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复兴 >

第3部分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3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穿好了之后对着铜镜照了照,模模糊糊地感觉应该很帅。

    还有这马车,宽大、豪华,但是不舒适!两匹马拉着木头做成的车,吱吱呀呀地往前走,晃得厉害!震荡的刘寻觉得头都晕了!屁股也磨的疼!跟后世的汽车根本没法比,连桑塔纳都比它舒适的多!

    就这样,那吴济还一脸的享受。端起马车里茶几上的茶杯,喝一口,一脸“好茶”的样子。好像以前根本没有坐过如此高级的马车一样!看来这震荡不休的马车,在这个时代居然还是奢侈品了!

    好在古代的城池不大。就这样震荡着、震荡着,就到了目的地。刘寻迫不及待的下了马车,伸个懒腰,深深吸了一口空气——这空气才是真的好,纯净无暇,还带着一丝花香。刘寻拿脑袋保证,绝对不含一丝汽车尾气!

    然后身后一脸恋恋不舍从马车上下来的吴济就劝谏开了:“殿下,注意仪表。这正穿着朝服拜访大臣呢,行为举止要合乎礼仪啊!”

    刘寻高高举起的手顿时僵住!

    他娘的!伸个懒腰还犯法了?刘寻心里咒骂一句。然后乖乖地把手放下,抬头挺胸端正了站姿,点头微笑道:“不错,是本王疏忽了。隐心提醒的好!”

    没办法,逃出京都、保住小命,以及以后的皇图霸业还靠着这群文臣武将呢,岂能让他们失望?

    武安家走向前去敲门。一会儿,门开了,从里面出来一个中年男子,大概是管家,问:“是谁?”

    武安家喝道:“新兴王在此,还不立刻通知你家老爷前来迎接?!”

    那男子一惊,不敢看向刘寻,只是慌忙低头回答:“恕罪,这就去,这就去。”

    刘寻无语,这新兴王的王位还真是高贵啊,虽然就剩一天的有效期了,但还是那么好用。

    当时卻正正在书房写投降书。没错,就是投降书!

    之前卻正建议刘禅到南中七郡躲避,同时借助当地军民的力量收复失地,得罪了投降派。投降派势力很大,包括张飞的儿子张绍、大宦官黄皓、大都督阎宇等。刘禅同意投降后,投降派为了羞辱卻正,故意提议让他写投降书。刘禅都要投降了,也懒得维护卻正,便同意了。

    此刻,卻正满脸痛苦地坐在书房里,气的头晕脑胀,有一笔一笔的写着投降书,恨不得一头撞死!

    要知道,谁写了投降书,就等于谁是投降卖国的奸贼。就好像清朝末年谁在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上签了字,谁就是汉奸一样!他卻正明明是忠心为国的人,到头来却要背负卖国奸贼的骂名!那些卖国求荣的贼子,却躲在后方嘿嘿奸笑,怎能不让人气愤!

    卻正正气的脸色发白,突然管家进来了。卻正正要发火,管家已经开口道:“六皇子新兴王前来拜访,要求老爷前去迎接。”

    六皇子?刘恂?这个不学无术、只知道风花雪月的家伙来干什么?

    卻正心里转过几个念头。这新兴王平日里作威作福也就罢了,眼下蜀汉明天就亡国了,他还在蹦跶什么?

    “不见!”卻正黑着脸回答:“就说本官病了,无力起床迎接,让他走吧!”

    管家不敢发表意见,连忙出来转达卻正的意见。

    刘寻听了管家的回话,当场脸就难看起来。本王怎么说也是王爷,蜀汉还没亡国呢!你竟然胆敢装病?!

    吴济尴尬地咳嗽两声,小声说:“卻正多次遇见殿下你包场青楼、豪掷万金、强抢民女、殴打官吏等等,还跟殿下争辩过,结果被殿下一脚踹倒了。眼下估计想起来旧事……”

    刘寻的脸色更难看了。真正的新兴王刘恂那么混账?这人见人怨的名声真是坑惨了自己!

    最终,刘寻叹口气,问:“隐心,现在怎么办?”

    吴济道:“现在我们只有一个白天的时间,时间紧迫。只能强行去找卻正了。相信他听了王爷的计划,一定不会在意这些小事的!”

    刘寻也不废话,一挥手:“武安家,破门!”

    武安家干脆利落地上前一脚把大门给踹开,然后指着门内,道:“搜!找找卻正在哪,把他带过来见王爷!”。

    几个侍卫立刻进去搜查。

    那个中年管家想去阻拦,被武安家一把推到旁边。在武安家心里,卻正再怎么忠心有谋略,那也是臣子。胆敢对六皇子避而不见,真是好大的胆子!

    刘寻却不想跟卻正把关系闹的更僵,连忙道:“找到了告诉本王一声就行,本王亲自去拜会他。”

    吴济站在刘寻身后,闻言,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心道六皇子果然长进了,都知道礼贤下士了!

    很快,就有侍卫喊道:“王爷,卻正在书房里!”

    刘寻连忙带着吴济、武安家过去。只见卻正坐在书房里,门口有两个王府侍卫看守,貌似把他软禁了。此刻卻正刚好一脸愤怒地看向外面,看到了刘寻。

    “拜见六皇子!”卻正压抑着怒气行了个礼,然后就喷开了:“殿下不在王府里享福,不在风月楼纳美,强闯小臣的简陋房舍干嘛?”

    吴济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想看看六皇子殿下到底长进了多少,能不能单独解决眼前的麻烦。

    刘寻开始心里是有些不知所措的,毕竟穿越前也没干过政客。不过看卻正那怒气冲冲的样子,还是先做足礼仪、表现出礼贤下士的样子吧。

    “小王见过卻大人。今日小王诚心登门拜访,卻大人却装病不出,实在是令小王心寒啊!”

    卻正一愣,这六皇子是转性了?按照以往的脾气,不是应该甩手给自己一巴掌,再骂一句贱臣该死,然后扭头就走的吗?

    “殿下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小臣还要为陛下写投降书,没时间闲聊。”卻正搞不准刘寻今天是怎么了,只好小心应对。

    (本章完)

第5章 三问三答收谋臣() 
看着态度冷淡、谨小慎微的卻正,刘寻突然想到,以往谋士游说别人的时候,不都是先说你有什么什么大祸要临头了,然后再抛出能够让你躲过灾祸、并且活得更好的方法吗?!

    然后被游说的人就乖乖地听从,并且露出一脸的感激了!眼下的情况刚好适合这种办法,不妨一用!

    于是刘寻一脸严肃地说道:“卻正,我为你悲痛和不平啊!我知道你是忠心为国的人,现在却要承受卖国贼的骂名!有了这样的骂名以后仕途还有前途吗?后世天下人不知道要把你骂成什么样!”

    卻正勃然变色:“殿下是专门过来嘲笑我的吗?!我落得如此下场是何人所害?!”

    言下之意,我这么惨,都是因为你老子刘禅是个昏君,把国给亡了还过来害我!

    刘寻正色道:“卻令先,现在国家将亡,我哪有心思专门过来嘲笑你?我这里有一项计谋,可以让你摆脱这耻辱的骂名,更能施展胸中抱负,成就一番大事,留下万古美名!”

    卻正冷笑道:“现在是国之将亡。而六皇子平常只喜欢风花雪月,不知道哪里来的计谋,胆敢说这样的大话?”

    卻正自然是不相信刘寻能想出什么好计谋的。但刘寻今天如此反常,卻正心里却也升起了那一丝几乎不可能的幻想:万一呢?就像是溺水的人,虽然知道一根稻草并不能让他浮上水面,却依然紧紧地抓住。

    刘寻答:“现在魏国大军从剑阁、绵竹攻取我大汉,影响的不过是北面。当日你曾经劝我父皇前去南中七郡,凭借那里的复杂的地形、当地军民和南蛮诸部的力量和曹魏对抗,乃至收复失地!可惜有奸臣阻挠,投降派坏事,以至于父皇决定投降曹魏。

    “现在父皇虽然决定投降了,但是若有一名皇子前去率领众人抗争,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令先,你有精忠报国的心和治理天下谋略本领,岂能当一个郁郁寡欢的卖国贼?!当随新王共抗曹贼,收复疆土,成就不世伟业啊!”

    卻正内心不禁闪过几缕激动。当初就是他想出的这个计谋,现在有人赞成,还是地位很高的皇子,更重要的是,这个皇子能凝聚人心、扛起大旗,起到跟皇帝相似的作用!

    卻正当然知道刘寻说的要前去南中七郡的皇子就是他自己。要是刘寻平日里的形象光明伟岸一些,卻正只怕就表明忠心了!可是他对刘寻的印象实在不好,骄奢淫逸、不学无术,别到了南中七郡就受不了苦,然后投降了吧?最终,卻正还是想看看这个六皇子有多大的决心再说!

    “殿下说的那个皇子只怕就是自己吧?小臣对殿下的想法和勇气很是钦佩。可是再创基业,艰难险阻无数,可不是儿戏!要是殿下能解决我提的几个难题,守土复国有望,就是用我全部的身家性命跟着殿下、为国尽忠又有何妨?!”卻正目光炯炯地盯着刘寻,显然是担忧与期望并存。

    “好!有何难题你尽管说!”刘寻乐了。

    要是论实际操作,他可能远远不如本土的文臣谋士。但要是讨论天下大势、说起了政策谋略,那自己可是拥有后世近两千年的经验智慧!就不信现代网络上那些专家抽丝剥茧的分析还不如你个古人了!

    卻正看到刘寻不大在乎地大包大揽,心中不禁闪过一丝失望。这轻浮的态度,唉!

    不过话已出口,他还是说道:“一则,殿下虽是六皇子、新兴王,可是比起陛下亲自前往南中七郡来,还是要差的多。不知殿下要如何收南中七郡官军、民众的心?二则,南中七郡地形复杂、气候湿热、多为贫瘠之地。殿下在京都享受惯了荣华富贵,只怕受不了那里的困苦吧?三则,我常见殿下风花雪月,却不曾见殿下学文韬武略。殿下凭什么能守住南中七郡甚至复国呢?”

    这三个问题问的可谓十分尖锐,甚至没给刘寻留多少面子!吴济不禁为刘寻捏了一把汗,殿下你可一定要顶住啊!不然咱们可就出师未捷身先败了!

    刘寻略一思索,把当年在网上、杂志上看到的评论和当前的形势结合起来,便答道:“第一,虽然皇上比皇子要正统的多,但是投降敌国的皇帝就不再是皇帝了,而是敌国的臣子!本王在投降之前逃出去,就是唯一没有投降的王爷、皇子,自然有唯一的继承权!昔日本王祖父昭烈皇帝,不过是中山靖王玄孙,靠织履贩席为生,尚且能继承大汉正统,何况本王乃直系的皇子、王爷呢?!为何不能发奋学习祖父,成就一番大事?”

    “第二,本王之前虽然生活骄奢淫逸,但是亡国之痛深切无比,本王已经翻然醒悟!先前曾经割发代首,表明心迹。如果我不能吃苦受难坚持复国大业,就像那一缕头发一样!虽死无悔!”

    “第三,本王的确没多少文韬武略,但是为君者不需要事事亲为,只需要知人善用,让文臣武将发挥出本事就行了!昔日汉高祖刘邦,也不过是个市井之徒,却因能善用萧何、张良、韩信,最终获得天下。如今本王来找你卻正卻令先,不正是知人善用吗?本王希望令先能成为孤的萧何啊!”

    三个难题,刘寻一一回答。却让吴济和卻正都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

    这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六皇子吗?如此的侃侃而谈,而且回答的是那么的一针见血,几乎完美地解决了卻正的提问!若是六皇子殿下能一直如此英明,守住南中七郡、甚至复国都是有希望的啊!

    这时候吴济也不在旁干站着了,拿出刘寻那一缕头发道:“卻令先,这便是殿下割发代首的头发!殿下有如此的决心,你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卻正神情激动,上前一步拜倒在刘寻面前疾呼:“臣愿誓死追随殿下,为殿下完成宏图大业效力,为光复大汉正统尽忠!”

    刘寻露出一脸笑容,心道费了一堆嘴皮子终于又收服一个谋臣!连忙上前扶起卻正道:“本王得令先,犹如高祖得萧何也!”

    卻正谦虚道:“小臣岂敢与先贤相提并论也?”

    刘寻呵呵笑着,向吴济示意。吴济就把他们来之前商量好的计划跟卻正说了,然后问他怎么看,有没有什么补充建议。

    新书发布不久,正是艰难时期。求推荐、收藏、评论、推广!希望有书友支持,伴本书一起成长。作者表示哪怕在免费期间,也会一天两更!如无特殊情况,免费期间也一定做到两更!求支持!

    (本章完)

第6章 殿中都督张通() 
卻正闻言,思索了一下,道:“殿下你想收罗朝廷里的忠义之士,想法自然好。”

    “只是明天就是陛下向邓艾投降的日子了,朝廷或者在野的忠义之士、名臣后代尚且不少,哪里来得及一一去招揽劝服呢?不如先找几个能快速得到的,聚拢了最初的班底,先逃出了京城再说。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