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复兴 >

第157部分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157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是木棍对上了大刀,兽皮对上了铠甲,也有很多人没有退缩。

    人头滚滚,鲜血如瀑,扶余国国王夫台总算对得起他的国王身份,没有逃跑,在分离向前中,被大汉军一名军侯当场一刀砍为两半!

    就在扶余国最后的军队基本完蛋的时候,他们的残军却忽然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汉军很奇怪,仔细听了之后,发现这些人都在喊着“大巫师”什么的。结合之前得到的情报,应该是扶余国权力和国王一样大的大巫师到了!

    只是,这大巫师可不是跟国王一样,是来慷慨就义的。大巫师看到汉军根本无法抵挡,就存在了逃跑的心思。

    只是如果一开始就逃跑的话,很容易被人发现,而且很容易被一些热血的勇士质疑。所以这个大巫师就打算等到打仗打的最为混乱的时候,再跑。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非常混乱了,大巫师时间选择的没有错。

    可是汉军在强悍了,把扶余国大军残部逼的往后方退的太多,结果,还是有败军发现了大巫师!

    败军们发现大巫师后,以为大巫师要施展神力,过来打败大汉国大军了,于是都欢呼起来!

    刘寻知道了这个情况,笑了:“让朕看看这个所谓的大巫师去!看看他是不是也修炼了什么神奇的功法!”

    武安家连忙阻止:“皇上你是万金之躯,怎可轻易冒险?这大巫师也许有什么奇怪的本事,待臣先去探查一番,再来报告给皇上如何?”

    刘寻知道这是大臣们担心他,于是就同意了。

    结果武安家跑到那大巫师那儿,一刀就砍掉了他的脑袋!让欢呼的扶余国残军声音戛然而止!

    原来大巫师只是个普通人!

    这下子,扶余国不仅王城陷落,最后一个大的权贵也死了!

    (本章完)

第312章 新增二郡() 
    扶余国王城陷落了,简单的就好像打一座县城一样。

    虽然扶余国还在南部生育三五个城池,但是已经丝毫无用了。因为大汉军,在刘寻中军不出的情况下,便在十天之内,把扶余国剩余的城池全部消灭了!

    东南亚的小国扶余国,正式被消灭!

    灭了人家的国家,第一步是干啥?那当然是抢劫了。扶余国王和贵族们世世代代积累的名贵物品,比如象牙、犀角、香料沉香木啥玩意的,以及金银等贵金属全都成为了汉军的战利品。还有驯养当地大象、狮虎的法子,跟大汉有所不同的水稻、豆子等新品种农作物,也归了大汉。

    还有就是人力。扶余国被灭国之后,所剩的年轻男子已经不多了。但是为了防止他们造反,刘寻还是打算把他们全都迁徙到北边,让他们去挖矿去。盐矿、铁矿、铜矿都需要挖。还有就是砍树,由于造纸术大兴,需要的树木也在变多。眼下到处都是原始森林,用不着想环保的事儿,只要多多砍树。

    剩下的女人和小孩就留在这里吧,他们可以种田,在大汉官员的管理之下,慢慢恢复元气。

    同时,安排一些军中的老卒、伤卒退伍,在这个地方安家下来,一个人娶几个扶余国的女孩,尽力开展汉人的血脉!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官员不够了。因为刘寻把蜀汉的士族都灭了,所以失去了大量的人才。这个时代,士族垄断知识,平民的文盲率是极高的,寒门也不多。新的教育才开展一年多,效果也不明显。

    无奈,刘寻只好以实用主义为主,再开恩科,要把大量的吏员提升到有官位的地步。而原本的位置再从百姓中矮子里面拔将军。

    吏员就是官员下边跑腿的,用现在的话说叫基层干部。这些人虽然权力小,但其实才是和老百姓接触的官府中人,在百姓的眼中代表着官府。是百姓能够接触到的官儿。

    因此它们对于百姓更加的了解,对于底层的美好与龌龊更加知道。让他们来当官员,虽然他们识字不多,写不出来好听的诗词歌赋,但如果认真干,那实际作用反而更大。当然了,因为他们很清楚底层的弯弯道道,所以如果作恶的话,危害也会更大。

    刘寻把张护雄留在这里,让他暂时作为这个地方的军政最高长官,然后自己回到天都城去,让朝臣们具体进行这片地方的管理。

    在刘寻回去之前,已经有斥候队向国内传达大捷的消息了,因此除了一路上千千万万的百姓官员的欢呼赞美,回去之后,尚书台还立刻就拿出了对原扶余国地盘的治理方法。

    第一就是,扶余国现在的人居住的太过松散了。什么大部落、小部落、烂城池之类的,分布的乱七八糟。因此第一步,就是派大汉的工匠过去,在那里修建几座真正的、主要的城池,把人口集中起来。

    当然并不是都集中在城池里,那样的话没人进行生产也不行。城池肯定建设在水土丰美的地方,只有一小部分人生活在城池里,城外大片的良田、草地和水域就是他们劳作的地方。

    扶余国原本的城池,如果没有被选中作为新的主要城池,那就变为集镇。集镇周围建立农村。

    这样,就形成了以主要城池为核心,外围包围着集镇和农村的经典郡县布置。那些部落啊,也要打散,按照大汉的需求,变成各个聚居地的百姓。

    这一步,需要军队疏导百姓和官府建造城池、集镇相互配合。

    然后,尚书台给原扶余国的地盘分成了两个郡,比较北边的就叫扶余郡,方便好记。比较南边的就叫南顾郡,意思是我们大汉还会往南边征伐的,不会就满足于一个小小的扶余国。

    还有就是两个郡的战略定位了。扶余郡的定位是内部郡。也就是说他的任务是向大汉朝廷提供资源的。包括粮食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等等。不过这个郡目前才刚刚建立,两三年内很难提供出来东西。不过因为扶余国男子都战死了,所以粮食还够剩下的妇女儿童吃,总算不用大汉国库倒贴了。

    不对,虽然粮食不用倒贴,但是建立城池和分发农具以及教授他们更好的耕作方法,依然需要倒贴。

    这样算下来,在扶余国抢的那些东西有的还回去了,没赚。

    南顾郡的定位是边境郡。边境郡不用给国库提供东西,只需要把自己地盘上驻扎的军队给养好就行了。毕竟在边境,无论是防备别的势力还是为以后攻击别的国家,都得养一支军队才行。

    关于太守,南顾郡的太守基本上就是张护雄了。因为他的兵就是为了打南方的蛮夷的,而且他也愿意守卫在那里。南顾郡是边境郡,也适合大量驻军,刘寻打算让他呆在那里,除非他的政绩太差,否则不会换的。

    扶余郡的太守则是马秉去干了。马秉在大汉被灭国和复兴的过程中,表现很不错。在士族造反的过程中,表现也很给力。刘寻打算把它放在新建成的扶余郡历练一下,如果将继续表现不错,那么就让他单独担任一路野战军团的统帅。毕竟大汉的北伐也不远了。

    这样的一份治理方法,刘寻还是比较满意的,于是就同意了。

    于是加开恩科。这恩科本来是后世皇帝用来选拔秀才举人进士的,如今读书人数量远远不足,刘寻就用来选拔小吏了。

    随着恩科的消息放出,全国的小吏再一次沸腾了!

    天,居然又开恩科了!那我们这些小吏岂不是又得到了一次翻身做官的机会!这种机会简直就是鲤鱼跃龙门啊!

    无数的小吏开始往天都城跑,就连晋国和吴国的一些小吏,也有偷偷让人暂代了自己的工作,然后跑到蜀汉来找官做的!

    毕竟,之前的时候,他们不大相信小吏也能做官。但是现在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所有人都知道,这完全是真的啊!

    (本章完)

第313章 采撷我不() 
    时间进入三月初,小吏的恩科考核非常成功地进行了。

    大汉朝廷需要这些官员来治理新打下来的地盘,小吏们做梦都想成为官身,双方完全就是干柴烈火,一拍即合。很顺利的,大汉朝廷就选出了足够的官员,然后给他们一点准备时间和一些安家费,就让他们去扶余郡和南顾郡上任了。

    郭紫驭的肚子鼓起来了一些,肚里的孩儿有三个月那么大了。刘寻有些好奇,自己修炼巫祖图典,郭紫驭修炼红雨剑法,那生出来的孩儿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些神奇的能力,比如说力大无穷之类的。

    暖风吹的游人醉,春天里人们最喜欢思春了。刘寻的妃嫔们,只有区区四个,太少了。于是刘寻就打算再纳两个妃嫔。

    其中一个比较好选,就是那个千里迢迢跟着糜照跑回来,就为了给自己当妃嫔的雅泸月。

    当初刘寻想着自己啥时候有兴趣了就把她收入房中,因此允许她到皇宫中来。

    雅泸月的爹很想复国,就天天催促女儿多到皇宫中去,好赶紧成为妃嫔,这样大汉国才有可能帮他复国。

    结果雅泸月就经常跑到皇宫里,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希望能勾引到刘寻。但是刘寻一会儿北伐,一会儿南征的,在宫里的时间比较少。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所以刘寻大部分时间只和自己的妃嫔们做某些好玩的事,有些忽视雅泸月。

    好在不久前过年这段时间,刘寻在宫里比较多,雅泸月天天来,刘寻就比较注意她了。因为她会做一些西域那边的食物,虽然比不上穿越前的各大美食,但是比起现在大汉的御厨来说,也算别有一番滋味。

    反正现在春天了,刘寻觉得四个妃嫔不够用了,要再纳几个,那就把雅泸月要了吧。

    这会儿雅泸月正在拿着一把小刀去割一种树的嫩枝,然后树枝上面就流出来一种绿色的汁液,雅泸月就把这种液体收集起来。这种树是刘寻发现的。发现它的树液喝了之后,能够比普通的食物高许多倍的快速补充植物素。而刘寻因为修炼巫祖图典,饭量非常大,而且都是吃肉的,很需要植物素。但是吃水果吧,得吃好多,有时候刘寻懒得吃了,就喝这种树液。

    雅泸月知道了之后,为了讨好刘寻,就经常拿着小刀去割树,给刘寻收集树液喝。

    她收集了老半天,累的有些喘气,额头上有点儿冒汗,终于收集了小半陶罐。于是就兴冲冲地跑到皇宫里,碰到一个宫女,问她:“皇上现在在哪里?”

    宫女知道雅泸月是皇上预备的妃嫔,是能够出入皇宫的,就只好回答道:“皇上在御书房。”

    雅泸月听了,兴冲冲地跑了过去。她后面的宫女则是满眼羡慕嫉妒。她知道雅泸月早晚会成为妃嫔,而自己却只一个小小的宫女。等到年龄大了,就会被驱逐出宫,只给一点遣散费,就得随便找个人嫁了。现在自己十五六岁,却不许出宫,等二十好几,老了,出去了也找不到什么好男人了。

    而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雅泸月是个亡国的公主而已,被糜照找到了红薯的时候带回来了。

    宫女叹了口气,她知道事情不会因为自己的感觉或者羡慕或者期待就会有所改变的。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人人都是主角?那么也就没有人当下等人了,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下等人想要成为上等人,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几率实在太小太小。能成功的,都是传奇的主角。

    宫女叹完气,安分守己,干自己的活儿去了。

    要是刘寻在这里,知道她的想法的话,一定会大加赞叹。多好的人啊,身在皇宫中,见了那么多金碧辉煌,但是却不贪心,所以也就没那么多不该有的烦恼。

    而现代人则刚好相反。通过网络看到了花花大千世界,但是自己却只拥有少到可怜的一点点。最大的毛病就是看到的太多,得到的太少。于是很多人不甘心得到的太少,就会去徒劳的追寻。

    成天喊着梦想,喊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喊着就是要高雅生活不将就,喊着我想要结果也不看自己配不配,既出生在很普通的家庭,自己又是个渣,还天天不面对现实。最后只有剩男剩女加啃老,再加上一堆的龌龊,最后不得不在现实面前输成狗。

    再看看古代的人,一生就在自己的小村子里生活,连县城都不去几次,见到最漂亮的就是自己村的村花,见得少,欲望也少,反而活得快乐。

    刘寻在大学期间,每当看到那些不顾现实,喊着梦想,只会把爹娘也赔上的混蛋,就觉得他们白生在现代了,学了知识,反而变得盲目。

    雅泸月跑到了御书房,在门外请求进入。刘寻听到是雅泸月,就让她进来了。

    雅泸月进来,额头上带着薄汗,脸上带着笑容,脆生生地对刘寻说:“皇上,我给你带来了这种神奇的树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