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复兴 >

第72部分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72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话不多说。且说吴济和武安家在就快相遇了。为什么说就快呢?因为中间还隔着一个门阀们遗留的私军联盟,人数大概有一万出头。

    吴济挺懂兵法。知道这些私军大部分都是由门阀世家的佃户、奴仆组成,要是有更好的生活可以过,他们才不会为世家子弟报仇呢!所以,吴济从第一开始就定下了攻心战术。

    这是吴济早跟武安家商量好了的。两人一个驻军在南方,一个驻军在北方,然后就派人去他们那里喊话。内容如下:

    前面的各家私军听着!你们的主家造反,已经被彻底消灭了!建宁郡的吕家、龙家、牂柯郡的娄家……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你们已经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还有反抗的必要吗?

    私军里带兵的世家子弟听了,顿时炸毛!连忙带兵出来怒道:“你胡说啥?!”

    吴济军和武安家军立马转口道:“各门阀被消灭后,朝廷已经恢复了所有佃农和奴仆的正常百姓身份,并且每一家都分给了田地和一些财产!现在,所有的佃户和奴仆都成为身份自由和有田地财产的百姓了!前面的私军们听好了,你们家现在已经不是佃农也不是奴仆,而是自由的百姓了!也许你的父亲正在自家的农田上劳作,你的母亲正在为自家孩儿而不是主人煮饭!也许你的弟弟妹妹们正在放着自家的牛,而不是主人家的!这都是大汉朝廷带给你们的幸福生活,你们还不赶紧投降,还想着跟大汉朝廷军对抗吗?!”

    仅仅一席话出,上万私军中的普通士兵就会牵动了心神。他们万分急切的想知道,朝廷军说的话是不是真的?要是真的的话,当然是赶紧投降了!至于那些士族子弟军官?他们已经是没有根基的造反余孽了,还能管得了自己?

    当然为了让上万人都听清楚,朝廷军也是用了数百人喊话。

    可是士族子弟军官们听到了这些话,一个个脸都气黑了!有那性格冲动的,立马带领麾下士兵前来跟朝廷军拼个你死我活!

    吴济和武安家可不怕他们。一边跟他们周旋,一边重复着那些招降士兵的话,期待士兵倒戈。更为要命的是,吴济早有准备,也算是学司马昭吧,把这些私军士兵的家属们带来了一些。虽然不多,而且都是一些老头,但效果却非常的好!

    就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呼唤道:“孩儿们快别打了,快投降。朝廷灭了那些欺压我们的人屠!还分给了我们田地、粮食,你们还敢跟朝廷军打仗?还有没有良心了!你爹妈正在吃着朝廷分给的粮食呢!那个小子?你不是住在我们家西边的二蛋吗?你娘天天跪在地上感谢王上呢,你还敢跟王上对抗?你妹妹也不用每天受高级仆奴的打骂侮辱了,就这几天,精神头儿就变好了!再不投降,你爹你娘打死你!”

    这样的老人有不少,他们纷纷乱乱、絮絮叨叨地说着家长里短,说着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怎么怎么好。终于有士兵完全相信了,这么多年来被士族子弟欺压的感情一下子爆发开来——转身把手中长矛刺进了拿着鞭子督促士兵的军官胸膛里!

    这些军官当然也防备着士兵反叛,所以拿着鞭子督促的越来越严厉。而且,还杀掉了两个进攻不积极的人。但是,他没想到原本进攻最积极的人,突然转身把长矛刺进了他的胸膛!

    一人倒戈,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突然之间许多人转身,杀起了之前一直高高在上、丝毫不把佃农当人看的士族子弟军官!

    那些没有冲动,留在私军营寨的军官,本来想的是先整治一番士卒,杀几个人,再折磨几个人,用血的教训让士兵们不敢反抗!可是事情发展的太快了,他们还没来得及这么做,营寨外的士兵一下子就反水了!

    营寨内的士兵一看,牙一咬,心一横,娘的反了!投靠朝廷军去!就算死了起码爹娘已经获得不错的生活!

    营寨内士兵几乎在一瞬间,集体反水了!

    士族子弟军官之前仗着能够掌控整支军队,想杀谁就杀谁。但是如今对整个军队完全失去了掌控,自小娇生惯养的他们面对成千上万的士兵,又哪里有一丝反抗之力呢?

    士兵们的反抗非常顺利!少量的士族子弟军官很快被他们屠杀殆尽。然后这些人就集体投降了。

    吴济看着这些降兵,心中乐呵呵的。自己的计策又一次成功,他当然高兴了。

    然后吴济当面许诺,将会放这些私军回家跟父母团聚,不过要等大军打完永昌郡最后一个门阀之后,在回来的路上,经过谁家附近,再放谁回去。

    降兵们自然同意。这比他们以前得到的待遇好太多了。

    于是吴济和武安家合兵一处,向永昌郡进发。

    五天后,赶到了永昌郡傅家坞堡。

    数万大军围剿之下,就算傅家尽力反抗,也没有丝毫的用处。连半夜都没坚持到,就被彻底灭族了!

    至此,南中七郡里的门阀世家被全部消灭!

    (本章完)

第139章 祥瑞() 
蜀汉景耀六年十月一日。刘寻收到了第三十六封内容类似的奏折。

    什么内容?全都是各地出现“祥瑞”的内容。

    比如云南郡某县的某个河道岔口,出现了一只百年的老乌龟,据当地道士观察说是龙龟。而且这老龙龟还相当的有灵性,喜欢朝人吐泡泡,尤其是最后救了一个落水的孩童,堪为灵瑞,寓意贤君将出——当然最后这老龙龟还是消失不见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还要追溯到姜维前些日子和众蜀中大臣高调的上了一次表,请求刘寻继承大统,登基称帝!

    表中先说了刘寻在蜀汉投降之前就离开京都,是唯一没有向敌人投降的皇子——表明了刘寻唯一的、崇高的政治地位和继承大统的权力。

    然后说刘寻在南中起兵,坚持奋斗,还借来了南蛮兵和重新与吴国结盟,智勇双全。收复失地、开馆招贤、善待百姓,英明神武。总之,把刘寻大大的夸了一顿!

    最后说,既然你拥有唯一的继承权,还那么英明神武,那么国不可一日无主,就赶紧登基称帝吧!也好续我大汉正统!让我大汉百姓有了可以效忠的帝皇!

    刘寻努力了那么久,不就是想当个皇帝吗?心中当然是愿意的。不过一来嘛,刚有几个大臣提议,你就迫不及待的主动登基,名声上不是那么好听。也就是说吃相太难看了。

    二来嘛,当时南中七郡士族还没有清扫干净,万一登基的时候,门阀世家的私军联盟打过来了,岂不是会闹出千古笑话?

    所以刘寻当时就没同意,说我的德行还没有那么高,功劳还没有那么大,名气还没有那么足,当个国王还不错,当个皇帝有点儿不够格。

    但是,只要不是傻子,谁不知道刘寻这也就是客套一下?于是蜀汉的忠臣们就开始为刘寻造势了。

    今儿个这边上奏说,我们这儿出现祥瑞了,刮风下雨打雷的时候百姓们看到了金龙!这寓意着蜀地有天子出现。这个天子是谁还用问吗?

    明儿个那边上奏说,我们这儿也出现祥瑞了,有猎人在打猎的时候发现了麒麟!这说明我们跟了个明主啊!一定会带领我们大汉走向繁荣富强的!

    等吴济那边把南中士族统统消灭掉消息传出来,更是所有想升官发财的人都可着劲儿给刘寻造势,想给自己挣一点从龙之功。

    是现在就当皇帝,还是过段时间再当皇帝呢——真是一个恼人的问题。

    刘寻正想着,陈至从宫门外进来,向刘寻报告道:“王上,御林军已备好车马仪仗!”

    刘寻从恼人的问题中回过神来,道:“走吧。我们去迎接得胜归来的大功臣!”

    这功臣自然就是吴济和武安家了。当然蛮将大虎等人也是算的。当初刘寻可是答应给南蛮人和汉人相同的待遇的,不能歧视人家。

    大将得胜归来,刘寻到城门口迎接。给了人家荣宠,人家才会给你卖命啊。

    仪仗队停在城门口,刘寻从宽阔舒适的马车里下来,披上了毛茸茸的虎皮袍子。阴历的十月天,搁阳历都十二月了,自然是比较冷的。

    马车内倒是舒服,有温暖的炭火炉,各种小点心,还有三个十多岁的娇俏温柔的小宫女,又能吃又能玩。不过来迎接功臣,总不能一直躲在马车里。

    陈至是计算着时间到的。刘寻刚到两分钟,吴济大军就来了。

    吴济大军越来越近,终于走到了刘寻面前。

    吴济、武安家、大虎并无数将士看到刘寻亲自出来迎接,都十分的激动!在离城门十步之地停下来,朝着刘寻跪拜道:“叩见王上!”

    被两万将士跪拜,刘寻心中顿时有一股豪气冲天!看,这些大军那么牛逼,还得对咱叩拜呢!

    不过刘寻是来接人的,不能冷落了有功的将士,立马开心的笑了起来。上前扶起吴济道:“长史请起,众位将士请起!寻听闻众位将士扫灭逆贼,万分高兴,特来此迎接!”

    但是吴济却跪在地上没有起来,众军也是。刘寻拉了两下都没把他拉起来,奇怪道:“吴爱卿立了大功,各位将士也是如是,正应该随本王回城听候封赏,缘何跪地不起?”

    吴济一笑,道:“王上,我等将士在回来的时候,突然看见滇城方向有金龙飞舞,经久不去!如今王上收复大汉失地,功高盖世,正应了金龙飞舞、帝王登基的景象。臣与两万将士、无数百姓共同请求,请王上登基称帝!以续大汉正统!”

    他一说完,后面的武安家等将士也是齐声说:“金龙降世,天子降临!请皇上登基,以续正统!”

    刘寻没想到吴济刚一回来,还没来得及进城喘口气儿,就开始劝自己登基了。也是,自己一登基,跟随自己的人地位、名誉、财富全都要水涨船高。眼下刘寻的势力已经到了,在再上一个台阶,谁不愿意?

    不过刘寻总得顾忌一下吃相。这千年以后的人要是谈论起自己,有个美名也是不错的。再说,登基称帝这么大的事儿,总要跟心腹大臣商量好了再说。

    当然,吴济他们也知道刘寻会这样,所以第一次第二次的请求刘寻登基,就是为了让刘寻拒绝的。这样,等第三次、最多第四次的时候,就不会拒绝了。那会儿才是真正发力的时候。

    刘寻表面上皱起眉头,拒绝道:“本王何德何能,竟然能觊觎大统宝座?不要在这里逼迫本王了。速速起来,跟本王回到城里领赏才是正事!”

    吴济道:“王上……”

    刘寻道:“此事莫要再提。随本王回城吧。众将士立了大功,本王还没有奖赏呢!不可怠慢了将士们啊!”

    吴济只好答应。心里却想,这都拒绝两次了,下一次就用不着拒绝了,赶紧回去跟王上商量商量登基的细节才是。

    旁边的大虎、龙青石等蛮将眼皮抽搐着直撇嘴:你们汉人就知道装,就知道演!还滇城上方金龙飞舞?咱一直在一块行军的,我咋没见过?

    还有王上也是。你要是不想当皇帝,还让别人叫你王上?还口口声声说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你干的哪件事儿不是皇帝才能干的事儿?真是又想当****,又要立牌坊……

    不提南蛮诸将。刘寻带人入城之后,先是论功行赏,封了一堆人官职,赏赐了一批财物。当然他是王上,官职可以随意赏。财物的话,完全是从对士族抄家获得的财物里拿的,也不怎么心疼。

    然后刘寻又命令大宴三日,以资庆祝!毕竟不能亏待了为自己拼死拼活的将士们不是。

    (本章完)

第140章 国都、年号。() 
大宴三日,用的还是抄士族的家抄出来的物资,刘寻也很开心。

    有吃的有喝的有郭紫驭和萤火以及众位宫女玩,还有万人之上的独尊地位,搁谁身上谁不开心?虽然南中七郡以外的士族门阀以后肯定会视自己如仇寇,南中各少数民族现在也没有管理好。但是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现在的形势已经挺让人开心了不是吗?

    郭紫驭还身着红纱,为刘寻舞了一套红雨剑法。话说红雨剑法舞起来真好看,嫩白少女肌、透光薄红纱、轻跃起皓足、挥剑化晚霞。舞剑者就跟在雨中跳舞的精灵一样,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淅淅沥沥、秋雨的点点滴滴,竟能影响到人的情绪,忽而喜悦,忽而幽愁。

    刘寻不禁想,等以后凑足七名妃嫔了,七剑起舞,赤橙黄绿青蓝紫,咱的王宫不就成天宫了?

    说起来东吴的和亲使者又来了,带来了各个公主或者郡主的意愿。刘寻就在今天晚上召见他,然后名正言顺的给自己选妃嫔。

    至于登基的事?放心,这种事儿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