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银河射手 >

第126部分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126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银河射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时间吃海鲜更是容易产生厌食症。

    为此,曹性也是绞尽脑汁,先是在航线上,建满了补给站,在海岛上种满果树,鸡鸭鹅等养殖场更是建满,开垦土地种蔬菜。

    保证路过的海师舰队,可以补充大量新鲜食物。

    堆积肥让这些刚刚开垦出来的生地,可以种过平常只能种豆类的蔬菜。

    中平元年就发明的地龙养禽,到现在近四年,让鸡鸭鹅等家禽,蛋的产量大了数倍,蛋个头更是大了近一倍。

    而家禽一代比一代长得肥,特别是海岛、沿海养殖场,除了地龙,大量的渔船捕上的海鱼,死鱼、内脏都喂给了它们。

    近四年的喂养、选种,让家禽个头比以前最肥时,还大了近一半。

    曹军之中,家禽、禽蛋、海鱼,再也不是奢侈品,禽蛋更是吃不完,为此曹性又将咸蛋、皮蛋给发明了。

    养殖场多靠海,曹军最大的更是私盐盐商,刚刚出世的雪花盐,就只有曹军有产。

    整个世界还处于产量极低、需要大量柴火的卤水煮盐。

    而曹军已经用上了,后世沿用几千年的晒盐,晒盐不需要柴火,人工要的少,做出来的更纯,产量更是高了几十上百倍。

    不过这项技术处于全权保密中,只有与世隔绝的海岛上在使用,就这已经满足曹军数百万人吃食,还够拿出大量贩卖私盐了。

    曹性领着龚都、张白、夏侯武来到圣象统领的一桌,于罗一桌六人连忙站了起来。

    笑呵呵的看着于罗、乌浦、曹犇三位统领,又看了看只是小小都伯,却被请来坐在一起的曹乌、曹占、曹和三人:

    “六位兄弟,吃的可好?”

    “甚好!甚好!丰盛至极!山珍海味样样齐全!饕、饕什么盛宴……不过如此!”

    六人连连叫好,乌浦好话更是突突往外冒,将刚刚学会的成语,能用的都用上,最后还忘词了。

    

第261章 实战消化理论() 
曹性看着满嘴油光的乌浦,其位置桌上,龙虾皮、海蟹壳、鸡鸭骨头、咸蛋壳等,堆成山的残骸,大声笑了笑:

    “乌浦,那叫饕餮盛宴!汉语学的不错!继续保持!”

    作为圣象八旗之首的一桌,其桌上的佳肴是加了香料的,口味让这些吃水煮、生烤惯了的乌浦,差点没把舌头咬断。

    乌浦连连点头。

    “现在我们在海上,吃食也以海鲜为主!等到了龙川!我请你们吃陆上的大餐!”

    “多谢主公!”

    曹性笑了笑,坐下与众人聊了一会,海鲜,海师是吃腻了,沿海的渔民也吃的反胃,日南虽是沿海,但日南路少森林多,交通困难,又没有冰箱,除了紧挨着海岸线上的人,余等隔得越远吃的海鲜越少。

    且占人处于原始的捕鱼状态,海鲜多来自涨潮,一年收获的海鲜也不多,六人像这样敞开怀,大口吃海鲜,且多是稀少的龙虾、海蟹、石斑等,还是第一次。

    吃的那叫一个欢,可谓是出身到现在的头一次。

    曹性坐下之后,六人拘束了很多,看他只是挑着他们不愿意吃的豆芽,觉得脸红不已。

    带几个缸,散进入黄豆或绿豆,几日后就可得到豆芽,是海上航行不可多得的新鲜绿色蔬菜。

    随便吃了几口,曹性在六人的恭送下起身,随曹性一起,来到了第二桌。

    左首第二桌,位置尊贵仅低于左首,这一桌坐的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被赐姓的十大占奸家族代表。

    一桌十人,都是军侯。

    “拜见主公!”

    位列其中的夏侯象与剩下九人连忙起身,噗通一声,又齐齐跪下磕头。

    “好!起身吧!”

    “谢主公!”

    曹性举起手中刚刚在头桌打的鸡汤:“军中不能饮酒,某以汤代酒,敬诸位一碗!”

    “砰~”

    十人连连端碗打汤,加上头桌的六人,十七个碗砰在了一起,之后像喝美酒一样,一饮而尽,没酒喝出了酒的豪情。

    一饮而尽之后,夏侯象又为自己满上一碗,对着夏侯武的举起汤碗,双腿跪地:“夏侯小将军!多谢你的宽宏大量!夏侯象敬你一碗!我先干为敬!”

    说完一大碗鸡汤又倒进了肚里,出身冀州常山人,生性豪爽的夏侯武,哪里招架的住这等客气,给自己盛了满满的一碗汤,一口喝下。

    将喝干的汤碗一放,就要前去搀扶夏侯象,张嘴刚想说客气的话,却是一个长长的:“嗝~”

    夏侯武一时尴尬不已。

    曹性看着这两位夏侯,有些感叹夏侯武的年轻单纯,也不戳破,看向夏侯象,开口赞道:

    “夏侯象,你是个人才!是人才不可不用,这样,我身边之张白随我身边做义从数月,之前在亲卫营还待了三个月,完成了武官理论学业!”

    曹性回头一招手,一旁侍立的张白应诺迅速上前,眼神躲闪的看着曹性:

    “张白你过来!”

    张白应声快步上前,拱手行礼。

    该学的理论,张白已经学了很多了,要想更快的提升,实战是最好的方法,更何况双管齐下之计出自他口,如果继续做虎豹义从,是很难参与进去的。

    不如给他一个历练的机会,让他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去,这样才能让他将这些消化,变成他自己的东西。

    曹性拉着张白的手,又拉着夏侯象的手,招手将曹乌三人叫了过来,六人十二只手,叠在了一起:

    “你们六人都是我看重之人,今日,张白你下到圣象镶白旗,任假军司马,领三屯为一加强曲。

    曹乌、曹占、曹和,你三人升屯长,出任三屯之长。”

    “诺!多谢主公提携!”

    张白四人大声应道,下基层为将,是此刻理论知识饱和,急需实战消化的张白,所期待的事情。

    从军中地位最高的虎豹义从之屯长,到圣象镶白旗假军司马,也说不上升没升,但重在刚好想要。

    曹乌三人是沾了曹姓家族的光,屯长已是时下三人实职最高的了,再之上的军侯,是需要会用汉语交流的。

    在夏侯象满眼期待的目光中,曹性对着他开口说到:“你所曲,编入张白之加强曲,再从诸军中抽调五十位,在座十家中的精锐旗兵,编入其中,将这三屯一百五十余人打散重编,再抽调一位虎豹义从什长为假军侯,负责训练事宜。

    夏侯象,你就先委屈一下,在正白麾下为军侯。”

    “诺!”夏侯象毫不犹豫的大声应道,之后一脸恭敬的对着张白行礼:“日后多有劳烦张将军了!”

    张白连连回礼。

    说是军侯,头上多了个统军的假军司马,麾下之曲又被打散重编,并多了一个负责训练的假军侯,换了三个曹姓新屯长,夏侯象已经等于被架空,成了副官。

    但他不仅没有表现的不愿意,还显得开心不已。

    曹性一用力,其与张白手平举,剩下的八只手已高高举起,再用力的往下一甩,大声喊道:

    “努力!”

    六人发出洪亮的喊声。

    任命安排之后,曹性又与在座之人聊了几句,曹性等人起身,张白,与被叫过来出任假军侯的义从什长,留了下来继续吃喝沟通感情。

    至于剩下的桌席,曹性是不用去的,站在前面向剩下的所有人,说几句祝贺好吃好喝的好话,就转身离开。

    圣象八旗在吃香的喝辣的,身为正兵的海师在忙碌,这是很少见的场面,一场犒劳的宴席,吃了数个时辰,一万余占人旗兵,连肚皮都撑大了,很多人吃的饱嗝连连,还不停的往下灌。

    地位高的曹犇、于罗等人,都没这样奢侈的吃过,更何况是平常挨饿受冻的普通占人士卒,只恨没多长几张嘴,没多长几个肚子。

    占人低迷的士气,因为一场大宴,而变得气愤高涨,剩下两成没改汉姓者,又有大半改了汉姓。

    如此,一万余圣象八旗,未改汉名的剩下数百人。

    拥汉拥曹的气氛,迅速发酵。

    

第262章 龙川港口() 
夕阳西下,海浪拍打着海岸,激起一层层浪花,海水不时飞溅上岸头,落在木制码头上。

    码头的木材很新,不止是这样,周围的地面都很新,铺满地面的砂石,密密麻麻的新树墩,放眼望去,除了没有规律的椰子树、芭蕉、龙眼、芒果等新老果树,还有种的整整齐齐的橘子树苗。

    不远处,一个周长五里的木墙,将这个码头牢牢的围在里面,木墙外果树同样保留,而满是木墩的地面,不再以橘子树苗为主,而是开垦成了耕地。

    耕地里的树墩都是被火烤过,已经伤失了生机,树干成了铺设码头、房屋、寨墙等,树枝成了柴火、木炭,树叶堆积成了有机肥,其深深埋在地底的树根,在树墩被烤火之后,生命在慢慢流逝,最终变成天然的肥料。

    更外围,有着一个大壕沟包围这里,壕沟内侧,一座连片的砖石城墙已经建有半人高,虽说岭南气候暖和,四季如夏。

    但这接近小冰河时期的初冬,更多的百姓,都换上了厚衣服,而在这砖石墙工地上,上万施工的青壮,此时都是一身短打,还汗流满面。

    这些施工的青壮都是曹军屯兵,挥舞着手中砖石的同时,不时往码头木墙方向往,心跟着都去了那里,手中的活自然慢了很多。

    屯兵都是以里聚居,往常这时候,总会有屯兵里正喝骂,说一些:

    主公仁德,救我们与水火,给我们吃,给我们穿,给我们分地,给我们做媒,让我们前年还在饿肚子等死的流民,今年就过上了有家有业的富庶生活!你们怎么还能偷懒?你们的良心都在哪里?

    你们这些都是吃过断头饭的,你看看,你比那些流民可不一样,吃、穿、田、女人,一样不少你们的,可不能偷懒对不起主公!

    ……

    等等,这类的话。

    而此时,这些里正也好不到哪去,眼睛看木墙的方向,比屯兵还勤,一旦有巡视的乡吏经过时,这些里正往往都是放下手里的活,奔向乡吏,与其说上几句。

    屯兵们的眼睛也被里正带走,都瞩目看着他们的里正与乡吏,一个劲的看他们的口型,幻想着前几日看的新兴戏曲,而自己就是那懂得看唇语的孙猴子,话说这孙猴子就被天上至高神,东皇太一翻手,压在了崖山的一座五指山下。

    也不知道有没有被转世凡间的水神共工救出,去完成东皇太一,给将支撑天地的不周山撞倒,致使天塌,靠姐姐女娲帮忙补天赎罪,的共工,与趁东皇太一与天界天尊外出之时,将天宫闹的天翻地覆的孙猴子。

    这两人安排的自海路,向未开化西方的传扬道法之旅,有没有开启。

    但愿生活在水声火热,未开化的西方野人,能在这两位赎罪的大神帮助下,以获得上天的诸班天尊、天神保佑,以此进入文明世界。

    南方信仰共工的很多,连同山越八旗都命名为了九头蛇,而九头蛇相柳就是共工麾下头号神将。

    不过,现在这些在建城墙的屯兵们,想的不是这些神话中的神灵,而是一位他们心中的活神仙。

    码头之上,一行文武官吏正列队等待,看穿着,有军司马级的高级将领,有身穿县令服侍的地方官员。

    而且身着县令官服还有两位。

    县令为真千石高官,地方官员再之上就是两千石的太守,再然后就是在朝的九卿、三公了。

    州刺史只是地方监察官,实权有限,为六百石。

    县有大小,大县为千石,小县为四百石,区分就是按人口来,或者说在籍缴税的人口来,在籍人口以万人为分水岭,在籍万人以上为大县,设县令,在籍万人以下为小县,设县长,当在籍人口小到一定地步时,连县长前面都要加个次字,为次县长,仅三百石。

    此地地处交州,交州地广人稀,州内称得上大县的以前是一个都没有,现在一年内冒出了两个。

    交州不比中原,人口本身就少,算上山中越人、蛮人、占人等,也没超过百万,而占大半的越、蛮、占是不在籍的,剩下的小半三四十万汉人,全是地方豪强的私人部曲,小家小户自耕农是无法抵抗山中强人的劫掠的。

    东汉士家豪强土地兼并、隐瞒户口严重,人口稠密的中原,因为隐户严重,在籍缴税人少,拖欠赋税严重,一县都多是县长,乃至次县长。

    而本就人数少十多倍的交州,更是如此,因此自汉武帝建州以来,全州一个县令都没有,县长都是稀少,次县长一抓一大把。

    这两个县令不是他人,正是此地的龙川县令,还有东部的揭阳县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