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朱氏 >

第187部分

朱氏-第187部分

小说: 朱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充当了一晚上怜香惜玉的风流人物,眼看到了关键的时刻,李言更是不好拒绝,只能依着秦风的话头,接过了这一杯酒。

    哪知道,这两杯酒仅仅是开始而已。李言喝掉一杯,秦风马上就说出别的借口来接着敬酒,若是李言今夜一直滴酒未沾的话,可能还能找到借口拒绝秦风的美意。

    可是在秦风过来之前他本来就已经有些微醺之意,这一下又被秦风接着灌了几杯急酒,当下脑子便有些不够用了。

    不过好在他一直心心念念着要跟朱熙说话,所以在又喝下一杯酒之后,他终于想起来了这件事情。然而,当他转过头去,这才发现,原本坐在那里的朱熙早就了影子。

    李言心里顿时无名火起,当下就想对秦风破口大骂。不过还没等他开口说话,一旁的秦风便笑眯眯的说道:“不瞒公子,刚刚坐在公子身边的人啊,正是我们流风会馆的东家……”

    想到自己这时候若是发怒前面的虚情假意未免尽皆付诸东流,李言只能强压下心中的不满,换上了一副惊愕的表情,这才回过头来对秦风说道:“掌柜的意思是那个年轻人就是你们的东家?”

    秦风一脸笑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对啊,就是东家……”

    就在秦风继续忽悠李言的时候,朱熙却已经离开了流风会馆,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他就已经坐在了周琦的书房里。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往日都是一边看着律令一边等着朱熙的周琦,今日并没有翻看律令,反而在朱熙出现的第一时间就轻声说道:“你来了。”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可是却把朱熙吓了一跳。不过他马上就回过神来,笑眯眯的说道:“让周大人久等了,真是不好意思啊。”

    周琦摆了摆手,示意朱熙坐下之后,他才说道:“朱公子那日跟我说账册的事情有了眉目,不知道今天是不是已经查探清楚了?”

    周琦开门见山,朱熙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说道:“顺天府经历司有一个叫黄鹤的小官,是李逸风的账房。账册都在他那里,大人若是想要李逸风难堪,此事就是最好的机会。”

    似周琦这类大员,就算自己衙门里的小官都不一定认得清楚,又怎么可能是听说过黄鹤的名字。不过周琦也没有怀疑朱熙所言非实,只是点了点头,说道:“好,本官明日便派人寻个借口将他缉拿。”

    不过这时候,朱熙却摇了摇头,说道:“大人不用去寻借口,这个黄鹤所犯之事,足当剐刑。”说着,就从怀里取出来一份自己亲笔整理案卷,放在了周琦的面前。

    周琦一边翻看,朱熙在一边轻声说道:“最近两年间,从回春楼送到黄鹤那里的男童不下十人。这些人在黄鹤那里所留时间或长,或短,可是无一例外,尽皆失踪。我派人核实过了,皆死。至于他埋尸藏尸的手段,我并没有查出来。不过凭着此人的性子,严刑拷打之下,必出实话。”

    这种案子,哪怕是见多了中都城里腌臜事情的周琦,都觉得有些耸人听闻。直到他完完本本的读完了朱熙写就的案卷,这才皱着眉头问道:“千真万确?”

    朱熙点了点头,说道:“大人可是准备明日动手?”

    若是几天之前,周琦可能会毫不犹豫的说出明日动手的答案。可是自从那日与老尚书闲谈过后,周琦的想法便有了些许的改变。

    虽然这时候在他的心里仍是将办案逞凶,升官扬名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可是他也是开始考虑起了他的作为会对刑部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或者是什么样的影响。

    见周琦皱眉不语,朱熙的眉头也皱了起来,犹豫了片刻便轻声说道:“周大人可是不相信我的说法?”

    周琦看了朱熙一眼,不过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轻叹了一声,说道:“黄鹤虽然只是一个小官,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本官不得不慎重一些。”

    “不过你的卷宗这么详实,本官若是不拿下黄鹤,未免有些对不起自己身上的衣服。好,本官明日便着手安排这件事情。”

    说完,更是站起身来,对朱熙一拱手,郑重其事的说道:“这件事情多谢朱公子的帮忙,此事算本官欠你一个人情。”

第396章 朝华阁() 
能让铁面侍郎周琦亲口说出来欠他一个人情,朱熙心里都已经笑开了花。不过面上他还是恭恭敬敬的拱手回礼,说道:“承蒙大人信任,以后我可能还真有事情要麻烦大人了。”

    见朱熙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就恢复了本来的面目,周琦的心里还是有些遗憾。不过只是沉吟了片刻,周琦便说道:“最近中都城里有些热闹,有些闲话,能不传就不传吧,未免引火烧身。”

    听到周琦仿佛认定了他就是各种流言蜚语的幕后主使,朱熙却是毫无承认的打算。反而一脸小意的问道:“对了,有一个传言我倒是想问一问大人?”

    还没等朱熙问出问题来,周琦便随口说道:“死了。”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周琦说的非常随意,仿佛那死了的人和他毫无关系一样。朱熙只是看了周琦一眼,并没有追问什么,反而轻声说道:“请大人节哀。”

    周琦点了点头,轻声说道:“若是没别的事情,朱公子就请回吧。”

    朱熙想了一下,今天来见周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当下也不犹豫,直接一拱手,便转身往窗户走去,不过就在他马上翻窗离开的时候,却一拍脑门,有些懊恼的回头又对周琦说了几句话,这才一个闪身,消失在夜色之中。

    看着仍然有些轻微的晃动的窗户,周琦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过无奈归无奈,黄鹤的事情他还是要去做。所以周大人又在书房了谋划了许久,直到自己满意了明日的安排,这才吹熄了油灯,直接和衣睡在了书房里。

    周琦在睡觉,而朱熙却是仍没有休息。这个时候,他已经回到了流风会馆。因为已是深更半夜,所以楼下早已没有了客人,就连楼上的房间,也是大部分都熄灭了灯光。

    但是柜台上,秦风却是点着两个油灯,指着自己面前的一本厚厚的账册,不停的对朱熙解释着什么。只见朱熙时而皱眉不语,时而点头称是,看起来两个人就像是一个老掌柜的在教导别人做生意一样。

    这一幕一直进行到秦风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朱熙笑了笑,便伸手合上了账册,说道:“好了,时候也不早了,你先去休息吧,剩下的我们明天再说。”

    秦风是真的困了,所以朱熙这么说他也没有推辞,不过在上楼之前,他却想起来另外一件事情来。“对了,少爷,那个蠢货到底想来做什么事情,你知道么?”

    朱熙摇了摇头,随口说道:“不去管他,他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我最近也不会见他,管他有什么打算,只要见不到我,他什么打算都没用啊。”

    听到这话,秦风才放下心来,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往楼上走去。而朱熙,则是在秦风上楼之后,也一个闪身,离开了流风会馆,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第二日清晨,朱熙不仅是难得的没有练功,更是换上了一身很少穿的士子锦衣,打扮的就好像是一个风流的才子一般。不光他,就连齐不知今日也是如此打扮。

    一身光鲜的二人看着齐不知一愣一愣的,哪怕是在吃饭,他都忍不住小声问道:“朱公子,今日可是要出门游玩?”

    朱熙笑了笑,随口说道:“不啊,今天少爷我哪都不去,就在家里。还有你也是,吃完饭了赶紧读书去,总不能武道没有进境,读书也没有长进,这么下去我怎么跟你师父交待……”

    这两句话一说,泰阿马上就没有了好奇心,眉头微皱不再言语,只是专心吃着早饭。好在有些苦涩的心情并没有影响到他的饭量,不然朱熙可能要后悔自己话说的有些重了。

    吃过了早饭,三人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不过只是在小书房了待了不过一炷香的时间,齐不知便跑去了朱熙的书房。看到齐不知来了,朱熙也没做他想,只是轻声说道:“应该已经开始了……”

    朱熙所说的开始,指的是今日的小朝会。当今天子可能算是蜀国历史上比较勤勉的皇帝之一了。除了每五天一次的大朝会之外,更是隔日便进行小朝会。

    从他继位至今,除了有几日因为自己身体不适而不得不取消小朝会之外,便是刮风下雨,也是雷打不动的要与中书省的数位大臣在朝华阁议事。

    朝华阁中天子稳坐龙书案之后,在他身前,坐着五位老大人,这五位老大人的身后,还站着十余名年轻官员。当然,这个年轻只是相对前面坐着的那几位老大人而言。

    实际上,这些站着的人也都是在四十岁上下。他们的官身上至三品,下至五品,不是中都城里各各衙门的中流砥柱,便是得了因为做事得力,而被皇上另眼相看。

    不过这些人虽然也是在朝华阁,可是却要比那些老大人谨慎的多。老大人们虽然坐姿都是非常端正,可是说起话来,却是唾沫四溅,火星四射。

    只听一人说道:“老臣以为,诚王素有贤名。此次出使梁国贺寿,若是由诚王前去,必定可彰显我蜀国威仪……”说话之人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若不是这朝华阁小了一些,怕是都能有无数声的回音。

    毕竟,说的话人是现在蜀国的右柱国兼右丞相,封号武侯的军方第一人。

    然而,自古文臣看不上武将,武将又嫌弃文臣。就在这位右柱国话音刚落,左柱国大人却轻咳了一声,说道:“武侯爷所说极是。”

    “不过,我蜀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藩王出使的先例。而此次梁国太后大寿,若是遣藩王前往,虽然可显我朝礼敬,可藩王出使毕竟多有不便,便是仪仗,就要花掉许多银两。而眼下已临近雨季,多地都已上了折子想要朝廷拨款修缮河道。”

    “现如今那河道仍未修整,若是把银子花在了仪仗之上,未免有些……”

    说到这里,老头便说不下去了,只能重重的“唉”了一声。他这一叹气,皇上跟着也叹了一口气。他倒不是心忧雨季水灾的事情。

第397章 致命一击() 
他实在是有些受不了这两个老头每次都要吵架。就那诚王出使这一件事情来说吧,这朝华阁了讨论了三次,每一次都被这两个老头给吵的不了了之。

    可是这两个老头都是倔脾气的人,任凭皇上已经暗示自己倾向与让诚王出使,可左柱国这位文官领袖于大人,却是无论如何都一口咬定诚王出使与礼不合,又有铺张浪费之嫌。

    若不是此事耽误不得,皇上是真不想再讨论这个事情。可是最多再有十余天,出使的车队便要出发,所以无论如何今日都要确定这个人选。

    沉吟了片刻,皇上便开口说道:“黄锦,朕让你合算诚王出使仪仗的费用你可是准备好了。”

    坐在做左边的老头马上站了起来,沙哑的嗓子说道:“禀皇上,礼部已合算过了。若是按照天子巡守仪仗,龙旗八,分左右,用甲士十二人。北斗旗一、纛一居前,豹尾一居后,俱用甲士三人。虎豹各二,驯象六,分左右。布旗四十九……”

    礼部尚书黄锦还没有说完仪仗的内容,便被皇上摆手打断。只听皇上有些无奈的说道:“不用说这些,朕就问你一共要花多少两银子。”

    老尚书黄锦这才老老实实的说道:“回皇上,一共需银两万一千二百五十四两。”这个数字,黄锦没有造假,确确实实是这么多银子。

    倒不是他不想把数字说少一些,好帮着诚王出使。实在是因为他没办法造假,因为在场的除了他这个现任礼部尚书之外,还有两人都曾经在礼部担任要职。

    其中一人和他一样,做过尚书位,而另一位,虽然没做成尚书,可是却是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出身,对这些仪仗的事情,怕是要比这屋子里的任何人都要清楚一些。

    所以,无奈之下,黄锦也只能说出了这个让皇上都有些咂舌的数字。原本倾向与让诚王出使的皇上,心中也开始有些纠结了。

    想了一下,皇上便转头问道户部尚书:“夏原吉,户部可负担的起?”

    就像在课堂上突然被老师提问一样,夏原吉马上站起身来,说道:“回皇上,户部负担的起。”他的话音刚落,工部尚书贾俊马上就插嘴说道:“修河道的银子呢?”

    夏元吉为了今日能定下诚王出使一事,早就做足了周全的准备。此时马上便说道:“禀皇上,此事臣已与部内同僚核算多次,无论是修河道的银子,还是这一次出使梁国所需花销,户部还负担的起。”

    说完,不顾一旁贾俊有些难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