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寒族 >

第19部分

大唐寒族-第19部分

小说: 大唐寒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才的少年而已。大唐还没有准备好和突厥人翻脸,还是先要稳住突厥人啊。等大唐有了实力,再去把突厥人斩尽杀绝就是了,可惜了一位有为少年。只有牺牲他才能稳住突厥人啊,才能给大唐带来时间。

    想好了的李世民李二陛下站了起来手一抬,大殿里众人立即闭嘴,鸦雀无声,李世民李二陛下满意的看了看站在两边的文武大臣,说道:“各位爱卿,大唐的安稳来之不易,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毁了它。传旨,今日午时,将此子在午门外斩首示众,以平息突厥人怒火,退朝。”

第二十九章 午门斩首() 
一众大臣见皇帝陛下发出了旨意,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大部分文臣兴高采烈,脸上洋洋得意,觉得皇帝陛下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就是对武将的胜利。武将们都是垂头丧气,像是打了败仗一样,一颗好苗子啊,可惜了。可也有几位文臣忧心忡忡,像房玄龄,魏征,杜如晦等几人,就互相看了一眼,眼中满是忧虑。

    大臣们鱼贯出了大殿来到朱雀门外,房玄龄追上程之节和尉迟恭一群武将,并排走在一起。叹了口气道:“我尽力了,情况不妙啊。老货,听说你家大郎和那少年交情匪浅,你怎么没说句话,这可不像是你的风格,甚个情况。”

    “我家那小子在我门外跪了一夜,救不了啊,能救我能不说话,要怪就怪他生不逢时吧,可惜了一个好娃子。”

    “小小年纪,做的一手好诗,学问极高。”

    房玄龄边走边吟道:“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好诗啊,还有那长短句,听了让人热血沸腾啊。大唐这才建国几年啊,就没有了勇气,可不是好事。”

    房玄龄说完,看了看身后正在击掌互庆的几位大臣,摇了摇头。文臣没了血勇不要紧,但不能没了责任心。房玄龄叹了口气,自己还不是一样,不杀这少年怎么平息突厥人的怒火。

    走着走着,众人来到了玄武门外,就见一位十五六岁的青年直挺挺的跪在玄武门前,手拿着一个花花绿绿的大包,不是程处默是谁。他拿着李哲给他的背包,把里面他认为没用的东西留下,就把望远镜和昨天李哲给他的指北针,还有就是玉米土豆放进包里准备献给皇帝李世民李二。别看他好像傻兮兮的,其实也有自己的小聪明。他在拿到包里的东西的一刹那,突然想到,既然这些东西是宝贝,那献给皇帝陛下,是不是就可以换李哲一命。所以他把李哲哭哭啼啼的嫂嫂和侄子侄女送到京兆尹大牢和李哲见面,自己就急急火火的来到玄武门外。求看守玄武门的军士通报皇帝陛下,要给李二皇帝献宝。人家虽然同情李哲和他,但是也不会把东西随随便便的拿给皇帝,那是嫌自己死的慢了。如是就出现了眼前的一幕,就是跪在玄武门前,希望有大臣下朝,看见他手里的东西好献给皇帝陛下,救他兄弟一命。

    “程妖精,快去看看,你家大郎直挺挺的跪在门外,要拿宝贝救他所谓的兄弟。”说话的是武将牛进达,和程之节程妖精一起造反,一起上瓦岗,一起降唐的家伙。

    “什么,你说什么,这个败家玩意。他不把俺国公府折腾散了不罢休啊,气死俺了。”说完,气急败坏的向玄武门外跑去。

    他来到玄武门外一看,果然见程处默跪在门前,正在央求先出来得大臣给他通报皇帝陛下。文臣们有的幸灾乐祸的看着他,也有好心的劝他算了,那里会有人替他通报。武将们也劝他算了,说他替自己的兄弟做到这份上,已仁至义尽,那个小郎不会怪他的。

    老妖精三步两步来到程处默面前,二话不说就对他拳打脚踢,嘴里骂道:“都跟你说了,这事不成,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呢,你个憨娃。他杀的是突厥人,还有一位是突厥人的副使节,救不得他。”

    说完,又是一顿拳打脚踢,边打边骂。程处默被老妖精揍得不轻,老妖精可没手下留情,程处默被老妖精打的歪倒在一边,鼻青脸肿的。老妖精愤愤的停了手,大声道:“滚回家去闭门思过,再惹事,小心我把你腿打折。”

    程处默见父亲停了手,又慢慢的爬了起来,也不看父亲,又直挺挺跪在了那里。气的老妖精又要上去拳打脚踢,被众人纷纷拉住。

    “比我们强啊!一个小后生就知道去救他的兄弟,一个英雄少年。可我们却什么也做不了,老货,别打了,都是好娃子,别把孩子打的心凉了。”

    房玄龄也走了过来,看了看跪在那里的程处默,道:“老货,娃子心底有那份情谊,有这份坚持,不管成不成,他都不会后悔,不会留下遗憾,让他留着这份纯真吧。老货。你养了一个好娃子,都是好娃子啊!”

    说完,也不再理会众人,叹了口气,向远处的马车走去。

    众人也怀着不同的心情纷纷离去,老妖精心情复杂的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也摇了摇头走了。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无用功。李世民李二是什么人物,那是心狠手辣,杀兄杀弟的主,玄武门之变,更是杀得血流成河。一个小娃子,要家世没家世,要人气没人气,怎么救得了,陛下怎么会为了一个小娃子和突厥人翻脸。老妖精想了想,索性不管了,就让他为那小娃子做点什么吧。

    程处默就静静的跪在那里,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他的心也越来越凉。心里默默的念叨,兄弟,哥哥真的没办法了,哥哥救不了你,哥哥没用啊。你说的没人信啊兄弟,哥哥跟他们说有产二十担的粮食,人家不信啊兄弟,哥哥怎么办啊。程处默已经泪流满面,他浑身是土,再加上衣服被老妖精撕扯破了几处,显得很是凄惨。

    还是守城门的军士好心提醒他道:“大郎,别在这里跪了,我们不敢通报给陛下的,快午时了,去见见那你兄弟最后一面吧。你为他做到这样,他不会怪你的。包裹放在这里,有机会我帮你献给陛下,那小娃子还有家人吧。去吧,别再耽搁了,晚了就见不上你兄弟最后一面了。”

    程处默想想也是,慢慢的站了起来,对着军士施了一礼,大步向午门赶去。救不了兄弟,总得去见一面吧,帮他完成未了的心愿。

    就在程处默走了没一会,一位官员慢慢的从远处走了过来。走到门前,看到地上有个奇模怪样的包裹,就用手指了指,看看军士。军士赶紧上前解释道:“这是程家大郎拿来的,说是要献给陛下,有千里眼,还有亩产二十担的粮食种子,还有什么针啥的,俺也不懂。是那个杀死突厥使者的小郎君的东西,大臣们都不相信,没人给递上去,我们也不敢。”

    这位官员正是昨天给李哲锦衣的老者,他叫颜师古,一代文学大家,官拜中书舍人,起居郎,是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的孙子。

    颜师古一听是杀死突厥使者的小郎君的,利马来了兴趣。他昨天就见那个小郎与众不同,说不上来哪里不同,就是感觉他与大唐的人不大一样。他蹲下身子拿起包裹,包是开着呢,他随手拿起一样东西,这东西有两个筒子,中间连连在一起,也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

    一个军士赶紧走过来说道:“程家大郎说了,把细头对准眼睛,看远处,中间那个能转动。”

    说完,军士便退了下去,他可不敢看宝贝,在皇宫站岗,少看少说最关键。

    颜师古按军士说的放在眼前朝远处看去,他也不信的,还千里眼,那都是神话里才有得东西。嗯,突然间眼前一阵模糊,他不由得觉得有点古怪,他按军士说的调节两个筒子中间的小轮子。

    “啊”他吓的大叫一声,差点把李哲的望远镜扔地上。他慌忙把这东西拿稳了再放到眼睛上,清楚了,真看清楚了,不光看清楚了还看得很远。长安城他再熟悉不过了,他知道自己看到的是真实场景,远处的亭台楼阁历历在目,清晰无比。他放下所谓的千里眼用眼睛看看远处,再把千里眼放到眼睛上,再看看,真清楚,好东西啊。怪不得那个小郎要献给陛下,这样的宝贝有大用啊。难道他说的那种子也是真的,了不得了。

    他急吼吼的拉过来刚才的军士问道:“他说这两样种子一亩能产二十担,是这样说的吗?是吗?快说。”

    “是的,程国公府的大郎就是这么说的。”被颜师古拉过来的军士被颜老大人急吼吼的样子吓得不轻,一个劲的朝后躲。

    “好啊,好啊,老天啊!有了这两样东西,大唐将再无饥饿,再也不怕没粮食吃了。哈哈哈,要赏,陛下要大大的赏赐他,给他官做,哈哈哈。”颜师古疯狂的大笑。

    军士吃惊的看着一向儒雅谦恭的颜大人放肆的大笑,颜师古连眼泪都笑出来了。军士看见颜大人还乐呵呵的沉浸在幸福中,就好心的打断了他的笑声,弱弱的说道:“大人,赏不了了,陛下今日早朝已经下旨,因为杀死突厥使者,他已经被陛下下旨今日午时午门外砍头示众。大人,小人求求您,救救小郎君吧。”

第三十章 牢内话别() 
“嗯,甚个情况,怎么会这样,怕了突厥人吗?我这就去见陛下,恐怕来不及了。”说完,颜师古便大步向皇宫走去。只见他开始还是疾步奔走,可走了一会便跑了起来,可见心情之急。

    话说两边,就在颜师古颜大人觐见李二皇帝的时候。李哲在牢房里也要被押往午门,他正在做最后的交代,不交代好不行,实在是不放心啊!

    “嫂嫂,我说的话一定要记住,我是因为杀死突厥人才被朝廷斩首的,没有给李家的列祖列宗丢脸,你也不要内疚,大哥回来不会怪你的,李家的列祖列宗也不会怪你的。我留下的种子一定要深耕细种,头两年先不要吃,都留做种子,几年后就会有很多很多的粮食,就不用怕挨饿了。我留下的钱也差不多够用了,我留下的东西已经交给了处默,他是个可以托付的人,这些东西都不是凡物,留给你们会害了你们的。我已经委托他照顾你们,有大事就去找他,小事就算了,人情越用越薄,越用越少。真的很不放心啊,嫂嫂。”

    李哲的嫂子此时哭的已经快晕过去了,怎么会这样啊,杀得是突厥人也要被砍头吗?他一个小妇人弄不明白,她只知道,自己好不容易找回来的小叔子要死了。她一个小妇人无计可施,只有哭得分。她哀哀的在哭泣,哭的肝肠寸断,听了李哲说的话只有边哭泣边点头得分。

    此时,牢门外的一位京兆尹官员已经在催了,语气很不耐烦地说道:“行了行了,说几句就行了,杀了突厥人就不要想着活命了,赶紧走吧。”

    “嫂子,把小丫和虎子拉扯大,我和李家的列祖列宗都会感激你。本来我还要教他们学问的,可惜了。嫂子,一定要让他们读书,不能做睁眼瞎,读了书,眼睛才能亮,才能睁眼看世界。”说完李哲跪下对着嫂子砰砰磕了两个头,就这几天的相处,他已经真的把这位淳朴善良的小妇人当成了亲人。

    站起身来,李哲对等在牢门外的军士们说道:“让各位久等了,谢谢各位在牢里的关照,各位大哥大叔,恩情来世再报,咱们走吧。”

    “等等,给他上好刑具,免得他在路上跑了,突厥人会找咱麻烦。”在一边的京兆尹官员幸灾乐祸的说道。

    “汉奸,小心我死后夜里去找你,突厥人就那么可怕,突厥人是你爹啊。放心,我不会跑的,你看我这样子怎么跑。”

    “是啊,郭大人,这位小郎君是位好汉,讲究的是一人做事一人当,他不会跑的。再说,杀得是突厥人,就别上刑具了,要不我们会被全长安的百姓骂死的。”

    “是啊,是啊,郭大人,您就行行好,免了他的刑具吧,他还有伤,您看他的伤根本就跑不了的。”

    “郭大人是个热心肠的人,别给小郎君上刑具了,全长安的人都会感激你的。”

    守在外面的军士纷纷给李哲求情,李哲的嫂子也在朝郭姓官员不停地磕头。郭姓官员看看李哲那浑身的斑斑血迹,觉得也是。就吩咐军士道:“既然你们都为他求情,那就上个手铐吧,脚镣就免了,哎,谁让咱心善呢。”

    “是啊是啊,郭大人那是一顶一得心善,好人啊。”

    “那是,郭大人最是古道心肠,真真的好人。”

    众人为了李哲纷纷拍着郭姓官员的马屁,李哲看了看郭姓官员,见他在那里洋洋得意,就鄙夷的撇了撇嘴。这时一位军士拿了一副手铐来,是那种木制的,不是很大,应该是那种最小的了。军士给李哲上好手铐,在李哲耳边轻轻地说道:“忍忍吧,小郎君,他是郭令尹的侄子,平时欺男霸女,坏的流脓,咱好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