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寒族 >

第12部分

大唐寒族-第12部分

小说: 大唐寒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一眼。其中一个年纪大点的工匠朝李哲躬身一礼道:“贵人的这个房子我们能建,就是不知道贵人什么时候开始建,要建多长时间。想快呢,就得多找工匠,花费也就会大,如果不急着入住,就可以慢一些,不知贵人想好没有。”

    “大叔,你也别贵人贵人的叫,你看我像贵人吗?呵呵,大叔,你就叫我二郎吧,大叔贵姓。”

    “不敢当,免贵姓董。”董姓匠人很是感动,可知道现在的匠人地位也不是很高,虽然比明朝好点,也好到哪里去。看到李哲对自己很客气,而且是有点尊敬,所以特别感动。

    “那我叫你董大叔,你叫我二郎,或者李哲可好。”李哲真诚的问道。

    “行,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就托大,叫你一声二郎。这两位一位姓赵,一位姓杨。”说完,将身后的两人介绍给李哲。

    “赵大叔,杨大叔,你们好,房子就拜托给三位了。”李哲躬身一礼。

    “二郎,折杀我等了。”三人急忙还礼

    在一边看的王伯都急了,道:“二郎,别整那些虚的了,商量建房子是关键,现在正好,没到农忙时,乡亲们可以来帮忙的,不过,你的找下里正和你的村正叔爷。”

    “行,就听王伯的。董大叔,你也看见我家的情况了,我刚从山里出来,家里实在不像样子,房子嘛,就得越快越好。钱不是问题,怎么快怎么建,需要什么材料,大叔就去买什么材料。我也不懂,材料就拜托大叔去张罗了。但是有一条,董大叔,要保证质量,尽量用砖,咱不差钱。”哎,整个一暴发户啊。

    “行,二郎,知道了,质量你放心,不信你去长安城里打听打听,我老董领人建的房子可有人找后账。不过,二郎,那个工钱怎么算,没办法,我们也很久没有活计了,有的人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说完,董大叔搓着双手不好意思的看着李哲。

    李哲心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啊。我在后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提前支取了两个月的工资。

    “董大叔,你看这样子行不,我多给两成,就按你们给别人建房的工钱算。但是,我多给你三成,你也可以提前支取一些。但是,我就要一个字,快,来干活的工匠,我管饭,越快越好。”

    三位大叔那个激动啊,眼含热泪,齐齐的躬身一礼。

    “二郎,别的都好说,就是砖有点麻烦,长安城里这两年的砖基本上都被工部买走了,一般的人家根本买不到。”这个李哲清楚,大唐建国没几年,长安城到处都在搞建设。特别是官署,官员的房屋,有钱人纷纷在长安城里建房,肯定造成建筑材料奇缺。

    李哲想了想,还真有个办法,泥砖啊。在后世的农村,到现在还能见到泥砖建的房子,好几十年了还好好的。关键是它快啊,还省钱。而且关中还是黄土层,是最好的造泥砖的土,粘性大,不透水。

    董大叔,我知道一种材料,省钱,制作还快。王伯,请您去找个木匠,做个木框,我给你尺寸。”说完,李哲画了个木框还有大致的尺寸交给王伯,并交代还要做上把手。王伯也不废话,拿着图纸就去找木匠去了。

    李哲拉着董大叔来到院外,亲自给他们示范。先挖来一堆黄土,遍地都是。又走到一个柴堆前,拽出一抱粟米秸秆,放到一边。然后提来水,开始和泥,然后再加进粟米秸秆一起和泥,一直到秸秆均匀的和黄泥混在一起才算完事。一家人都在好奇的看着李哲在忙活,就连小囡和小丫都跃跃欲试,和泥巴玩啊,小孩子都喜欢。泥和好了,李哲就向董大叔介绍道:“董大叔,可看好了,别看是泥砖,建好了,用个几十年没问题。这是和泥,最好是人工在里面踩一踩就更好了。”

    听李哲这么说,那个赵大叔当场脱了鞋子,几步走到泥堆里踩了起来。这可不是瞎说,在后世,真的是用人踩,越踩越黏糊,泥砖的质量也会更好。过了没一会,王伯也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木框,还真的带着两个木把手。李哲接过木框,看了看,质量很好。连钉子也没有,真好,还真不能小瞧了古人的智慧。李哲拿着木框来到一块比较平坦的地上,放好木框,然后将掺杂着秸秆的黄泥倒进木框里,用手压实,抹平,然后两手一提,一块泥砖就成了。看着李哲变戏法似得弄出一块泥砖,周围的人都惊呆了。特别是董大叔三位,他们是搞建筑的,他们可是知道这泥砖的价值。这泥砖在长安城里肯定不行,但是在乡下,那可是大有市场。乡下人穷啊,这个法子又省钱,又快,普及起来也了不得。三位大叔互相看了看,“扑通”一声就给李哲跪下了,吓了李哲一大跳,什么个情况。

第十八章 叔爷村正() 
“二郎,大叔求你,救救我们这些泥腿子吧。”说完就棒棒的磕头。

    吓得李哲急忙把三位搀扶起来说道:“董大叔,别这样子,有事说事,你这样子我受不起。”

    “大叔是想求你,这个法子我们能用吗,我们学了这门手艺,就不用再挨饿了,乡下的穷人也不用住草房了,我们乡下人穷啊。”

    听了董大叔的话,李哲松了一口气,多大点事啊。

    “大叔,这门手艺你随便用,只要是对乡亲们有利就成。”

    看到李哲答应了,周围的人齐声欢呼,就属小丫头和程处默的嗓门最大,一个声音清脆动人,一个如破锣般扰人耳朵。

    “那个董大叔,你看这样子成不。这个泥砖好做,但是它的晒干了才能用,得需要时间。还要挖地基啥的,可我等不及啊,我没地方睡觉啊,你看能不能先给我建一做木屋,越快越好。”

    “成,二郎,瞧好吧,你再画个图,只要不是太麻烦的,我一夜就能给你建好,我可不是吹牛。而且,木料我们也有。”

    “是吗,太好了。”李哲喜出望外,急忙跑进屋子,又画了一张后世的森林小木屋。李哲在前世的时候就非常羡慕人家有座木屋,没想到在大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将图纸交给董大叔,董大叔又竖起了大拇指,漂亮,真的漂亮。董大叔也不二话,让赵大叔回城叫人,并交代带什么材料,赵大叔转身朝李哲施一礼就去叫人了。

    木屋就选在院子的东面,这是李哲选的,因为他的家就在村子最东面,这样子他在木屋里视线会非常的好,还会最早看见早上的太阳。这时候程处默过来了,拍着李哲的肩膀说:“兄弟,哥哥没看错你,讲究人,木屋能不能建大点,给俺留一间。”

    “滚一边去,我穷人,才住木屋,你掺和啥。”

    “还有我,还有我,哥哥,还有我,也给我留一间,我也是穷人。”小囡也在旁边急得跳脚,这么漂亮的木屋,她也喜欢。”

    “上一边去,都大姑娘了,要矜持。你现在是个小富婆了,有几百贯的宝贝藏身,还说自己是穷人。小心我回家告诉你娘亲,打烂你小屁股。”

    小囡冲李哲吐了吐舌头,真是个乖巧可爱的小丫头。

    “二郎,得抓紧找村正,就是你的叔爷,你把房子建在哪里?”是啊,这还真是个问题。

    建房子是男人的事,李哲也不麻烦嫂子,就自己跟随王伯去叔爷家,还特意从程家送的礼物中挑选了一匹布带上。

    随着王伯来到一座宅院前,王伯上前叫门。李哲也随之观察这个村正叔爷的宅院,比别的村民房子要好得多,但也不是特别得好。一般新朝初年,不会有大大奸恶之人,因为开国的皇帝一般都是明君,知道人民为什么造反。所以绝对不会允许有大奸大恶的人出现,但也不会是绝对没有。在一个就是财富也不是一年两年就攒下的,地主的土地也不是一天两天就治下的,得慢慢积累。唐朝初年,最富有,最有权力的应该是那些世家门阀,这李哲还是知道的。李渊能当皇帝就是靠了这些世家门阀,也就是关陇贵族。同样,隋朝灭亡,也同样是世家门阀在作怪。后世的人多评价隋炀帝荒淫无道,祸国殃民。可是看看他做的那些事,要是做成了,哪一件都是惠及后世子孙,我们其实应该感激他才对。他所干的几件事对后世子孙影响极大,看看千年大运河就知道了。主要是隋炀帝做的急了,让世家门阀感到了威胁,所以才会有了唐朝。这就是所谓的只知有家,不知有国的世家门阀。

    不大一会,一个半大小子开了门探出头来,见是王伯,笑笑问道:“王伯,有神事情,又要去打猎吗。”

    王伯照这家伙脑门就一巴掌,说道:“就知道打猎,不是在读书吗,读的咋样。”

    然后指了指李哲道:“这是你李哲哥哥,找你爷爷有事,在吗?”

    “在在在,在家,王伯下次打猎记得带着我,我都想了好久了。”

    “想个屁,还没弓高呢,打个屁的猎。”说完,王伯还照半大小子屁股踹了一脚,真猛啊,这可是在别人家里啊。

    “那那小囡怎么去了,她能去,我也能去,她还没我高呢。”半大小子也急眼了,急吼吼的说道。

    “那是我闺女,我乐意带着,你有意见。”

    “没,没意见。”半大小子泄气了,耷拉着脑袋说道。人家自己的闺女,人家乐意带着,谁管得着啊。

    李哲看着好笑,原来王伯也会欺负人啊,呵呵。来到一间房子前,半大小子开门进去通报了。紧接着走出来一位老者,花白的胡子,红润的脸庞,笑呵呵的看着李哲。

    “王斗,听说阿狗李哲的父亲的名字家的二小子从山里回来了,幸事啊,幸事,好人有好报啊。这就是那小子吗?”叔爷指着李哲问道。

    “是的,是的,李叔,他就是。小哲,过来,他就是你的族叔,应该叫叔爷,他是你爷爷的弟弟,你们家里的族长。以后就叫叔爷,你可不能叫族叔。哈哈,那可就乱了辈了。”

    李哲悲催了,不是你们说的族叔吗,我以为是俺的叔叔呢。李哲赶紧递上礼物,叔爷笑呵呵的接过来递给身边的半大小子,在小村子里,一匹布这可是很贵重的礼物了。再说了,程家送的东西能差得了吗。

    李哲递上礼物后,赶紧躬身一礼,道:“叔爷您好,哎呀,您的身体真好,脸色红润,走路虎虎生风,您有福了。”李哲赶紧先把马屁送上,老小孩吗,就好这一口。

    果不然,老爷子欢喜的哈哈大笑,连说李哲是好孩子。看的王伯在一边目瞪口呆,没想到啊,这小子还有这一手,不简单啊,真是个圆滑的小子。老爷子笑够了,就问李哲来意,弄明白了来意后,老爷子沉思了一会,就说道:“要不这样吧,就建在你家旁边吧,等你哥回来,再翻新你们现在的院子,你和你哥就一人一间院子了。过个两年你再说个婆姨,阿狗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听说你一刀劈死了豹子,也是个有本事的。孩子,不要忘了乡亲们,要不是他们,你回来绝对看不见你的嫂子一家人。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忘了吧,平时的磕磕绊绊都是小打小闹。”

    老爷子看事门清,一个女人拉扯着两个孩子过日子,总会吃点亏,受点欺负很正常。但是都在受控范围之内,老爷子也就不了了之。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要知道古时候族长的权力很大的,就是后世在解放前也会出现一些家族的私刑,如把的妇女沉溏,偷东西的族人砍断手,很多的。

    李哲向着叔爷深施一礼,道:“受教了,叔爷,放心吧。一家人过日子,哪有不磕磕绊绊的。这些族人和乡亲们都是我的亲人,这也是我嫂子和我交代的。要是没有你们,我嫂子早就撑不下去了。”

    说完,李哲同样对着王伯也深施一礼,都是些善良的人啊。

    看李哲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老人家欣慰的一笑,说道:“好孩子,明白就好,明白就好。你先建房子,我明天就去找里正,把地契给你弄好,省得你麻烦。去吧,孩子,去忙吧,建好了房子,记的来叫我去喝酒,去吧。”

    说完,老爷子起身把二人送到门口。到了门口,李哲再次对叔爷深施一礼,转身和王伯大步而去。老爷子站在门前注视着李哲远去,嘴里喃喃的说道:“不一样,不一样,这孩子在山里经历了什么,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半大小子奇怪的看着爷爷在自言自语,结果被老爷子一巴掌抽回院子了,嘴里还说道:“去,把家里的那条猪肉带上,给你李哲哥哥家干活去,好吃懒做的东西。”

    说完,倒背着双手回了屋子。半大小子委屈的直哼哼,我招谁惹谁了,一会功夫,俺挨了两巴掌了。委屈归委屈,半大小子可不敢违背爷爷的指示。回屋拿起挂在墙上的猪肉就气哼哼奔李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