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蜀汉复兴 >

第81部分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81部分

小说: 三国之蜀汉复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寻也是高兴地点头:“很好。不过一定要注意,技术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对了,以前大汉的盐都是全归官售。如今在销售方面,朕准备开一条口子给那些商家,你觉得怎么样?”

    “这……”连颜渊也有点疑迟。毕竟这样的话,虽然百姓能得到更低价的食盐,但是朝廷的获利可能就要少点了。

    今天喉咙疼的难受。码字非常慢,到现在才码完,感觉质量也不够好。昨天有书友打赏,还有起点侧的。可是实在想睡觉了,明天再开电脑去起点侧查询和感谢吧。

    (本章完)

第156章 新一年的筹谋() 
刘寻看到连颜渊也疑迟起来,笑道:“怎么?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颜渊苦笑道:“是啊,皇上。如今微臣为行宫长史,主管各类日常事件,才发现这花钱如流水啊!给官员、小吏发俸禄,疏竣河道,组织人手,哪一项都要花钱!皇上对南中士族抄家得来的钱粮,都快花完了!”

    “放心。朕来钱的手段,可不止这一项!分润给百姓点也好,总不能让百姓一直过的那么苦,要不然百姓们凭什么支持我大汉?”刘寻安慰道。

    然后刘寻喝了口蜂蜜茶,又问:“前些天从天都城回来的急,那些工匠一股脑儿地都带回来了。这几天统计的怎么样了?朕着重说的造纸匠、木匠和雕刻匠人数多不?”

    吴济回答道:“回皇上,都统计好了。因为纸是很差的书写材料,大家不重视,所以造纸的工匠不算多,总共才二十七个。木匠和雕刻匠倒有不少,都是很熟练的老匠师了。”

    刘寻点点头。现在的粗纸质量的确不好,擦屁股都硌得慌。再加上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总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大家都不重视纸。不过,只要自己投入资金,提出优质纸的大概构想,相信全国的造纸匠们很快就能造出来能大规模使用的纸!

    还有木匠和雕刻匠,刘寻是用来弄印刷术的。

    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其实技术都挺简单。难就难在有人第一个想起来这么做。只要刘寻提出来这个构想,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很快就能被运用起来。就跟双马镫和马蹄铁一样。

    而造纸术和印刷术,就是刘寻打破士族知识垄断的根本性法宝!现在竹简和帛书那么贵,老百姓根本读不起书,也就没有人才。所以人才只能从士族和中小地主那里选。中小地主也就是寒门。普通老百姓可是称不上寒门的。

    所以刘寻跟南中士族闹崩了,别的地方士族才会看笑话:你的人才来源没有了,靠现在的几个忠臣和少量寒门才子,能支持多久?以后等着哭吧!

    所以刘寻这才刚刚安定下来,就赶紧去弄造纸术和印刷术,还在年前就搞了一波黜落法。真是,不容易啊!

    刘寻对颜渊的统计比较满意,特别嘱咐他道:“这些工匠非常重要,对他们的待遇要优厚些。等开春朝会之后,朕会亲自见他们,安排工作。”

    颜渊自然是点头记下来。

    现在国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因此刘寻对于国家大事都是先找重要臣子沟通好。朝会什么的,只是宣布一下,让大家一起执行罢了。

    大年初四这天,刘寻只用了半天陪伴新婚毓嫔孙香颖,下午和晚上就都在跟大臣讨论国家大事。

    大年初五,正是大汉开运元年的第一次朝会,是大朝会。

    大朝会是从西周开始的,每逢岁首举行,是礼仪规格最高的朝仪。在刘寻不算太差的历史记忆中,一直延续到了清代都没有断绝。

    大朝会的主要作用是朝廷公布下面一年内施政的主要方针。还有根据上一年各官员的考核,对各官员进行升降处理。

    正月初五,陪都行宫坤德殿朝堂,百官分列,朝着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刘寻行三拜九叩大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皇上。”

    这时候,旁边的随侍太监便走上前捏着公鸭嗓子高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立马就有吴济出列,启奏道:“皇上,臣有奏。前些日子,氐族倾巢出动,意图劫掠我大汉。臣等以为当派遣大军,护我国土,还请皇上定夺。”

    刘寻笑道:“此事来的较急,不能等大朝会再议论,朕之前已有安排。”

    于是便把之前的安排说了出来。众臣皆拜服。

    吴济继续道:“皇上,南中七郡,地势复杂,需要诸多水利工程才能有效灌溉水田。今多处沟渠等处需要疏浚,请皇上应允。”

    刘寻答:“允了。朕所带来的数千工匠里,有专精此道的,可以和南中工匠一起,更好的疏浚水道。着令各郡县尽力做好此事。”

    “是。”

    吴济退下后,颜渊出列道:“皇上,臣以为司盐校尉之职与我大汉国现在的情况不相适宜。而且任此职者,多中饱私囊,富己、穷国、害民,理当废除!”

    他此话一处,底下人立刻抖擞精神,支着耳朵听。盖因司盐校尉是自刘备时期就有的制度,涉及到不少方面的利益。

    一般情况下,要是有人提废除这种实行颇久的制度,那必然会有一批利益既得者阻挠的。哪怕他们明知道废除某种制度是好的,但人都是自私的,谁肯放下吃到嘴里的肉?

    但是现在整个朝堂诡异地沉默了!虽然所以人都在支楞着耳朵听。听什么?听刘寻的表态!

    没错,刘寻的“暴君”之名和一直以来的独裁姿态,让这些臣子根本不敢事先表现出阻扰的态度!王宫门外,几百个士族的滚滚人头吓怕了这些臣子!

    刘寻早就跟颜渊商量好了,眼下只是表态给众臣看:“嗯。理当废除!准了!”

    群臣私下里对视一眼,心道果然之前没有阻挠是对的。就连站在后边心痛不已的司盐校尉本人,虽然恼怒痛恨,却也是大气都不敢出。自古开国皇帝,都是大权独揽,士族门阀都被灭了,司盐校尉可爱惜着自己的脑袋呢。

    只是这司盐校尉不敢记恨刘寻,却把颜渊给记恨上了。在他看来,都是颜渊没事找事,非提什么废除司盐校尉。

    颜渊,又一次较好的充当了挡箭牌的角色。

    颜渊继续说:“皇上,既然不设司盐校尉。那为了保证让矿盐变食盐的技术不流失,还应该在盐场设立采盐场长,以保证出盐量和技术保密。另外,在售卖上,盐场要把食盐卖给官铺八成,商人两成,价格全部都是三百钱一石。然后官铺、商铺构成竞争,零卖的价格由他们自己定。但在竞争之下,必会降低价格,我大汉百姓,便能够一直吃到大概六百钱一石的盐。价钱只相当于原先的一半。”

    这本来就是刘寻教他的。要不然他哪里知道“场长”这个词。所以刘寻自然是大手一挥:“全都准了!此事就由你跟万奇去办吧。”

    颜渊称是,随后退回行列。

    (本章完)

第157章 有的受了() 
在刘寻开大朝会的时候,越嶲郡和汉嘉郡的西部,浓密的深山老林和起伏不平的地形之间,氐族战士正在快速地集结着!

    仔细看,就能从他们旗帜的颜色上分辨出来。青色旗帜下的士兵最多,白色和红色较少。

    氐族生活在这片大地上。而且繁衍的越来越兴旺发达。到如今,氐人已经分为青氐、白氐、赤氐三部分了。总共男女老幼加在一起,大概有二十来万人。

    这些家伙开始跟汉族人相斗争。后来就跟当地士族联姻,狼狈为奸。直到刘寻把当地士族灭了,氐族人在冬天吃的不够了,高层就动起歪脑筋来。

    三支氐族人中,青氐是主要的一支,首领名叫符健。自得知越嶲当地士族被灭,他就在担心部落里粮食不够吃。真到了这一天的时候,他也只好把部落里的长老们叫来,进行着选择不多的商量。

    长老们来了。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部落里的勇士,老了之后教授孩子们打猎技巧,很是受人尊重。

    进了符健的门,老者们一一坐好,符健便向他们说了眼下部落里面临的困境。结果其中一个长老立马道:“汉人不是有吗?去抢就是了!咱们老祖宗不都是这么干的!”

    真是简单粗暴的思维!但还别说,立马获得了其他人的支持。

    “没错!以前没跟士族联姻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反正只抢他们边境的一些村庄,他们朝廷也不会在意。就算抢了一两个县城,只要快速逃回来,汉人的军队也不会追进这深山老林里!”另一个只剩一只眼睛的长老理直气壮地回应道。

    符健也没有好的办法。不抢,就得费极大的力气去打猎,在冬天,这样会死伤惨重而且收获不好。哪有抢劫来的快?于是符健就同意了。

    不过呢,这抢汉人也有两个方向,一是往东抢,抢的是蜀汉。一个是往北抢,抢的是曹魏。

    曹魏和蜀汉的人都被他们统称为“汉人”。因为大汉四百多年天下,对周围蛮夷影响的太深了!在正常的历史中,直到晋朝一统天下,周围蛮夷才普遍改口称汉人为晋人。

    为什么不集中力量抢一个地方呢?因为一个地方抢的粮食不够他们吃的。要是抢的太过,走的太过深入,朝廷震怒,会派大军围剿他们的。氐人还不是华夏民族任何一个朝廷的对手,所以,只能抢一把就走!

    这个时候,消息非常不灵通的他们还不知道。夏侯奂已经出逃洛阳,以敦煌城为都城,重建曹魏,跟晋国彻底分家了!他们要抢的地方,就是在西域和河西走廊的交界处!

    符健对几位长老说:“听闻今年蜀汉打了个大败仗!开始听说都灭国了。后来不知怎的又没灭。不过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是大败了一次。估计可以多抢点,蜀汉也不会派大军追击!”

    还是那个只有一只眼长老,重重地说道:“所以咱们青氐一支一定要抢到去蜀汉抢劫的机会!让白氐和赤氐去曹魏那里吧。曹魏国力强大,肯定反击也凌厉的多。”

    符健皱眉道:“白氐和赤氐虽然实力弱一点,可也不是咱们的下属。我去跟他们两支的首领交涉一下吧。”

    符健的交涉不顺利。

    毕竟粮食关系着活命的事儿,饥荒时期甚至会易子而食,谁愿意让?青氐还这么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另外两支氐虽然实力稍弱,但也绝不让步!

    现在可不是内战的时候。无奈之下,只好利益共享。按照实力进行比例分配。去抢蜀汉的,是青氐的八千人,加白氐、赤氐的各两千人。去抢曹魏的,是白氐、赤氐各六千人,加上青氐的两千人。

    眼下,两方人马相互分配,都已经到了曹魏或者蜀汉边境了。

    可他们算错了的是,蜀汉一方虽然国力比之刘禅前还弱。但刘寻可不是刘禅!那个在敌人打过来的时候还请巫婆跳大神的刘禅!

    刘寻的效率那是敌情当夜到达,当夜就能处理了的!士族的清理也让刘寻帝国更加团结和高效。简而言之,刘寻的朝廷虽然总力量比不过刘禅时期,但却更加合理高效了!

    所以,蜀汉大军早已发现了氐族的动作,并且在主要干道上做好了防御。然后组织百姓把家里的东西都收拾好,进城接受军队的保护。也就是在进行坚壁清野。

    援军张护雄部也即将到达,马秉和魏续的新兵也在行进中。

    只要氐族敢来,对边疆百姓十分重视的刘寻,就会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占据这最肥沃土地的,一直是华夏族人!

    曹魏那边,今年跟以前也大有不同。往年,朝廷在很远处的洛阳呢。等这边的信息报上去,经过一级一级的官吏之手,在无数的奏折中被司马昭发现的时候,春天的油菜花都开了。而且司马昭忙着夺权篡位,也没功夫管几个百姓被异族抢劫。

    所以以前只是曹魏的地方部队对付一下氐族。虽然地方部队也不弱,能杀一些氐人,可只要他们逃了,很少会被追杀。

    今年夏侯奂刚刚重建了大魏,地盘就西域跟河西走廊那么点儿。对于治下的郡县、百姓珍惜的不得了!而且,夏侯奂也是个年轻人,满满的雄心壮志,要不然也不会出逃洛阳。

    所以,夏侯奂同样对边疆的安全很关注!军队的巡逻、警戒非常严格。以至于在氐族刚刚集结部队的时候,夏侯奂就通过密报知道了。

    当时夏侯奂气的一拍桌子:“小小蛮夷,也敢作乱?那司马氏一心想着内斗、夺权,不顾我大魏百姓死活。朕可不能如此!大将军钟会不是刚回来过了个年吗?刚好,就让他去灭了这些作乱的氐人!我大魏如今虽小,也不是蛮夷可以欺辱的!”

    “是!”低下立刻有太监开始铺帛研墨,等候夏侯奂下圣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