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任务系统 >

第44部分

三国之任务系统-第44部分

小说: 三国之任务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顿,韩变还是决定开门见山:“神医,我有一个朋友,他得了伤寒,不知你能否”

    华佗哈哈一笑道:“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对于伤寒,我略有几分研究,不过能不能治好,那还得看了病人之后才知道。”

    两人一拍即合,如今已经没有病人了,便不耽搁,径直前往赵信所处之地。

    ps:鞠躬感谢书友“我的大屁股”“风丿继昌”和“春眠不觉晓1”的热情打赏

第二十一章 治病() 
一个月以来,周医师每日都对赵信好生调养,可赵信毕竟是病魔缠身,比起一个月之前,他已经整整瘦了两圈,脸上的颧骨都清晰可见。

    如今华佗正在认真地给赵信把脉,韩变和周正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生怕打扰了他。

    许久,华佗的手才缓缓从赵信的手腕上拿开。

    一时之间,韩变、周正还有赵信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华佗的脸上。

    赵信表现得尤为紧张。

    他虽然没见过华佗行医,但韩变能把带来给他治病,还有刚刚那尊敬的表现,都说明了华佗的医术。

    如果此人再医不好他,那

    韩变稍微好一点,因为他知道这是华佗,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神医。

    区区风寒,应该不在话下吧?

    他所知道华佗的成就,大多是偏向外科的,比如说麻沸散,还有演义中的刮骨疗毒,开颅取涎。

    虽说中医里面没有分内外科,但他也确实没听说过华佗会治风寒。

    如果站在他面前的是张仲景,那他就不会担心了。

    韩变只能在心中不停地为自己鼓气。

    华佗抬了抬眼睑,对周正说道:“之前是你在为病人调养?”

    周正顿时紧张了起来。

    是自己的方法出了岔子?

    还是说华神医不喜欢接手别人医治过的病人?

    他只能小心翼翼地点点头:“正是在下,是不是在下弄错了?”

    好歹也算是一代名医的周正,在华佗面前,就好像是见到了班主任的小学生一样。

    华佗则是点点头道:“处理得还不错,没什么岔子,不然的话,我也治不了他。”

    听到华佗的肯定,周正的脸上都笑开了花,但华佗的话,落在韩变和赵信耳中,则是后半句更加重要。

    不然就治不了,那岂不是说,华佗能治好这病?

    赵信生怕自己听错了,嘴唇颤抖着说道:“先生,你的意思是,能医好我?”

    华佗道:“我对伤寒没有什么研究,若是换一个人来,必能治好你。”

    韩变急忙问道:“先生说的可是张机张仲景先生?”

    华佗奇道:“你也知道张机?难怪,他和你一样是仕途中人。张机对于治疗伤寒之症,颇有心得,若他在此,此病不过是小事。”

    韩变担忧地说道:“实不相瞒,我已派人去请张先生,只是这山高水长的,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华佗点点头,并没有因为韩变请了张仲景而生气,继续说道:“张机一直在研究伤寒,据说还准备写一本相关的医书,我和张机多有交流,倒也学会了不少。这病,我不是不能治,只是这把握恐怕要比张机出手小得多了。”

    “先生有多大把握?”赵信希冀地望着华佗,有些紧张地问道。

    只要把握高于五成,不,三成,他就愿意赌一赌。

    虽说不管是华佗还是韩变,都对张机信心满满的样子,好像他一出手,这伤寒之症就根本不算事了,可是他根本不在这里,且不说能不能请到他,就算是请到了他,谁知道多久才能到?

    若是耽搁得太久,恐怕他来了也不济事吧?

    华佗沉思了片刻,缓缓地说道:“恐怕连八成的把握都没有,你确定要冒这个险?”

    八成都没有?

    这两个词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韩变长大了嘴巴,他几乎都要以为华佗跟他一样都有穿越背景了。

    不然华佗怎么会这种无形装逼的套路。

    韩变仔细地盯着华佗,发现华佗正摇头晃脑,正在叹息,好像八成的把握真的很低一样。

    赵信早就是喜出望外了,接近八成的概率治愈,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连三成、五成这样的概率他都想要放手一搏,更何况八成?

    连考虑都不用考虑,赵信就说道:“八成的概率已经足够高了,先生请放手施为,就算是有个万一,某也绝不敢有半句怨言。”

    华佗点点头,说道:“适才我帮你把脉,感觉你身体冰冷,你是不是经常感觉身上很痛,有的时候还会呕吐?而且很讨厌吹风?”

    赵信连连点头:“正是如此,先生真是神了!”

    华佗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继续说道:“伤寒亦分为许多种,你这症状,实际上是就是其中的‘太阳病’,当服‘麻黄汤’。”

    说着,他便转头向周正吩咐道:“你且记好了,此汤当用麻黄去节共三两,桂枝二两,炙后甘草一两,去皮尖的杏仁七十枚,你先去抓药吧。”

    华佗吩咐完毕之后,周正便像个打下手的童仆一般,急冲冲地抓药去了。

    不多时,周正抓好了药,呈到华佗面前。

    华佗点点头,嗯了一声道:“药不错,分量也不差,你抓药的本事还是不错的。”

    周正大喜,仿佛得了天大的荣耀一般。

    华佗又向他吩咐了几句,告诉了他“麻黄汤”的煎法,煎药的自然还是周正。

    周正忙着去煎药,华佗趁着这个当口对赵信说道:“若是一般患‘太阳病’的病人,服用‘麻黄汤’也就行了,但你不太一样,你这个病拖延的时日太久,虽然周正他为你调养得不错,终究不如那些刚刚患病之人。为了防止有什么变化,我需要在你身边观察一段时日。”

    赵信连忙说道:“如此,那便有劳先生了。”

    韩变是个不占便宜就当吃亏的主,听华佗说将会留下来观察一段时间,他的心思就活动了起来。

    像华佗、张仲景这种人,热衷的不是官场,也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医术。不管是为了医术的提高,还是为了医者的那一颗仁心,他们都肯定会四处行医,几乎不可能一直留在一处,为某个人服务。

    他留不下华佗,他也不希望强留下华佗。

    但是,像华佗这样的医术,如果自己不能好好利用一番,实在太过可惜。

    如今是东汉末年,生存条件何等恶劣,哪怕他现在身居高位,吃喝不愁,却仍然会愁一样东西,医疗条件。

    病魔可不会看你身份高低,说来就来,身边要是没两三个名医,还真是心里没底。

    华佗留不下来,他的医术留下来一些,不也一样?

    想到这里,韩变对华佗说道:“华神医,你觉得周医师这人如何?”

    ps:这章算昨天的,当然,以前的欠更五章蜗壳记着的,等状态好了再还。

    另外,鞠躬感谢书友“天空寺丶”的热情打赏

第二十二章 赵信的小心思() 
韩变这句话没头没尾的,但华佗还是听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他深深地看了韩变一眼,说道:“他的本事已经很不错了,为人也算勤恳。”

    “那么先生愿不愿意收下他为弟子?不求先生能传下衣钵,但求先生能多教他两手便可。”

    华佗深深地望了韩变一眼,他虽然醉心于医术,却绝非不通人情世故,韩变对他提出这样的要求,既是想要让周正的医术得以提高,能更好地为他所用;同时,这又何尝不是表明了他不会强留华佗的态度?

    华佗点点头,心中承了韩变这个情,道:“只要他本人愿意,能收到这样一个弟子,老夫也求之不得。”

    等周正煎好药,韩变将此事说与周正听,周正哪里会拒绝?当即就准备好了拜师的礼仪,正式向华佗拜了师。

    就这样,华佗一连数天时间,都留在常山,一边观察赵信的身体状况,一边带着周正,传授技艺。

    华佗的医术果然非凡,四天之后,赵信所受风寒的症状,已经去得七七八八,只是毕竟沉疴已久,他的身体仍然非常虚弱。

    据华佗所言,以赵信目前的状态,只需要再休养一段时间就行了。

    原本按照华佗的打算,是确定赵信无碍之后便会离开,但看在收了徒的份上,他决定多带周正几天。

    这一天,韩变突然得到消息,说赵信求见。

    赵信一进来,就单膝跪地,对韩变拱手道:“活命之恩,信没齿难忘!”

    韩变脸上洋溢着笑容,连忙去扶起赵信:“炳德(赵信的字)你何必如此?”

    赵信有些赧然。

    最初韩变见他之时,因为误会,闹得很不愉快。

    误会解除之后,他却因为不认为自己的病治得好,而对怀有好意的韩变态度非常不好,还是韩变硬生生派人去“请”他到这里来治病的。

    如今,他能够活命,固然是因为华佗的医术好,但华佗为何要给他治疗?还不是因为韩变的请求。

    诚然,华佗作为神医,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如果知道他患了风寒,肯定是会治疗他的。

    但是,没有韩变发布榜文,华佗会得到这个消息吗?

    更不用说,他能坚持到华佗到来而病情不恶化,周正的调养功不可没。而周正,听从的是韩变的命令。

    所以,赵信固然对华佗、周正十分感激,但他最感激的,还是非韩变莫属。

    这世上有的人是那种升米恩,斗米仇的类型,对他有大恩的人,他反而会用仇恨来回报。

    但这世上也不乏知恩图报之人。

    赵信身为赵云的兄长,便是这种类型。

    韩变对他有救命之恩,这种大恩大德,他能用什么回报?

    毫不犹豫的,赵信拒绝了韩变的搀扶,固执地半跪在地上,坚定地说道:“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信愿为君牵马执鞭!”

    牵马执鞭,毫无疑问,赵信已经表达了他效忠的意思。

    韩变对赵信一直很欣赏,最开始是因为赵云的缘故,之后则是因为他的性格。

    如今赵信准备投效他,他哪里会不答应?

    更何况,赵信的能力并不差。

    52的统率虽然显得太低,但他却有77的武力值以及铜色的长枪精通技能,除了潘凤之外,韩变身边还没有谁的武艺能超过他。

    经常玩三国志一类游戏的玩家,通常都对武将有超乎寻常的收集癖。

    只要不是自己本来就讨厌的武将,哪怕是一个属性、技能都很垃圾的武将,玩家都愿意将他招至麾下。

    更不用说赵信的能力还不算垃圾了。

    韩变还是深深地望了赵信一眼。

    赵信表示效忠,除了报恩之外,未尝没有其他意思。

    他的弟弟赵云,还在拜师学艺,如果知道他患病被救,以赵云的性格,肯定会报恩。

    到时候,赵云未必便不会因为想要报恩,而给韩变效力。

    如今赵信自己效忠了韩变,救命之恩就已经偿还了,赵云也就不必背负报恩的压力了。

    韩变并未说破,也没有拒绝赵信的效忠。

    打从一开始,他救治赵信,就没有挟恩求报的想法。

    如果韩变以这件事为引子,用恩情硬要赵云加入,的确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赵云是何等的人物?

    游戏里面喜欢将赵云设计成为一旦投靠,除了势力灭亡,否则绝不会被其他势力所用的“不会背叛”型的武将,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

    韩变记得,赵云出场时,曾经说过,他本来是袁绍的手下,只是觉得袁绍成不了事,才转投的公孙瓒。

    这不是说赵云不够忠诚,而是他的忠诚,也是分人的。

    这就说明了,赵云并非是不会背叛,而是在他选定主公之后,才不会背叛。

    像是荀彧这种出了名的忠贞之士,不一样是背弃了袁绍而选择的曹操?

    所以,韩变是希望得到赵云的效忠,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效力。

    救治赵信,仅仅是希望刷一刷跟云哥的好感度而已。

    赵信效忠韩变,对韩变的计划没有一点坏的影响,总不至于赵信效忠了他,赵云就会对此不爽吧?

    所以,对于赵信的小心思,韩变反而是乐得见此。

    至于赵信的使用,韩变并不打算像郝昭、南宫飞、吕威璜这些人一样,派入军中。

    一来赵信还没有完全康复,不能进行太剧烈的运动。

    其二,就是赵信的统率实在太低,入军中的话,要么是当冲锋陷阵的猛将,要么就只能当一个屯长之流的中层军官。

    前者太危险,后者太浪费他的一身武艺。

    倒不如把他带在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