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银河射手 >

第168部分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168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银河射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些海寇们,将粮食藏在了家中?”

    糜威肯定的摇着头:“在下已经带人搜索过了,这些海寇们,家中简直就是家徒四壁,连老鼠进入了,都要含着泪离开的那种!”

    “哈哈~”

    轻松的气氛下,糜威一个小小的玩笑,引得满堂哄笑。

    曹性却陷入了沉思之中,想起了魏延,最初的平珠崖洲计策:“传于贵、元朴过来!”

    

第347章 珠崖洲海岸线() 
于贵、元朴在赵峰的带领下,再次回到这里,都曾经属于他们的聚义堂。

    看着最上方的主座,一个坐了十多年,一个坐了十多个时辰,都是意犹未尽呢。

    再互相看了看,以如此形式的相聚的双方。

    于贵的咬牙切齿与元朴的眼神躲闪,相互衬托着。

    “于贵、元朴!”

    “末将在!”

    曹性微笑的面容,让他两感到巨大的压力,元朴更是畏畏缩缩的,其成为曹军的方式,可不怎么光彩,“猎豹”一句:叛徒。

    始终在他心中环绕。

    见两人如此,曹性开门见山:“我且问你二人,寨中有多少粮草,够寨中人食用多久?”

    深知粮草重要性的元朴,生怕错过了表现得机会,连忙道:“够一月左右,如今快到秋季,山中多成熟果蔬,候鸟也将要回到这里过冬,那时粮食的储备将提升很多!”

    文武都看向了元朴,中原都是忙着储存粮食过冬,这倒好,冬天来了,粮草储备还能增多。

    真是在座的,越北的人,越是心里不平衡。

    看众人多不相信的表情,元朴着急不已,满头大汗。

    众人看的鄙视不已。

    曹性眼睛从元朴身上移开,落到于贵身上,于贵表现的坦荡的多,不愧是死过一次的人。

    “于贵,元朴可有说谎?”

    这时元朴更是急了,生怕于贵以牙还牙,擦他一刀,看向于贵,眼中满是哀求,要不是曹性的气势所迫,不敢说话,恨不得下跪求饶。

    于贵看也不看对方,恭敬的对曹性拱拱手:“回禀主公,正是如此!”

    “呼~”

    元朴松一口大气的声音,巨大的很,连坐在主坐上的曹性都听到了。

    发现自己的失态的元朴,再也站立不住,脚一软,跪在了地上:“主公饶命!”

    “你又无错,从何饶起?”

    曹性伸手往上一抬,做了一个虚扶的动作,元朴起身之后,曹性开口说到:“你不仅没错,某还要重用你二人!”

    曹性取出两根令箭,“啪”的一声,扔在地上,口中大喝:“于贵、元朴!”

    “末将在!”

    “今日任命你二人为屯长,各一百将士,充作向导!”

    “诺!”

    两人上前,捡起令箭,元朴只觉幸福来的太突然,一下子信心又回来了。

    曹性冲着两人点点头,望海寨千余口,除去死去的青壮,也有三百五十多,这些劫掠成性的海寇,充作屯兵,是不合适的,自己也并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所有壮丁,通通编入了八旗军中。

    增加汉人比例的同时,也更大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于贵、元朴两人统领的屯,就是以这些人为骨干,再以圣象八旗填充。

    “魏延、黄祖!”

    又两支令箭被抽出,曹性大喝一声之后,将两支令箭扔在了地上:

    “你二人各领两万八旗兵,由海师配合,从海路,给我将整个珠崖洲沿海,都收归我大汉的治下!

    占领海岸线的长度、攻下寨子的多少、俘虏海寇的多少、整编的新卒多少,都是你们评比功勋的方式!

    王忠、冯习、于贵,你二人分为魏延之军师、副将、向导!

    糜威、张南、元朴,你二人分为黄祖之军师、副将、向导!”

    “诺!”

    魏延、黄祖欣然领命,一为未来的顶级统帅,一为时下的一流统帅,互相间,暗中铆着劲,准备一较高下。

    “皱涛,你要做好保驾护航的工作,必要时,可出动海师陆战军!同时这一路上的海上交战,就交给你了!”

    “诺!”

    皱涛先是拱手领命,之后高昂的抬着头:“海寇那渔船,不过是晒牙缝!主公请放心!”

    未战先骄,可不是好事,深知皱涛德行的曹性,也难得跟他多说,看向夏侯正:“这小子敢轻敌,你给我拿下他!”

    “诺!”

    一脸正色的夏侯正,拱手领命。

    任务下达,众文武迅速出动,五百余海船的,分出两支两百艘的船队,一东一西,杨帆起航。

    八旗兵中,最是能战的四万旗兵,都派了出去。

    望海寨,及港口上,曹性在虎豹义从的护卫下,指挥着,以圣象八旗占九成的一万旗兵,挥动锄头、铁锹,开始了建设工作。

    环绕望海寨及港口,一座新的港口城市,将拔地而起。

    只是苦了张旻、张大士人,每天一大堆写写记记,还得去管理着建立港口城市的各种调度、预算。

    老卒占两成三的两万八旗兵,三千五精锐海师,八十艘单桅海船、三艘三桅海船、百余艘大型渔船。

    又有各有一员大将、一文一武一向导的配置。

    不管是海战还是陆战,在珠崖洲的海岸上,想遇到对手都难。

    曹性巡视完望海寨的工程,领着虎豹义从回到砖石房屋,对着内屋拍拍手:“出来吧!”

    这时,一位身穿锦衣飞鱼服的男子,从内屋走出。

    看着对方这身装扮,曹性的眉头,不知觉的皱在了一起。

    陈杨不在身边,以只能以锦衣卫的老人马台,代理这锦衣卫统领,可如今一见他这做派,心中对他的评分就拉低了一大截。

    锦衣夜行,暗地工作者,陈杨作为锦衣卫统领,一身锦衣飞鱼服,发在他手里,可一直作为藏品,从未穿着见人过。

    哪怕是曹性特意为锦衣卫,武官列装的绣春刀,都未见陈杨拿出来示人过,其腰间宁愿跨做工更次汉剑。

    隐藏身份这一点,马台差了太多,难道他以为作为锦衣卫统领,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显摆身份了吗?

    马台别的能力先且不说,但察言观色的能力,可谓一流,敏锐的发现了曹性转瞬即逝的皱眉,心中就是咯噔一声,打起了鼓。

    “说说最近的情报吧!”

    曹性淡淡的道。

    “诺!”

    马台拱手作揖:“回禀主公,魏延、黄祖身边的锦衣卫已经安排就绪,随时防止意外。

    分往各地的四位先生,身边锦衣卫也安插妥当,锦衣卫一层对一层负责,因此乃至,身为统领的陈先生,其也不知身边的锦衣卫是何人”

    

第348章 事事亲躬的劳累() 
马台先是禀告,安插在诸文武身边的锦衣卫之事,又禀报了一些各地粮价、战争、士家等事宜,说了整整一个时辰之后。

    马台再次说到:“河北黑山传来消息,黑山军第三大帅,靖难校尉杨凤,有意起兵!”

    说完马台想起了什么,“额”了一句,开口补充道:“有消息称青兖黄巾暗中跟杨凤通有书信,只是这消息来自旁听,不敢肯定!

    洛阳方面,刘贵传来消息,陛下身体每况日下,自上次同意刘焉任命州牧,及安排了各地官员调动之后,已经有月余未上朝了!

    西北”

    耐着性子听了一个时辰,马台杂乱、如同背台词的回报,等提到洛阳之后,曹性再也忍不住:“洛阳还有无其它消息!”

    “额!”

    马台一下卡住了背诵西北的情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完全就没有整理情报的主次,竟然抱着单纯汇报各地情报。

    还有一种,背诵下来情报越多,曹性听得更多,对他帮助更大的心态。

    还算聪明的马台,很快发现了自己的问题,绞尽脑汁的回忆洛阳的情报,之后还整理了一下,做到了三思而后行的道:

    “洛阳方面,何进每日里都有宴会,大将军府每日里,门客不断,会客堂,常常亮灯到深夜。

    袁府也是时常广邀宾客!

    内宫有发展成锦衣卫的宦官传来消息,十常侍每日里聚在一起,司徒许相,常常夜里入宫”

    暂且将马台将这么重要的情报,漏掉不报的气愤情绪压下。

    曹性沉思了起来。

    外戚、士族、阉党,三方势力聚会这么勤,定是有大事要发生。

    中平五年秋,这一年,除了眼下大汉各地,黄巾余孽又起,还有什么事呢?或许自己又漏掉了什么?

    匈奴内部叛乱?杀单于羌渠,拥立须卜骨都侯为新单于,本来的单于之子,继承人左贤王于夫罗也自立单于,入京晋见汉灵帝之事?

    这两件都非小事,但想让三大势力如此紧张,以至于整个洛阳暗流涌动,可能不见得!

    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义,都未见这些人,这么活跃过。

    那又是原因?

    曹性一边听着马台汇报的洛阳情报,一边沉思了起来。

    马台从洛阳发生的一些大事,再到一些那些大官,去了哪里的中小事情,都汇报了一遍,而曹性还不发一言的看着他,让他只觉心中发毛。

    又不敢在对方没叫停的时候,停下来,还不敢切换其它地方的情报,于是绞尽脑汁的回想一切,跟洛阳有关的情报,实在无话可说的他,连乃至市井流言,等等一系列还未验证过的情报,也说了出来。

    “洛阳贫民窟,又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流言!更是声称皇帝驾崩,天公将军死而复生的可笑流言”

    “等等!”

    曹性一拍桌案,眼睛死死的盯着马台:“你刚说什么?”

    马台一下子被吓了大跳,缩了缩脖子,试探着道:“张角死而复生?”

    “不是!张角都被挫骨扬灰了!哪有肉身复活!再前面!”

    马台又思索了一会:“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曹性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也不对马台抱什么希望,开始自己回想了起来。

    等曹性都想到之后,马台才迟迟的道:“陛下驾崩?”

    很快马台自己就否决了:“这不可能啊!宫中宦官潜伏有锦衣卫二十余,还有与我们如同一家的左公,都未有陛下驾崩的消息传来!”

    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曹性,对着马台,很不耐烦的摆摆手:“多留意洛阳的情报,加紧洛阳的人手,做好接应左公的准备!

    记住这三点,你就可以下去了!”

    “诺!”

    马台失落的离开了。

    曹性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陈杨的离开,让锦衣卫一时间缺少统领,千挑万选出来的马台,经验是很足,也擅长收集情报、伪装、潜伏、发展下属。

    但总领全局方面,相比较出身望族、谋略一流的陈杨,谋略充其量准二流,甚至只有三流的马台,相差实在太远。

    听他的汇报,还得自己从中筛选重要信息,很多事情,更是要自己问了,对方才知道回答,自己安排了,才知道去做。

    离开了陈杨,锦衣卫很多事,曹性不得不亲力亲为,本就有诸多事情要处理的曹性,一下子负担了重了近一倍。

    曹性眼睛望向窗外。

    何止是陈杨啊!往日里,自己身边总有一位一流谋主,更有数位二流谋主拾遗补漏,而今,四大谋主,各处任职,身边无一称得上谋主者。

    年轻的王忠、糜威,智谋三流不到的张旻,除了做做文书的活,连归类一下文件主次都做不好。

    乃至于,自己每天面对一大堆,关于各地汇报的竹简,一件件的去处理。

    一流谋主,代行筛选,小事自行处理,中事处理后汇报,大事上报请自己拿主意。

    这等分工有条有理的日子,简直一去不复返一般!

    怀念王修、陈杨、蒋琬啊!

    感叹完后,哪怕工作量多了数倍,曹性也只能自行处理。

    中平五年,除了黄巾余孽,南匈奴,地方置州牧,时下的,历史上的,曹性还真想不起有什么大事。

    但刚刚马台说到了陛下驾崩,曹性立马想到了,时下灵帝相关的情报,以及历史上,对汉灵帝的记载。

    汉灵帝,永康元年,也就是167年,汉桓帝刘志驾崩,桓帝无子继位,窦皇后选择了刘宏继承大统。

    于今188年,中平五年秋。

    在位二十年,建西园,卖官鬻爵,认宦官为阿父、阿母,让宫女穿开裆裤,在宫里开集市,驾驴车,等等荒唐之事,说不胜说。

    还发动了党锢。

    历史记载,其在中平六年,四月十一日,于南宫嘉德殿驾崩,时年三十三岁。

    期间还在洛阳阅兵,过了一把“无上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