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桀宋 >

第431部分

桀宋-第431部分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薨了?”

    宋王偃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开春。

    嬴荡的薨逝,的确是出人意料的。在原来的历史上,秦王嬴荡死于公元前307年,七年前嬴荡因举鼎绝膑而亡,时年23岁,可谓是英年早逝!嬴荡也因此一举成为了历史上最有名的作死的帝王之一,泯然众人。

    但由于宋王偃这个穿越者的出现,宋国一家独大后,秦王荡没敢那么作死,故而逃过一劫,没有去举雍州鼎。

    绕是如此,秦王荡还是死了,被淬毒的箭矢射死的。

    对于宋王偃这个想要一统天下的野心家来说,秦王荡在这个时候暴毙,无疑是是让他喜闻乐见的事情!

    本来宋王偃还担心,以秦王嬴荡的刚烈的性格,会趁机捣鼓出秦、韩、魏三国联军出来进攻宋国的,可是现在看来,大可不必为此担忧了。

    如今宋国一家独大,在赵国倒台之后,秦国已经独木难支,再加上苟延残喘的韩魏两国,亦是打不过一个宋国!

    只需三五年的时间,宋王偃很有信心,可以横扫剩下的秦、韩、魏三国,一统海内!

    老天爷无疑是很眷顾宋国,眷顾宋王偃的。韩魏两国太过弱小,宋王偃随便派出十几万的兵马,即可一战成功,灭掉其国。

    但是独独一个秦国,秦国与当年的楚国一般,拥有着极大的战略纵深,疆域方圆四千里,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当然了,连年的征战,再加上秦王荡的穷兵黩武,秦国早已破败不堪,不过大国的架子还在,只是精锐尽丧,可战之兵不过二三十万!

    有崤函之险,想要攻灭秦国,谈何容易?

    而现在随着秦王嬴荡的死,秦国国内势必动荡,在没有任何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历史上的“季君之乱”一定会重演的。

    秦国的季君之乱,是公元前307年,年轻的秦武王因年轻力壮,孔武有力,在进军周王室最后的城邑洛阳后,与手下三位力士比赛举象征天下的大鼎,不慎被大鼎砸断腿骨,失血而死,因没有儿子,而秦惠文王的儿子众多,争相继承,便开始了王位争夺战。

    芈八子的同母异父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任职,只有他最有势力和能力,这时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背后撑腰的楚国一起,物色并拥立自己的外甥公子稷为王。

    公子稷当时在燕国做人质,燕国人送他回国,他才得以继位成为秦昭襄王。昭王即位后,年纪还轻,尊母亲芈八子为宣太后,主持朝政,让舅舅魏冉执掌大权,并任命为将军,卫戍咸阳。

    第三年,即秦昭襄王二年(前305),任庶长的季君公子壮和大臣、诸侯、公子造反,全部被魏冉诛灭。史称“季君之乱”。

    宋王偃随之将苏秦、子干、苏贺、鹖冠子四人找来,入宫议事。

    “寡人刚刚得到的情报。秦王荡已死,秘不发丧,直到甘茂率军回到咸阳,与樗里疾一道宣读了秦王荡的遗诏,这才事发。”

    宋王偃眯着眼睛道:“诸位,此番变故与我宋国有利,然如何将利益最大化?”

    闻言,苏秦四人都勃然变色。

    苏秦道:“王上,不知秦王荡的遗诏中,立谁为后继之君?”

    “公子稷。”

    “是他。”苏秦沉吟了一声,说道,“公子稷这个人,臣略有耳闻!嬴稷是已故的秦惠文王的诸子中,能力最为出众的一个,据说当年惠文王有意立嬴稷为储君,只可惜嬴稷当时还年幼,惠文王虽然重用关东列国的贤才,在心里却还是偏向于本土的公卿大夫的。”

    “王上,臣听闻公子稷有惠文王之遗风。若是嬴稷为秦王,只怕秦国又将国力大增,成为我宋国的又一劲敌呀。”

    “寡人担心的正是这个。”宋王偃颔首道,“不过现在看来,大可不必!”

    “王上何出此言?”

    “嬴稷为秦王,颇得出身关东的大臣的拥戴,但是似司马错、嬴壮、嬴击等这些秦国本土的贵族大臣们,他们会愿意吗?不,他们不可能愿意!秦国的权力这块肥肉就这么大,关东列国的大臣多一点,他们秦国本土的公卿大夫就少一点。而一旦嬴稷不能平衡这种态势,秦国必乱。”

    闻言,苏秦微微颔首道:“如此看来,王上是打算支持公子壮,与继位的嬴稷分庭抗礼?”

    “正是。寡人已经派出黑衣卫与公子壮接触,相信公子壮绝不会拒绝我们宋人的这份好意的!”

    又与四位重臣商议了一些事情,已经是中午,宋王偃随之拍了拍手,顿时就有几个宫娥将午膳端上来。

    宋王偃的午膳很简单,就一鼎白米粥,一盘萝卜丝,一盘黄瓜片,一盘不知名的肉,几个面饼,真是要多寒碜有多寒碜!

    这样的食物,乃是寻常百姓家的吃食,平日里连一般的富贵人家都看不上,都是下等人吃的。可是宋王偃贵为一国之君,竟然吃的是这种食物,怎不叫人唏嘘?

    “吃吧。”宋王偃笑眯眯地道。

    宋王偃这可不是在养生,或者是斋戒什么的,而是真实的情况就是如此。

    为了养活刚刚纳入版图的赵人,宋王偃不得已,以身作则,下令举国上下省吃俭用,一天吃两餐,捐出剩下的菜肴和米饭,送去旧赵地。

    为了养活这些赵人,宋王偃着实不容易,也把宋国的臣民们都坑惨了。

    不过这一切在宋王偃看来都是值得的!

    “王上,这是什么肉?”看着盘子里的肉,苏贺不由得疑惑地出声道。

    “鸟肉和老鼠肉。”

    “……”

    值得一提的是,宋王偃还下令开放各地的山川河泽,派遣军队或者是黎民百姓进去狩猎,打到的猎物除了一部分交公之外,可自己享有!

    这样一来,倒是养活了不少的宋人,又能满足其口腹之欲。

    就在宋王偃与四个重臣吃午膳的时候,一个来自西方的消息,便突如其来!

第677章 子启的信() 
“这是……子启的信?”

    宋王偃接到这封信后,这才想起了自己已经十年未曾见过面的儿子,子启!

    想当年,子启奉他的命令,率军接到韩、秦,征辟西域,本来经过两年的征伐,宋军的八千锐士已经横扫西域36国,基本上统一了整个西域的。

    奈何,当时刚刚继位不久的秦王荡想要立威,又对西域的宋军势力倍感忌惮,故而命令司马错率军,消灭了西域的宋军!

    当时宋军连同西域联军是全军覆没的,西域由此还并入了秦国的版图中,算是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而子启当时生死未卜,据宋王偃后来派出的商旅,打探回来的消息,这才知道,子启还活着,只是他带着不足三百的骑卒,一路向西。

    看着子启的亲笔信,宋王偃真是越看越心惊,手心手背都是汗!

    “王上,子启在信中都说了些什么?”王后干婉在一侧,颇为急切地问道。

    “子启在信中,给寡人详细地介绍了,他这一路西行,所过之处的风土人情!”

    “他说,他这十年来,一路向西,足迹遍及西方的众多国度、部落,西行之路何止五万里?在遥远的西方,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西域之外,曾经有着一个亚历山大帝国,其幅员辽阔,且大于我宋国数倍!人口多于我宋国!土地多贫瘠,然则人文知识丝毫不下于华夏!”

    “而这个所谓的亚历山大帝国,在其建立者亚历山大一世死后,便四分五裂,分为托勒密王国、塞琉西王国、马其顿王国和色雷斯王国!”

    对于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帝国,宋王偃还是知道的。

    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宋王偃一直渴望一统天下,然后开始征辟世界的战争。这个野心,一直被他藏在心底,现在被子启的这一封信,又点燃起来了!

    “那子启还有说别的吗?就没有家书?”

    看着干婉心急火燎的模样,宋王偃含笑道:“婉儿你且放心。子启已经在回国的路上!他在信中说,自己已经位于塞琉古王国的都城塞琉西亚,相信,最多年底,子启就应该回到朝歌了。”

    ……

    为了尽快灭掉剩下的秦、韩、魏三国,早日一统天下,宋王偃不得不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几年。

    自长平之战结束后,宋国就开始韬光养晦,鼓励生育,发展民生,储备粮食。

    公元前299年五月初,宋王偃以白起为将,率军十万攻伐韩国。同时,又以熊子丹为将,起兵十五万攻打魏国。

    为了避免秦军出面,宋王偃又命令匡章统率二十万之众,围困函谷关,将秦人阻挡在崤函之险内!

    宋国的这一系列的动作,又吸引了天下人的瞩目。

    不过这个时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宋国一统天下的大势已经不可阻挡,任何胆敢挡在宋国这辆战车前面的人,都将被碾压,灰飞烟灭!

    白起率军伐韩,三日之内攻克韩国重镇华阳(战国时期,各国的城池土地重名的很多),直接兵临新郑城下!

    韩王仓见秦军出关不得,魏国自身难保,代国更是弱小不堪,鞭长莫及。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韩王仓最终接受了宋国开出的条件,开城献降!

    韩国覆灭!

    白起灭韩,从战斗一开始,只用了五日,可谓神速!

    另一方面,熊子丹率军灭魏,遭受的阻力可不小。

    熊子丹率军突然进袭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宋军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

    三个月后,大梁城坏。

    魏王嗣出降,魏亡!

    对于亡国的韩仓和魏嗣,宋王偃可谓是十分大度的。

    宋王偃封韩仓为韩君,将阳曲封给他,世袭罔替!封魏嗣为魏君,将上方封给他,世袭罔替!

    令宋王偃万万没想到的是,更是让秦人大跌眼镜的的,仅仅在魏国覆灭的一个月后,代国便遣使,请求归降宋国!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宋军同时进击韩魏两国的时候,北方的匈奴蠢蠢欲动,出兵攻取了代国的河套地区,还占领其北部的大片疆土,兵临城下,就连代国的都城都被包围了!

    代王章还算是有骨气的,宁死不降,同时还向朝歌派出使者,请求归入宋国。

    宋王偃欣然接受后,随之又命令白起为将,率领步骑十万,战车三千乘,解代城之围,而后,又在河套大破匈奴人,歼敌八万,俘获了一大批的牛马等畜牧。

    白起班师回朝的时候,宋王偃还曾询问过他,如何以十万步骑取得如此大捷?斩首八万啊!

    当时的白起回道:“王上,我一名宋卒可抵五个匈奴人!臣故意与匈奴人野战,有马蹬和马蹄铁之犀利,来去如风,战力剽悍,又以书信的方式骗匈奴人归降,故坑杀,得以歼敌八万!”

    白起不愧是号称人屠的男人,这一番话说得眼睛都不眨一下!

    仅仅在公元前299这一年中,宋国便接连吞并韩、魏、代三国,这样一来,宋国的对手只剩下一个秦国!

    次年,即公元前298年,宋王偃以匡章为大将,起兵40万,不惜一切代价,猛攻秦国的函谷关。同时,宋王偃还命令白起率军十万,乘舟师,携带足够的粮草军需,从汉水直上,又借丹水,趁着武关兵力空虚之际,攻克武关!

    为了应付来犯的宋军,秦王嬴稷命令樗里疾领兵二十万死守函谷关(切记,一半兵力出自武关大营),随即,秦王嬴稷又惊闻白起率军攻秦,不由得命令沿途的城池固守待援,还以魏冉为大将,率军十万人直扑武关!

    昔日白起破楚,鄢郢之战的事情还历历在目,故而秦王嬴稷对于白起这个人的凶名,一直是提心吊胆的!

第678章 季君() 
秦国咸阳,秦王宫。

    已经继位近三年的秦王嬴稷高坐在陛台上,下面是身穿玄色衣袍的大臣,左侧为文臣,右侧为武将。继位这么久,嬴稷早已熟悉秦国的大臣们对他的大礼参拜,唯唯诺诺。

    甘茂出列道:“大王,白起率军十万,陈光舟师,沿着汉水而上,过丹水,趁着武关兵力空虚之际,一举攻克了武关。大王虽然命令穰侯(魏冉)带兵驰援武关,但是白起此人用兵,诡异多端,故而宋军已经撤出武关,沿着丹水进入商於,恐于丹水之源登陆,北上进犯蓝田也!”

    “相国是认为白起会带着宋军进犯蓝田吗?”嬴稷淡淡的出声道,虽然继位不过数年,但是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