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抓住那个阿斗 >

第31部分

抓住那个阿斗-第31部分

小说: 抓住那个阿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禀大人,此地水质确良,但什么甚甜一说还是过了,些许甘凉倒是还有那么几分的,平日里也有许多如大人一般身份的贵人前来此处赏景,不过入夏后此河水势渐急,倒是有段时间此地都无人问津。”

    他哪知道,他这一番话,却是让刘禅眼睛一亮。

    “果然如此!”

    。。。

第五十六章 水泥() 
“入夏后此河水势渐急。”

    这便是刘禅最为关注的问题!闻此,他便直接将心中的疑问抛出:“哦?老哥,莫是已入了汛期?”

    被一口一个老哥叫着,这名农夫终究是放松了警惕,言语之中也显现出了那种乡土气,“大人,俺家可几代居住于此,对这条沟沟再了解不过了,每年入夏最晚不过入秋,这沟沟里的水啊,就开始漫,不过今年的水格外的多,往年这个时节,也就是水急了些,可没今年这么劲。”

    他这话一出,老管家却是皱起了眉,显然,对这个农人不恭敬的语气有些不满。刘禅倒是无所谓,上一世他父母便是农民,这样的气氛,倒是让他更加亲切。

    身为农人,对方的学识不足,但已经做好功课的刘禅却是知道,这条河流下去,汇入主干,便过荆州,然后和另外一条从秦岭而下的河流合源为大江。

    那么,此地汛情,便也可以预示着,这条河流上游终端,将会有着更为猛烈的水势!

    而那条从秦岭而下的汉水湘江,水情更会是何等的惊人?!

    如此惊人的水势,在这三国,能让人联想到的,便只有一件事。

    关云长水淹七军!

    而这件事,便是整个蜀国国力走向衰亡的源头,他那个远在荆州坐镇的叔叔,便会因此而让东吴开始惧怕川蜀,从而公然撕毁条约,以昔日盟友的身份,在荆州的背后狠狠的刺上一刀,更是费尽力气斩了他那位叔叔的首级!

    就算是在上一世,他每想及此事便痛心疾首,更不用说这一世,亲身经历着这一切。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避免这一切的发生!”

    在问了几个问题之后,刘禅便让丁旬给了这农人些许钱财,不多,但也足够让这人喜滋滋的离开了。

    当是人还在为些许钱财生计奔波,刘禅却是在为天下的兴盛而努力,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一点也不错。

    关云长关羽,自己这位叔叔的性命固然重要,但此事却不是他此时能够办到的,必然要借助其他方面的力量。而他现在要面对的,却是这汛情来临时,自己这犍为郡乃至整个益州应对的方法。

    不过从地理上游下来的洪水,经过路途中的数道支流的分割,等来到益州内部,实则形成不了大的气候,但是也不容小觑。而如今他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堤坝。

    实际上,更适合这个时代的是改造地形,历史上的都江堰便是此类代表。不过如此行事,太过于劳民伤财,而且耗时长久,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观察了几处由刚刚农人指点出来的符合刘禅心里堤坝建设标准的地形,头顶之上已经不知何时飘来了几片雨云。

    “少主,该回府了。”老管家丁旬抬头看看天,然后上前一步说道。

    刘禅这才从沉思中惊醒,河流中的游鱼因为低闷的空气纷纷贴着水面摆动鱼身,到时不经意间让刘禅给捕捉到了这一幕。

    他幽幽一叹,“只怕是如此规模的鱼群,可能就再难见到了……”

    回到府中之后,刘禅便立刻唤来了马钧。

    虽说给他放了假,但这个工作狂却是依旧在库房中不知道在捣鼓些什么,一般人都叫不动他,倒是只有刘禅的命令才能让他立即抛下手中的事。

    “少主。”走进书房的马钧一拜,提醒拿着笔正在写写画画的刘禅自己的到来。

    潜心于勾画图纸的刘禅这才反应过来,但手上动作并未停下,头也没抬的开口说道:“听闻德衡你又将自己关进了库房?在忙何事?”

    马钧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在设计一些小物件,以此来将《高中物理》一书中的知识给尽快融会贯通。”

    刘禅听闻停下笔,抬起头,“勤奋固然是益事,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如此轻贱?这次任务完成,便寻得一好山景,游玩几天。”

    听到刘禅的吩咐马钧连连点头,不过却是左耳进右耳出,对他来说外出游玩跟浪费生命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听到刘禅话中的任务,马钧的心陡然提了起来,并不是排斥,而是一种从心底滋生的兴奋。

    刘禅见此不由摇头,这家伙的心理活动都完全的写在了脸上。“罢了,到时候拖也要把他拖去。”心中微微一叹,刘禅便将话题绕向正事,“汛情将至,汝有何对策?”

    马钧一愣,想了想还是诚实说道:“少主赎罪,德衡未曾涉及过此事,并不知如何行事,但听闻师长说过,如遇汛情,可将河水引流,堵不如疏。”

    “哦?”刘禅这才想起来,马钧既然被收入墨家,必然也是有门中长者带其入门,自己到时一叶障目将这一点忽略了。不过此时却也不是提及此事的时机,刘禅将脑海中的思虑捋了捋,接着说道:“堵不如疏却为上策,但如此耗费的人力过大,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更是甚广,若非举国大策非可行也。”

    马钧一拜,问道:“臣乃愚见,想必主上早有定策,才会唤臣前来。”

    刘禅将手边刚刚绘好雏形的图纸拿起,向前递出,马钧上前一步接过,借着因为阴云昏暗之下点起的烛光查看。

    “此乃堤坝,想必德衡应有所耳闻,先汉时便已有此计。吾将之稍稍修改,已应如今之景。设计倒是无甚变化,主要是所需材料。”

    “材料?”马钧问道,“以木梁为根,覆土夯实之计如今想来却错漏太过,水势稍大,地势微变,便万劫不复。不知主上意欲何为?”

    “这种材料乃先贤所策,吾不过侥幸得知,现便与你说道。”刘禅微微一叹,这种大杀器他竟然此时才想到,还是因为防洪,不由感叹自己真是失败。

    “先制水泥,而此次所用之物,则是在此之上改善出的加工品——混凝土!”

    在马钧惊愕震惊的无以复加之下,刘禅的声音如从天上来。

    “此物初无定形,但不过一两日光景,便可化而为坚石,锤之不碎,砍之不伤。更是绝水而不渗,乃天下构建一行绝佳之物!”

    。。。

第五十七章 益州墨门之疑() 
(感谢履铡⒒⒌ㄐ弁拇蛏蛜~谢谢支持~)

    世上竟有如此神物?雨渐歇4

    刘禅交给他的,各种关于机括的超前理论知识还能让他接受,但这种光听上去就和仙迹差不多的物质,已经让他有些发懵。

    对方的神情变化让刘禅愣了愣,不过无论马钧或者说这个时代的人能不能接受,他都必须将之拿出来。

    “汝是否心感此乃神迹,不应存于凡世?”刘禅轻声说道:“吾以为汝已明白,这世间万物,皆系于‘科学’一语,交给汝之书中,机括之道倒是其次,其内万物思辩却才是本源,万不可因小失大矣。”

    万物思辩?马钧不由想到那本自己快要翻烂的《高中物理》书中,那些时刻穿插于其中,不显山不露水,有些意味非明的语句。

    现在在少主的提点之下,他才明白过来,少主为什么要给自己这样一本书,如果只是机括之道,便将那些法门交予他就行了,为何穿插那么多他认为无关紧要的话。

    自己,本末倒置了?

    他当即俯身,神色羞愧,“少主提点的是,臣,臣愚钝!”

    刘禅点点头,对方既然能够明悟,那他便不再对此多言,而是将话题转回到水泥之事上,“此物虽奇特,但要能制备出适合构建堤坝的材质却是不太容易,唤汝前来,便是要让汝联系这犍为郡内的铁匠铺以及窑炉坊。”

    马钧神色一紧,顿时应声:“诺!”

    刘禅突然想起什么,又说道:“这犍为境内,可有汝之同门?”

    马钧想了想回道:“犍为境内,墨人志中却有记载,但近些年来益州各处的墨家门人都失去了音讯,臣也以此事向李师兄询问,师兄也不知,但其听公孙师伯说过,益州内部的墨门,却是在皇叔进益州之前便以无了联系。”

    “竟有此事?”刘禅的眉头一怔,半晌才说到:“既然如此,那你便是要更加留意,但切勿泄露自己身份,这天下,毕竟还是那儒生的天下。”

    马钧没有来的感觉到一种沉重的压力,声音有些沉闷的应了下来。

    见此刘禅站起身来,走至其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勿忧,吾,迟早还这天下百家,一个名正言顺。”

    等到马钧走后,刘禅的脸色却是出现了深深的忧虑。

    刚刚马钧之言,却是让他感觉到了一丝丝不对劲,并不是说前者的话不实,对于马钧,他的信任还是有的。

    但就是因为信任,他便对对方所说益州墨门销声匿迹之事疑虑不已。要知道,在他那便宜老爹进军益州之前,这处天险之内的土地,却是不像外面那样战火连天。

    刘璋的父亲刘焉早就看穿了他们这汉王朝已至末路,自荐益州牧,到此之后,将朝廷的所有令使官员要么杀要么抓,在黄巾起义之时便已割据一方险些称帝。在黄巾之乱平定之后,这成都差不多也安定了下来,偶有小乱,但也很快镇压,唯一的大敌便只有汉中张鲁。

    在如此境况之下,此地的墨家门人为何比外面那些饱经战乱的同门遭遇还要不堪,更是销声匿迹,连声讯都传不出来?

    事出反常必有妖,可尽管心有疑虑,刘禅却是暂且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探究这之内隐藏的辛密。

    不过,还有一人,应当可能知道。

    此时,老管家丁旬却是正好走进屋内。

    “少主,该进膳了。”

    刘禅却几乎与老管家同时开口:“丁叔,你来此地之前,那公孙先生病情可有好转?”

    没错,如今,能够知道此地墨门中鲜为人知的转变的人,便只有那成都墨门枢机公孙逾!

    老管家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听大夫说,虽还不能下地,但身体已无大碍,处于修养之中。”

    刘禅思量片刻才开口说道:“丁叔,派人前去成都一趟,若老先生身体已然无碍,可以承受舟车之苦,便将这封信交给他。”

    他转身提起笔,在一张粗纸上龙飞凤舞,写完后将之吹干,递给老管家。

    “那少主,老奴现在就去,膳食……可需拿至这书房当中?”

    刘禅摆摆手,“不了,丁叔,此时不急,你现在和我一起去入膳,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说完,却是率先向外走去,竟是不给老管家分说的机会。

    ……

    马钧很快就找上了李卫,以及几名墨家门人。

    他并没有把刘禅给他的有关水泥制作的方法拿出来,只是告诉他们,少主想要在武阳城旁乃至犍为郡内设置堤坝,以防范今年的洪汛。

    “堤坝?”李卫不由咂舌,看向了自己的几名同门。实际上成都墨门之内他只能算得上是小师弟,但是论起天赋,却是如今的这批“留守人员”中最高的,也算是矮子当中拔高个,公孙逾尽管不太看好李卫在墨家一道上的成就,但在自觉时日无多的境况下,也只得将成都墨门墨人志传与他,免得断了根。

    所以说,此刻他们听到少主刘禅竟然要建造堤坝,心中兴奋之余,却有一种畏首畏尾的胆怯。

    虽说这段时间的学习,让他们觉得自身长进很大,但依旧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马钧很快就表明,他们并不需要去设计堤坝,相反,设计图纸少主已经给了出来。当他说道他们只用去联系工匠收集原材料时,众人心中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却又有了一种无奈和惭愧。

    马钧那里不知道这些同门心中所想,他刚跟随少主之时,不也是这样自卑,“各位师兄们,少主的本事,你们也是知道的,在师弟看来,说句有些悖师的话,就算是咱历代的墨家巨子都比之不过,各位又何必妄自菲薄。能够跟在少主手下学习,实际上已经是我们天大的福分了。”

    马钧的一席话,却是让李卫为首的成都墨家门人陡然醒悟了过来。

    所谓比较产生差距,差距产生自卑,但若是这种差距已经变成了没有边际的仰望,那么便只剩下敬畏。

    他们想起来了,在少主第一次上课之时,他将的第一句话,那句让他们永远也忘不了的话。

    “总有一天,你们会追上我,然后超过我。我会一直期待着这样一天的到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