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任务系统 >

第89部分

三国之任务系统-第89部分

小说: 三国之任务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田丰就知道,他已经到了选择的时候了。

    是继续装聋作哑,还是将所知道的告诉审配,抑或是为那伙入城诈降的之人谋划?

    选择第二种。是最没有风险的,只要揭穿这伙人的诈降计,韩馥军几乎不可能及时攻破邺城,到时候他们便是必败无疑。

    可是,田丰却偏偏不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他可以看着不重视他的故主坠下悬崖而不施救,但田丰绝对无法说服他自己。在故主将要掉落悬崖的时候,狠狠地推上最后一把。

    田丰本想继续装聋作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毕竟这样也没什么风险,同时也不怎么受他内心的谴责。

    偏偏这个时候田丰意识到了不对。

    他突然想到,韩馥手下确实有人能提出这样的计谋,但以韩馥的性子,应该没什么可能使用这样风险极大的计策才对。

    以田丰对韩馥的了解,他觉得这种情况下,韩馥应该早就认命了才对。

    于是,田丰找到了吕威璜他们,同时用言语诈出了事情的真相,知道了韩馥已经昏迷,真正主事的人是被潘凤“俘虏”的韩变。

    从这个时候起,田丰就改变了主意。

    相比起袁绍,他对韩馥这边还是有点感情的。

    韩馥无能,不能善用贤才,可这位“公子”却不太一样。

    韩变不仅用了这个计谋,同时还敢亲自做饵,引诱审配上当。

    这些,都非常符合田丰的胃口。

    再加上,他若是弃韩馥而就袁绍,在名声上肯定有损;可若是弃韩馥而辅佐韩变,名声不仅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得到称赞。

    哪怕是被他“抛弃”的韩馥,也不会有什么二话。

    所以,田丰干脆暗暗提点吕威璜和赵云,帮助他们欺骗审配。

    等到最关键的时刻,他直接指点赵云,擒拿审配,一锤定音。

    然后,他就等着韩变上门了。

    田丰直接跟韩变明言,若是韩变不亲自登门,若是韩变的性子让田丰不满意,田丰绝不会为韩变效力。

    听到田丰这样说,以及他之前对韩馥的评论,韩变不由得苦笑。

    他算是明白了为何田丰之才分明天下少有,可无论是韩馥,还是后来的袁绍,都不喜欢他。

    老头子说话实在是太直了。

    他说话好像从来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不会有哪怕一丁点的拐弯抹角。

    偏偏无论是韩馥还是袁绍,都是那种比较好面子的人。

    对这种人,拐着弯劝谏,他们还能听得进去,可你要是什么都直说,让人下不来台,他们哪怕知道你的建议是正确的,也绝不会听从。

    或许,这就是田丰最大的缺点了,不懂得劝谏的艺术,他要是跟邹忌一样,会使用“讽谏”一样,他的结局或许会好得多。

    可韩变转念一想,以田丰的智力,他不可能不知道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谏才对,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最后得到了“刚而犯上”的评价。

    或许,是田丰虽然知道,却不屑于那么做的缘故吧,哪怕,如果他改变进谏方式,能够改变许多东西,也是一样。

    将近两三个时辰的招揽,田丰对韩变还算满意。

    虽然韩变并没有对他说出什么雄心壮志,可是交谈之中,韩变显露出来的性格,处事方式,却都很合田丰胃口。

    韩变不像韩馥那么看重名声,也更加有容人之量。

    最关键的是,韩变表达出了对田丰的重视。

    本就有这个意思的田丰,和韩变一拍即合,当即就决定为韩变效力。

    唯一让韩变感到可惜的是,由于田丰本来是韩馥的手下,如今转而为韩变效力,并不符合长期任务“招贤纳士”的要求,招揽到田丰,他并未能获得奖励。

    饶是如此,韩变依然感觉到十分欣喜了。

    田丰的智力为93,比沮授还高一点,政治和沮授一样都是恰好90点,拥有的技能有:农业(铜)、商业(铜)、技术(铜)、镇静(银)、看破(金)、反计(银),还拥有名士(银)、军师(银)两个称号技能,刚好达到了s级武将的门槛。

    这样一来,韩变就算是连续招揽到了一文一武两个s级人才。

    再加上还有沮授、张郃这两个不归属于他,但现在也听他号令的无限接近s级的a级人才,韩变手下,已经算得上人才济济了。

    又过了一天,到了第三天一早,韩变便将邺城的事务交给了沮授、张郃,他们这一文一武的二人负责将邺城,乃至于整个魏郡,重新纳入掌控之中。

    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却又不得不去完成,刚好沮授和张郃以前在冀州的身份都不算低,能压得住人,正是做此事的好少。

    此外,韩馥仍在昏迷之中,韩变便将他与周医师留在邺城,嘱咐周医师好生照料于他。

    而韩变自己,则带着赵云、田丰,以及潘凤等人,带着马步大军共计两万人,奔向钜鹿郡,前去支援郝昭了。

    如今韩馥昏迷,韩变不得不承担起重任,他也开始像一个真正的君主那样思考问题了。

    若是以往,韩变必定会带着张郃这种在军中威望甚高的宿将出征,因为这样会使战斗变得更加容易。

    可这一次,韩变却并未带上他,这不是因为张郃的能力不如赵云,而是因为赵云和田丰都是刚刚归附。

    韩变知道,他肯定会重用此二人。

    如果是在从前,韩变就会直接提拔他们两人,可这一次,韩变思考的问题更多了。

    他知道,赵云还好,田丰的话,他立过多大功勋?

    直接提拔这二人,别的人可能不会说什么,但是难保他们心里没有想法。

    长此以往,原本还算忠诚的手下,没准都会生出异心。

    所以,韩变干脆专门带着这两人出征,以他们的能力,肯定能在战争中获得功勋,届时,提拔重用他们,也就有了理由。

    一路上,韩变带着两万大军飞速前进,好像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一样。

    毫无疑问,郝昭带着一万士兵要拖住袁绍的脚步,一定非常吃力。

    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被袁绍击败。

    早一日到达,便有可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到后来,心急如焚的韩变干脆命赵云带着两千骑兵日夜兼程,现行赶到郝昭所说的广宗去接应,他自己则带着大军,随后赶到。

    这个时候,位于钜鹿郡的广宗,确实正陷入着苦战之中。(。)

第八十四章 驰援() 
广宗,这个位于钜鹿郡的城池,在时隔数年之后,迎来了第二场大战。

    在数年之前,朝廷委派的皇甫嵩带领官军,与黄巾军激战于此。

    当时,黄巾军的张角已经病逝,统帅换成了张宝。

    那一战,数万黄巾军战死,张宝战死,张角被开棺戮尸,至此,黄巾军一蹶不振。

    如今这一场战斗的意义没有那么深远,但同样重大。

    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一场决定冀州、乃至河北归属的关键战斗。

    如今,战斗的双方却未必意识到了这点。

    张立奋力挥出一刀,将爬上城墙的一个袁军砍翻,鲜血溅了他一身。

    他用力地往脸上一抹,将眼前那不知道是自己还是哪个敌人的血珠抹开,然后便开始四处寻找下一个敌人。

    这已经不知道是张立斩杀的第几个敌人了。

    不会是第一个,但有可能是最后一个。

    连日的激战,张立的体力已经有些不支,握着刀柄的手都在微微发抖,这在以前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他的大刀因为切开了太多敌人,也有些卷刃,不复之前的锋锐。

    唯一不变的是,他的双眼依旧明亮,依旧坚定。

    他原本不必来经历这一切的,郝昭选拔将士的时候,原本并没有选上他这个骁果卫重要军官的,但是张立却主动找上了郝昭,加入了进去。

    因为,那个时候张立并不放心郝昭,他不相信郝昭的能力,也不相信郝昭的忠诚。

    当然,到现在,这一切怀疑已经烟消云散了。

    这些时日郝昭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和忠诚。

    最开始,袁军到达此处的时候,并未把这伙困守孤城的孤军放在眼里,他们直接派了几个使者进城招降。然后就准备着绕道而行了。

    反正这伙人成不了气候,相比起来还是一举拿下整个冀州要重要一些。

    郝昭确实没能力阻拦袁军前进的脚步,他顶多只能骚扰骚扰袁军的补给线,就这还要冒天大的风险主动出击。

    可是。最终,袁军还是在广宗停下了他们的脚步,随后对郝昭守卫的广宗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这一切只因为一件事。

    被派到广宗招降的使者最终回到了袁绍军中,但是回去的,只是那些随同的使节。连带着主使的头颅。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而郝昭却偏偏砍了袁军使者的头。

    而且,那位被杀的主使,偏偏还是袁家的一员,虽然只是袁家不起眼的一个旁支。

    这和直接往袁绍脸上吐唾沫没什么区别。

    四世三公的袁家,不可能任由别人这么侮辱。

    不管郝昭斩杀使者时到底是想着表达决心还是激怒袁绍,总之,他成功地将袁军拖在了这里。

    数万袁军,不分昼夜地猛攻广宗县城。

    这是一场苦战,也当是郝昭的一场成名之战。

    袁军想了无数办法想要攻破此城。架云梯、挖地道、安排内应

    一切的一切,都被郝昭所化解。

    到如今,广宗城的城门依然耸立。

    又一个袁军出现在了张立的视线范围之内,但是这个袁军似乎很不一般。

    他已经斩杀了三个冀州军的将士了。

    张立心中微微一沉。

    这数日的战斗,他已经发现了一个现象,袁军之中有着一批悍不畏死,而且个人战斗力惊人的士卒存在。

    不,或许不应该称他们为士卒。

    因为他们几乎不会军队的团队配合,他们值得称道的,只有那超出常人的武艺。还有悍不畏死的决心。

    这是一批死士。

    张立所不知道的是,早在袁绍还在雒阳,十常侍当道的时候,他就有了蓄养死士的习惯了。

    以袁家的财力和号召力。要在门下养一批敢拼命的游侠,并不是什么难事。

    张立的脸上有一道几乎横贯整张面皮的刀疤,这便是他面对的上一个死士留下的,那一次,若非张立躲闪及时,他就不仅仅是多一道刀疤那么简单了。

    恐怕他半个头颅都会飞出去。

    当然。对手也没有讨得好去,张立最终将那人,永远地留在了城墙上。

    在这场战斗中,袁绍麾下的死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曾经成批地潜入广宗,妄图打开城门,结果遇到了守军顽强的抵抗。

    随后,他们在往广宗城内撤的时候,居然碰巧撤到了韩馥军囤积粮食的地方。

    一场大火之后,守军原本就不多的存粮,更是变得所剩无几。

    虽然守军最终还是将那一批死士全歼,缺少存粮的守军,依然无法避免士气下降的问题。

    连日的大战,腹内空空,也就是郝昭确实有两把刷子,守军才能坚持到现在了。

    不过,到了如今,恐怕连郝昭也没有办法了。

    他和张立一样,早就提着武器,亲自和袁军拼命了。

    这个地方,到底还能守多久呢?

    届时,自己和这些将士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张立摇了摇头,将这两个问题抛诸脑后。

    事到如今,他已经知道他和麾下将士的命运恐怕不会有多好了。

    可是他毫不后悔,也没有责怪。

    他不怪他跟随的韩变,也不怪激怒袁绍的郝昭。

    早在他决定效忠韩馥开始,就有了将这条性命送给老韩家的觉悟。

    如今要做的,不过是尽力而已。

    拼一个够本,拼两个就赚了一个。

    张立狞笑一声,提刀杀向那个死士。

    铛!铛!

    死士用的,也是和张立一样的大刀,两刀相交,发出金属交鸣的脆响。

    交手了两招之后,张立开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已经试出来了,这个对手,要比他还差了一些。

    但是,这是基于张立全胜时期的状态而论的。

    如今的张立。又累又饿,甚至还有些发困。

    这都是袁军不分昼夜攻城所造成的。

    张立现在的实力,连他全盛时期的一半都不到。

    硬拼的话,他连一成的胜算都没有。

    他的对手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愣了一下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