色的。看的糜心啧啧称奇。

    驿丞带他去吃这个地方的特色小吃。第一种就是“长寿碱面”。

    敦煌生长的一种胡杨树,当地人称“梧桐树”。树上流出的一种能食用的树液碱,和面的时候加入适量,制作成面条,特点是柔韧劲道,爽口舒胃,面条细长,厚薄均匀,汤汁鲜香,俗称“碱面”,又叫“臊子面”。人们每当老人过寿、小孩满月、家人出远门、正月初七日等都要做上这种长面,象征着人们长寿,称“长寿碱面”。敦煌碱面是自古以来敦煌人的待客佳品。

    糜心和谁成们看着这一碗跟大汉完全不同的饭,心里边儿有点儿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不过因为是友国官员的邀请,他就尝了一口。发现虽然味比较怪,但是还挺好吃的。之所以味怪,大概是因为不习惯吧!

    然后驿丞又给他们上了一碗羊肉粉汤。这个粉汤虽然是羊肉的,但是吃起来并不膻。只是糜心觉得吧,这样吃也太不雅致了。因此只是勉为其难的尝了一口,虽然吃了之后觉得还挺好吃的。

    没想到,驿丞立马又给她们上了另外一道小吃——胡羊焖饼。

    看到驿丞拿起来焖饼就吃,然后一脸享受的示意自己也吃的样子,糜心大皱眉头。这驿丞既然想要欢迎自己,那么应该做一份宴席,请自己赴宴才对呀!怎么跑到这样的路边摊,吃一道又一道没完没了的小吃呢!

    糜心问:“敢问驿丞大人,我们的晚饭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小吃吗?”

    驿丞奇怪的问道:“哦?难道这些小吃不好吃吗?没关系,我还给大人准备了其他好几道小吃呢!”

    “咱们怎么只吃小吃?”糜心皱眉问道。

    “这个,这可是我们敦煌人,用来待客最高的礼节了!糜大人,我听说你们大汉那边,要在院庭里做好些桌宴席,不过我并不理解你们为什么会那么做。难道这些小吃不好吃吗?”

    糜照道:“不是,可是这样显得有些不够庄重吧?”

    “我们都是这样吃的,怎么不庄重啊?你看百姓们都这样吃,咱们这样做,才显得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不像人一样的官老爷呀!”

    糜心想起了刘寻一直以来的做法,就是不做那种非常高高在上的贵族和皇族。而且,自己身为糜家的庶子,也是觉得嫡庶之间差别太大了,让人觉得好难受。

    于是,糜心心里面对这种奇怪的待客方式也接受了一点,觉得就跟他尝试一下吧。

    于是糜心道:“那我便吃一吃这焖饼吧。也许入乡随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糜心和随从们一起,就吃起了闷饼。然后,还尝了另外好几种小吃。

    吃完了东西。糜心才觉得自己吃得很饱。看来这吃一点那吃一点,是很容易让人吃饱的。

    之后,驿丞笑呵呵地带着糜心去了妓院。他说:“糜大人想来从来没有尝过胡人女子的滋味吧?这次既然来了,便好好享受一番吧!”

    糜心也是老油条了,根本就没有拒绝。看到那身材高挑,充满异域风情的胡女,很痛快的接受了驿丞的邀请!

    驿丞比较贴心,连随从们都给安排了供他们享用的胡女。

    (本章完)

第199章 魏国要变革() 
(尚未修改完成,请明天早上再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