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桀宋 >

第382部分

桀宋-第382部分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潺潺的流水在脚下,为了避免被楚军尽早发觉,渡河的宋军将士都没有打着火把,而是摸黑,接着黯淡的繁星慢慢进兵的。

    虽然那个樵夫声称垂沙一线的泚水河,河水较浅,但谁都不敢保证他是不是在撒谎。此是楚地,樵夫为楚人,出卖这样的情报,固然有重金利诱,可是其中真假谁都不敢确定。

    而在泚水河对面的楚军壁垒之内,瞭望塔上,几个楚兵还在那里打瞌睡,睡眼惺忪的。

    这样的情景被巡逻的都尉看见,不由得一鞭子抽打过去,啪的一声打在士卒的胳膊上,厉声道:“大胆!汝等身负守卫之重任,怎可在此睡觉?若是这个时候敌人突然打过来,你们还想活命吗?”

    一个嘴硬的楚兵道:“将军,敌军怎么可能打过来?就算打过来,也应该挑个时候吧!僵持半载,未有战事,小的看这场战事多半会虎头蛇尾地结束掉的。”

    “说的什么胡话!”都尉斥责道,“给我好好看着。若是对面跑过来一个敌军,我要了你的脑袋!”

    “是,是。”

    目送着都尉离去,几个楚兵松了口气,又不由得对都尉咒骂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一座瞭望塔上的楚兵忽而大喊大叫起来。

    “敌军!是敌军!”

    “敌袭!敌袭啊!”

    “铛铛铛!……”代表战争来临的铜锣声骤然响起,扰人清梦,原本已经沉沉睡去的楚军将士不由得惊醒过来,受了惊吓。

    那些睡死的楚兵都被战友踹了几脚起来,而后各自穿上衣甲,提起武器,开始杂乱无章,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的冲出营房。

    原本在战争期间,是不允许卸甲的,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卒都不许卸甲,这是为了应对任何的突发状况。

    但是楚军与三国联军在泚水一线僵持半年,未有战事,双方的将士都不由得消极起来,锐气全无,所以睡觉的时候连甲胄都脱去了。

    楚人已经反应过来。孙烈当机立断,拔出了手中的阔剑,遥指对岸的楚军壁垒高声道:“将士们!汝等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随我冲!”

    “冲啊!”

    既然已经暴露了,那么宋军便全无顾忌,纷纷狼嚎了一声,撒开脚丫子就向着楚军那高大的壁垒冲击过去。

    “放箭!快放箭!”

    让楚人感到绝望的是,此时宋军已经不知何时冲到了城寨之下,就顺着锁链往上攀爬着。锁链是铁制的,一时之间楚兵都没办法砍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宋卒从底下爬上来,然后将自己杀死。

    而楚军这里还想放箭呢,却不料好多士卒还没赶来,故而瞭望塔和城寨上的楚兵只能稀稀疏疏地放了几箭,却压根儿就没对敌军造成什么大的伤害。

    看到楚军城寨的大门洞开,在对面的匡章不由得大喜过望,当即挥剑道:“传令下去,全军出击!”

    “杀啊!”

    有了一万宋军精锐打先锋,后来的联军将士更是一往无前,很快就渡过泚水河,直扑楚军营寨。

    完了完了。

    将军唐昧看着四散而逃的楚军士卒,还有冲击而来的联军将士,在杀了几个逃兵无效之后,他不由得万念俱灰。

    旁边的庄喬劝道:“将军,大势已去!咱们撤兵吧!”

    “撤?往哪儿撤?”

    “息城!咱们可以往息城撤退!”

    这个时代,不存在兵败的将领便要抹脖子自刎,以死谢罪的传统。大败之际,正需要主将去收拢溃兵,重整旗鼓。

    唐昧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带着残兵败将往息城的方向撤去。没成想韩军、魏军都已经停止追击,那宋军却还锲而不舍地追击下去,一时之间,楚军将士狼狈逃命,死伤惨重。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宋军这是在逼降逃命的楚军将士。

    此役,史称垂沙之战,匡章率领宋、韩、魏三国联军,大破楚军于泚水,斩首五万,俘虏六万有余,楚将唐昧死于乱军中。楚军残部在庄喬的带领下,狼狈逃回郢都。

    三国联军趁机扩大战果,相继攻克垂丘、叶、邓、宛以北的大片疆土,攻城掠地,而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为韩、魏两国夺取。

    楚国震动,天下震动!

第593章 天下皆抗宋() 
郢都,楚王宫。

    收到楚军战败于垂沙,全军覆没的战报后,楚王熊槐便瘫坐在王位上,一言不发,沉默得可怕。

    若是换作以前,在楚国的全盛时期,带甲百万,疆土方圆纵横五千里的时候,雄据南方的时候,骤然接受这种败仗,楚王熊槐可能一时之间心里接受不了,然后暴跳如雷。

    但是现在熊槐是接受不了也必须要接受,因为他连暴跳如雷的资格都没有。

    过去的楚国财大气粗,底蕴雄厚,可以让他使劲儿地折腾,不服就干,打到战胜为止。就好比当年的丹阳之战,楚军战败,但是楚国又很快尽起倾国之兵,大举攻秦的蓝田之战一般。

    可是现如今的楚国做不到了,真的做不到!

    看着朝堂上低着头,沉默不语的大臣们,楚王熊槐有些颓然地道:“众卿,垂沙一战,我楚军最后的精锐都覆没了。宋、韩、魏三国联军乘胜攻克叶、邓、垂丘等大片城池土地,进犯我楚国之腹地。而宋军还在垂丘休整,寡人还听闻朝歌方面仍在调兵遣将,欲再度进犯我楚地。尔等有何退敌之策?”

    这时,上大夫靳尚出列道:“大王,当此时,我楚国已经疲弊不堪,兵少而将寡,府库无钱粮,士气全无,不可一战。故而臣请大王派出使者,向宋、韩、魏三国议和。”

    议和?这不是乞降吗?

    楚王熊槐真的很不甘心,不过他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退敌之策。大战,楚国已经打不起,现在楚国连十万的兵马都可能无法调集了。

    “芈原,汝意下如何?”

    对于屈原,楚王熊槐虽不似当初那么推心置腹,宠信屈原,但是对于屈原的能力和眼光,熊槐还是极有信心的。

    屈原站出来说道:“王上,臣以为可以同宋、韩、魏三国议和,止戈罢战。韩王、魏王那里还好说,能以宋国强势,威胁列国为由,引起二王唇亡齿寒之感,如此可使韩魏两国退兵。但是宋国,可能无罢战之意!”

    “此话怎讲?”

    “楚宋两国比邻,宋强则楚弱,楚强则宋弱!当年宋国的心腹大患为齐国,而今齐国已经破落,沦为了区区的数千乘之国,但我楚国的底蕴还在,宋王何不想弱之?”

    闻言,楚王熊槐不由得瞪大眼睛道:“芈原,汝是说宋军还是会继续攻略我楚地?”

    “然也。”屈原作揖道,“王上,臣只怕宋军此番不为弱楚,而为破楚也!而今宋军主力距离我郢都不过五百里,急行军的话三五日可至郢都城下!而我楚国沿途城池之防务,形同虚设!如何阻挡?”

    屈原的此言一出,不仅楚王熊槐再一次瘫软在王位上,就连附近的大臣都勃然变色。

    “若是宋人真的执意破我郢都,破我楚国,如之奈何?”

    屈原沉声道:“王上,今宋国势大,侵略成性,诸如韩、魏、齐、燕等国都惧之,为宋之爪牙,为虎作伥。这普天之下,能勉强与宋国一战者,唯楚、秦和赵国!除了再度征兵,保卫郢都之外,臣请王上向咸阳和赵国派出使者,晓之以理,以宋威胁论,说服秦王与赵王出兵迫宋。”

    “秦宋两国并不接壤,秦军何以迫宋?”楚王熊槐迟疑地道。

    “王上可以承认秦国据有商於、黔中之地的事实,交割国书,令楚秦结盟。同时,让秦王出兵,借道韩国或者魏国,借口军事演习,伺机窥宋即可!”

    “善!”

    “那么赵国呢?”

    “赵国一直在韬光养晦,自赵王雍胡服骑射之后,赵国愈渐强盛,兵戈犀利,吞林胡、楼烦之地,辟地千里,置云中、雁门、代三郡。今赵国将灭中山,完全可以腾出手来胁迫宋之边境!使宋国不敢全力攻我楚国!”

    “善!”

    楚王熊槐这才起身道:“诸卿,此为国难也!想我大楚,立国七百余年,除了当年的孙武、伍子胥破楚之外,还从未遭逢如此国难!吾等的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方有我今时今日之楚国!寡人为楚国之君,尔等为楚国之臣民,俱有保家卫国之责!”

    “传寡人诏命,自寡人以下,举国之男丁,十三以上,五十以下之男丁俱要枕戈待旦,聚于郢都整训!昭昭大楚!共赴国难!”

    “昭昭大楚!共赴国难!”

    这一回楚王熊槐是认真的。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再不奋起反抗,楚国便是真的一败涂地,最后郢都破而楚国覆灭!

    ……

    公元前308年初夏,楚军败于垂沙,被迫向宋、韩、魏三国乞和,承认三国联军所攻占的邓、叶、垂丘、垂沙等数十座城邑,并交割易地国书。

    韩王与魏王欣然允之,宋王却无法接受,继续调兵遣将,欲挟大胜之势破楚。

    不料,韩魏两国突然撤兵,悍然撕毁盟约,据邓、垂丘等城池而守之,切断了宋军归国的道路,新郑和大梁方面还在调兵遣将,对匡章所率领的八万多的宋军进行合围。

    宋军由此困守于垂沙,前面是广袤的楚地,背后是将近二十万的韩魏联军,宋军进退不得。

    另一方面,楚王熊槐又派人出使咸阳、邯郸,促使两国出兵。

    秦王荡以樗里疾为将,统兵十万借道韩国,打着军事演习的旗号窥视宋地。赵国方面,赵王雍亦是派出十万兵马游离在武安至石头长城一线,隐隐有南下之举。

    面对秦、赵、韩、魏四国的动作,宋国猝不及防。

    “气煞寡人也,真是气煞寡人也!”宋王偃在大朝会上暴跳如雷。

    原本耍流氓是大国的权力,没成想韩魏两国竟然还摆了他们宋国一道,撕毁盟约,合围垂沙一线的八万宋军。而且秦、赵两国都出兵窥视宋地,迫使宋国不得大举进攻楚地。

    形势对于宋国真是越来越危急了。

    宋国固然是一家独大,疆域幅员辽阔,带甲百万,但是以一国之力,可架不住秦、赵、楚、韩、魏五国的联合进攻,而且宋国失势之下,难保北面的齐国和燕国不会出兵南下,下来分一杯羹!

    天下皆抗宋!

第594章 奇袭郢都() 
“王上息怒!”群臣山呼道。

    宋王偃虽然极为生气,火冒三丈,但是还没有到失去理智的地步,故而他很快就冷静下来,坐回王位上,扫视了陛台下的大臣们一眼,沉声道:“诸卿,今秦、赵、韩、魏四国之兵来势汹汹,虽暂无进攻之举,然窥视之意昭然若揭!夫牵一发而动全身,吾宋国当如何应对?”

    子干一向都不是主战派,这一回见到宋国吃瘪,宋王偃又是如此的生气,不由得站出来道:“王上,臣以为应当与楚国议和!此番危机,全因攻楚之战而起,王上没有答应楚人乞和的事情,执意破楚,这才招致今时今日之乱。”

    “子干,汝是在说寡人的不对吗?”宋王偃颇为不满地道。

    攻楚之战若是错误的,就是在打宋王偃的脸!还是啪啪响的那一种!

    原本宋王偃的如意算盘打得挺好的,但是事情的发展实在出人意料。天下列国现在都以宋国为最大之威胁,能事宋便事宋,不能事宋便抗宋!

    似韩魏两国,原本是宋国的马前卒,三国联军破楚军于垂沙,前一刻还好好的并肩作战呢,下一秒便翻脸不认人,大打出手了!

    其实韩国与魏国这么干,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宋国的国势已经如日中天,一家独大,若是再任凭宋军破楚,乘胜扩大战果的话,楚国这个国家能不能存在不好说,但是宋国必将更为强大!现在的宋国已经足以令列国战栗了,如果宋国再灭楚,或者是攻略楚国的大部分疆土,那么天下列国可能以后都无法再抵抗得住宋国的进攻了。

    楚国让大家很讨厌,但是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唇亡齿寒的道理诸王还是明白的。

    “臣不敢!”子干作揖道,“王上,切不可意气用事。我宋国固然强大,但以宋国这一国之力,可敌秦、楚、赵、韩、魏五国之力否?不可!列国之所忌惮者,无非是我宋国破楚,据其地,有其民,拥其利。”

    “既然如此,臣请王上派人出使郢都,同意宋楚两国议和之事。同时再派遣使者到新郑、大梁,质询韩王魏王何以合围我宋军于垂沙!如此,秦、赵之军,将不战自退也!”

    闻言,宋王偃黑着脸道:“子干,你说的这些寡人都知道。但之前的攻楚之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