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桀宋 >

第98部分

桀宋-第98部分

小说: 桀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49章 商颂()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当城下的赵军将士唱诵这一诗歌的时候,简雍就感到大事不妙了。这一首诗歌是宋国的国风、国粹,或许放眼天下,只有饱读诗书,或者是读过《诗经》的人才知道这是一首什么诗歌。

    但是,这首诗歌在宋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啊!

    这诗歌正是《诗经。商颂。玄鸟》,此篇为祭祀颂诗,整诗写商的“受天命”治国,写得渊源古老,神性庄严,气势雄壮。由此来设想这一祭祀场面的话,当是何等的声势浩大,音调宏亮。

    这些还不是最致命的!

    如果在平常的时候,简雍听到有谁在唱诵玄鸟歌,他或许会拍手叫好,点一个大大的赞。但是这是在前线啊,而且唱诵这首诗歌的还是他们的敌人啊!

    果然不出所料,城下的赵军将士极具渲染力地唱诵着玄鸟歌,城上却忽然响起了一阵阵的哭声,或者是抽噎之声,好多的将士都哭天抢地,开始往着东边的方向看了过去。

    那是他们的故土,是他们的故国啊!

    “别听了!不许听了!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简雍气急败坏地命令诸位都尉、军侯去约束自己的部卒,有大哭大喊的将士直接被杀掉了,所以将士们只敢发出了阵阵的抽噎的声音,却还是被动摇军心了。

    城下的王陵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拍手叫好道:“哈哈哈哈!妙哉!妙哉!上将军此举当为绝妙的攻心之计!此时城里的宋军还能有多少的战斗力呢?战意全无了!”

    闻言,赵刻也是捋须微微颔首,显然是很满意这种效果的。

    宋军的将士上上下下思乡心切,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想都能想得到的事情。

    不管是哪一支远征在外的军队,征战超过半年的,其士卒都会想家,思念家乡的亲朋好友,怀念故土的一草一木。这个是无可厚非的。

    若是大军连战连捷的话,或许将士们就不会暴露出这种低落而消极的情绪,但是现在宋军可是龟缩在这邺城里面,四下无援的处境啊。

    他们的将士甚至都怀疑他们被国家抛弃了!

    历史上的四面楚歌,莫不如是。

    有的人走投无路之下,可能会选择死战,但是有的人走投无路之下,也会选择投降,苟且偷生。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宋军的将士们思乡心切,睹物也会思人的,现在突然听到了关于家乡,关于故国的诗歌,朗朗上口。

    他们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没有人不会为之动容的!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于是,城头上的士卒们开始不顾长官的阻拦,不害怕被杀头的危险,他们开始置军法军规于不理,自顾自地哼唱起了这首故国的诗歌。

    一边唱着,他们还一边落泪,有的将士还蹲在那里嘴里念叨着远方的家人。

    “你还唱?老子活劈了你!”一个都尉举起了青铜剑,想要把一个倔强的士卒杀死,但是他却被简雍伸出手阻止住了。

    简雍幽幽地叹道:“将士们思乡心切,我很理解。也罢,既然我简雍不能带着你们建功立业,也要带着你们回归故国!”

    他也准备投降了!

    在赵刻的授意下,一个嗓门大的校尉骑马跑到城门口,举着白旗,所以没有人射杀他。

    校尉高声道:“宋国的将士们啊!你们已经被围困了近一个月了!你们的国君已经抛弃你们了!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汉子!外无援军,你们还能在这邺城里面坚持多久?”

    “你们在家乡的父母妻儿还在等着你们回家!故乡的屋舍,故乡的耕地,故乡的水土,故乡的人们,难道这些你们都不想念吗?放下武器投降吧!我们可以送你们回家!”

    听到这些话,城楼上的宋军将士更是泪流满面,泪如泉涌,一个个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阵阵的哭嚎的声音。

    兵无战心了!

    就在简雍准备举白旗,命令麾下的将士放下武器,跟城外的韩赵联军投降的时候,忽然从联军方阵的大后方起了阵阵的骚动,大股的烟尘从东面飞扬起来。

    “杀啊!”轰隆隆的一片巨响当中,旌旗蔽日,那绘着天命玄鸟的图腾的旌旗却格外的显眼。

    简雍和瞭望塔上的士卒一眺望,顿时喜不自禁地高声喊道:“是援军!是我们宋国的军队!援军来了!”

    蹲在城头的宋军士卒闻言,原本死寂的眼神里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宋君偃统率着从商丘带来的三千精锐,其中有八百是陷阵营的锐士,他们虎入羊群一般,骑着高头大马飞驰进入韩赵联军的方阵里面,一往无前地呈现一条突围的直线,径直往着邺城的城门口那里冲过去。

    附近的成群的敌军想要阻挡他们,却都是步卒,猝不及防之下根本不能在第一时间调整阵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宋军飞骑厮杀,手里挥舞着长矛大戟,挑飞己方的一个又一个士卒。

    “这些宋军的战斗力竟然恐怖如斯!”赵刻有些头皮发麻地惊叹道。

    旁边的韩将王陵忽然看到了这股突如其来的宋军,其大纛竟然写着“宋国君偃”的名号!

    王陵睁大了眼睛,嘴巴微张地道:“那、那个……上将军,好像是宋君偃御驾亲征了!这股宋军的主将正是宋君偃!”

    “什么?!”赵刻也被震撼住了。

    赵刻回头一望,果不其然,那个昂藏九尺,身穿华丽的银白战甲的英武男人,不正是宋国的君上子偃吗?好吧,赵刻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宋君偃的本尊,但是架不住宋君偃的那天下无敌的武力啊!

    妈了个巴子的,手下无一合之敌,冲阵能力如此强悍,还能让身边的将士死而无怨地给他挡刀子的男人,不是宋君偃还能是谁?这个形象也很符合啊!

    赵刻此时也有点怂了,他听说子偃最喜欢擒贼先擒王了,最喜欢斩将夺旗了,若是他执意冲到他这个中军大纛的这里,自己是狼狈而逃呢,还是跟高唐一样赌一把,擒杀宋君偃呢?

第150章 赵侯,甍() 
“跟我杀啊!”

    在宋君偃的丈八蛇矛之下,韩赵联军的将士就犹如土鸡瓦狗一般,被轻易地敲碎了。

    子偃身先士卒,冲在宋军一字长蛇阵的最前沿,背后有骑卒举着一面“宋国君偃”的大纛,还有一面绘着天命玄鸟图腾的旌旗,和一面“宋”字的旌旗也被骑卒举着,他们高声呐喊着,犹如饿虎冲入了羊群里一般,肆无忌惮地屠戮着附近的敌人。

    在宋君偃的身边,跟着一个身材颇为娇小的女将。

    贞姬在别人的掩护下,也杀死了一个敌军的悍卒。敌人的血液飞溅到她的如玉的脸颊上,殷红阵阵,宛如梅花斑点,贞姬有些心神震颤了,不过她随即就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宋君偃投过来的关怀的目光。

    贞姬笑了笑,俏皮地笑了笑,又挥剑杀死了一名赵卒,她在心里暗道:为了你,为了我的君上,杀尽天下又何妨?

    看到子偃即将带着兵马入城了,赵刻也不由得心急火燎地调兵遣将,战鼓声阵阵,联军的方阵开始变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赵刻迫切地想要留住宋君偃,这样战争就没办法打下去了!

    子偃也故意给了他一个机会,让更多的将士入城,自己则是殿后,每一次挥动丈八蛇矛,都能带走一个乃至于好几个敌人的性命。

    见状,赵刻气极了,这不是挑衅他,挑衅他们赵韩联军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取下宋君偃首级者!赏五千金!拜上大夫!”赵刻气急败坏地叫嚷道。

    他不是一个遇事冲动的人,不过是人都有脾气啊,宋君偃如此挑衅他们赵韩联军,不还以颜色的话是要振奋敌军的士气的!

    “杀!”这时候,从韩赵联军的方阵里面冲出了数十员战将,都尉、校尉以上的将领纷纷出战,想要挑战一下宋君偃这个号称“天下第一勇士”的男人。

    当然了,他们也不傻,单枪匹马地跟子偃一对一的斗将,肯定会死得很惨。但是群殴就不一样了,宋君偃毕竟是一个人,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这么多战将蜂拥而上,子偃还能一一击杀吗?

    宋君偃未免贞姬被殃及,于是一骑绝尘,抡着丈八蛇矛就直接挑死了一员敌将。

    “噗嗤!”一道血箭喷洒而出,子偃“昂”的大喝了一声,又排开了横扫过来的几把长戟,随后欺身而上,跟几十员战将战作一团。

    我们宋国的战神啊!城楼上的宋军将士们看着宋君偃那勇猛无敌的身影,顿时精神振奋,在那里高喊万胜!

    贞姬被陷阵营的统领任嚣给拦住了。他们上去只会碍手碍脚的,反而影响了宋君偃的个人武力的发挥。

    一个敌将想要趁着宋君偃架住几把长矛的时候,从背后偷袭,大戟已经刺了出去,可是冷不丁的子偃一个回眸,然后伸开了臂膀,避开了几员敌将的攻击,一个回马枪就将那个偷袭的家伙给挑飞了!

    子偃一人独斗敌军数十员战将,即使他因此而死,天下第一勇士之名也不会被玷污的。

    虽死犹荣啊!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短短一柱香的时间里,宋君偃竟然一个人就杀死了敌方整整五十多名战将!

    卧槽,不是韩赵联军的战将们太弱了。而是宋君偃的武力值的确是太变态了啊!

    瞧瞧,在众将的围攻之下,竟然一点事情都没有,云淡风轻地横着丈八蛇矛立马在那里!

    “撤!撤……收兵!”赵刻被吓破胆了,惊慌失措地下来鸣金收兵。

    这个时候真的是不能再战了,看看那些联军将士害怕的眼神,真是吓死人了。这特么还是人吗?分明就是怪物啊!

    “万胜!万胜!万胜!……”城楼上的宋军将士们看到自家国君那勇猛无敌的声音,不由得欢呼雀跃起来。

    有这么一位战无不胜的战神,他们心下大定!

    ……

    此时,在赵国都城,邯郸。

    “相国!安……安平君和世子来……了吗?”一方床榻上,赵语一脸病色地躺着,向着边上的内侍问道。

    “正在殿外侯着。”

    “快传!”

    “诺。”

    过了一会儿,相国肥义,安平君赵成和世子赵雍匆匆进入这个宫殿里,跪在床榻边上,给赵侯行礼。

    赵语睁着无神的眼睛,气若游丝地问道:“河内……河内的战事如何?有进展了吗?”

    肥义痛心疾首地道:“君上,前线的战事很顺利,只是宋人顽强,邺城和朝歌被十数万的兵马围攻近一个月,却不得而下。”

    “也……也就是说,战事……事还在僵持着吗?”

    “是的。”肥义沉重地点头道,“不过上将军已经传回了战报,说是最多五日,他便能攻克邺城了。”

    “五日?”赵语有些沉痛地摆了摆手,说道,“不行了,寡人的……这身子,撑不住几日了。”

    “君父!”赵雍悲戚地道,“君父不要说胡话了,你身体安康,仙福永享,一时的小恙怎么会……怎么会让君父你就这样撒手人寰了呢。”

    赵语惨笑着道:“吾儿不必伤心难过。人生……人生在世,难免一死…死。寡人……寡人这一辈子,已经足够了。相国。”

    “臣在。”

    “下诏命让赵刻撤军吧。寡人的这身子,撑……撑不了多久了。”赵语说话断断续续的,显然很是吃力,说道,“列国奔丧,必……必举兵而来。寡人甍的那一个月里,可……可秘不发丧。河内还有魏地,咱们……咱们赵国都不要染指了……”

    “诺。”这是正事,所以肥义也不得不遵从。

    赵语又道:“还有,还有就是……寡人甍逝后,赵雍继位。然……然赵雍年幼,主……主少国疑。寡人即…即命你与上将军赵刻,安……安平君赵成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不得有误。”

    “臣,遵命!”肥义有些悲伤地点头道。

    赵语又交代了一句,说道:“让……让赵刻立即撤军。寡人甍后,秦国,还有魏国、中山国、韩国、齐国这些国家闻讯,都会派人……人奔丧,不可不防。我们赵国,需要盟友,可……可交好宋国,制衡魏国,可交好韩国,制衡秦国。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