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银河射手 >

第144部分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144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银河射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令下去!”

    说到这时,充当文书糜威持笔,对着早已准备好的竹简,曹性说一句,他写一句。

    “四万新旗兵,两万七千五溪蛮、山越,编入九头蛇八旗的计划不变,再调三千原山贼,入正白旗。

    剩下一万山越,均分为二,编入天狼、圣象正白旗。”

    九头蛇将领兴奋了,内心正在欢呼,曹犇、魏延眼中出现了几分失落,刚激起的精神,一下子变得更加萎靡。

    哪知曹性话并没有说完。

    “三千原山越,再从两万七千中,选出两千罪孽重者,如此九头蛇正白旗将扩编五千。

    九头蛇作为八旗之主,且又多有正白旗立战功者,加上已完成救赎任务的正白旗、立功颇多的九头蛇老卒。

    某决定,从九头蛇正白旗中,抽调两千,再从剩下七旗中挑出一千,升一级,入圣象八旗为武官。”

    三千武官,五千原山贼,如此以来圣象八旗将扩编八千,最重要的是,一下子多了三千经验丰富的武官,圣象八旗的战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魏延听的眼冒金星,连忙拱手:“主公英明!”

    魏延都表态了,曹犇等人虽心中五味陈杂,但面上不能落后:

    “主公英明!”

    军令即出,九头蛇将领也不敢违背。

    看着曹犇脸上的异色,曹性很清楚,编入三千的可是武官,说白了就是一种势力渗透,且还是强力型,从此以后,占人们,更受约束。

    三千武官,带来了战力,也带来了监管,更加强了曹性对其的统治。

    

第298章 许你五万兵() 
四万新旗兵的加入,正兵总数一下突破了二十万的大关,达到二十四万。

    其中正兵营十万,包过亲卫营一万。

    再有八旗兵,九头蛇六万三,圣象两万三,天狼两万一。

    北海、东海、南海、内河,四支舰队,共三万五千海师。

    再有屯兵三百六十万。

    这还是平叛刚刚开始。

    曹性如此任命,算是雨露均沾了,见魏延如此激动,曹性顺便开口道,还用上了表字:“文长,可还想再领兵?”

    领兵,对于一位未来的顶级统帅来说,那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魏延毫不迟疑的拱手行礼:“想!还请主公给予机会!”

    曹性摇了摇头:“机会是自己争取的!”

    说完,曹性再次看向众人:“诸位!你们是不是觉得,这里出动了水陆两路大军,将士十万,因此这里是主战场?”

    这一问,曹性发现很多人在点头,或者是露出疑惑之色,或许他们在心中说,难道不是吗?

    曹性将最有力右手拳头握起,对着天空:“不!这里不是!”

    说着,拳头伸出食指,指向南方:“我手所指的方向!交州日南郡,或者说,日南郡的国界境外。

    那里才是主战场!

    内乱!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可耻的!”

    曹性深吸一口气,大声咆哮:“只有对外扩张,将我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传播出去,造福世外的落后的蛮夷,才是真正的光荣!”

    “内战可耻!扩张光荣!”

    帐中文武,口中在大声咆哮,内心外翻江倒海,大脑更是云游海外。

    开疆扩土,何等威武,相比于内战,谁轻谁重,一目了然。

    魏延喊的最是激烈,为将者,最大的荣耀不就是封狼居胥,而封狼居胥,不就是开疆扩土。

    远在他处,没有参加军议的交州友军将领们,都被这呼喊声给吸引,可惜这是内部军议,不是他们能参加的公开型。

    交州友军们,纷纷屏住呼吸,倾听这呼喊的内容。

    营帐之内,曹性食指旋转,指向魏延,语气不容置疑的道:“文长,你可敢领军南下日南!”

    “敢!”魏延的回答,斩钉截铁。

    “那里有异族!那里有各类疾病!那里蚊虫多如雨!你可还敢!”

    “敢!”

    曹性再问,魏延依旧没有迟疑。

    这一问一答,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带动了所有人的心魂,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偷偷看向了魏延。

    “好!”

    自动忽略他人眼光的曹性,大喝一声:

    “我许你五万大军。

    其中有圣象镶白,及混编八旗一万,天狼正白及混编八旗一万,九头蛇混编八旗三万!

    三千编入圣象八旗的武官,全部在内,加上在场的一些老旗兵。

    换句话说,就是将在场的所有旗兵,除留下天狼正红旗,余下所有,都暂时归于你统率,随你南下,支援日南!”

    九头蛇将领脸色顿时精彩了,刚刚还在和魏延闹不愉快,突然就是峰回路转,要做对方的属下,哪怕是临时的,心里也是难受的很。

    因为魏延的力挺,曹犇等圣象将领,倒是神色如常,且很多因为能回日南,而感到惊喜。

    由南入北,虽没有由北入南,水土不服那么严重,但也很是不舒服,一天做什么都觉得不对头。

    军议进行到了饭时才结束,将八旗扩编,人员调动,各类事情,一一屡了清楚。

    出营帐之时,曹犇走在魏延旁边,欢笑着道:“恭喜了,魏将军,以后还要多多担待!愿将军带领我等圣象八旗,再创新功!”

    魏延看了曹犇一眼,心中时苦时甜,有些哭笑不得,一想起最后,曹性所说的那句:文长,以一换三的规定不变,你如果接下这趟支援日南的任务,那从你离开亲卫营的那天起,所错过的每一天,以后以三倍时间,来补。

    三倍啊!走一趟日南,哪怕是最快捷的坐船,一来一回,也得进十日。

    速战还好,万一形成对峙,打起了持久战,耽搁个一年半载,那可是三年的学习时间。

    在亲卫营学况还是带领五万八旗兵,且忠诚度低的圣象八旗占大部分,有四万还是上一秒中的敌军,才归附而已。

    整编这个任务,显然还要自己在路上完成。

    这种军队,又是长途跋涉,出了几万逃兵,那太正常了。

    当初领五百圣象旗兵,真正属于自己的两百,根本不愿意冒险去偷袭,还是自己许下诺言,只要你在外响应,多大火把,虚张声势,再静观其变,在占优势时,发起进攻。

    确保了他们的安全,加上自己用武艺压身,将他们都虐了个遍,让尚武他们心中佩服,又给了他们选择的自由,以及磨破嘴皮的游说。

    面对送上门的功劳,同样眼红武官们,想着升官发财的两百圣象八旗,才没有做了逃兵。

    如今五万大军,自己又有什么利益相诱惑?

    魏延很头痛,但不能在曹犇面前显露,整个五万大军,只有曹犇之镶白旗,才是正经编制,也是忠诚度、纪律稍好点的。

    魏延还需要镶白旗,以及老的九头蛇、天狼们,帮忙看守新归附的旗兵。

    “犇兄!此乃魏某职责所在,再立新功是一定的。”

    魏延心里苦,但他不能说,面上还得鼓舞曹犇。

    与众人分开之后,魏延刚回到亲卫营的营区,就走向亲卫营的课堂,前去听课。

    能多听一天,那就是相当于少三天,为日南的战时,多待一天。

    刚听完课,学员们已经蜂蛹而至,一个劲的说着恭喜魏延的话,让心中苦涩的他,还得继续陪笑。

    一位传令兵走进课堂,见人都没散去回去,且围在一起,找来找去,没找到自己要找的人,于是放声大喊:

    “魏延!魏延在哪?主公信件!”

    “我在这!”魏延连忙趁机,从热情的同学们挤出来,从传令兵处接过信,回头对着同学们拱手:“主公有事要招!某先行一步!告辞!”

    说完,魏延就跑了。

    

第299章 热带病() 
魏延离开了亲卫营课堂,连自己的营帐都不敢回去,身为军侯,又是亲卫营的学员,是没有独立的营帐的,同帐的还有四位,且都是军侯。

    一回去,又是一堆头痛的敷衍。

    他们可不会管你的困难,只看得到你的风光,事实不正是如此,旁人往往看到的都是你的风光,而忽略了你的付出,好似所有的一切,都是天上掉的,而他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而已。

    魏延独自走在营区,走到了一颗没人的树下,做在了地上,打开曹性的竹简细细研读起来。

    刚读没多久,眉头先皱了起来,面色有些不喜,按捺着看到最后时,魏延手拿着竹简,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魏延长长的呼出一口气,眉头也舒展了开来,自嘲道:

    “还好!主公有所准备,不然这次真的是,要强的有些过头了!只是日南可能匡时将更久了!”

    ——

    主帐营帐,文武多已散去,只剩下陈杨一个人独自留下,龚都照旧守在账外,不让任何人靠近。

    热火朝天的开了半天的会,突然安静了下来,曹性有着感触的看着帐门,心神随着空洞的双眼,开始云游海外,口中呢喃道:

    “孟先,楚县的病情如何?”

    刚刚还沉侵在胜利的喜悦的陈杨,整个人都垮了,脸色黑的出水,语言都在颤抖:“锦衣卫来信,已有千余将士病故,被传染的占人,死伤更多。”

    占人,乃至于占人八旗,死伤再多,不管是曹性,还是陈杨,都不在乎。

    但这千余将士,可不包过占人八旗,都是根正苗红的九头蛇八旗、正兵、屯兵,这些汉人。

    陈杨语气中,充满无尽的后悔:“楚县新立,管控力度有限,这才使得很多将士,没有落实喝开水、讲卫生、戴口罩、对病人隔离的措施,等死伤多了,才意识到严重性,可这时候,已经有数万人病倒了!”

    听到这话时,曹性的眼睛更加空洞,仿佛心魂都不在此地了,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楚县,气候,即是不同于岭南,也不同于江南,虽与日南、九真相近,但地理位置比日南还靠南。

    日南的名字由来,就是人的影子朝着南方,换句话说,就是愈加接近赤道了。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带来了一年三季的收获、丰富的雨水、森林、渔猎等资源以外。

    还有的就是不同于亚热带、温带等热带病。

    各种寄生虫、蚊虫、毒虫,各类感染性疾病,麻风病等等。

    稍有不好,染上了,以现在的医疗技术,基本上等于判了死刑。

    可大汉,东是大海,航线没摸索清楚之前,去个夷洲都是要命的,还是全军覆没的那种。

    北是草原、雪原、西伯利亚,在如今小冰河时期,连北方草原的鲜卑,东北平原的扶余、高句丽,甚至漠南草原匈奴都要南下,躲避寒冷空气。

    这些土著都生存不了,汉人过去,又有何用?连吃喝都是问题,除了矿之外,占领了,没有任何意义。

    西面就更别说了,二十一世纪了,西面粮食都很难自给自足,不是高原、就是沙漠,零零散散的绿洲,又能养活多少人?且交通不便,占领了,也会成为国中之国,时间久了,就是祸乱之源。

    就如现在与汉朝打了近百年的羌族、氐族叛乱,整个就是一个无底洞,耗空了大汉最后的资源,都无法填补。

    东西北都不能去,都没有用,大汉、大汉民族,如果不想因为人口繁衍,土地兼并,继续三百年一个轮回,在内战中,汉人死的够多了,土地足够分了,之后再一统的怪圈。

    那么,只有南面可选。

    南面富庶啊!只要你不病死,哪怕不种地,也不会饿死,各种各样的野兽,数不胜数,捕猎都抓不过来。

    充沛的雨水,养活的无数鱼类,根本捕之不绝。

    最大的路上生物,和最大的淡水生物,无不活动于这里。

    就算你只吃素,各种各样的果子,各种各样的野菜,加上能吃的树心、树皮、草根,你根本吃不尽。

    北方中原饥荒了,吃土的现象,那都见鬼去吧。

    曹性越是想到这,越是向往,越是想将这块土地,先侵占,再赋予给华夏人民。

    让华夏,让汉人,千年以内都可以放开的生育,不用为粮食而爆发内战。

    但偏偏有好多一面,就伴随着坏的一面。

    热带病的烦恼,足矣成为当地土著的第一杀手,更让踏足这里的外来人,十不存一。

    但面对这唯一的出路,曹性常常会有些天真的去主动忽略它,想靠着自己又是口罩,又是喝开水,又是伐树,又是讲卫生,等等,他能想到的方法,连广播体操都整了出来。

    再加上这一行的专家,历史上,写了《伤寒杂病论》的华夏史,医圣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