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寒族 >

第86部分

大唐寒族-第86部分

小说: 大唐寒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不生气?不用告诉俺爹?”董震很怀疑李哲的人品。

    “当然了,一点也不生气是假的。我生气是因为你刚来的时候可以跟我提的,我把你要来就是想让你跟着我学点本事好帮帮我,可是你耍酷,说难听点就是嫉妒我,我没说错吧?”

    董震难为情的笑笑,挠挠头皮,他已经看住来了,李哲是真的没生气。

    “你不说话我就当你是默认了,世上有本事的人多得是,你嫉妒不过来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超过他们,让他们嫉妒你才对。怎么超过他们呢?就是用心学本事,你本事比他们高,他们反过来嫉妒你多好?还有,我丑话说在前面,学本事就要下苦功夫,学不好我拿棍子抽你,太子和处默我不好抽他们,抽你我是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

    董震在哭,这小子自从跟着李哲以来,从来都是酷酷的。李哲说什么他做什么,就是跟李哲耍酷,若即若离,不交心。这一次这小子是真的心服口服了,就冲李哲不怪他偷学他的神仙本事,就冲李哲说学不好要抽他,这是自己人对自己人才有的态度。而且他相信李哲这次是真的要教本事,是神仙才有的本事。看看李哲捣鼓出来的东西,木牛流马,水泥,炼钢炉,随手做出来的泥砖,山涧里正在施工的大桥,他是真的相信李哲学的是神仙才有的本事。以前嫉妒归嫉妒,但是佩服李哲的本事是另一回事。

    “扑通”一声,董震朝李哲跪下了,没等李哲反应过来就那个“梆梆梆”三个响头。这下把李哲郁闷的,都是拜老头为师的时候才需要磕头好吧。

    李哲赶紧的把董震拉起来,这时候外面已经有很多人在观看,偷师学艺是大忌,都在看热闹,都想看看李哲怎么处理偷师学艺这件事。李哲这神仙本事有很多的人惦记,特别是布袋村的人。有一些李哲的本家叔伯,甚至是叔爷都偷偷地劝说过嫂嫂,让她跟李哲说,不要把神仙本事随便传给别人,就是太子也不行。要教可以,只能教给本家的人,甚至是传男不传女。像小丫、小囡,长乐小公主根本不能教给。但是嫂嫂心地善良,也极度的反感有学问不拿出来与人分享的人,所以就没告诉李哲。

    李哲看看围观的人群,摸摸头皮,心说,反正自己也想着把布袋村的半大小子召集起来学习,趁这个机会就宣布吧!因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议论纷纷,让里面学习的几个家伙频频朝外看,无心学习。

    李哲招招手让五个小家伙出来,看见李哲的手势,无心学习的小家伙闹哄哄的窜了出来。特别是小囡,那叫一个快,看热闹她最喜欢了。五个小家伙齐刷刷站李哲身后的,看热闹。

    李哲朝围观的人群拱手一礼,闹哄哄的场面就利马没有了,李二大皇帝钦封的万年县男还是很有一些王八气势的。李哲看看周围静悄悄的人群,满意地点点头,不禁对自己王八之气外露很是得意。万年县男,虽说爵位低点,但是怎么说自己也是大唐的勋贵不是。

    正在李哲得意的时候,人群里急惶惶的挤进来一个人,挤得围观的人群人仰马翻。李哲一看不高兴了,这是谁啊?真是大煞风景,自己刚刚酝酿好的一番说辞,这一乱不要紧,忘了。李哲黑着脸看谁这么扫他的兴,还没看清楚呢,就见一个浑身脏兮兮的人也是“扑通”一声跪在了院子里。吓得李哲连连后退,定睛一看,乐了,赶紧蹿过去使劲拉起来,谁啊?原来是董大叔。董大叔这两个月来为了报答李哲的恩情,没白没黑的待在水泥窑、大桥施工工地上。李哲一看董大叔这一身打扮,就知道肯定是从工地上来的。原来是一位好心的乡邻发现董震偷师学艺被李哲逮到。怕董震出事,赶紧的跑去工地上找到董大叔。董大叔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二话不说,急急忙忙的就赶来了

    “您这是干啥?董大叔,有事说事,咱不是说好了,咱不兴下跪的,不过您这是来的那一出啊?”

    “哲哥儿,千错万错是俺的错,看在俺尽心操持大桥施工的份上,饶了俺家这小子吧。”董大叔拉着李哲的手又要跪下,吓得李哲赶紧叫停。

    “董大叔,这是哪儿跟哪儿啊?您听谁说我要收拾董震了,董震我本来就是让他来跟着我学本事的。只是刚来的时候这小子跟我耍酷,拽拽的不想学,我才没教他。只不过他现在想学了,还是偷偷的学,我只有高兴地分,处罚他干嘛?等他将来学好了本事,我有大用。”

    “什么什么?这小子刚开始来的时候很拽,还不想学?”董大叔疑惑的看着李哲。

    “嗯,很拽,比我还拽,酷酷的。”李哲肯定的说道。

    “好你个王八羔子,我开始以为是哲哥儿不想传你本事,原来是你个王八羔子搞怪,看我不打死你。”董大叔转身就转圈的找趁手的家伙。

    站李哲身后的董震幽怨的看一眼李哲,撒腿就跑,原来是董大叔摸了一根拳头粗的棍子要收拾董震,能不跑吗?

    无良的李哲乐的哈哈大笑,围观的人群也乐得哈哈大笑,身后五个小家伙和两个大家伙也笑的前仰后合,原来是倒霉孩子李承乾和憨娃子程处默一看有热闹可看,也不学习出来了。

    看着狼狈逃窜的董震,李哲又乐了,心说,让你装酷,让你拽。

    一会的功夫,董大叔押着董震回来了。董震走一步,董大叔在后面踢一脚,走一步踢一脚,董震嘴里还不停的辩解着什么。

    爷俩来到李哲跟前,董大叔大声呵斥:“跪下,你个王八羔子。”

    “哈哈哈”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李哲赶紧拉住董震,不让他跪下。作为后来人,实在是不习惯有人给自己跪下。再说了,李哲希望所有的大唐人都不要下跪。人跪着跪着就习惯了,自己的膝盖就软了,心也软了,胆子也就跪没了,这是李哲无论如何不希望看到的。

    李哲等众人笑够了,也不理会董震那幽怨的眼神,朝围观的人群说道:“各位乡邻,我在此宣布一个事,希望众乡邻认真听我说。大家伙看到前面的一排房子没?还没有建好,但是大家伙知道这一排房子是干啥用的吗?”

    众人互相望望,齐齐摇头。

    “我要办学堂,大家伙知道学堂是什么吗?”

    众人又是齐齐摇头。

    “学堂就是学本事的地方,我要教咱们全村的人学本事。还是那句话,人不能没本事,最起码要学会一样本事。今天我就宣布一件事,咱们布袋村十六岁以下的人,一家来一个,必须来,不来的,我让叔爷收拾他家里人。十六岁以上的,只要来学本事的,每天补助十五文钱,也是一家来一个。我就一个要求,好好的学本事。等过几天,吴王李恪也要来学习。所以啊大家伙要把握住机会,能跟太子、吴王、程家小公爷一起学本事可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围观众人集体傻掉,紧接着又议论纷纷。

    “他家大伯,我没听错吧?是真的吗?李家二郎要把他的神仙学问教给我们的娃。”

    “嗯嗯,没听错,二郎要把神仙本事传给我们的娃,这娃子没的说,好样的。”

    “嗯嗯嗯,不像他那位本家,读本书都要偷偷的,生怕别人学了去。”

    “就是就是,还是俺们家二郎心眼好,谁想学就教给谁。”

    “人家二郎什么时候成你们家的了。”

    “咋地,二郎嫂嫂的舅妈是俺家婆娘的姑姑家的侄女,你说是不是俺家的。”

    李哲这个气啊,这也能算是亲戚,他扒拉了好大一会手指头,也没算清楚和这位是什么亲戚。

    “都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先给大家伙提个醒,到时候不来得小心叔爷打上门去,呵呵呵。”李哲道背着手很有气势地说道。

    大唐勋贵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众人喜滋滋的议论着散去,准备回家就看看让谁来学神仙本事。

    (。)

第一百零九章 将要收获的祥瑞() 
时间过得真快,甚至让李哲都感觉到了岁月的痕迹。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林中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大地混为一体。

    山涧里民夫早已收工,这是李哲强烈要求的,视线不清就收工。虽然李哲想把工程进度加快,但还没有到枉顾人命的地步。

    田野里乡邻陆陆续续的回来了,都是满脸的喜悦。乡邻有的手里还抓着几束粟米穗子,都是自家农田里最好的。这么做的原因无非就是想让别人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比别人差,甚至更好。喜悦是可以传染给别人的,把快乐奉献给别人的人李哲一直认为是很伟大的人。比那些只喜欢破坏,不知道创造的野蛮人好很多。

    下午李哲已经偷偷的去看过玉米和土豆了,偷偷的去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几个小家伙一直想掰几个玉米棒子尝一尝,李哲是无论如何没敢答应,要是让李二大皇帝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收拾李哲呢。玉米土豆长势很好,基本上可以收获了。咨询过水伯,水伯是经验丰富的老农,以他的经验也说是可以收获了,就在这两三天内。

    李哲内心也是无比的得意,毕竟玉米土豆是自己无意中带来大唐的,老话说得好有意栽花花不放,无意插柳柳成荫。玉米土豆算是在大唐开花结果了,李哲得意的不是自己的荣耀,而是自己的先人,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大唐,可能因为有了玉米土豆而变得比原来的历史更加的强大。自己这只小蝴蝶可能真的能撬动历史,让以后汉人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汉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汉民族历史之中曾出现过的灾难不再重演。说实话,我觉得如果没有秦汉的大一统,中国仍然保持春秋时期各诸侯相对独立,但又有一个比较虚弱的中央的话,恐怕我们的科技进步不知道会快多少。大一统的格局,大大拘束了汉民族的进步。说到武力,其实在秦统一以前,北方华夏诸国中的任何一个,秦国或赵国,都以现在一个省大小的土地,比匈奴多不了几倍的人口,比匈奴数量不占优势的军队,轻松打败匈奴。赵国在灭亡前三十年,还曾在名将李牧指挥下,打败几十万匈奴骑兵,胡人被打得几十年不敢打赵国主意。就是小小的燕国,匈奴,林胡,楼烦等,也只是骚扰抢掠而已。秦,汉,三国时的汉族人,还保持着一个民族朴素的野性。而且我觉得,汉族的先祖应该说是很强悍好战,并且也是善战的,要不然,我们的祖先何以能占有中原江南?看看亚洲东半部,哪里找得到这么好的土地耕种?如果我们的祖先武力孱弱,恐怕就算不被灭族,也会被赶到塞北,或是南方的丛林沼泽山区,或者是青藏高原。但是没有,汉民族牢牢地占住了这片最适合农耕的土地。

    看着喜滋滋归家的乡邻,李哲立马抛去满怀的惆怅,他相信历史既然已经出现了自己这只小蝴蝶,没理由还会走回原来的历史。

    乡邻看到溜溜达达的李哲,照例搭上几句话,以显示自己和李哲如一家人般的亲密。

    “二郎,到婶子家坐会儿,我让杏花给你烙面饼吃,俺家杏花的厨艺那是没得说,不是俺吹,十里八乡就没有比得上俺家杏花的。二郎,你家还缺人手不,让杏花去你家帮你嫂嫂张罗几天可好?”和李哲走对面的一位胖妇人笑眯眯的对李哲说道。

    “不了婶婶,俺家人少,已经有灵儿在了,再说还有太子和程小公爷家的人在,够用了。等有时间我让嫂嫂去您那儿做做,谢谢婶婶了。”好家伙,李哲可知道杏花是谁,胖乎乎很富态的一个小姑娘,人家那是村里的小伙子柱子的菜。虽说是柱子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可人家柱子已经放出话来,那杏花就是自己的菜,李哲觉得还是不要招惹的好。

    “她婶子,做梦呢?就不要想着把你家杏花放人家二郎床上了,没看到人家已经有灵儿了吗?人家灵儿那身段,那模样,娇滴滴的,是你家杏花能比的吗?”恰好走来的一位妇女乐呵呵的打趣胖婶子。

    “瞎说啥呢,灵儿是好看,瓜子脸,柳叶眉,那腰细的像水蛇。可是俺家杏花也有自己的优点不是,屁股大,胖胖的,看着就喜庆,主要是屁股大能生养。灵儿一看就不是个能生养的,到时候俺家杏花嫁过去,一年能生一个大胖小子。过个十年八年的,二郎家能有一圈的小胖子,到时候谁敢说二郎家是小门小户。”胖婶子就听不得有人说她家杏花不如别人,赶紧反驳道。

    “别不害臊了,还一年生一个大胖小子,你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