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桀宋 >

第153部分

桀宋-第153部分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士们怨声载道,甚至是出现了大量的逃兵,向宋军投降,这个是无可厚非的。

    “我军从开春的时候伐魏,就一直征战在外,这几乎一整年啦。将士们思乡心切,现在又吃了败仗,意志力也十分的脆弱,只怕我们楚军还没撑到齐国的援军到来,就要先熬不住这大寒的天气,彻底崩溃了!”景翠叹气道。

    景阳血气方刚,终于忍受不住了,起身向着昭阳叉手道:“将军,我们跟宋人拼了吧!哀兵必胜!凭着一股血气跟宋军决一死战,哪怕撕开宋军的包围圈也好呀?”

    景翠皱眉道:“景阳,你说得倒轻巧。拼,我们楚军拿什么去跟宋人拼?匹夫之勇绝不能运用到军事上,行军打仗切勿急躁!叔父(景驹)教你的这些,难道你都忘记了吗?”

    “堂哥!我……我受不了了!”景阳咬牙切齿地道,“宋军欺人太甚。而且现在如果不赶快突围出去,在睢阳一线等着齐国的援救这什么时候是个头?我都怕撑不到那个时候了!与其这样坐以待毙,倒不如放手一搏!”

    景阳向着昭阳叉手道:“将军,请你下令吧!我们可以从仪台方向进攻,打破宋军的包围圈,请你带着我们楚地子弟,带着我们楚国的儿郎们回家吧!”

    说到这里,景阳都有些泣不成声了。

    现在楚军还有放手一搏的能力,困守睢阳、岸门一线,这是坐以待毙,白白消耗粮秣,将士们的斗志也日渐被消磨了。

    景阳很怀疑,这个时候对面的宋军若是抛出橄榄枝,大张旗鼓地接济楚军士卒的话,楚军会不会立即崩溃,全部转入宋军的怀抱里了!

    人,都是怕死的。

    就这样被活活饿死、冻死太憋屈了,也不值得!

    景翠闻言,冷着脸呵斥道:“景阳,不得无礼!……”

    昭阳却是摆了摆手道:“景阳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现在我们楚军是孤军深入,在中原腹地里被宋国的大军合围着,牵一发而动全身,凶险万分!”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向宋人投降,得到足够过冬的衣食,一条路是往南面杀出重围,这条路很危险,即便我们楚军突破了宋军的仪台、泗水一线,其后也会被宋人的军队围追堵截,最后能活着回到楚国的兵将不知道还有多少。”

    闻言,在场的楚国将领们都低下了头,不知所措。

    看样子,困守睢阳、岸门一线的想法可以摒弃了。天大寒,逃兵越来越多,看样子连老天爷都在帮宋人的忙,逼着他们向宋人投降!

    睢阳距离楚地现在有遥遥七百多里,一路上还要遭受宋军的围追堵截,不知道想要逃回楚国要花费多少时日,要死伤多少兵马。

    但是要他们向宋人投降……呃,这个可以,但是这个时候大家都不好意思提出这个主张。

    虽然说宋楚两国之间没什么深仇大恨,但是两军交战,其中死伤的兵马不在少数,大家的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些芥蒂和侥幸心理的。

    “景翠,你有什么看法?”昭阳要知道景翠是他们楚国的名将,足智多谋,又不乏杀伐果断,所以他第一时间就询问景翠,想听听他的看法。

    景翠一时之间也不好决断,毕竟事关重大,无论是杀出重围,还是向宋人投降,这都不是什么好的主张。至于困守睢阳就更不必说了,现在楚军上下几乎没人愿意守着这么一座孤城了!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是向宋人投降,还是杀出重围,对于提出这个主张的将领来说,都不是什么好的事情,至少会被众将嫌恶。

    想想看吧,投降宋人的话不必多说,反正是要败坏名声的。而杀出重围呢,也不是什么好主意,这一路上被宋军围追堵截的,肯定是死伤惨重,最后能回到楚国的兵马绝对不超过一半,可能连三分之一都没有!

    “令尹大人,不如我们在坚守一两日吧。静观其变,若是齐国那边还是没有什么动静,我们就在做打算,如何?”景翠显然是下不了决心。

    昭阳微微颔首,他一样也是一时之间无法裁断,毕竟事关重大,而不管他如何抉择,无论是带兵降宋,还是带兵杀出重围,最后他昭阳肯定晚节不保,留下一个战败的名声。

    ……

    与此同时,在拒马河的营寨那里。

    宋君偃召集众将,击鼓议事。

    “诸位,寡人刚刚接到东郡的战报!齐人已经出兵攻打吕国、郯国,其兵锋直指我宋国的东郡,我宋国的北部防务形同虚设,国内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遣了。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要马上解决睢阳一线的战事,北上抗齐了!”子偃环顾四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抗齐,就必须先击败,收降睢阳、岸门一线的十二万楚军。若是对这些楚军不管不顾的话,迟早要酿成大祸!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的,毕竟睢阳距离商丘太近了,若无重兵把守,楚军就可以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地攻克宋国的都城商丘。而这个时候,让宋君偃舍弃围歼楚军的这个机会,转而去抗击齐军的入侵,这个显然是行不通的!

    你要撤军,好啊,楚军必然反戈一击,到时候形势又将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而且睢阳距离商丘这么近,就跟定时炸弹放在宋君偃身边一样,随时随地都会爆炸,太特么危险了!

    所以宋君偃这才想要迅速解决睢阳这里的战事,然后带着军队北上抗击齐军。

第232章 不世出之雄主() 
孙烈有勇有谋,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君上,为今之计,我们应该封锁各地的消息,将敌人派出的斥候、信使、游骑一一打掉,先让楚军人心惶惶,自以为无援。”

    “等到睢阳、岸门一线的楚军变得了聋子、瞎子,等不到任何增援的消息。我们宋军则每日在城外散播谣言,造谣生事,到时候楚人四下孤立无援,又缺衣少食,必将不战自溃也!”

    闻言,宋君偃微微颔首道:“这正是寡人想要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固然很好,能迫使楚军向我们投降,再好不过了,但是现在形势一再变化,齐军伐宋的事情我们可以瞒得住楚军一时,却瞒不了太久的,毕竟纸包不住火,谎言也总有被戳穿的一天!”

    “而且瞒得住楚人,却瞒不过我们宋国自己啊。齐人大举进攻,志在伐宋,寡人早已将吕国、郯国视作我大宋国的固有疆土了,寡人绝不容许齐国染指!”

    宋君偃沉声道:“睢阳的战事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多一日,我们在吕国、郯国等地的将士就不知道死伤多少,时间是宝贵的,现在我们宋军也耗不起了!”

    “难道君上你想要对楚军发动围攻吗?”孙烈疑惑地道。

    子偃闻言,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寡人倒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很难做到,或者说根本做不到!楚军毕竟有着十万以上的军队,只是两倍于楚军的我们,是很难一口吃掉楚军的。”

    这下子可难办了。大家都互相看了看,面面相觑,又都低着头去思考,看看有没有什么计策可以尽快解决睢阳这边的战事。

    过了半晌,还是孙烈说道:“君上,你看这样行不行。现在楚军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了,天大寒,冻死的楚军士卒不在少数,连日来不知道有多少的楚军逃兵跑到营寨跟我军投降的。”

    “现在楚军吃了败仗,从年初的时候楚军伐魏,迄今为止,差不多已经一年了。楚军军中的士卒必然是思乡心切,而忍受着严寒和饥饿的侵袭,这个时候人的意志力是最薄弱的时候了!我们可以从心理上瓦解他们的士气,迫使楚军彻底崩溃,向我们宋军投降!”

    “再不济,楚军当中也必将出现士兵大规模逃逸的现象。这士气一旦土崩瓦解,就无可挽回了,到时候就算楚军想要负隅顽抗,也力不从心,正好我们宋国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啊!”

    孙烈的这脑袋真是够灵光的,宋君偃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将啊,假以时日,培养起来的话,又是一个匡章这样的名将啊!

    如何瓦解楚军士卒的意志力?

    这个太容易了。宋君偃又跟几个将领商议了一下,又吩咐下去,全军开始包围睢阳城,将一个偌大的睢阳城围成铁桶一般,水泄不通!

    ……

    睢阳城外,骤然响起了巨大的声响,脚步声,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好似一个巨人在大踏步的前行一般。

    在城头半蹲着烤火,迎着寒风瑟瑟发抖的楚军士卒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

    其中一个腋下夹着长矛,搓着手在火堆边上取暖的楚兵听到了这股响声,顿时就站了起来,他隔着城墙的垛口往远方放眼望去。

    顿时惊呆了!吓怕了!

    “宋军!是宋军进攻了!”他以及身边的伙伴们吆喝起来,惊慌不定地在城头上奔走。

    一个个号兵飞快的取下锣鼓,在城头的过道上一边敲响铜锣,一边高喊着“宋军进攻了”。

    好似世界末日一般,城头的狼烟被点燃,滚滚的浓烟顺着天穹飘起,这个时候只要往天空一望,一抬头,就能看到这代表着战斗、厮杀、死亡的狼烟了。

    “风,大风!风,大风!……”宋军的将士们分成八个方阵,从四面八方将睢阳城围了起来。

    密密麻麻的宋军步卒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高举铜戈、长矛、大戟等武器,推着云梯、冲车,还有巨大的楼车也在一步步推进着,杀伤力极强的投石机也在瞄准睢阳的城墙。

    白雪皑皑,朔风刺骨。

    宋军放声大喊着“大风”,在风雪当中站立着,走动之间,脚下的靴子三分之一都埋进了雪地里,冻的他们嘴唇发紫,身子都不由得颤了颤。

    冬季作战,殊为不易。

    府衙里,昭阳也接到宋军将要进行攻城战的消息,他大惊失色,不过转瞬间便命令全军死守城池,自己则是带着部将和亲卫赶到城头,观看宋军进攻的势头。

    天大寒,这个时候楚军的士卒是缺衣少食的,宋军仓促进攻之下,很容易大力杀伤城里的楚军。

    天气真冷。出到这旷野之外,即便是穿着锦帽貂裘的宋君偃都不由得打了几个冷颤,更不必说四周只是穿着棉衣,还在寒风白雪当中挺立的诸位将士了。

    宋君偃看了看将士们的模样,嗯,还是不错的,虽然他们都被冻的嘴唇发青、发紫,身子都在打着冷颤,却还是能立正站好,咬着牙高喊着“大风”,似乎以此能抵御刺骨的寒风的侵袭一般。

    身穿着棉衣的宋卒如此,在城头上的楚军士卒想必更惨。他们连过冬的棉衣都没有!

    “宋军为什么会突然攻城了?”景翠皱着眉头道。

    昭阳心里疑惑,不过他又暗自思衬了一下,问道:“这两日可有游骑、斥候回城?”

    “没有。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和游骑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回来的,不知道是不是遭遇了不测。”景翠回答道。

    昭阳闻言,叹了口气道:“看来宋君偃终于坐不住了。若是我猜的不错的话,应该是齐国已经出兵了,而宋君偃显然不想跟我们楚人妥协,他想要孤注一掷,在歼灭我们睢阳一线的楚军之后,再北上抗齐。”

    “这宋君偃……也太冒险了。”

    “呵呵,老夫与他相识多年,也算老朋友啦。我了解他,宋君偃不是越王无疆那样有勇无谋的君主,他武力值超强,却又懂得韬略,野心勃勃,是一个不世出的雄主!”

    昭阳感慨万千地道:“老夫曾经跟大王说过,宋国有了宋君偃这么一位不世出的雄主,迟早会崛起,也迟早跟我们楚国发生相关的利益冲突!可是大王当时没在意,就连老夫也万万没想到,宋国的崛起之势竟然这么快,已经不可阻挡了。”

    景翠低着头道:“宋君偃带领着宋国宛如彗星一般崛起。宋国穷兵黩武,依靠侵略战争的方式不断扩张疆土,削弱邻国,壮大自身,宋国的侵略性比秦国还要强!不过宋国只是一时之强,穷兵黩武的国家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或许吧。宋君偃如豺狼,宋国不断开拓疆土,但是不知道这个君主他察觉到没有,宋国的扩张速度太快了,根基不稳,又四面树敌,这样下去的话宋国迟早会被列国群起而攻之,衰落下去的。”

    昭阳冷声道:“宋国,终究只能是强盛一时,而宋君偃,也只能是一个昙花一现的雄主!”

第233章 胆气() 
宋军兵围睢阳城,却并没有马上进行攻城战。

    “嘿,你瞧,城下的宋人这是在干嘛?”一个手持长戈的楚兵疑惑的看着城下的宋军士卒的动作,耸了耸肩膀,询问一侧的战友说道。

    “是在埋锅造饭吧?连火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