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桀宋 >

第348部分

桀宋-第348部分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生出一些非议。”

    “如此,倒是寡君冒昧了。”姬根讪讪地道。

    这时,又有一个小校飞骑而来,跪下道:“报!大王,西周公姬朝求见!”

    “传。”

    “诺!”

    一听闻西周公姬朝也来抱宋王偃的大腿,姬根不由得低着头,面露不悦之色。

    过了没多久,一个衣冠楚楚的中年人便乘战车而来,不过到了不足十丈的地方,还没见到宋王偃的人,只看见身影,这个中年人为了表示尊敬,便下了战车,然后快步迎了上去。

    “西周公姬朝,见过宋王!”姬朝随之行礼道。

    “西周公不必多礼。”

    “宋王,寡君是受了天子之命,特地到此来迎接宋王你的。”

    “善。”

    看着周王室最后分封的两个小诸侯在那里针锋相对,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的模样,宋王偃有些好笑,说道:“东周公、西周公,寡人这便进洛邑而去。”

    东周公姬根赌气一般,向着宋王偃垂手道:“宋王,不如你让你的队伍驻扎洛邑吧?不是寡君颇有微词,而是王畿现如今实在是有些残破不堪,不比宋王你的朝歌,甚至是连一些上等城邑都有所不及的!宋王你多年未来洛邑可能不知情。”

    闻言,西周公姬朝顿时老大的不乐意,哼了一声道:“东周公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的洛邑王城,便是天子的王畿之地!洛邑如此,你的巩城也好不了多少!去年我还曾打到你的巩城,不知道残破的城墙,东周公你有没有钱修缮啊?”

    “你!”

    一说到这个,姬根的心里便来气,恶狠狠地道:“寡人有没有钱财修缮城墙,这个用不着西周公你来管!倒是西周公你啊,不知道去年打的一仗,据说你借了许多各国商贾的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得起?寡人可是听说的,你这些日子不时地跑出去围猎,是不是打算逃避债务?”

    “你少在这里胡说八道!”

    说着,姬朝顿时吹胡子瞪眼的,若不是顾忌到宋王偃就在跟前,他都想要撸起袖子,跟这个东周公姬根大干一场了!

    看着两个本来是亲戚,现在却是仇敌一般的家伙,宋王偃不由得摇摇头,说道:“两位周君且打住。这样吧,你们不必争辩什么。正好,寡人这一路鞍马劳顿,所携带的粮秣可能不足消耗多时,东周公、西周公,请你们帮忙筹措一下粮秣可好?”

    “宋王有命,寡君自当责无旁贷!”

    能卖给宋王偃一个人情,这是姬朝和姬根都求之不得的事情。

    不过随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却是让他们都暴跳如雷,又无可奈何!

第535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巩城。

    一队打着天命玄鸟的旌旗的宋卒,披坚执锐,气势汹汹地闯进了府库。

    “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

    看守府库的周军官吏和士卒都惊呆了,赶紧冲上去阻挡,但他们哪里是身经百战,悍不畏死的宋卒的对手?所以三两下,他们就全被撂倒在地上,缴了械,乖乖的蹲到一边去了。

    一个按着青铜剑的都尉下了马,随即打手一挥道:“给我搬!有多少搬多少!”

    “啪”的一声,府库的门全部被踢开,一队宋卒蛮横无理地冲了进去,掀开麻袋上面的遮布一看,顿时愣住了。

    “将军,这没多少粮食啊。”

    都尉的眉头一皱,然后昂首阔步地看着那个被摁住的小吏,问道:“老头,我问你,你们东周公储藏的粮食呢?”

    “都在这儿了。”小吏颤巍巍地道。

    “就这点?”

    “是啊。都在这儿了!”

    好吧,对此宋军都尉颇为无奈。想想也对,东周公国不过巴掌大的地方,十几万的人口,其兵力不过数万,去年又刚刚才打了一仗,没把这些粮秣全部消耗干净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都尉随即又“唰”的一声,拔出了手中的长剑,指着小吏的脖颈,眯着眼睛道:“快说。还有没有?”

    “真的没有了!饶命,饶命啊将军!”

    小吏顿时吓得肝胆俱裂,两腿战战,不过他的脑子一激灵,似乎想起了什么,当即说道:“不过,将军,小人知道国君平日里都将钱财放到哪个仓库里!小人可以带你去的!”

    “好!快点!”

    这时,一个宋卒低声道:“将军,这些粮食怎么办?”

    都尉又看了看地上堆放的几十袋米粟谷物,顿时一脸的嫌弃,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他随即打手一挥道:“全部带走!”

    “诺!”

    然后,都尉又带着一队宋卒,亦步亦趋地跟着那个小吏赶到一间不怎么起眼的仓库外面,随之踹开了仓库的门,打开一看!

    “没想到东周公如此之小,藏私着实不少!搬!全部搬走!”

    ……

    东周公姬根与西周公姬朝都先后接到了自己的府库惨遭劫掠的消息,不由得勃然变色,然后匆匆离去,赶回了自己的宫中。

    看着姬根与姬朝匆匆离去的身影,邹衍不由得讪笑道:“王上,这样明目张胆地抢劫二周国的钱财与粮食,是不是太霸道了一点?恐遭非议啊!”

    闻言,宋王偃满不在乎地道:“寡人知道你想表达什么。邹衍,你是想说这样做,会败坏寡人的名声,还有我们宋国的名声吧?不不不,寡人从来都不会在乎这些!”

    “二周国的藏私着实不少,与其白白便宜了别人,倒不如我们自己据为己有!不过这一回来洛邑,还真是有意外之喜。天子是穷得叮当响,但是两位周公,平日里却是没少搜刮民脂民膏,他们所有的财物,几代人的积累!那些金银财宝什么的,变卖之后,足够寡人再打造一支十万人的军队,这还是绰绰有余的!”

    宋王偃的这一副嘴脸,着实“丑恶”不堪,不过邹衍表示很喜欢。

    以宋国当前的强大,怎么耍流氓都不成问题,别人只会说一下,却不敢口诛笔伐什么的。

    这个时候,即便宋王偃如何欺辱周天子,哪怕是直接纵兵抢劫周天子的王宫,只怕天下列国都没有谁敢站出来反抗的。

    邹衍随之看了看所在的中军大帐,说道:“王上,为何我们不直接进入洛邑,觐见天子呢?”

    闻言,宋王偃睥睨了邹衍一眼,说道:“进入洛邑王城?那不知道你让天子给寡人住哪儿?天子啊,现在名为天下共主,实则混得不咋地,连一个封君都大大的不如。而且我们宋国虽然已经一家独大,列国无有争锋者,但是不可太过盛气凌人!”

    “周天子还有一个大义的名分。邹衍,寡人欲为诸侯之长(方伯),不知道你认为寡人应该怎么做?”

    诸侯之长,即方伯。方是商朝时期的地方诸侯的名称。例如,人方、鬼方等。

    方伯是管理某一个地带地方诸侯的长官,多为当地较大的诸侯担任。例如西伯候,是管理西方的方伯。

    西周之后,有类似的职位,不是方伯这个名称了。例如,齐侯,管理山东一代,类似殷商的方伯,所以他也自称方伯。

    秦始皇废除封建后,没有诸侯了。但地方较大的官吏还是以方伯自称。

    一般统治一个州(汉朝)、一个道(唐朝)、一个路(宋朝)、一个布政司(明朝)的人,往往自称方伯。意思是自己的责任跟殷商的方伯一样重大。

    邹衍听到这话,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王上欲为周公乎?”

    “周公……”宋王偃愣住了。

    “正是。昔日周公旦辅佐周成王,为太师,兼任太宰,三公之位有其二,王上欲窥周室,欲问鼎天下,不妨效仿周公,先取得其太师之位。”

    邹衍垂手道:“昔日晋文公、齐桓公、秦穆公皆为方伯,方伯者,诸侯之长也。这些受命称伯的诸侯,对外以周天子的名义统帅诸侯、对内以‘伯父’、‘伯舅’的名义代天子理政。所以臣以为,大王你只需要取得周天子的任命,成为方伯、太师即可。”

    “善。”宋王偃微微颔首道。

    西周严格的施行宗法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国人的统治序列。

    就官制而言,大体上有卿士-诸侯-卿大夫三等。卿士辅佐周天子执政,诸侯世守其国,卿大夫辅佐诸侯治理国家、并且从诸侯手里领受世袭采邑。

    西周的最高官职是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其下分设六卿、五官等。由于三公之类的官职是授予位高爵尊的诸侯的,而诸侯们在出任周朝大臣的时候也要治理自己的国家,所以三公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通常执掌中央权力的是太宰,太宰本来是王室的家庭事务总管,因亲近统治者,所以从夏商以来太宰的地位一直处於上升的趋势中,在西周可以说达到了顶点。

    在非常时期,诸侯出任的三公,就因为其本人所掌握的强大武力而发挥着实际的执政权力,周成王初立之时,以“召公为保,周公为师”,周公旦“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直到七年后成王成年,周公才还政于成王。

    此间,周公、召公数次以成王的名义征发诸国兵,平定管、蔡、武庚的叛乱,重新征服乘武王去世而叛乱的东方五国,权力实际上超越了当时的周成王。

    《史记•周本纪》说:“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由此可见三公的权力。

    成王年幼时,周公为了很好的保护和照顾成王,还兼任了太宰,总领王家事务,这也是后来太宰权力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春秋时期,周朝的执政者称正卿、冢宰,其下间有一二副职,称介卿。

    平王东迁之后,一直以郑国的国君(伯爵)为正卿。后来周王夺取政权,并由此和郑国开战,之后的中央设两名卿士,以右卿士为首。

    春秋中后期,王室日渐衰落,中央执政者是所谓的伯。

    这里的伯不是伯爵的意思,而是受周天子授权管理诸侯的特别职务。

    出任伯的,都是诸侯中武力强大、道德高尚而为诸侯所敬畏者。

    历史上总共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位,称之为春秋五霸。这些受命称伯的诸侯对外以周天子的名义统帅诸侯、对内以“伯父”、“伯舅”的名义代天子理政。周朝固有的卿士等已经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动。

    战国时代,王室衰微,已经失去了中央政府的地位,成为一个很小的地方政权。

    现在邹衍谏言宋王偃,让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未尝不可。毕竟在来洛邑的路上,宋王偃便已经思索了许久。

    当然了,光是有了一个周天子的大义的名分,还是没什么卵用的。

    毕竟周王室现在只是一个空壳子,没看见就连东周公和西周公还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巴结宋王偃,被宋军抢劫之后,还屁都不敢放一个吗?

第536章 座次() 
“大王,现在天下列国的王上,都即将抵达洛邑。臣听闻韩王与魏王早已准备就绪,只待大王你抵达洛邑王畿,现如今韩王仓与魏王嗣的车驾已经距离洛邑不过半日的路程了。”

    听到这话宋王偃颔首道:“今我宋国一家独大,天下皆尊宋,我宋国应该独尊之,自尊之。如何才能显示自己的霸主之威?无他,主持公道,使列国顺服耳!”

    “不知道大王打算怎么做?”邹衍颇为疑惑地道。

    “寡人欲在这座大营当中,中军大帐之外的校场上,立九根旗杆,令列国皆效仿我宋国将自己的国旗悬挂上去!”宋王偃点到为止,没有多说。

    邹衍是一个聪明人,闻言,便当即站了起来,垂手道:“大王圣明!臣这便吩咐下去。”

    “善。”

    邹衍当即命人将宋国的天命玄鸟的旌旗悬挂在最中间的一根旗杆上。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旌旗和图腾。

    第二个抵达洛邑大营的,是赵王雍的队伍。

    赵王雍是怂恿宋王偃聚集天下诸王于洛邑的,故而没有顾忌那么多,在听到宋王偃的车驾出行之后,便立即从邯郸出发,直奔洛邑王城而来。

    看着眼前的九根旗杆上,最中间的位置已经悬挂了宋国的国旗,赵王雍不由得蹙眉道:“宋人这是何意?”

    旁边的相国肥义回答道:“宋王立了九根旗杆,而他已经向天下列国都发出了照会。现如今,天底下只剩下宋、秦、齐、楚、韩、赵、魏、燕和中山九国,诸如二周国不计其中,宋王此举,想必是欲让到来的诸国都将自己的国旗悬挂上去吧。”

    闻言,赵王雍深以为然地道:“把我们赵国的国旗悬挂上去吧。就放在宋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