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桀宋 >

第97部分

桀宋-第97部分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上!……”干婉终于扑到了宋君偃的怀里,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地大哭起来了。

    过了好一阵子,子偃向着在人群里的子恒招了招手,子恒过来。

    “恒儿,你是寡人的嫡长子,我们宋国的公子,日后还会是世子、国君。此番如若寡人无归,你要好好地照顾你的这些弟弟妹妹,还有母后她们。”

    “是,孩儿知道了。”子恒强忍着没有落泪,一个劲儿地点头道。

    宋君偃幽幽地叹了口气,旋即最后跟众人告了别,登上战车,义无反顾地下令全军出发。

    子偃承认自己的确是一个刚愎自用,唯利是图的人,他知道这种脾气可能会害了自己,害了宋国,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一个人的性格能这么容易就改变的话,就不能说是人性了。

    子偃不甘心吃到嘴里的河内郡再吐出去,拱手相让给韩赵魏三晋,他知道为了这场战事,宋国死伤了多少的将士,耗费了多少的粮草军需,财帛田宅。

    本来,按照群臣的想法,可以把军队从河内郡撤出来,然后驻守阳晋、马陵一线,依靠那里的山川险阻去抵抗三晋联军的进攻。

    守的话应该是守得住的,毕竟收缩了防线,时日一久,三晋联军自然不战自退了。

    可是宋君偃不服气啊,他知道宋国不能再战了,但是他还是由着性子,御驾亲征。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宋君偃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所以他决定再战!不胜则死,绝不苟活!

    “贞儿,你怕吗?”子偃回过头,问了身后的贞姬一句话。

    贞姬是执意要跟着宋君偃上战场的,之前伐魏的战事,她的部队刚刚赶到濮阳,战事已经基本上告一段落了,所以这一回贞姬是非要上战场打仗不可的了!

    贞姬没有直接回答宋君偃的话,而是笑吟吟地道:“君上,你冷吗?”

    “呃……有点。”

    “君上听说过葬沙的故事吗?”

    “葬沙?”

    “是的。塞外传说,凡是痴心的女子,若是穿上最美丽的衣衫将自己与于这滚滚尘沙当中,上天便会给她一个承诺,将她一生的思念,化作大漠里的一粒轻沙。”贞姬柔情似水地望着宋君偃说道。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不,其实这是一个很凄美的故事。”贞姬的眼神有些迷离,说道,“传说,古代晋国有一位叫做夫余的大将军,在一次远征犬戎的途中,邂逅了一个美丽的犬戎女子。这个女子是犬戎的女将,万夫莫敌,勇武异常,她爱上了这个名为夫余的晋国将军,于是俘虏了他。”

    “这女子还是犬戎一个部落的首领,她带着自己的部落投奔了晋国,可惜为晋人所不容。君上,你知道这对痴男怨女最后是什么结果吗?”

    宋君偃摇摇头道:“愿闻其详。”

    “女子和将军日久生情,互相爱慕,在一次犬戎大军南下的时候,晋国的边军已经无力抵抗了。将军和女子领兵守城,当天夜里,女子就跟夫余将军讲了这么一个凄美的故事,葬沙。”

    “翌日,将军出战,那是一个风沙纷飞的天气,将军大败而回,但是当他回到城池的时候,看到的却是满地的死尸,在城门口,一个奄奄一息的身影还在那里看着他,迷恋地看了他最后一眼,只留下了一句遗言,‘为你守一座孤城’。”

    好凄美的故事!宋君偃的心里也不由得感慨万千了,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所打动了。

    贞姬又道:“故事还没有结束。随后犬戎大军杀来,夫余将军力战到底,终于在所有将士全部阵亡,自己也没有气力的时候,抱着犬戎女子的尸体自刎而死了。”

    “……”

    子偃若有所悟地问道:“贞儿,你说的这个‘葬沙’的故事,是想表达什么呢?”

    “君上,若臣妾是那个犬戎女子,你愿意做臣妾的夫余将军吗?”

    宋君偃笑了笑,旋即把贞姬的娇躯抱在了怀里,让她靠着自己的胸口,说道:“愿意。寡人愿意。”

    只是,寡人舍得吗?不舍得!

    “贞儿,寡人来为你唱首歌吧。”子偃忽而道。

    “哦,君上还会唱歌?”贞姬诧异地道。

    “哈哈哈哈,寡人的这歌儿听上去可能会很古怪,很朴素,却很真实。”

    “臣妾要听!”贞姬就这样依偎在宋君偃的怀里。

    子偃回过头,最后看了一眼那横无涯际的商丘城,还有他眷恋的姬妾儿女们,轻轻的哼唱道:“血花飘青山遇绝壁

    星火燎离人依依

    经年不知情

    往事随风去

    树影乱半世流离

    采桑归夕露沾我衣

    不知他可经风雨

    捣衣长河堤

    年华随水去

    惜别一展鲲鹏意

    醉梦天下

    动乱金戈铁马

    这天下可是你家

    乱世辉煌

    生死两茫茫

    这辉煌可叫人断肠

    乱世殇折了几人腰

    争天命战火滔滔

    剑动情飘渺

    罪血比天高

    曲在弹谁的寂寥

    天涯路此去复迢迢

    望不断映乱眉梢

    岁月又涟漪

    相思无人提

    灯影残空留叹息

    ……

    弹指间流年不过刹那

    浮生乱他征战天下

    风云虽动英雄不白发

    轮回间又是一年春夏

    挥手中度多年牵挂

    若邵华逝怎能等到他

    ……

    春归秋去

    火桑已漫天际

    不知何时是归期

    灵心如玉

    守一生无惧

    待君归携手红尘去

    待火桑落后我亦归去!”

第148章 攻心为上() 
“杀啊!”

    “给我上!”沉闷的战鼓声经久不绝,身穿浅红色战衣的披甲赵卒,在各自的长官的督战之下,悍不畏死地拿着长戈铜剑,冒着敌人密集的箭雨爬上了邺城的城头,跟垂死挣扎的宋军将士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

    赵人的勇武是有目共睹的,他们虽然是跟韩国、魏国一样同出三晋,但是却跟秦国是一个老祖宗,一样是嬴姓赵氏,所以赵国民风剽悍,尚武之风不逊于强秦。

    三晋当中,赵国的侵略性最强,疆域面积也最为辽阔,屡屡征战。而且赵国位于北方,经常跟匈奴、娄烦、北狄这些塞外的部族作战,擅于骑射,战斗力也不是一般的强悍。

    不过宋人的将士也不是好惹的!

    宋国自从推行了军功制,杀了一个甲士拿着人头就能去领赏,积攒军功。所以宋国的将士们在大战的时候往往是奋勇杀敌,视死如归。

    更何况守城的宋军全都是经历过大仗的将士,他们很多都是自宋君偃上位以后,开疆拓土的尖刀。他们跟霸齐、强魏还有越国的兵马作战过,身经百战,其勇武和血性一点都不比攻城的赵人差!

    “将军!将军!北门那里已经被攻破了!大股赵军正在向那边涌进来了!”一个衣甲上粘稠的血液,灰头土脸的披甲校尉飞奔过来,向着正在东门调度各方,并亲自上阵的简雍跪着高声喊道。

    简雍一听到这话,顿时急眼了,他喝道:“毕万呢?我不是命他死守北门的吗?赵人怎么会破门而入了?”

    这个校尉哭道:“将军啊,毕万将军已经以身殉国了!北门真的是守不住了!现在好多赵军都从北门杀了进来,我们的士卒还在巷子里跟赵人搏杀,危如累卵啊!”

    简雍跺脚道:“点起三千人马,跟我一起去把北面的敌军打出去!”

    “诺!”

    ……

    赵韩联军围攻邺城已经有二十七日了,宋军的守军是简雍,城里兵马两万,但是他们面对的却是足智多谋的赵国上将军赵刻,还有整整十五万的赵韩联军!

    现在的三晋联军当中,赵国独占鳌头,出兵最多,足足有十万!魏国次之,也有八万的兵马正在围攻干骜部的两万将士,围攻朝歌。韩国最少,也有五万将士跟随赵国的大军攻击邺城。

    面对着大军围城,面对着数以七倍的敌军,简雍并没有认怂,他硬是凭着邺城这一座魏国耗费多年国力,打造的坚城抵挡了十五万敌军近一个月的进攻!

    在守城的这些日子里,简雍跟将士们同甘共苦,经常上了城头去指挥作战,去跟冲上城头的赵国将士厮杀。所以简雍也被射中了两个暗箭,身上也有了不大不小的四五道的伤口!

    惨烈啊!

    守城的兵马,在依托邺城,负隅顽抗的时候,死伤的将士也是数不胜数!现在还能在城头上坚守的宋军士卒已经不超过一万二千的了,但是他们斩杀的敌军却超过了两万人。

    宋军的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真的是让人感到畏惧。

    他们那顽强的战斗意志也让人肃然起敬!

    在冷兵器时代,好多从军入伍的将士都是为了混口饭吃的,所以他们真的很少给君王卖命,很少有着较强的国家意识。可是这些宋军的将士已经不一样了,他们已经脱胎换骨了!

    在大战中,不管是野战还是守城战,按理说兵力折损超过三分之一,即便是军纪严明的兵马也要崩溃了。

    有的精兵譬如魏武卒这样的也要出现溃兵,出现临阵脱逃的现象。

    甚至像去年的平邑之战,赵军在死伤超过五分之一的时候,就被齐魏联军一战而击溃了。

    “宋人的战斗意志还真是让人感到恐惧。”赵刻拿着青铜剑在战车上,眺望着不远处的邺城的城楼,看着那些还在负隅顽抗的宋军锐士,他的心里也不由得感慨万千。

    “停止进攻!”赵刻下令了。

    “停止进攻!”上将军的命令由上而下,通过战鼓的声音去号召那些已经冲上了城头浴血奋战,或者是还没爬上云梯的联军士卒赶快撤走。

    令行禁止,联军的将士们还是能做到的,于是他们如潮水一般向着联军的城下的方阵那里退去。

    韩军的主将王陵有些不解地道:“上将军,为何停止进攻?现在才午时啊,敌军的士气也快要瓦解了,正好可以一鼓作气拿下这座邺城啊!”

    赵刻闻言,摇了摇头道:“想拿下邺城,谈何容易?我们十五万联军围着一个邺城已经进攻了二十多天了,几次攻入城里,却还是被打了出来,死伤颇为惨重。”

    “王将军,我观宋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得差不多了,若是一再的猛攻,只会适得其反,让敌军产生垂死挣扎的想法。上兵伐谋,然兵法当中最精妙的,无过于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我认为咱们要攻心为上!”

    “攻心?如何攻心?”

    赵刻笑着指着对面的城池说道:“劝降!”

    这个时候,看见城下的赵韩联军的将士已经偃旗息鼓了,暂时停了攻城战,稍事休息。在城楼上坚守的宋军士卒也不由得蹲下来喘口气,拿出水和干粮吃了。

    “城外的敌军足足有十几万之多,数倍于我,这仗可怎么打啊。”

    “谁说不是呢!老子这一个月来在城头上不知道砍死了多少的敌人,手都软了!可是敌军怎么杀都杀不完!”

    “唉,我们现在困守这一座孤城,也不知道君上会不会派遣大军来增援。敌军的攻势如此猛烈,真不知道我们还能守着邺城守多久!”

    “是啊。这场战事已经进行了整整半年了,俺们远征在外,死也死在了外面,不能魂归故里,实在是遗憾的事情。俺想家了。”

    “俺也想俺爹了!呜呜呜,他就俺一个儿子,俺死了他可怎么过活呀!”

    “这……征兵的时候,不是说家中独子的不能从军的吗?怎么你会跑到军中来?”

    “你懂什么!俺是后来被征召的!我们宋国现在是家家户户都出兵了,俺听说隔壁家一个十四岁的小哥儿也被征召了。”

    ……

    此时,从城下的联军方阵当中,忽然冲出来两千多名赵国的甲士,他们在各自的盾牌手的掩护之下,亦步亦趋地走到了城池之前,在宋军弓箭手的射程之外。

    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这些敌军似乎不是想要再度发起猛攻,而是统统放下了武器,把手里的盾牌、青铜剑、长戈、铜戟之类的兵器统统丢到了一边去。

    在城楼上的诸多宋军将士们警惕的目光当中,赵国的这些将士仰望着城头,引吭高歌,在整个死尸横陈的战场上响起了一曲悲凉、粗狂的充满宋风的诗歌。

第149章 商颂()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