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复兴 >

第140部分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140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在腿上被大汉士兵砍了一刀,现在还流血的酋长比较急不可耐,说:“现在吧,咱们现在就撤退吧。要不然等到明天,在那个极其勇猛的汉将攻击下,也许咱们的营寨会被他们轻轻松松的打破呢!”

    其中一个酋长大概是比较好面子,反驳道:“连夜就撤退,跟逃跑有什么分别?怎么还是明天留下殿后的部队,其他的人不急不缓的撤退吧。”

    他刚刚说完,之前开口的那个酋长就说:“既然你愿意明天殿后的话,那就用你的士兵来殿后吧。”

    “我什么时候同意殿后了?”

    “那你刚刚说明天在撤退,还要找人殿后。你这么说了都不愿意,谁还愿意?”

    其他的酋长一想,确实没有人愿意殿后。于是就说道:“那么咱们收拾收拾,连夜就撤退吧!”

    叟族首领一听,自然也就同意。

    于是,幸存的士兵们被各自的长官叫了起来,让他们赶紧收拾东西,趁夜就要逃跑!

    叟族大军军纪本来就不怎么样,现在被突然通知连夜收拾东西好撤退。顿时很多士兵慌了神,收拾东西的时候,自然也就毛毛躁躁,一点儿都不注意保密了。

    大汉的斥候也不是白养的,一部分人在深夜还在监察敌人。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叟族大营的动静,在经过一番详细的探查之后,发现他们竟然是要连夜收拾东西逃跑!

    敌人要逃跑了该怎么办?这当然不是小小的斥候所能确定的,所以他们立马就有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守营的校尉,校尉报告给了赵统。赵统一听,这件事自己也决定不了呀,于是又连忙趁夜去报告给皇帝。

    幸好刘寻觉得这是在军中,只是正常的睡觉而已,没有宠幸郭紫驭,这才没有被赵统过分打扰。

    刘寻本来打算第二天去灭了叟族的营寨。但是三更半夜的听赵统说,敌人马上就要跑了,想着以后再追击也麻烦,不如半夜起身给一锅端了也方便。于是就下令全军起身,连夜去攻打敌人。

    很快,大汉军营里面的士兵就穿戴好衣甲集结出来了。大汉士兵精锐,又不用收拾东西,所以虽然起来的时间晚,集结队伍却很快。

    赵统听说刘寻要亲自出征,而且要骑马走在最前面,表示万一敌人有埋伏了也不好,不如先派一队士兵去探路。

    刘寻听了,哈哈大笑道:“如果是担心前方有埋伏的话,朕就更要走到最前面了。有什么样的埋伏能够伤到朕呢?顶多是这匹马再次受伤罢了。要是派士兵前去的话,如果真有埋伏,那么前面的士兵恐怕就要死上一大半了。”

    赵统知道刘寻的本事,因此只是提醒了一下,既然刘寻坚持,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刘寻骑马走在最前面,后面是大军。郭紫驭和大军走在一起,万一真有什么变故的话,她的武力也是可以起决定性作用的。

    然而事实上什么埋伏都没有。刘寻都已经靠近叟族大营百步以内了,叟族守门的士兵竟然还在心神恍惚没有发现!大概是他们也在想着,赶紧收拾了东西好逃跑吧。

    直到刘寻走到了他们大营三十步,守卫的才发现。刘寻一看被人发现了,立马策马狂奔往前冲去,一路上无论是拒马、鹿角,还是弓箭、土堑,都完全无法阻挡!

    尊麒王剑上下挥舞,把一切胆敢阻拦他脚步的东西全部砍碎!靠近寨门,刘寻毫不犹豫,运气体内的力量,灌注到尊麒王剑中,让那宝剑变成一把长达三米的光剑!

    然后手中光剑一阵眼花缭乱的纷飞,叟族的营寨大门就已经彻底倒地,变成一片废墟了!

    “冲啊!”

    后方大军一看一点埋伏都没有,而且寨门已经被皇上打碎,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士气十分的高涨。在赵统等人的带领下,气势汹汹的就冲到了叟族大营内部!

    叟族士兵门正在慌乱的收拾东西。忽然守门的人发出敌袭的警报,大吃一惊之下,更是有些慌了。然而,还没有等他们理平自己的情绪,也没有酋长等过来组织聚集他们。那边寨门的方向,已经发出一声巨响,好像是大门倒塌了。然后大汉军就叫着喊着冲了进来!

    汉军进来之后,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一面见人就杀,一面往前冲击。顷刻之间就将整个大营的士兵分割在了不同的地方,让他们的酋长也找不到他们,无法聚集他们形成有效的抵抗了!

    的确,汉军就是要一边杀人,一兵冲散他们,让他们无法抵抗。等到杀的差不多了,在喊出投降派的口号,把剩下的人都俘虏了。

    汉军这么做了,叟族则是完全没有抵抗之力,任凭汉军把自己的想法实现。

    叟族首领那边,他刚刚带着几十个亲卫走出了中军大帐,想要聚拢士兵,以形成有效的抵抗。结果,立马就看见一名汉将带着一堆精锐的亲卫过来了!

    叟族首领大惊,因为这名汉将就是白天神勇无比,以一敌千的那位!叟族首领看看自己身边几十个护卫,觉得他们并不能护卫自己的周全。于是连忙开口道:“将军想要什么,我都会给的。金银财宝美女,想要多少就给你多少,将军还是放过我,让我走吧。毕竟我只是蛮夷,我的一颗人头在你们的皇帝那里应该也领不了几个钱。”

    刘寻听闻,不禁哈哈大笑,他周围的御林军精锐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本章完)

第278章 叟族灭() 
    刘寻除了向滇城朝廷发信,也向天都城的姜维和他手下的柳隐等大将去了信,询问他们的意见。

    姜维等人的意见跟滇城众人差不多。不同的是,姜维、廖化等老将激动的眼泪水都出来了。

    显然,他们认为,只有还于旧都,在天都城设立朝廷,大汉才是真的复国了啊!

    这样,两方面都很支持。刘寻就给双方下达了圣旨,要滇城那边准备迁都,天都城这边准备好迎接。

    刘寻不回去,是怕赵统攻打士族坞堡的时候,伤亡太大。所以让他看看有没有坚固的坞堡,有的话,就自己先带兵把这些坞堡给打破了。

    结果在等待滇城和天都城那边的消息的时候,坚固的坞堡只发现了两座,刘寻便带兵,依靠自己无与伦比的武力,打破坞堡,灭了那两家士族。

    结果自然得到了士族积蓄了好几代的钱粮,加上之前从叟族那里缴获来的,除了补足这是出生的钱粮,还剩下一些!

    刘寻这么在意士兵的死亡率,一是因为蜀汉国力是四国中的第三位,人口实在不多,少一个也很心疼。二是经过这些年的征战,整个汉族的人口也大大地缩减了。历史上,晋朝一统天下才几十年,就发生了五胡乱华。虽然跟晋朝八王之乱有关,但是汉族人人口比东汉末年少了好多,也是一个原因。

    因此,刘寻在尽可能的保住汉族人口的数量。

    阴平、武都两郡的收复已经接近尾声了,刘寻也就不再待在这里。即使是之后对两郡的官员任命,那也是朝廷里先拿出来一个章程,然后刘寻再进行挑选任命,现在是不用费心的。

    于是刘寻起兵回去,先从天都城经过,查看姜维还有他大将军府的人怎么怎么迎接朝廷的。然后再回到滇城,带着整个朝廷过来。

    梓潼郡里蜀郡的天都城近,只用了八天,刘寻就带着御林军回来了。姜维已经得到消息,率军出迎三十里。

    进城之后,姜维表示刘寻可以先去皇宫看看。然后按照刘寻的喜好,把整个皇宫清理修缮一番。

    刘寻答应了,进入皇宫游览了一番。

    皇宫依然是那样的金碧辉煌,宽大奢华,刘寻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也就不用修缮,只需要清理一番就好了。

    逛完皇宫,姜维摆宴,给皇帝陛下接风洗尘。不过最重大的事件却是,刘寻要在宴席上宣布,收回大将军姜维开府的权力,只让他掌管大汉最大的野战军团。

    宴会在大将军府进行,其他官员事先全部到场,正襟危坐。等刘寻到了之后,就从座位上离开,跪下大喊三声万岁。然后在刘寻允许平身之后,才起来坐好。

    刘寻开宗明义道:“诸位爱卿,现在国家里的反叛势力都已经被消灭了,国家局势很稳定。朕认为,已经不需要在把国家南北分治了,也不需要让大将军府和朝廷实行两套不同的制度了。所以,朕认为应当让朝廷回到天都城,一统朝廷的法度,诸位以为如何?”

    原先滇城朝廷和天都城大将军府使用两套不同的制度。滇城是废除士族不纳税、占有大宗良田等特权的做法,同时给自耕农保护,兴办学堂和尝试用纸取代竹简。而且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对科举制进行了先期试行。

    天都城大将军府则是像以前一样,以士族为国家统治的根基,而不是最广大的自耕农。

    “臣认为陛下做的决定非常英明!”

    姜维首先开口进行公开支持。

    接下来他手下的那些将军,和大将军府各曹的官员、幕僚们也纷纷同意。于是刘寻在公众场合正式下达命令,把迁都的日子定在了开运二年八月十五。

    当初,刘寻出去春猎的时候,还是三月份,眼下,去一趟华夏王城秘境,平个叛,已经是六月底了。

    回到滇城准备一番,再回来,庞大的朝廷迁移肯定费时不少,就该到了八月半了。

    迁都的事儿决定了,刘寻和众臣其乐融融,一场酒宴吃得十分开心。

    刘寻这里是开心了。可是,那些在刘寻失踪期间,挑动众蛮夷和郡守造反的士族们,可就难过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当时刘寻失踪太久,国家动荡不安。这些投降到晋国的士族想着把大汉彻底弄乱,然后跟晋国一起打进来,到时候在九品中正制的制度之下,自己士族还不是祖辈辈都可以当人上人,多爽!

    为此,他们可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挑动蛮夷起兵,给出去的粮食和金银,对于已经离开大汉祖地道士族来说,也是让他们元气大伤的。帮助赵策等太守县令,都是让他们把自己的私兵都赔进去了大半。

    这让他们没有足够的本钱在晋国进行扎根发展,只盼着大汉灭了,好回到益州,把付出的连本带利的收回来。

    结果,刘寻从华夏王城秘境回来了,以比斥候探查消息还快的速度消灭叛逆,斩灭蛮夷,涤荡乾坤,稳定国势,让他们的如意算盘全都落空!

    等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刘寻不但把所有的反叛势力全部消灭,甚至都回到天都城准备迁都,让国家南北合一了!

    这下子,短时间内大汉是不可能灭了,这些付出巨大,只为灭了大汉,好好享受九品中正制福利的士族们,惶恐了!

    财富大大缩水,远离故土,犹如无根浮萍,还被晋国的士族看不起。以谯家为首的益州士族,想着法儿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延续下来。

    今天,这些家族聚在一起,就是为了等一个消息。

    并不宽阔的大屋内,十几个士族家住焦急地等待着。不久,一名身穿黑衣的死士进来,报告道:“家主,把女儿进献给淮南王司马望的法子,成功了一半。淮南王收下了谯家的谯薇,但是没有给名分,也没有办婚娶仪式,只是当做了一个玩物,众多小妾之一!”

    “那为皇帝进献美女的法儿呢?”一个士族家主连忙问。

    “淮南王和雍州刺史不许!”

    (本章完)

第279章 出走士族的惶恐() 
    刘寻除了向滇城朝廷发信,也向天都城的姜维和他手下的柳隐等大将去了信,询问他们的意见。

    姜维等人的意见跟滇城众人差不多。不同的是,姜维、廖化等老将激动的眼泪水都出来了。

    显然,他们认为,只有还于旧都,在天都城设立朝廷,大汉才是真的复国了啊!

    这样,两方面都很支持。刘寻就给双方下达了圣旨,要滇城那边准备迁都,天都城这边准备好迎接。

    刘寻不回去,是怕赵统攻打士族坞堡的时候,伤亡太大。所以让他看看有没有坚固的坞堡,有的话,就自己先带兵把这些坞堡给打破了。

    结果在等待滇城和天都城那边的消息的时候,坚固的坞堡只发现了两座,刘寻便带兵,依靠自己无与伦比的武力,打破坞堡,灭了那两家士族。

    结果自然得到了士族积蓄了好几代的钱粮,加上之前从叟族那里缴获来的,除了补足这是出生的钱粮,还剩下一些!

    刘寻这么在意士兵的死亡率,一是因为蜀汉国力是四国中的第三位,人口实在不多,少一个也很心疼。二是经过这些年的征战,整个汉族的人口也大大地缩减了。历史上,晋朝一统天下才几十年,就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