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复兴 >

第18部分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18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恂问诸臣子:“不说匪军祸害百姓,就说百姓正常的生活。我蜀汉的百姓,生活都那么困苦吗?”

    卻正面露尴尬之色。

    吴济道:“微臣久在乡野,倒是知道的多些。除了士族以及他们宠信的高级仆奴,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不过他们生活虽然困苦,却还没有饿死人。倒也不算太悲惨。”

    刘寻气愤地说:“没有饿死就不悲惨了吗?你看看他们一个个营养不良的!”

    吴济也尴尬了。而且他也不是很明白什么叫营养不良。

    关云却大大嘞嘞地道:“当然是很悲惨!不过王上复国之后,可以勤勉治理国家,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啊。那样他们不就生活好了吗?脸色也会变得红润起来。”

    刘寻当场无语。这复国的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呢,我想勤政爱民,也没有地盘给我努力啊……

    想不通啊,关羽那么冷漠高傲的一个人,怎么就有你这么一个没有眼色、不会拍马屁、说话不经过大脑的后代呢?

    好在不一会儿,饭菜便做好了。

    刘寻自离开京都一来,终于吃上了一顿热腾腾的宴席。虽然并没有山珍海味,却也是滋味醇美的农家菜。

    肉食的话,既有家畜也有野味,蒸、炖、烤各种做法都有。菜的话,有不少刘寻在现代根本没有见过的野菜,算是不少新品种,尝起来滋味很是鲜美。

    诸人毫不客气地吃起来。刘寻还让庄主一家子也坐下来吃,但是他们诚惶诚恐的说自己是卑贱小民,不敢与诸位大人同席。刘寻只好让御林军给他们些金银赏赐。

    吃过饭,刘寻与吴济等人商讨了一下明天的入城事宜。要是牛鞞县令是个忠心于蜀汉的,直接投效,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要是个想着投降曹魏的,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攻城。

    正商讨间,突然听见外面响起了一阵喧闹和相互打骂的声音。刘寻问:“啥声音?这会儿曹魏大军应该不可能追来呀?”

    (本章完)

第33章 跪谢、离去() 
陈至连忙派御林军前去查看。武安家不甘落后,直接自己起身跑外边儿探查去了。

    一会儿,御林军跑回来了,报告道:“王上,有一名偏将想要享用一个百姓家的女儿。那个百姓反抗,被打晕了。武统领正跟那个偏将对峙呢!”

    庄主一家听说了这事,脸色发白的看向刘寻。

    刘寻大怒:“我军之中,岂能有此害群之马?!走,随孤王前去看看!”

    娘的,老子不久前才跟庄主保证过自己的军队不扰民,转眼间发生了这事,简直是在打自己脸啊!

    也是,三千多降兵来自城防军和黄皓、张绍的私兵。即使之前剔除了几个最差的害群之马,现在应该还有一些染上恶习的军士在军队中。

    到了外面,只见在前面路口处,聚集了一堆人。有士卒,也有百姓。

    御林军喊着:“王上驾临!”把围观的人推向两边,给刘寻腾出来一条大道。

    只见里面躺着一个身上冒血的中年男子,一个大概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哭泣着跪在中年男子身旁,嘴里喊着“父亲”。两边是一个偏将和武安家对峙着。偏将身后有几个士兵,武安家身后有几个王府护卫。

    众人见刘寻到来,都跪拜道:“恭迎王爷大驾!”

    之前,庄主家的熊孩子就把刘寻的身份向全村人宣扬过了,一脸得意地喊:王爷住在俺们家!

    所以百姓自觉地和军队一起跪拜。

    武安家因为和刘寻亲近,一见刘寻,就抢先向刘寻禀报:“王上,这个曾大盖偏将不遵军令,想要强行占有那个女子!她爹不愿意,还被曾大盖偏将带人打晕了!属下请求王爷斩杀曾大盖!以肃军威!”

    刘寻恼怒地问曾大盖:“可有此事?”

    曾大盖辩解道:“冤枉啊,王上!我不过是想睡一睡他女儿,都说要给他钱了。可这个贱民居然就胆敢攻击官军,形同谋逆!我想是为了给王上清理叛逆啊!”

    刘寻大怒:“孤王早就下过军令,不许乱拿百姓家里的东西,不许淫掠百姓妻女,你没有接到军令吗?”

    曾大盖满不在乎道:“王上虽然有令,可他们不过是贱民而已!末将却是王上属下的偏将。这贱民还让他女儿出来给末将做饭,勾引末将……”

    这时那个中年男子从昏迷中醒来,急急辩解道:“王爷啊。草民是听说王爷您的军队大驾光临,而且与百姓秋毫无范,心中十分感激。这才让小女出来做饭犒劳大军!没想到这个军官就想强占了小女呀!请王爷给草民做主啊!”

    曾大盖恼怒地去踢去,骂道:“贱民!王上岂会惩罚自己的属下?”

    “住手!”刘寻喝到,“把曾大盖给我绑起来!”

    “是!”

    陈至和武安家一起动手,带着手下如狼似虎的就把曾大盖给绑了起来。曾大盖身后的几名士兵眼见刘寻动怒,都吓得缩在后面不敢动弹。

    刘寻对那个中年男子道:“放心。本王早就下令,绝不许大军扰民!但凡有淫掠百姓的士卒,本王也绝不会姑息!你且安心。”

    那中年男子连忙跪在地上磕头谢恩:“叩谢王爷,叩谢王爷!”

    曾大盖有点懵逼:将军不应该都是护着自己手下的吗?不应该给手下谋好处的吗?至于不扰民的军令,难道不是用来掩人耳目的吗?

    随后曾大盖开始大声叫屈:“王上,我是您属下的军官呀!而他们不过是一户贱民!王上您怎么能为了他们而惩罚我呢?这让我们这些属下何其伤心啊!”

    刘寻眉头大皱!好你个曾大盖,居然胆敢把本王和军队对立起来,煽动军队和本王对抗?!

    刘寻大喝道:“来人!曾大盖不遵军令,目无王法,擅自强占村民妻女、打伤百姓。即刻斩首!以儆效尤!”

    曾大盖吓坏了!其他士兵也是大吃一惊!他们以为刘寻顶多给曾大盖一些惩罚,没想到居然要砍他的头!

    曾大盖反应过来,看到御林军正在把他往树上绑,准备砍头。惊恐之下破口大骂:“刘恂你个混蛋!说什么带领我们复国,人人都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现在还没过两天就把我给杀了!我看你根本就是想坑死我们!再说你也没本事能复国!跟着你不过是去送死罢了!兄弟们快逃啊……呜……咳……”

    却是陈至听他越说越离谱,煽动大军,动摇军心,一刀朝他脸上拍去。拍的牙齿掉落,满嘴鲜血,再也说不出话来。

    但是围观的军队中,却出现了小小的骚乱,似乎正对曾大盖的话讨论着真假。

    刘寻连忙转身,鼓足气力,对着军士们道:“诸位军士,孤王先前所承诺的,一定会不打折扣的完成!如今是曾大盖自己不遵守军令,且不知悔改,才会遭到如此惩罚!各位只要遵守军令,尽心尽力,孤王绝对不会胡乱惩罚!也不会轻易放弃在场的每一个人!至于复国大业,南有镇南将军霍戈,东有永安都督罗宪,北有大将军姜维。诸位只要团结一心,共举大业,定然能够成功!”

    与此同时,陈至派遣御林军,跟张通、卻正等人去近处安抚士卒。因为本来就只是小小的一点骚乱,所以大军很快稳定了下来。

    毕竟,这个时代小兵跟将军的地位、尊卑相差极大,何况是王爷!曾大盖又不遵军令在先,众军也觉得惩罚正常。至于能否成就大业,说句实话,这年头当兵,大多是浑浑噩噩,能吃饱饭便好。无论在哪方势力、哪个部队作战,死得最多的不还是小兵?最没有前途的不还是小兵?如今能有个建功立业的盼头,总比前途一片黑暗要好……

    众军既然安稳,刘寻便继续下达他的命令:“即刻斩首!”

    “是!”

    “让俺来斩!”

    一声大喊,武安家从斜刺里冲过来,挥舞着大刀,一刀就把曾大盖的头砍了下来!

    鲜血喷溅的到处都是。武安家毫不在意,对陈至嘿嘿笑道:“王上又没说非让你来斩首!是俺先阻止这个曾大盖的!”

    陈至:“……”

    刘寻别过脸去。现在虽然对血腥场面有了些抵抗力,还是有点觉得不舒服。不过嘴里却还是笑着夸奖武安家:“砍的不赖!看来你的刀法很好呀!”

    武安家笑道:“不是,王上,俺的锤法才好嘞!只是平常挥舞着大锤显得太笨重,没有拿刀方便。”

    刘寻感觉血腥味渐浓,想着赶紧离开,也没注意武安家说啥。只是吩咐给那个被打伤的男子一些金银,作为医药费和补偿金。

    然后又对着村民们说一些大军绝对不会再扰民的保证,得到了村民们的再一次下跪和感恩后,就回去了。

    (本章完)

第34章 跌宕、起伏() 
回到庄主家,刘寻再次对诸将领三令五申,要求大军不得打扰百姓。若是百姓给大军做饭的,就给予金银补偿。

    当初出来的时候,王府的金银都被搬空。皇宫和国库里的金银财宝,也是拿了相当不少。反正投降后,那些都是曹魏的了,刘禅没有一点儿不舍得,只怕刘寻拿的不够多。

    另外,由于曾大盖的事,刘寻觉得这些降兵在他们原先将领的带领下,肯定有不少人沾染了恶习。要是不想办法对他们控制更严格一些,恐怕还会有人再犯。

    于是就问吴济怎么办。

    吴济向刘寻建议道:“王上,御林军都是十分忠心的精兵小将。不如让御林军进入大军,充当各处低级军官,从上到下牢牢的控制住这支军队!”

    刘寻自然同意。

    正想要陈至、张通等自行去办。突然想起了后世赫赫有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是******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残余部队逃到三湾村后,有感于共产党以前没有自己的军队和对军队指挥不灵活,导致数次失败。于是对军队进行了一次大改编。

    正是三湾改编,让军队的组织系统更加严密与合理。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从此之后,红军不仅战斗力大大增加,而且在条件艰苦卓绝、甚至被打散的情况下,都能坚持战斗!

    改编,都是为了让军队系统更合理,对军队的领导更直接有效。也能让军队战斗力更强、更坚韧!

    刘寻兴致来了,当场把吴济和卻正等人叫来,跟他们谈一谈改编军队的事儿。

    张通向刘寻仔细介绍了东汉和蜀汉的军队编制。

    东汉朝采取五二制的军队制度。也就是五个人一伍,设伍长。两个伍一什,设什长。五个什一队,设队长。又两个队一屯,设都伯。再五个屯一曲,设军侯……

    但是汉末以来,各诸侯为了笼络人心,大肆封官。哪怕只管着一两百人,也封偏将、裨将。要是带着五七百人,就直接封杂号将军了!还创造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将军名。

    蜀汉的官制跟东汉一样,但是地盘却只有益州。官职自然也是往上虚封!而士族私兵,只认主人,不认官员。更是只有几爷、几公子和他们的亲信,管理十分混乱。

    如今的三千多大军,除了张通、关云等几个领导人,只有一些罗七八糟的偏裨将领、都伯什么的。而且也没有他们直属的手下,对普通士兵胡乱呼来喝去。

    这样下去,战斗力相当堪忧!

    因此,刘寻等人决定给军队来一次大改编,增加军队战斗力。等拿下牛鞞县后,就在县城里改编军队!至于现在,没有地盘,粮食快没有了,可能后边还有追兵,军队经不起改编的折腾。

    这场密谈一直持续到深夜,诸臣子们才散去。而谈话的内容,很快就会施行在大军上!

    随后,刘寻在郭紫驭和萤火的服侍下沐浴一番,就休息了。

    第二天,天色刚亮,刘寻就在困的要死中被卻正拽起来了。

    “王上,今天要去想法子得到牛鞞县,还有一大段路程要赶,要早早起来啊。王上可要勤于军务啊!”

    “知道了,我起。”刘寻一脸困意、连声哈欠地勉强从床上爬起来。

    随后洗漱完毕,吃了早饭,去集合大军准备出发!

    刚出门,撞见了一个小姑娘。

    正是昨天曾大盖想要强行占有的小姑娘。十二三岁,一身打了补丁的粗布麻衣倒也干净。身材瘦弱,皮肤有点营养不良的苍白。小脸还算好看,一双眼睛倒透着些许灵动。

    她见到刘寻,连忙跪倒在地:“见过王爷。我爹爹,爹爹说受了王爷大恩,把家里珍藏的人参送给王爷,希望王爷能够大业功成!”

    说着举起手,手里面有一支不小的干人参。

    刘寻走过去把她扶起来,温和道:“快起来,你不用害怕和拘谨,像平常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