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桀宋 >

第203部分

桀宋-第203部分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此番邺城相王,其实是宋赵两国之相王!

    二月十四日,邺城相王开始,相王的典礼十分的隆重,几乎全天下的国家的上位者都到场了。

    宋国,是邺城相王的主角,宋君偃必须要到场。

    赵国,赵雍亦有心称王,故而来到邺城,与宋君偃对席而坐。

    魏国,由于老魏王已经垂暮之年,又患上了重病,不便远行,所以派出了自己的太子魏嗣到场,参加邺城相王,算是给足了宋国和赵国的面子了。

    齐国,齐王亦是垂暮之年,只有一两年可活了,历史上的齐王田因齐死于西元前220年,也就是说,田因齐可能熬不过明年了。齐国也有心交好于宋国,听闻邺城相王的消息,便派出太子田辟疆到场,见见大世面。

    韩国,韩国的话,韩王康正当壮年,身体力行,如此重要的会盟自然不好推辞了,让太子去参与邺城相王了。故而,韩王康是自己跑到邺城去的,算是各国当中的除了两个主角,宋君偃和赵雍之外,唯一的一个大王。

    楚国呢,楚王熊槐亦格外看重此番会盟相王,邺城相王的意义不可谓不大。现在魏、秦、齐、韩等国都已经相继称王了,北方国家除了赵国和宋国(附庸国不算)没有称王都已经称王了,现在宋赵两国携手相王,标志了天下皆王,周天子的名望进一步被削弱,几乎荡然无存了!

    而邺城相王的意义重大,天下皆王,日后的战争会愈演愈烈,灭国之战可能没有,因为大家都没有灭掉其中一国的能力,但是军事打击的话可能会层出不穷。

    弱,即原罪!

    战国乱世,就是大争之世,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

    楚国为了表示自己重视此次邺城相王,派出了令尹昭阳出席会盟。

    秦国,秦王嬴驷倒是想跑到邺城去参加此次相王,但是被嬴疾和张仪劝阻了。秦国本土,咸阳距离邺城太远了,鞭长莫及,中间还隔着一个很不友好的魏国,秦王此去,难保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啊!

    嬴驷没办法,但是为了表示自己对于邺城相王的重视,派出相国张仪出席会盟。

    燕国,燕易王倒是对此事没怎么上心,不过他已经卧病在床了,出门不得,也派出太子姬哙出席会盟。

    好吧,历史上的话,这几年去世的君王特别的多。

    西元前321年,今年,燕易王甍,第二年,齐王田因齐甍,第三年,老魏王甍。

    一连三年,都有一个君王甍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罕见的“奇观”!

    除了原来的战国七雄的国家,中山国亦派出自己的太子出席会盟,但是唯独一个越国,十分的无礼,竟然用一个小小的下大夫来糊弄宋君偃。

    “难道你们越国无人了吗?”宋君偃一脸愤慨的神色,将手中的一樽酒爵扔到了地上,摔了一个粉碎。

    越国的这个下大夫顿时肝胆俱裂,吓得瘫软在了地上,哀求地道:“君上息怒,息怒啊!非是我越国无人,而是我家大王执意让下臣出席邺城相王的,这都不是我的罪过啊!”

    闻言,宋君偃笑了,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他指着在会场的每一个王公大臣,他们的每一个席位都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的。

    会场的布置大致上是这样的:背后是一座祭台,祭台前面是会场,会场上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席位,插上自己国家的旗帜,然后太子们或者是相国们都坐到席位上,歌舞升平,好不快活。

    宋君偃笑着道:“你瞧瞧你是个什么东西!在场的,无一不是各大国的君王、太子、相国,哪一个不是位高权重,权势滔天而身份尊贵的人物,越王派出你这么一个下大夫来,寡人看不是来参加相王典礼的,而是来羞辱寡人,羞辱宋国,羞辱我们中原国家的!”

    “不敢,不敢啊君上!”这个下大夫诚惶诚恐地道。

    “你们有什么不敢的?无疆好大的胆子,他蔑视寡人蔑视宋国这也就罢了,但是竟然连韩、赵、魏、秦、齐等强大国家都蔑视,岂不闻尊王攘夷乎?”

    真是想要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过来,宋君偃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越王无疆这是在找死啊,宋君偃正愁没有大义的名分伐越呢,现在越国这么一搞,好嘛,蔑视我们宋国,还连带着连秦、齐、魏等大国都蔑视了,这不是逼着大家尊王攘夷,灭了你这个不服王化,偏居一隅的蛮夷之国吗?

    现在,宋国师出有名,完全有理由有能力出兵灭了越国!

    在席位上的昭阳、张仪和太子嗣等人听闻这越国的大臣不过是一个下大夫,顿时倍感羞辱,纷纷七嘴八舌地出声斥责起来。

    “越王真是不知所谓!能坐在这个会场上的,无一不是各国的君主、太子和相邦,都是天底下最显赫的权贵,可是这个下大夫是个什么玩意儿?啊,也配与我等坐在一起吗?”

    “不错!本太子羞于与之为伍也!”

    “无疆这是在奚落我们中原诸国吗?寡人这么一个韩王,大王之尊都亲自出席邺城相王了,他现在派一个下大夫过来,与我等平起平坐,就是曾经的天子都没有这般的权势啊!”

    “狂妄!”

    ……

    看见大家都一面倒地斥责越国的行为,那个越国的下大夫是有苦自知,惨白着脸,一副惊慌不定的样子。

    宋君偃大喜过望,不过脸上还是阴沉着,似乎很愤怒的样子,指着这个下大夫说道:“来人,将此人给寡人打出去!”

    很快,就有两名甲士搀扶着这个下大夫出到会场之外,有多远丢多远!

第307章 华夏九州之主() 
将越国的那个不知所谓的下大夫打出去之后,宋君偃又换了一副嘴脸,举起了手中的酒爵说道:“诸位,今日我等聚于邺城,是为了相王,如今天下皆王。魏、齐、秦、韩等国相继称王,寡人与赵侯现在亦是不遑多让了!”

    “孟子曾经跟寡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上古仓颉造字,王者,三横一竖是为王。三横代表着天、地、人,而那一竖就是参悟了天、地、人者,故为王者。能够参悟了天、地、人三者的人,才能为王!”

    宋君偃笑吟吟地道:“寡人不才,到今日方才参悟了天、地、人三者,故而为王。今日,邺城相王,能有这么多的君王、太子、相邦济济一堂,实为盛事,空前绝后的盛事!寡人觉得很荣幸,来,大家共饮一爵!”

    “请!”

    “请!”

    子偃这么惺惺作态,表示了自己称王的合法性,大家都不会去反驳什么。毕竟宋国的确是万乘之国,有着足够的国力升为王的国格了。

    宋国现在合霸主之威势,国家富强,方圆一千多里的疆域,带甲数十万,其疆域东至渤辽大海,南临汝水、垂沙,北到太行、陉山,西过大河(黄河)铜陵,幅员辽阔!

    而土地肥沃,人口三百余万,臣民归心,天下拜服,以宋君偃之雄才伟略,以大宋之鼎盛国力,足以称王于天下!

    相王,为的是一个见证,现在邺城相王,是宋国和赵国两国称王,不过其他国家还是要给他们一个脸面,到邺城尊王的。

    邺城相王,的确是一件前所未有的盛事。

    之前的逢泽相王、彭城相王和龙门相王等虽然也很热闹,出席的国君不少,但是此番邺城相王,标志着天下正式进入了天下皆王的时代。

    大争之世,愈演愈烈!

    “赐胙——”

    在祭台上,周天子委派的使者,还是昌平君姬平,邺城相王,他也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代表天子给宋君偃和赵雍赏赐文武胙。

    宋君偃与赵雍现在在祭台之下,并排而立,背后都是韩王还有各国的太子、相邦们,人头攒动,不过他们尊贵的身份却让人望而却步。

    此时,宋君偃与赵雍都头戴旒冠,身穿一袭华贵的冕服、玄衣,他们穿得都是古代帝王在盛大的祭典所穿的礼服。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即所谓的“十二纹章”纹样。

    另外,还有中单、蔽膝。均织织藻、粉米、黼、黻纹。此外还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

    韩王还有一干的太子、相邦们都身穿礼冠与精美的服饰。

    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凡吉礼皆戴冕,而服饰随事而异。

    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羣小祀则玄冕。”

    铛、铛、铛!……编钟的清脆的声音响起。

    号角声随之响彻云霄。

    无数面各色的旌旗之下,在数不胜数的各国将士们的注目之中,大家都面色肃穆、庄重,带着稳健而有节奏的步伐,一步一顿地沿着祭台的台阶,直通祭台。

    礼乐之声响起,祭台附近的甲士喊着: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这是《诗经。大雅。下武》,是歌颂周武王姬发的英明神武的。

    看着站立好的子偃和赵雍,姬平脸色平静地将天子赐予的胙肉一一分发给他们,两人谢礼。

    随后,姬平又笔直地站在一侧,就在鼎炉的旁边,高声道:“一拜天!”

    子偃和赵雍,以及背后跟着的韩王、各国的太子与相邦们纷纷下跪,不同的是,他们是叉着手,双袖掩面下跪,而宋君偃和赵侯雍是双手捧着胙肉,神色虔诚而恭敬地下跪。

    双膝跪地,磕头。

    “二拜地!”姬平又高声道。

    他们又朝着鼎炉的方向,举起了手里的胙肉,毕恭毕敬地下跪,叩首。

    “三拜天子!”

    天子的权威虽然已经荡然无存了,不过还有一个天下共主的名分,所以大家还是表面上很尊崇周天子的。

    宋君偃与赵侯起身之后,又一脸庄重地往西面下跪,那里是周天子的都城洛邑所在之方位,他们表面上还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虽然已经僭越称王,在尊号上与周天子平起平坐了,但是礼不可废,周天子还是值得尊崇的。

    又下跪,叩首。

    大爷的,这是在拜天地吗?要不要夫妻对拜?!宋君偃的心里很不爽,一股子古怪的想法。还好,这个什么相王的仪式事先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也没有突兀地站出来质疑什么。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礼成——”姬平又撕心裂肺地长吟道。

    从这一刻开始,周天子的威望便四分五裂,跌入了谷底,一去不复还了!

    礼乐之声又响起。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礼毕。

    姬平又毕恭毕敬地朝着子偃和赵雍行礼道:“姬平,见过宋王、赵王!”

    “见过宋王!赵王!”跟在背后观礼的韩王,还有一众的太子、相国们高声喊道。

    在祭台之下,战马嘶鸣,长戈如林,直指穹苍。

    无数的各国兵士们纷纷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兴高采烈地欢呼道:“万年!万年!万年!……”

    “宋王万年!”

    “赵王万年!”

    ……

    宋王偃与赵王雍享受着他们的顶礼膜拜,一股豪气顿生,他们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股炽热的野望,对于滔天权势的野望!

    大丈夫当如是!

    从今日起,寡人便是王了!子偃心里很兴奋,便与赵王雍一起挽着手臂,上了夏车,一同绕着祭台,在军队的方阵的过道上巡弋一圈。

    乘夏车,称夏王。

    从现在开始,子偃与赵雍都是这华夏九州的大王了,不过,谁是最后华夏九州的主人,犹未可知!

第308章 宋王新政() 
邺城相王之后,宋王偃在全国的范围内施行新政,切记,是新政,而不是变法!

    李敖变法的成果必须要保存下来,但是一部分不适合宋国的国情的政策必须要改变。原本宋王偃当年与李敖说变法之事的,倡议的就是外儒内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