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桀宋 >

第461部分

桀宋-第461部分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比斯。

    白起击鼓聚将,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面前,肃容道:“诸位,现在的战况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托勒密王朝已经被攻灭,然则更西方的色雷斯王国和马其顿王国已经是人人自危,故而两国皆调兵遣将,组成了联军,已经攻伐到距离底比斯不过五十里外的地方。”

    “对面的敌军有四十余万,并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加。我远征军,不过二十万之众,又是远道而来的疲惫之师,原本属于托勒密王朝的疆土刚刚打下,人心未附,后勤补给已经跟不上了。不过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帝国的大军能百战百胜,寡人百战不殆,再困难的仗寡人都打过,又何惧此一战?”

    众将都站起身,拍着胸脯表示愿意遵从白起的统率。

    白起的厉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个被称之为“人屠”、“杀神”的男人,自统兵作战以来,大战不断,未尝一败。败在白起手下的人不知凡几,直接或者是间接死在白起手下的人,更是超过了三百万之多!

    府衙中的诸位将领,那是形形色色的面孔,宋人、亚述人、匈奴人、塞琉西人、埃及人等人种部族不一而足。他们之中,不乏白起的手下败将,但是正因为他们是白起的手下败将,才会对于白起的能力十分的信服。

    白起又道:“子启,你介绍一下我们的敌人,色雷斯王国和马其顿王国的状况吧。”

    “诺!”

    子启起身,说道:“寡人先介绍一下色雷斯王国的状况。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色雷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部族,距今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然其立国不久,属于亚历山大帝国分裂成的四个王国之一。”

    “关于色雷斯王国的情况,寡人了解得不多。接下来是马其顿王国,马其顿王国是原本亚历山大帝国的中流砥柱,亚历山大一世就是马其顿人!”

    “马其顿地处希腊东北边缘,南接贴撒利,中隔奥林匹亚山,西为伊利里亚,东邻色雷斯。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马其顿明显分成两部分:上马其顿,位于西部,地域广大,山脉纵横,森林密布,适于畜牧业,是马其顿人基本居住地;下马其顿,是块濒临爱琴海的沿海平原,适于农业发展。”

    “马其顿人来源不清,可能是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希腊人的共同后裔。由于僻处一隅,马其顿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基本被排除在希腊邦际生活之外。”

    “而马其顿人则粗犷勇武,被看作是非严格意义的希腊人,许多希腊人甚至称他们是异族蛮人。马其顿国家形成的过程极为模糊。它发展很晚,又长期处于希腊世界外围,没有史家专门以它为记载对象。”

    子启道:“这就是关于马其顿王国的一些情况。而我们的敌军,并不完全是马其顿人和色雷斯人,他们有的是希腊人,有的是塞琉西人,有的是埃及人,还有一些原本亚历山大帝国内部的部族都参战了!”

    白起微微颔首道:“这会是一场异常惨烈的大战。诸位,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战胜了,大家都是帝国的功臣,高官厚禄,城池土地,金银财宝都是属于大家的,但是战败了,等待大家的,不是兵败被杀,就是沦为奴隶这两条路。”

    “愿为帝国效死!”

    大战在即,围绕着一座巨大而坚固的底比斯城,二十万帝国远征军与差不多60万的旧亚历山大联军展开对峙。

    按理说,凭借底比斯城的坚固,宋军想要阻挡亚历山大联军的进攻并不难,甚至可以打持久战,消耗联军的粮秣,迫使联军撤退。

    但这并不是白起想要的,他的每次大战,必求歼灭,而且现在底比斯城的粮食并不多,并不能支持宋军进行大战。更何况,宋军刚刚打下托勒密王朝不久,实在是管理不力,一旦境内的托勒密王朝的残余势力暴乱,只怕白起和宋帝国的远征军,都将葬送在这里。

    不过白起显然并不在意这些事情,在将士们紧锣密鼓地建造壁垒的时候,他却带着导游和自己的卫兵“游山玩水”去了。

    作为统帅的人表现得如此懈怠,一般来说,其麾下的将士有两个模样,一个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士卒懒惰,失去了戒备心。一个是将士们缓解了心中的恐惧和紧张感,而宋帝国的远征军,显然是属于后者的。

    将士们都很相信白起的能力!

第725章 伟大的文明() 
底比斯。

    底比斯有两处,一是埃及的底比斯,再是希腊的底比斯。

    在公元前14世纪中叶的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尼罗河中游,曾经雄踞着一座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都城。这就是被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称为“百门之都”的底比斯!

    “艾尔夫曼,寡人听闻,这座底比斯城的历史,迄今已有1700多年了?”

    “是的。”跟随在白起身边的导游,艾尔夫曼回答道,“将军阁下,底比斯是一座在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期间建立的都城,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史载,当时的底比斯有城门百座,人口稠密,广厦连亘,极为繁荣,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百门之都的美称,异族人曾赞誉这里为宫殿般的城市!”

    “历代法老在底比斯建造了大量的神庙、宫殿和陵墓,它们规模宏大,工艺精湛。然千年岁月流逝,宏伟的宫殿庙宇多已堙没无闻,但从仅存的庙宇遗址和帝后陵寝,贵族墓葬,仍可想象当年底比斯鼎盛时期恢弘的风采。”

    白起微微颔首,底比斯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城,它的兴衰是整个古埃及兴衰的一个缩影。

    从公元前2134年左右,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孟苏好代布兴建底比斯作为都城,直到公元前27年,底比斯被一场大地震彻底摧毁时止,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底比斯在古埃及的发展史上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大概看到了阿蒙神庙祭司们不断增加的财富所构成的威胁,决定推行宗教改革,也就是我们下边要介绍的埃赫那吞改革。底比斯从此又衰落了20来年。

    第二十一王朝以后,随着底比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不断加剧,加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一带的“海上民族”的不断入侵,新王国日益衰落,底比斯也开始了自己的厄运。

    公元前663年左右,入侵埃及的亚述军队再次火烧、洗劫了底比斯。公元前27年,一场地震又使底比斯城里仅存的一些纪念性建筑物瞬息之间倾塌无遗。

    到公元19世纪,只留下一堆废墟的底比斯,成了古墓盗劫者的乐园。在现今埃及的卢克索和卡纳克一带,人们还能见到底比斯遗址的一些断垣残壁。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虽然第十二王朝的开创者门内姆哈特一世曾把首都从底比斯迁到孟斐斯附近的李斯特,但在底比斯仍然为阿蒙神继续兴建纪念性建造物。

    从公元前1790年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王国遭到了外族喜克索斯人的入侵。

    喜克索斯人征服了大半个埃及,最后定都阿瓦利斯,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底比斯经历了第一次衰落。

    埃及人阿赫摩斯一世的率领下,又在底比斯建立了第十七王朝,并在公元前1580年左右攻占了阿瓦利斯城,把喜克索斯人赶出了埃及,开创了古埃及新王国时代。

    新王国时期的法老们再次选定底比斯作为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他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掠取了大量财富和战俘,并把底比斯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显赫宏伟的都城。他们在东底比斯为阿蒙神和他们自己建起了一座座壮观的神庙和宫殿。

    底比斯在埃及古王国时期,是一个并不出名也不很大的商道中心。通往西奈半岛和彭特的水路,通往努比亚的陆路,都要经过底比斯。底比斯的兴盛是跟阿蒙神联系在一起的。法老孟苏好代布把首都定在底比斯后,又将阿蒙神奉为“诸神之王”,成了全埃及最高的神,从此开始在底比斯为阿蒙神大兴土木。

    底比斯在古埃及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就这样被奠定了下来。

    “走,咱们去帝王谷看看。”

    白起口中的帝王谷,其实就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即金字塔。

    夕阳西下时分,底比斯神庙巨大的淡褐色石柱傲然挺立,它似乎正向千里来此朝圣的人们诉说着千年文明和人间沧桑。

    卡纳克神殿处在黑暗笼罩中,万籁俱寂,在卡纳克圣湖畔,在神妙光束的引导下,云游于法老的世界。

    有幻觉之感的旁白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那仿佛是法老在独白,众神在议论,争辩或祈祷,不得而知。

    突然阿拉伯古乐齐鸣,百万雄师严阵以待,法老御驾亲征,歼敌奏捷,凯旋归来,举国欢庆——青灰的、紫红的光束以神殿里的巨大雕像和断壁残垣为背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地映现出一幅幅埃及古王朝千古兴亡的历史匡画。

    “寡人真是很难想象,这么一个文化悠久,底蕴雄厚的国度,竟然会被那些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占领?这真是一种侮辱!”白起对此连连摇头。

    艾尔夫曼微微一愣,表情有些尴尬,因为白起口中所说的“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其实是马其顿人,而他艾尔夫曼正是马其顿人。

    庙门前面对尼罗河,高达38米,称为塔门。大门和神殿之间的大院两边排列着40个狮身半面或者狮身举面的巨大石像,造型质朴,气势宏伟。

    在埃及常见狮身的人或者动物像,从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到狮身牛面像,狮身羊面像。这是因为在古埃及,狮子是力量的象征,为其塑像是显示权力和威力。

    进入主殿,感觉犹入石林,在这个面积近500平方米的主殿里,有排成16行共134根,5人不能合抱的巨石圆柱,其中的12根莲花柱高达21米,全是整块石料雕成,柱上均残留有描述太阳神故事的彩绘和象形文字。

    白起仰望这一根根石柱,不由肃然思远,几千年前埃及人竟然就能建造出这样伟大的建筑。

    艾尔夫曼忽而来到白起的身边低声道:“将军阁下,天色已晚,敌军的游骑不知会不会来到这里,不可让他们发现将军阁下的行踪。这帝王谷,不如改日再来吧?”

    “唉,寡人真想在这里待久一点。”白起油然而生地叹息道,“埃及人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木乃伊等,都给了寡人极大的震撼!这真是一个个伟大的建筑!寡人一定不能让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东西,落入野蛮人的手里!这些地方,只有强者,只有一样属于文明国度的宋帝国,才能拥有!”

    白起随后回到了底比斯城,在给子恒和子偃的信中,他除了请求派出更多的兵力,和一些军需淄重之外,还向二位皇帝描述了埃及的建筑物和自己的所见所闻,相信这是一个奇妙的地方,白起一定要拿下这个地方。

    同时,白起还请求皇帝陛下,将这个地方赐给自己。

第726章 离宫uaiG。() 
接到白起的来信之后,子恒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子偃所在的离宫,与后者商谈此事。

    离宫,是子偃完全按照历史上秦王朝的阿房宫建造的,穷奢极侈。

    前殿是离宫的主体宫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

    离宫前殿占地约800亩,相当于9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磁石门为离宫的门阙之一。

    离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离宫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惊恐却步。

    兰池宫是始皇帝子偃的一座寝宫,又名仙岛。因筑于兰池之畔而名之。

    上天台是离宫祭祀天神的建筑物。

    古代先民认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赐和保佑。皇帝为了使自己的国家物阜民丰,四海长平,定期率领朝臣登坛祈祷天神。

    上天台作为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动场所,专供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用。古代曰:“社”。“社”代表国家。“稷”为谷神。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发源于黄土高原远流长的农耕文化。

    此外,在离宫之内,还有一处上林苑,专门供给皇室中人狩猎的。

    子恒赶到离宫,将手中的书信毕恭毕敬地递到太上皇子偃的手上。

    子恒已经继位两年,威望日隆,但是依旧不敢对子偃的意志有任何忤逆的地方!父皇终究是父皇!

    “父皇,这是秦公白起从底比斯城发来的书信。他请求帝国增派兵力,赶赴底比斯作战,同时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