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复兴 >

第156部分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156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全可以染色粘在门上了。

    ≈bp;≈bp;≈bp;≈bp;刘寻为了贴春联这个活动能够更好地兴起,就开始免费送,反正两张纸也值不了多少钱。送春联的第一步,就是让学堂的孩子们拿回家去,让他们告诉父母,这是官府给的,要贴在门上!

    ≈bp;≈bp;≈bp;≈bp;随着天都城百姓们的春联越来越多,刘寻觉得,熟悉的春节正在回来。

    ≈bp;≈bp;≈bp;≈bp;孩子们也玩雪,刘寻也玩,躲在深宫里,免得被人看见,跟妃嫔们玩起了雪。

    ≈bp;≈bp;≈bp;≈bp;要是被人看见了,只怕会被人说是没有威仪。

    ≈bp;≈bp;≈bp;≈bp;就在这种没有战争,大家都快乐生活的状态中,新年的脚步逐渐走近,新春,已经悄悄来到了。

    ≈bp;≈bp;≈bp;≈bp;大汉朝廷照例在除夕夜宴请群臣,由刘寻出面,大家在皇宫里正襟危坐坐好,小心翼翼地吃着东西。然后刘寻说一些四海升平、吉祥如意的话,感谢一下群臣。

    ≈bp;≈bp;≈bp;≈bp;群臣受宠若惊、跪下谢恩。随后在一片和谐中,宴席散去,众臣各自回家。

    ≈bp;≈bp;≈bp;≈bp;这个时候,也是刘寻回到后宫,跟妃嫔和孩子们一起度过新年的时刻。

    ≈bp;≈bp;≈bp;≈bp;跟去年相比,妃嫔多了孙香颖和黄薇两个,孩子多了刘瑶一个。

    ≈bp;≈bp;≈bp;≈bp;人多了,更加热闹了,刘寻也比较高兴。其实,每当过年的时候,他都会想起穿越前,自己的父母。在这个汉代,虽然一切如意,却独独少了双亲。就连这具身体的父亲,便宜老爹刘禅,现在也在洛阳当俘虏呢。

    ≈bp;≈bp;≈bp;≈bp;晋朝给他的爵位是安乐公,他和他的各位儿子们,倒是真的生活的挺安乐的。

    ≈bp;≈bp;≈bp;≈bp;也许等自己的妻子儿女越来越多的时候,自己才会觉得更幸福,也会放下对前世的思念吧!

第310章 南征扶余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尤其是在安定舒服的日子里,更是感觉过得快。

    一个新年整个大汉绝大部分人都过得不错,如果只是跟以前比起来的话。

    刘寻准备第二次南征了。

    因为蜀地处在南方,所以气温还是很暖和的。开春不久,就有花草树木发芽。

    出征的队伍已经确定好了,分为三路大军。

    第一路,是中军,由刘寻亲自带领,选用御林军中少部分能适应南部气候的,由武安家带领,共一千人。选用亲近大汉的,而且能够适应南部气候的蛮族战士,共一千人,有蛮将青石带领。选用晋国降军,共一千人,由胡烈带领。

    第二路是东路军,由张护雄带领,是四千无当飞军。无当飞军专为征服南部蛮夷而练,都能适应环境。

    第三路军由向充带领,为右路军,共三千人。

    大军总共只有一万,但却很强大。除了因为都是装备齐全、训练精良的正规军外,还因为刘寻动用了长高糕、精力丸等华夏王城秘宝。

    另外,除了刘寻亲自坐镇中军之外,郭紫驭和孙香颖也会分别坐镇左右两路军。

    这样的阵容,完全可以发动对扶余国的灭国之战了!

    开运三年一月底,刘寻让吴济和姜维共同监国,然后自己便带兵出征去了。

    出发之前,姜维向刘寻请愿:皇上,老臣年岁已大,不知还能活几年。今生唯一的心愿就是当时师尊的目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长安城就是西汉都城。还请皇上南征之后,尽快北伐,拿下雍州,还于旧都!

    刘寻安慰他:你放心吧,等灭了扶余国,炸药做出来足够多了,就北伐。到时候让你为先锋!

    姜维身为蜀汉大将军,却只能当个将军,毫无疑问是刘寻自己御驾亲征了。

    三路大军在最南部的永昌郡汇合。

    看到这个永昌郡刘寻就觉得难受。当初自己失踪的时候,吴济为了取得南蛮的支持,把永昌郡割让了半个出去。现在自己虽然回来了,也能打败南蛮了,可是总不能一回来就反悔吧,那也对盟友太不讲信用了。

    刘寻就寻思着,怎样把永昌郡拿回来。

    大军在这里汇合,然后就齐齐地开往南方了。

    大军一开始是走在一起的,一直到遇到了扶余国最北面的一个部落。

    那个部落只有男女老少加一起只有一千人,被刘寻大军一围,吓得瑟瑟发抖。

    但是开始,他们还不想投降,于是刘寻下令把他们的小酋长杀掉,还有几个地位高的族老也杀掉。

    于是剩下的人没有了抵抗的意志,纷纷投降了。

    刘寻怕他们假投降,于是把他们部落的青壮年编成了一只临时的军队,地位在大汉的军队下面,叫做仆从军。

    之前,扶余国派兵阻挠大汉军,已经失去了很多青壮年,现在,上千人的部落,青壮年居然只剩下了一百多个!

    仆从军的任务比较杂,有的时候如果有困难了,肯定要让他们先上。如果没困难有功劳了,肯定没有他们的事儿。要是有什么活儿需要干的话,那肯定是让他们干。要是有什么好处,那肯定是没有他们的事儿。

    这就是仆从军,根本就是处在奴仆的位置上。

    在攻灭扶余国之前,刘寻都不打算解散仆从军了。只有彻底消灭了扶余国,才能把他们化作普通百姓,消除奴仆的地位。

    这期间有的士兵还是生病了,多少出现了一点对环境的不适应。随军的医生也治不好。

    于是刘寻把部落里的一些老人找来,问他们:“你们常年生活在这里,对付这些病的方法,想来一定是有的。赶紧说出来,可以想你们一些粮食吃,避免青壮年被我带走之后,老弱妇孺被饿死的形象。要是不说,全部杀死!”

    老年人们很是配合,反正他们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很痛快的把所有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于是大军在这里停留了一天,一些将士出去跟他们找一些特殊草药什么的,回来捣好了,或者吃或者敷,效果还是不错的。

    等军士们好了,刘寻的大军就开始正式分为东、中、西三路,向更南方进发。

    刘寻亲自带领的一路,是去打扶余国的王城。在去王城的路上,还有三座城池,以及好几个大部落,这些都需要打。

    打这些松散的小部落比较容易,刘寻兴致比较好,有时候就带着几个亲兵,吃一口长高糕,变得三米多高,横冲直撞地打进了部落里,那些部落是抵挡不住的。尤其是看到三米多高的刘寻,更是大叫神灵到来,跪地便拜。

    而遇到大部落的时候,就是让仆从军先冲,无论有什么陷阱啊,抵抗啊,都是仆从军挡在前面。可能是死伤惨重,也可能是没啥损伤。然后刘寻就带着少量亲军,各自服用了精力丸和长高糕,冲过去冲散他们,斩杀大族长级别的首领。

    最后大军冲击,一战就能拿下!

    打这些大小部落原始小国,真的是很容易!

    终于,打到了扶余国的第一个城池,叫大蟹城。据仆从军交代,是因为附近的一条河流里面盛产很大的螃蟹。

    大蟹城跟部落相比,实力算是很强大了。住着一个大城主级别的贵族,三个大部落和八个小部落。而且,因为之前的大小部落还是有漏网之鱼的,所以他们对于大汉的南征还是有所准备的。

    但是再准备,也就是加固一下城防,把人尽多地迁移到城里,然后把青壮集中起来防守罢了。

    刘寻觉得,这种防御对于大汉军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

    所以这天早晨,刘寻带着大军来征讨时,告诉士兵们的口号就是:中午去大蟹城里面吃大螃蟹去!

    士兵们听了,嗷嗷叫着,大喊皇上万岁!这不是他们拍马屁,而是这些天的战斗,实在是太顺利了!身为一名士兵,谁都愿意天天打胜仗。

    刘寻和亲卫们的强大武力,保障了这一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实现!

    (本章完)

第311章 扶余国灭!() 
    大蟹城里面的扶余国人知道大汉军来了,情绪是什么样的呢?那自然是相当恐惧了。

    这恐惧不是平白出现的。而是他们的大军老是战败造成的。

    扶余国两次派军北伐,想阻挡大汉的南征,但都全军覆没了。扶余国国王把大汉描绘成吃人的恶魔。

    眼下恶魔势如破竹,把沿途的大小部落统统消灭所以对于大蟹城的守卫,没几个人抱有乐观状态。

    大城主和他的大军们很惶恐,又想逃跑,又想守卫。

    逃跑吧,怕多年经营的基业一瞬间化为乌有了,而且到了王城丢城失地的,自己也会被国王责罚。

    守卫吧,之前手里的力量已经都被派出去了,而且都被大汉消灭了,只怕很快就守不住了。

    他就在那里犹豫着,犹豫着。其他的大族长和小族长们也以他的举动为标准。虽然他在犹豫,但是他毕竟没有走,所以其他的人倒是以为他还比较有胆气。

    但是大汉军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时间考虑,很快就进攻了。

    面对着连护城河都没有的所谓城池,刘寻身化巨人犹如一只巨大的箭矢,锐不可当地冲了过去!

    “嘭!”

    仅仅在外面包了一层薄铁皮的城门被一冲而破!

    刘寻身后,三千大军犹如猎食的猛兽,浩浩荡荡地冲进了城池。大城主和各位贵族布置的军队,本来就都是剩下的残军,看到刘寻如同天神一般冲过来,胆气都被吓破了。还没有接触战斗,就都不自觉地往后退。

    后面有军官催促他们,可是士兵们却说:“那是神啊!神来了!快跑!”

    军官们其实也怕刘寻,毕竟吃了长高糕,拿着尊麒王剑,刘寻的外形是非常唬人的,当然实力也很厉害。但是有些军官怕他们身后的大城主、大族长责罚,就只好催促士兵。

    然而回头一看,大城主等人已经跑的无影无踪了!

    老大们都跑了,这些奴隶制国家的将士们自然也就不用再那么努力地抵挡敌人。

    刘寻走到哪里,哪里就一片投降之声。

    慌乱的贵族,虽然早些想跑,但是却去跑不过大汉军,被一个个拖回来了。

    时至中午,大蟹城已经拿了下来。里面的厨师只能算是贱籍,压根儿就没有跑,也跑不掉。开始为他们做螃蟹吃。

    众多大汉士兵一边吃着螃蟹,一边想着刘寻进攻前说的话:让我们中午去大蟹城里吃螃蟹去!

    除了刘寻这一路军势如破竹之外,其他的两路大军一样是节节胜利。大小部落,乃至于扶余国的城池,都被一战而下。

    开始,被俘虏的所有人全部都小心翼翼,生破一个不小心被大汉的人给杀了。

    后来,他们发现大汉也不像国王宣传的那样,凶神恶煞,毫无人性。于是一个个就放松下来了。尤其是,他们发现大汉的食物比自己的要好得多,而且也不禁止他们学习如何做出更好吃的食物的情况下。

    扶余国的征伐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

    在又一次消灭了一座城池和许多大小部落之后,汉军竟然已经来到了扶余国的王城!

    此刻,该慌乱的是扶余国的最终的老大,国王夫台了。

    扶余国败得太快太忽然,夫台和剩下的绝大多数扶余国人,都有一种大汉军无法战胜的感觉!

    不知道夫台现在有没有后悔,当初插手大汉的南征。最终,为自己带来身死国灭之祸呢?

    夫台集合了扶余国剩下的所有战士,包括那些还没有上过战场的青年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战胜大汉帝国的,除非他是大魔导师刘秀。

    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做到国王与国家共存亡而已。

    虽然扶余国落后,但是这些古国家,比起宋朝这些后世国家,都要有血气的多!

    扶余王城中,众多贵族和百姓慷慨悲歌,欲要与国共存亡。

    城外,大汉军队也准备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

    老的掌权人物如果不出现的话,那么人民就会不好统治。

    这天,大汉军进攻了。城池照样不是能阻挡大汉的东西。一万大汉军队,分三里桥,从北、东、西三个方向攻打。

    最后的扶余国五千勇士,大部分都是热血之辈。虽然也有当场逃跑的,但是最多的却是继续往前冲的!

    哪怕是木棍对上了大刀,兽皮对上了铠甲,也有很多人没有退缩。

    人头滚滚,鲜血如瀑,扶余国国王夫台总算对得起他的国王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