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桀宋 >

第256部分

桀宋-第256部分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真是一个让人操心的君主啊!

第392章 能省则省() 
“吾王万年,万年,万万年!”

    距离朝歌城不远的淇水大营里,突兀地响起了一阵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冲破云霄,惊走了附近的飞鸟兽类。

    宋王偃头戴高冠,一袭滚龙冕袍,手中按着腰间的“宋王剑”,昂首阔步地站在校场上面最显眼的位置,高台上。

    此时此刻,在高台之下,分成八个方阵井然有序地站立着三万士卒。

    他们的手里并没有一如既往地身穿铠甲,拿着武器,他们的武器装备已经被扣押下来,好多人原先都是一脸地茫然,直到他们看见了宋王偃驾临到淇水大营,这才变得容光焕发起来了。

    而在校场的四周,也有不少手持长戈大戟的士卒在那里戍卫着。虽然在自家的军营里很安全,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宋王偃乃是万金之躯,若是出现了什么三长两短的,他们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将士们,你们可知道寡人今日为何会亲至淇水大营?”

    宋王偃的开场白很简单,不过他的言行举止都牵动着在场的每一个将士的心弦。

    宋王偃高声道:“因为今日是你们退役的日子!寡人是来欢送你们的!寡人知道,在你们之中有很多人不甘心,不服气,国家凭什么强制你们退役?古往今来都没有这样的例子!难道是寡人和大宋国抛弃你们了吗?”

    “不,不是!”

    宋王偃掷地有声地道:“你们,是大宋征战天下的尖刀!你们,是大宋所向披靡的兵士!你们,是大宋的有功之臣!你们所建立的功业,你们为这个国家所付出的血汗,你们的汗马功劳寡人都铭记于心,整个大宋国都会记得你们的!”

    “寡人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寡人和大宋国并没有抛弃你们!在你们之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将士是老宋人,我们宋国的老宋人劳苦功高啊。”

    宋王偃真情流露地道:“寡人自认为最对不起的就是老宋人,无论军民。自寡人上位以来,屡屡对外用兵,开疆拓土,穷兵黩武!这不过八九年之间死伤了多少老宋人的儿郎?你们没有这个概念,但是寡人有啊!”

    “在历次的战争中,战死的老宋人将士至少超过十三万!这是什么概念?我们老宋人原来只有睢阳、淮北和陶郡三郡,人口只有一百多万,十三万啊,老宋人差不多一半的男丁都葬送在了战场上,这让寡人于心何忍?”

    宋王偃捶着自己的心口说道:“现在我们宋国已经与四面的邻国握手言和,少有战事,这正是我大宋国休养生息的时候。将士们,你们的爹、娘、妻子、儿女、胞兄胞弟,你们的邻居、朋友和亲戚都在等你们回家团圆呢!”

    “人世间最可悲之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好多将士出征在外,或者戍守边疆,数年乃至于十数年都没有再见过自己的亲人,此非人道也!”

    “将士们,你们回去吧!回去之后,你们一定要专心劳作,耕种、打猎、放牧、打渔,不管你们做什么营生都是在为我大宋国出力!你们一样是我大宋国的好儿郎!当然了,寡人希望你们回去之后最好娶上几个媳妇儿,生多几个儿女,早生早育,国家一定厚待之!”

    宋王偃看见了高台下的将士们的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万众瞩目之下,宋王偃昂着头说道:“寡人可以向你们保证!一旦有大规模的战事,你们将会是第一批预备役!”

    “大王万年!大王万年!大宋万年!大宋万年!”高台下的将士又山呼道。

    宋王偃的话还没说完,他又道:“将士们,这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为了保持我们大宋雄师的战斗力,为了精简兵马,为了将更多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只能暂时委屈你们了!”

    宋王偃这么一个一国之君都向将士们解释了,他们焉有不感动之理?

    “愿为大王效死!愿为大王效死!”将士们山呼道。

    “哈哈哈哈!”宋王偃打手一挥道,“寡人不需要你们效死。你们只要回去之后好好生活,好好过日子,这便是对于国家,对于寡人最好的报答了!凡有战,召必回!”

    ……

    等宋王偃散去了诸位将士,自己在一众宿卫的簇拥之下走下了高台的时候,大都督公孙衍和治粟内史苏贺赶紧迎了上去,紧随在宋王偃的身边,落后半步,听候吩咐。

    “苏贺,退役的将士们的慰问金可发放到位了?”宋王偃询问道。

    苏贺垂手道:“一个不落,全都发放到位了。王上,只是,发放这么多的慰问金是不是……”

    “一人一千枚刀币多吗?”宋王偃哼了一声道,“这些将士几乎全是老卒,他们能征惯战,为我大宋国出生入死多年,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血汗!退役的将士们劳苦功高,这仅仅一千枚的刀币寡人还嫌给的少呢!”

    唉,好吧,说宋王偃爱兵如子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千枚刀币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刀币和铜钱是宋国的货币,一枚刀币相当于一百文铜钱,一文铜钱能买一个烧饼,相当于后世的一块钱。

    这一千枚刀币,那可是相当于后世的十万块钱呐!

    不过宋国倒是财大气粗,每年宋国的财政收入大概是两亿八千万枚刀币,裁撤十万兵员,所需的慰问金是一亿枚刀币,这所需的慰问金的确很多,不过宋国倒是还伤的起!

    苏贺俨然是一个守财奴的样子,哭丧着脸道:“大王啊,你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在国库里的布帛、财物折合刀币不过十亿,这方方面面都需要钱财,修建直道,打造新式武器装备,修缮沙丘宫等,这那件事不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啊?”

    “十亿刀币看似很多,但是国家现在大力发展民生,工程繁多,每一桩都需要钱呐!”

    “钱钱钱。寡人看你都掉进了钱眼儿里了!”宋王偃哭笑不得地道,倒是没有因此而责怪苏贺。

    作为一个治粟内史,即后世的财政部长,当然需要比较抠门,能精打细算的人去干了。能省则省!

    宋王偃摆了摆手道:“修缮沙丘宫的事情暂且搁置吧。反正两千多间宫室已经足够供给后宫的妃嫔、宫婢和内侍们居住了。”

    “大王英明!”苏贺垂手道。

    闻言,宋王偃撇了撇嘴道:“苏贺,你可是寡人的钱袋子。日后有什么困难只管上报,钱财乃身外之物……但是该用是还是要用的。把钱财堆在国库里放着不花有什么用?”

    “诺。”

第393章 东巡() 
在大朝会上,宋王偃说出了一个让群臣都为之一窒的话。

    “诸卿,寡人欲巡行睢阳郡、陶郡、吴郡和会稽郡,体察民情!”

    “大王万万不可啊!”

    “不可啊大王!”

    群臣闻言,顿时哗啦啦地跪下一大片。其中的治粟内史苏贺更是憋屈地站出来反对!擦,昨天还跟宋王偃哭穷呢,本来还以为这位主儿会消停一段时间的,没成想现在又折腾了这么一出!

    巡行?巡行跟打仗一样都很烧钱的啊!

    宋王偃巡行东方各地,路途遥远,负责宿卫的兵马肯定需要一两万,再加上妃嫔、公子、内侍和宫婢,这些人加起来肯定超过两万人!

    这花销极大且不说,还要折腾沿途的郡县好好招待宋王偃的大驾。

    劳民伤财,劳民伤财呀!

    看到群臣都这么激烈地反对,宋王偃愣了一下,不过他却没有生气。他自然不是那一种不体恤臣下,任性妄为的君主了!一些逆耳的忠言宋王偃还是听得进去的,毕竟忠言逆耳利于行嘛。

    苏贺愁眉苦脸地道:“大王三思啊!一国之君之巡行,实在不是一件小事。如今我宋国上下,举国拮据,一心发展民生,大兴工程,王上在此时巡行各地,乃是劳民伤财,与我宋国当前奉行的国策是相悖的呀!”

    你个小气鬼。

    宋王偃摇摇头道:“诸卿,寡人欲出巡之事绸缪久矣。平日里寡人虽然有过微服私访的经历,却为实事,不曾体察过我宋国的民情!寡人坐于深宫,耳目不及国内怎可?”

    “我宋国已行新政,然而收效甚微。寡人观诸卿所提出的谏言都不甚满意,实在太过于笼统了!”

    你可以微服私访嘛!苏贺和群臣心里是这么吐槽的,不过都没胆子当着宋王偃的面说出来。

    毕竟以往宋王偃微服私访都是偶然兴起,或者是那些地方发生了什么灾害,或者是带着极重的目的性的。

    而且宋王偃每一次微服私访,多则一两个月,少则几个时辰,这样还想体察宋国各地的民情?别扯淡了!

    当然了,宋王偃也不想干这么劳民伤财的事情。不过巡行之事他是志在必行!

    微服私访的时间太短,不尽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国之君总不能在朝堂上消失太久了吧?虽然宋王偃的威望极高,不过长时间不见他抛头露面的话,大家都很担心他会发生一些什么意外啊!

    苏贺知道宋王偃的性子执拗,轻易改变不得,故而又苦着脸问道:“不知道王上要出巡多久?”

    闻言,宋王偃认认真真地思索了一下,说道:“寡人此番出巡,将经过商丘、睢阳、彭城、终点是吴郡的姑苏,回程是为会稽、陶邑、仪台和安墟。多则一年,少则三五个月。”

    说真的,在战国乱世,似宋王偃这般大肆出巡各地的君主还真没有。

    天下列国的君主,无不是微服私访,或者是轻装简从的,宋王偃如此大费周章地出巡,着实是让人肝胆俱裂!

    唔,群臣想了想,似乎古时候的大舜和大尧他们都喜欢出巡。不知道宋王偃这一回出巡打的是什么目的,不过应该不是惩治那些贪官污吏了,毕竟现在的宋国贪官污吏还是极少的。

    宋国现在用的是察举制,王公大臣们可以举荐贤能,但是一旦他们举荐的贤能出了什么事情,就算他们没有包庇也会被株连的!

    不要说什么法不责众的话,没看见上一回的曲阳、钟离等地遭受水灾,又出现了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克扣贪墨赈灾粮的,宋王偃一怒之下,哗啦啦的都几百个人头落地,几千人受到牵连了吗?

    就连苏贺自己,也因为举荐错了一个人而被罚了半年的俸禄,从亚相的位置被贬到了现在这个治粟内史的位置,真是苦大仇深啊!

    苏贺又道:“不知道大王此番出巡,要带多少宿卫的兵马?”

    闻言,宋王偃试探地伸出了四个手指头,说道:“四千人可否?”

    “万万不行!”

    “不行啊大王!”

    相国黄庸还有苏贺等大臣都跳着脚反对,恨不能使宋王偃回心转意。

    苏贺急声道:“大王乃是万金之躯!驾撵出巡,怎可只带四千兵马?”

    汗,还以为群臣以为四千宿卫是多了的呢!宋王偃叹了口气,说道:“寡人实在是不想过于劳民伤财。寡人此番出巡,沿途的郡县都不可过于破费,寡人体恤国库的赋税来之不易,然则势在必行,出巡于各地,都在我宋国的国内,而我宋国的盗贼皆已被清除,太平国家,何来的危险之说?四千宿卫足以!”

    苏贺跪下来磕头道:“大王三思呀!我宋国的各地郡县,国中固然安全,但是难免会有宵小作乱,不可不防。而且我宋国如今乃是大国,泱泱大国,王上你作为一国之君,出巡各地,只带四千宿卫保驾护航,实在是太过寒碜了!”

    “这若是传扬出去了,天下人还会以为我们宋国暗弱,国力凋敝了呢!实在有损于国家之威仪!大王,以臣之见,不如等我们宋国的直道完全竣工之后,王上再出巡,届时国富民强,道路更加畅通无阻,岂不快哉?”

    快你个头!

    宋王偃黑着脸道:“还要等我们宋国的直道全部竣工?那需要多少年?”

    “这个……”苏贺心里默算了一下,然后硬着头皮道,“回大王,按照现在的进程。五条直道想要全部竣工,大概需要十年!”

    “十年?”宋王偃嗤笑了一声,站了起来挥着手道,“十年,十年啊!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昂,寡人现在的岁数已经三十有五了!寡人还能有多少个十年?你们告诉寡人,寡人还有多少个十年?”

    在出巡的事情上,宋王偃的确是操之过急了。

    不过这也是难免的。古人的寿命一般比较短暂,能活到四十岁算是正常的,寿终正寝的,能活到五十岁那是人生之圆满了,能活到六十岁的,基本上是大圆满,睡觉都能笑醒。

    能活到七十岁的寥寥无几,百里挑一的几率。能活到八十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