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桀宋 >

第457部分

桀宋-第457部分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既然人家都已经打上门来了,不还以颜色的话,还以为他们宋帝国的人好欺负呢!

    当然了,以陈国这一己之力,想要挡住塞琉西王国这么一个超级大国的进击,那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所以在调兵遣将的同时,子启又向朝歌求援,征求子偃的意见,而且还分兵向周边的秦国、齐国、赵国发出求援。

第718章 马其顿方阵() 
子偃得到塞琉西王国入侵的消息,不禁勃然大怒。

    好啊,自己还没去征伐这个白皮猪的国家,他自己倒是找上门来了!

    子偃当即下令,调集帝国内部的十万精锐,会合西域附近的陈、齐、秦、赵四国之军,以白起为统帅,率领几十万联军出征。

    此一战,不仅自卫,还要反击,争取如攻灭孔雀王朝一般,灭了还处于上升期的塞琉西王国!

    塞琉西王国继承了马其顿人的特性,穷兵黩武,侵略成性。有这么一个强大的邻居在自己的身边,子偃始终是不怎么放心。

    当然了,子偃还是贪图塞琉西王国的富庶的。

    塞琉西王国,不同于贫瘠的东胡、匈奴和百越等这些游牧民族,这是一个真正的希腊化的王国,武力鼎盛,文化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吞并塞琉西王国,宋帝国的势力将渗透入中亚、欧洲东部,将整个中东地区都纳入版图中。

    公元前287年七月初,还没等到帝国的军队抵达,秦、赵、齐、陈四国的军队,就在秦公白起的统率之下,在楼兰城外击败了来犯的塞琉西人。

    那一战,联军歼敌九万余,俘虏两万人。

    白起又率军,进攻塞琉西王国,相继攻下摩苏尔、古尔奈、亚美尼亚等八个巨大的城市,依靠着霹雳炮的威力,宋军一路所向披靡,攻城掠地,无往而不利。

    塞琉古一世随即亲率大军23万,进驻塞琉西王国的重要城市塞琉西亚,与宋军在底格里斯河一线展开激战。

    “风,大风!风,大风!……”身穿白衣黑甲的宋军将士们,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在天命玄鸟的旌旗的引领之下,摆开架势,一副视死如归,煞气凛然的模样,看上去十分的震撼。

    这里是位于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小扎卜河沿岸一带,往日放牧的地方,却即将沦为一片焦土。

    宋军的方阵依旧强势,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看起来就让人感到头皮发麻。

    “这就是击败了印度人的宋帝国的军队吗?不错,看上去的确很强悍。”塞琉古一世看着眼前的宋军方阵,在震撼之余,不由得连连惊叹。

    而在宋军的中军大纛那里,看着眼前的马其顿方阵,白起亦是连连点头,说道:“看来我们的敌人,亦是一支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的军队。这阵势摆的挺好,就是不知道打起来会怎么样。”

    身边的子启说道:“秦公,你可莫要小觑了塞琉西人的方阵。塞琉西人继承了亚历山大帝国的战争因子,继承了马其顿方阵,当年亚历山大,就是依靠着这个马其顿方阵横扫希腊、波斯、埃及、印度等强国大国的,不容小觑啊。”

    “陈公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在一侧的匡梁道:“我看这塞琉西人,不过如此。我大军进击塞琉西王国,不过一个月,便横扫其八个大的城市,歼敌十万人不止!这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遇到过什么像样的阻击啊,这些身材高大,皮肤白皙,满身狐臭的塞琉西人,根本就是外强中干嘛!”

    白起闻言,摆了摆手道:“不可大意。敌人的马其顿方阵,能做到打遍天下无敌手,其优点可见一斑,我远征军之前能所向披靡,那是因为没有遇上马其顿方阵,没有碰上塞琉西王国的真正的精锐。这一战,可毕其功于一役也!”

    枪林耸立,军号长鸣。

    漫天黄沙中,似有锥墙矗立。当整齐的步伐震动大地之时,一列骑兵从杀进宋军的视野前。

    匡梁见状,说道:“秦公,此番我军有骑卒二万人,皆为久经战阵之兵。不如秦公命寡人从侧翼出击,只需一万骑卒,寡人便可包抄过去,切断了塞琉西人的后路,然后大军可顷刻而歼灭之!”

    白起摇摇头道:“再等等。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敌情不明,不可贸然出击。”

    “秦公说的是,倒是寡人冒昧了。”

    “这个马其顿方阵,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步兵方阵,而是多兵种配合作战的方阵!难怪,亚历山大能靠着这个方阵,打遍天下无敌手。只可惜,他们碰上了咱们宋帝国的方阵!”

    白起想教马其顿人做人,教他们打仗了!

    其实真正的马其顿方阵,从广义上而言,马其顿方阵并不仅仅指重装步兵组成的长枪阵。除了世人熟知的重步兵方阵,还有一击必杀的重骑兵,以及使用短矛和大盾的轻步兵、投掷标枪的辅助步兵和轻装骑兵。

    它是西方第一支多兵种协同作战的部队,也是亚历山大军事才能的杰作。若非天才率领他们,否则在一般将军的指挥下,可能尚未开战就已乱成一团。

    在马其顿军团中,最主力的部队当属重装步兵组成的长枪方阵了,亚历山大的一切战术都围绕着他们展开。

    他们手上的武器是长枪,长度往往有三、四米,需要双手才能端起来。他们的盾牌比斯巴达人的小,用皮带挂在脖子上,再穿在左臂上,以便他们空出左手来端长矛。

    他们同时穿着铜制胸甲和马其顿式头盔,以胫甲保护腿部。

    这些重装步兵在作战中通常组成16×16的方阵,前六排的人平放长枪,后十排的枪尖则斜指向天。16个这样的基本方阵组成一个“小方阵”,而四个“小方阵”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型方阵,人数高达16384人。

    在沙场上,庞大的方阵军容严整,步伐整齐,担任军队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用密集的长枪方阵拖住敌人的主力,在战场上摆出坚不可摧的防线,吸引敌人主力部队前来进攻。

    然后,他们利用数不胜数的长矛迫使敌人与之缠斗,为军团中的“铁锤”创造战机。当敌人被纠缠在这枪林之中时,这把铁锤便寻机狠狠砸下,把面前的敌人打得首位难顾,狼狈不堪。

    而这把铁锤,就是军中另一重要力量:重骑兵。

    马其顿北部温和的气候和山地地形,使当地十分适宜牧马,马其顿人因而掌握了优良的马匹来发展骑兵。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伙伴骑兵了。他们头戴铜盔、身披鳞甲,使用长矛和短剑战斗。他们往往被配置在军阵的侧翼,甚至由亚历山大本人亲自率领。

    在冲锋时,他们向着敌人阵中薄弱环节发出致命的一击,是马其顿的一把尖刀。

    以重步兵为“砧板”,像盾一样坚守住防线,再以重骑兵为“锤”,配合其它兵种出其不意重创对手,这就是马其顿著名的“锤砧战术”。

    在东征的路途上,亚历山大大帝将这一战术发挥到极致,几乎所有敌人都败在马其顿这一战术之下。

    在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的伊苏斯战役中,波斯人正是将主力都放在中央,无奈地被马其顿方阵缠住,抽身不得,最终败在了新兴的马其顿帝国手下。

    凭借着这一战术,马其顿方阵横扫希腊、波斯、埃及、印度……大军所到之处,只要是有平原可以施展开的地区,皆攻无不克,为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帝国。

    然而,亚历山大病逝之后,继承者并没有善用马其顿军团的力量。步兵的装备越来越沉重、用于保护侧翼的骑兵反而被削弱,方阵的战斗力每况愈下,最终被罗马军团击败。再加上方阵必须依托平原而战,因而一旦进入复杂的地形,就难以施展甚至不攻自破了。

    正如孙子兵法上所说:军无常势、水无常形。无论曾经多么强大的军队,终有一天会难逃失败的命运。想必亚历山大怎么也没料到:他的后人不仅没有他的睿智,还没有发展和完善方阵,反而是带领它一步步走向分裂和灭亡。

第719章 底格里斯河会战() 
“杀啊!”战斗一开始,是宋军第一时间发起进攻的。

    这一回,宋军并没有用上无往不利的武器——霹雳炮。

    霹雳炮固然很好用,杀伤力和破坏力都很强悍,但是炮弹是有限的。霹雳炮用来摧毁坚固的城池比较好,用在野战上,大可不必!

    匡梁奉命率领一支一万人的轻骑兵从左翼出击,欲以突袭的方式,迂回包抄塞琉西人的后路。

    塞琉西人的方阵,其马其顿方阵就像一个庞然大物,不,应该是说就像是一个行动不怎么方便的胖子,一旦打出一拳,就很难反应过来,所以塞琉古一世并没有理睬出击的宋军的轻骑兵。

    “发射!”

    白起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嗜血的笑意,想必,这些塞琉西人是没见过帝国的床弩吧?

    床弩中国古代一种威力较大的弩。

    将一张或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以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绞轴,用几张弓的合力发箭,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蹶张或腰引弩。

    床弩,又称床子弩,它是在唐代绞车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床弩又可射出“踏橛箭”,使之成排地钉在夯土城墙上,攻城者可借以攀缘登城。床弩还可以在弦上装兜,每兜盛箭数十支,同时射出,称“寒鸦箭”。

    床弩的射程可达三百大步(约合570米),是中国古代弩类武器中射得最远的。

    床弩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由绞盘上线,射程较远,但是精准度不佳,一般采用大规模齐射的战术。

    而宋帝国一向注重于重武器的研发和改进,故而在科学院的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下,床弩的精准度和射程大大地增加了,杀伤力也变得更强!

    “夺夺夺!……”

    整整两千张床弩,一起发射,宛如流星划破天穹一般,疾射到了对面的塞琉西人的方阵上。

    顿时,在塞琉西人的方阵上,惨嚎不止,哀鸿遍野。

    床弩的冲击力和穿透力都是极强的,所以往往一支弩箭,都能穿透两三个人,使他们血流如注,气绝身亡。

    没想到宋人除了霹雳炮之外,竟然还有这么可怕的武器!塞琉古一世不由得头皮发麻,一时之间打了退堂鼓。

    但是为时已晚。

    发射了几轮弩箭之后,宋军的弓箭手们又是万箭齐发,一轮又一轮的箭雨落到了对面的塞琉西人的方阵里,又是一轮惨绝人寰的屠杀!

    塞琉古一世再也忍受不住了,下令全军出击。

    而这正中白起的下怀!

    重型步兵方阵是马其顿方阵中最强大的阵型,这种方阵由一万六千多人的四个小方阵组成。行进时,步兵们以不同的角度举着长矛,步调一致,看起来非常壮观。

    每个士兵手里还有一个圆盾,直径一米左右。方阵中每一排士兵在保护自己左侧的同时也能兼顾到战友的右侧,一旦前面的士兵倒下,后面的迅速补位,齐心协力,齐头并进。

    不过,白起却能一眼看出来,这样的方阵也有缺点,那就是假如从两侧或后方进攻,就能够置之对方于死地。

    宋国士兵虽然勇猛,但是,也要依靠方阵来推进战争。

    部队内由大小不一的方阵组成,基本单位是5个人组成的“伍”,接下来是“屯”,最大的是大将,足有1000人。根据战术的不同,随机应对。宋帝国的方阵中,除了手执长矛的士兵,还有一种戟手,他们通常以个人为单位,专门在方阵内混入外敌时消灭他们。除了戟手,还有一种铍手,能以微型阵型将敌人推出方阵。

    此时的主流阵法十分多样,有方阵、圆阵、雁行阵等八种,可以说,这比塞琉西人的一种阵法丰富多了。

    除了步兵方阵,宋军还有弓弩箭阵,因为,宋弩上弦十分复杂,需要花上全身的力气用脚蹬才可以,所以,这种弩的射程也十分可观,基本能够在150米的范围内有效杀伤敌人。

    这种射程再配合方阵,基本上锐不可挡。而且,比塞琉西人具有优势的一点是,宋军的战车非常给力,可以让士兵们站在车上,发挥自己最强的战斗力!

    公元前8世纪,由于重兵方阵的出现,贵族们早就放弃了战车,所以,亚历山大的部队没有战车的存在。

    不过,他们有各种类型的骑兵,负责在两翼护卫,在两兵相接时能够迅速发起进攻,以求以闪电般的速度取胜。

    总而言之,宋帝国的远征军,在兵力、士气、武器、装备、战术等方面都完败塞琉西人,塞琉西人拿什么取胜?

    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