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桀宋 >

第20部分

桀宋-第20部分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叫什么名字?”

    “阿丑,我叫做阿丑。”

    “好。阿丑,等你埋葬了你的阿爹,可以到城东的悦来客栈找我。”戴偃道。

    接过钱,猛男哑然地看着戴偃道:“你不怕某拿着钱跑了吗?”

    “你不会。”宋君偃神秘地笑了笑,然后带着两个宿卫就这样大步流星地离开了。而那个猛男则是向着戴偃的背影的方向郑重其事地磕了三个响头,感激涕零。

第26章 寡君() 
又过了两日,戴偃再度登门拜访李敖,得到的却是李敖正在午睡的消息,这一回宋君偃学乖了,让两个宿卫把礼物放到一边去,自己则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就这样在太阳的暴晒下等候着李敖醒来,并不敢叨扰。

    到了下午,李敖似乎这才幽幽醒转,慢条斯理地整理衣服,打着哈欠,又让童子备了两杯茶,这才将宋君偃请到里屋。

    “这几日真是让宋君一阵好等。李敖惭愧,请君上恕罪,恕罪。”嘴里说着抱歉的话,李敖却一点抱歉的语气和样子都没有,依然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有本事的贤能都是这般恃才傲物的吗?

    戴偃有些哭笑不得地道:“无妨,寡君还等的起。适才听书童说先生在午睡,故此不敢打搅。寡君听闻敖子有大才,有治国安邦之能,故亲赴楚地,想要邀请先生出山,助寡君强大宋国,图霸天下。”

    寡君又是君王的一个谦虚的自称,在臣民或者同等地位的君王面前,戴偃可以自称“寡人”,以表是孤家寡人,但是在楚王和周天子这些不得不低头的君王面前,戴偃则需要自称“寡君”或者“我”,当然了,这也不强求,如果你非要装逼或者心里过不去的是个直男的话,也可以自称“寡人”。

    戴偃在平民面前,乃至于贵族面前都不必自称“寡君”,但是戴偃现在想要邀请李敖出山,帮助他主持宋国的变法强国大计,所以把姿态放得很低,只差没拜李敖做师父了。

    宋君偃已经切入正题了,李敖自然不能含糊其事了,不然就是太过狂傲,恃才傲物了,而这样的人往往是死得很惨的。

    “今宋将变祖宗之法,困难重重。而变法也有先例,秦、韩、魏、楚都已经变法,不知道君上打算效仿那一国之法而变之?”李敖眯着眼睛问道。

    戴偃向着李敖郑重其事地一礼,然后说道:“宋国的国情,与秦韩楚魏的都不尽相同,不可如数照搬,将变法,便行宋法,按照宋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变法以治国强军。”

    “哦,看起来君上已经有了头绪了。不知道你方便不方便说出来?”

    “乐意之至。”宋君偃道,“我大宋处四战之地,周边有齐楚魏三强窥视,虎视眈眈,若不变法图强,迟早有一天会亡国!宋国的亡国之祸已经近在眼前了。”

    李敖点头道:“穷则思变。宋国的确到了非变法不可的地步了。”

    宋国被夹在齐楚魏三个大国中间,夹缝求生,殊为不易,只能跟墙头草一样谁强就依附谁,一点底线都没有。但是这样的国家迟早会被兼并的。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以来,无数的小国在强国之间摇摆不定,依附强大的霸主国,然后被巧取豪夺国家的疆土,一点点地缩水,造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现在的宋国就是这种情况,若是还遵照以前的国策,当一个墙头草,惹是生非的话,说不定还会跟历史上一样,被齐楚魏三大强国给瓜分了。

    好在,墙头草也有墙头草的好处。

    宋国就像一只诱人的,让人垂涎欲滴的大肥羊,谁都想上去咬一口,但是又忌惮身边的强国,所以谁都不敢先下手,就是唯恐吃相太难看了,被他国的联军堵在家门口,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上次若不是被齐国抓到一个“拨乱反正”的借口,大举进攻宋地的话,只怕齐国也不敢先动手了。

    “然,处四战之地亦有处四战之地的好处,我宋国地处中原,商贾云集,土地肥沃,人口百万有余,周边的强国窥视着却不敢下手,这便是一大优势!当今,我宋国只需要巴结好楚国讨好魏国,抗拒齐国,便能得到喘息之机,有时间有余力去展开变法!”

    戴偃道:“先生,寡君听闻先生在变法一道有非凡的见解。外法内儒,一张一弛,寡君深以为然!但是寡君对于敖子之法还是有很多不解的地方,所以想求教你。希望先生不吝赐教!”

    “不敢当,不敢当。敖只是学术太杂的缘故,用我之法去宋国变法,未曾尝试,是以不敢乱来。”

    “求先生赐教!”

    看到戴偃这么礼贤下士的样子,李敖真的是赞叹不已,于是道:“这外法内儒,便是披着法家的外衣,骨子里却是儒家的思想精华。其实也无内外之分,便是一儒一法,如一张一弛。君上,须知治大国如烹小鲜,必须张弛有度,过犹不及也!”

    “寡君晓得。”

    “这具体的变法内容,其实跟列国的变法都大同小异。一则革新吏治,一则改变税法,一则奖励耕战,一则建立完善的法典,约束公卿庶民,一则招揽贤才,一则改变现有的城邑制度,划分明确,一则设立完善的监察制度,一则削弱贵族封地,废除旧贵族的特权,即加强公族中央集权,此皆变法,不胜枚举。”

    “这吏治如何革新?”戴偃就像一个好学的学子,在李敖老师面前虚心求教。

    “吏治,非变不可。大周分封的国家都习《周礼》,继承大周的官吏制度,但是其官制过于臃肿,不够完善,有的官职职能重叠,一道手令下发需要经过几个官衙,几个大臣的手才能下发,能不能得到贯彻,得到落实还两说。这样既耽误时间,又影响诏命的下发,大大地降低了效率。这些职能重叠的衙门应该被废除!”

    “善!”宋君偃点头称是。

    “有的职能则是没有被设立,不少的官员还是一人身兼数职,这样也很影响政令通达。在我看来,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官职便要有相应的只能,多则臃肿,少则麻烦,所以君上想要革新吏治,就必须要革除这种弊端,该废除的官职就废除,该设立的官职也要设立,具体的事情可以依照宋国的吏治情况而定。”

    “善!”

    西周是在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不仅仅由于它广袤的国土、更是由于它丰富的文化,这其中就包含着政治思想的传承,西周时代的政治思想以及官职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灭商后,天子大搞分封,把王族与功臣分封到国家各个地方,建立起众多诸侯国(也称方国),数量超过百个。通过宗法制和封建制,建立起一个以周“天子”为中心,各个诸侯国围绕的封建王朝,同时建立起一套无孔不入的礼乐制度,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奴隶制国家。

    西周严格的施行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国人的统治序列。

    就官制而言,大体上有卿士-诸侯-卿大夫三等。卿士辅佐周天子执政,诸侯世守其国,卿大夫辅佐诸侯治理国家、并且从诸侯手里领受世袭采邑。

    西周的官制,更为繁杂。

    在进入战国时代以来,从魏国的李悝变法开始,商鞅、吴起的变法无不从官制入手,其中以申不害的“法术势”最为出众。

    “那么这税法如何改变呢?”

    “国家赋税尤为重要,君上可效仿秦国的商君变法,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重农抑商?”

    “不错。”

    “先生,这奖励耕战好理解,那这完善的法典又如何?”

    “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不过商鞅之法太过严苛,须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将来若是宋国变法,可依照国情制定相对严苛的法律,但没必要跟秦国的法律那样严苛,不然极有可能引起国人的暴动。”

    “善!”

    “那地方该推行什么制度为好?”

    “以宋国的疆土来看,当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大善!”戴偃有些兴奋了。

    剩下的宋君偃都懂了,就是具体的步骤还需要专业的人去操作。

    于是宋君偃跪下来,恭恭敬敬地道:“求敖子勿要推辞。寡君欲拜你为我宋国的亚相,行变法之事!”

    闻言,李敖似乎早就知道戴偃会有这样的举动一样,也跟着跪拜下来了。

    “臣李敖,拜见君上!”

    “好好好!哈哈哈,寡人得敖子相助,如鱼得水,似成汤之于伊尹,似文王之于太公,似齐桓公之于管夷吾,幸甚至哉!”宋君偃是欣喜若狂了,幸福来的那么突然,他一把将李敖的手抓在手心里,就像个基佬一般,两眼放光,仿佛放在他的眼前的是一个绝世美女,不,应该是比绝色美女更为珍贵的。

    这一趟入楚,宋君偃收获颇多,不仅得了“天下第一勇士”的名声,声名鹊起,还迎娶了楚王的妹妹贞姬,名利双收。

    他还睡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宣太后,还收获了一个猛将,还收获了一个治国的大才,还收获了一件帝鳄的鳞甲!还收获了楚国的善意,可以伐越以扩张宋国的疆土!

第27章 强者恒强() 
宋国变法之事不可急躁,多则数十年,少则十年,必须要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就像历史上的商鞅变法那样,即便主张变法的君臣逝世了,商君之法依旧在秦国施行,并没有被废除。

    李敖在路上,还给宋君偃分析了宋国的国情,宋国继承殷商的国运,源远流长,曾经的殷商尚武,其人骁勇善战,尤其擅于射术,在射术方面宋人也完全继承下来了。在宋国,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会射术。因为成年礼的时候也需要射天。

    商人自称天命玄鸟的后裔,血液里本就流淌着尚武的因子,不然也不可能在成汤立国之后,依然开疆拓土,即便是末代商王子受,也是派出大军征服了东夷,没成想最后被姬发这个狗贼捡了大便宜。

    李敖建议宋君偃,开设学馆,最好是仿照齐国的稷下学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国学系统,这样便于散发君王的意志。一个国家强大与否,与百姓富庶,军事强大,权力的集中,还有君臣贤明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过在李敖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国人的思想教育也要抓紧,而李敖的“外法内儒,一张一弛”的变法方略,便是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就是以法家强国,以儒家治国,但凡宋国治下的黔首,都必须要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尤其是在军中,君王的威信不可动摇,权柄不可分割。

    所以李敖又提了一个建议,让宋君偃将兵权收回中央,以虎符的方式,没有虎符,没有诏命或者口谕,任何人不得调动一兵一卒,私兵也不可调动超过百人,违者将视为叛乱,诛九族!

    戴偃对此深以为然,都一一答应下来了。

    变法的第一步,就是让宋君偃牢牢地抓住手里的兵权,除了他,没有谁能够调动军营里的一兵一卒!

    不过在进入宋地之后,李敖便辞别了宋君偃,带着自己的书童去各地探查民情,以便因地制宜地开展宋国的变法。

    这是一个实干家啊!戴偃心里这样感慨道,但是他生性多疑,所以答应了李敖,却派出一个宿卫去跟踪,确认李敖并不是想要跑路,而是实实在在地明察暗访,有什么情况都要向他一一报告。

    大朝会上。

    宋君偃居高临下地看着满朝文武,肃容道:“寡人昨夜得先祖成汤托梦,在梦里言道,今宋疲弊,内政繁杂,邦交匮乏,不修兵戈,致使齐人来犯而无抵抗之力,幸得东皇上帝开恩,佑我天命玄鸟之后裔,降下神光,庇护我宋君子偃,得以击溃齐军,战而胜之!寡人每每想起此时,都痛心疾首啊!”

    子偃说话文邹邹的,却带着一股从未有过的威严,道:“我大宋处四战之地,西面是霸主余威犹在的强魏,东面是野蛮的越国,以及鲁、薛等零散弱国,北面则是国力空前强大,风头正盛的霸齐,南面也是带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