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银河射手 >

第188部分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188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银河射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中,曹性高坐,下首文之首李儒,武之首王晓,文数人,武数十,齐聚一堂。

    但再次热闹起来的亲随,并未让曹性从难受中好起来。

    “先帝驾崩的消息最终被家师与董卓得知,董卓难得的全力以赴及配合家师,又领麾下湟中义从,偷袭围困的羌族叛军粮仓,关西大胜!

    羌族叛军溃散而逃!

    如今董卓是并州牧,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定以借道司隶并述职为由,领大军而来!”

    为董卓而皱眉,正思考着怎么对付董卓的李儒,让曹性总觉的有些别扭,但仍然看着他,等待他开口。

    李儒对着曹性就是一拜:“主公,如今董卓麾下,近二十万,多西凉兵!擅骑之杂胡更不在少数!西凉铁骑天下精锐也,其麾下就有不少!

    以大汉礼制,外将不可领军入京,且一州之牧,麾下不过数千,当遣朝中重臣,再以朝廷诏书,拒绝放董卓大军入关!”

    朝廷重臣加诏书,也就对刘虞有用,对董卓,真没什么作用。

    李儒不过是缓兵之计,虽可阻挡董卓一时,但关西、三辅,因为战乱而残破不堪,三辅之外,又多贫瘠之地,自给自足尚且不足,如何供应董卓粮草?

    以董卓的德行,劫掠百姓再正常不过。

    横竖都是死,这就是逼着刚刚被平复的三辅百姓造反了。

    内乱一起,华夏族人将血染三辅。

    这不是自己要看到的,曹性沉吟着:“董卓非常人,其野心勃勃,绝不会坐以待毙!二十万西凉兵都是大汉精锐,不可空耗内乱之中!

    五等爵就要推行,以董卓多次平定西凉之功,可封千户。

    不如请封董卓为三千户鄯善乡侯,食邑鄯善国?”

    鄯善国知道的人不多,但它原名知道的人就多了,那就是楼兰,在西汉时期,西汉勇士傅介子,杀楼兰国王,更其国名为鄯善,迁都汉泥城,并向西汉臣服。

    原国都楼兰城,自此成了大汉屯田之所。

    曹性说这话是,自己都有些不自信,董卓何许人也,他要听朝廷安排的话,去年升他为九卿之少府时,就交出兵权入洛阳了。

    刚说完,曹性自己先自嘲的笑了:“董卓并不受诏?但可有办法让他甘愿前去?”

    麾下文武顿时活跃了,你一言我一语,如蔡阳等,提议以二十万曹军对二十万西凉兵,出兵打败董卓!如张旻,提议以辩士说服!

    西凉兵天下精锐,洛阳之曹军,也就五万原北军加老牌正兵,可以堪比,余等五万新编正兵,十万辅兵,跟西凉兵,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且西凉兵骑兵比例极高,西凉铁骑可谓冠绝天下!就算办法调洛阳二十万大军前去,也不过是以卵击石。

    说了半天,无一条附和实际。

    没发言的,除了新归附的袁绍部四将,余等只剩下李儒、王晓、黄忠、张辽、徐晃五人。

    西园八校兵权,尽入曹性之手,除了胡盛这位贴身保镖,余等张扬、张辽等将,自然也到了曹性麾下。

    按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曹性开口问道:“文远,你有何见解?”

    张辽肃然起身拱拱手:“主公,末将以为,硬拼西凉兵,是得不偿失的,而只靠一纸诏书,亦不能成!

    唯双管齐下,或许可有收获!”

    主公是必然的,五子良将之首张辽到了麾下,怎么可能一不让他认主?而且张辽面对自己,也没有拒绝。

    不愧是张辽,所说之话,绝不同于前人的鲁莽及想当然。

    不过雨露均沾是必须的。

    曹性继续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公明,你有何见解?”

    徐晃起身,王晓、黄忠、李儒,也跟着起身:“属下末将,附议!”

    五人所见略同?

    这下曹性也就认定了这个方法。

    双管齐下,武的一方可由自己领军,充当使者的文一方呢?想让朝中大官,给自己办事,会用心才怪呢?可自己麾下就那么些人,万一董卓要撕票,每一个都是舍不得牺牲的。

    就在曹性思索的时候,王晓大赤赤的起身:“主公,让我去做使者吧!我与董卓那厮熟!跟他麾下那帮粗汉子也熟!”

    看见王晓,曹性眼中隐隐有些不舍,但总不能拒绝再派他人吧!也就点了点头:“一路注意安全,有潼关天险在,打完才知道谁雌谁雄!”

    光王晓一人自然不行,他不过是一都尉,在西汉时期,他算朝中大员,但现在是东汉士家掌权的时候,牧童的标签,哪怕升到重号将军,也无法从王晓身上撕掉的。

    曹性眼珠子开始游离,前面被扫视到的人,还算硬气,但落到主张用诏书遣返董卓的张旻时,这货眼睛一个劲的躲闪,生怕曹性点他的名。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

    “张博士,你出身巫县士家,如今更是闻名洛阳,既你提出以诏书遣返董卓,不如这次你与王晓一起去一趟?”

    曹性的语气开始还是客气的询问,一看张旻就要摇头,抢先道:

    “董卓不臣之心,显而易见,你这是行班定远之勇也!明日上朝,某必为你谋取一高位,以示鼓励,完成任务归来之后,三年内,必让你位列九卿!

    一个世袭爵位,更不能少!”

第388章 平东将军袁术() 
又到了上朝的时间,南宫外,这次袁术早早的就到了,曹性刚到,袁术就气冲冲的冲了过来,伸出他那大手,对着曹性的脖子就掐了过去。

    原来第一次早到的袁术,是来找自己算账的,这可不得了,保不准就要血染宫门,曹性连忙大喊:

    “汉升、龚都!退下!这是我与贤兄之间的事!”

    自入洛阳以来,二流战将水平的龚都,已经不足以抵挡高手如云的洛阳,之中的威胁,因此,或黄忠,或蔡阳,再不济配备吕范加韩暹,以贴身保护安全。

    这不是怕死,而是怕像孙家父子一样,死的太冤。

    今日,黄忠、龚都二人护卫左右,相信如果自己不喊停他两,袁术绝对会被当场治服,万一这下手重了,出了人命,损失就大了。

    袁术被曹性一声大喊,本打算用五分力的手,又松了三分,看似威猛的锁喉,实际只用了二分力。

    感受到脖子力度的曹性,绷紧的双手,慢慢松了下来。

    早到的官员,看见这现象,一个个冷眼旁观,装作一副很害怕的样子,躲开了,刚好过来的丁原,更是一脸的期待。

    袁术、曹性,死了谁,都是他们乐意见到的,最好是都死了。

    “贤兄,这是为何?”

    曹性语气很平淡,仿佛两人在闲聊,而没看到脖子上的手似的。

    袁术一听,来气了,手上力道加重了半分:“你还有脸说,乃翁麾下五千将士,被你全吞了!你还我将士!”

    曹性眼睛与之对视,嘴角微微上扬:“贤兄,你缺五千人吗?”

    袁术一下尴尬了,好像他真不缺,袁家在汝南的佃农,何其之多,再加上袁家举世无双的号召力,别说五千,回到汝南,只要有粮食,瞬间拉出五万人都不在话下。

    曹性以两个人才听得到的声音道:“送与贤兄的赔偿金、道歉费,可收到?

    小弟可不止这五千金,一支足够五万大军就食一年的粮草、五千套皮甲!已在运往兖州的路上!

    今日我就举荐贤兄出任兖州牧!封平东将军,总领关东平叛事宜!”

    五千金可是五万万枚五铢钱,哪怕尊贵如袁术,也动容了,而五万大军一年的粮草,拉出一支十万人的大军都够了。

    还有五千套皮甲,袁术从未拥有过这么多。

    袁术悻悻然的收回了手,在衣服上,摩擦了一会,仿佛能擦掉刚刚掐脖子的事。

    “兖州?”

    曹性点了点头:“就是兖州,其实最好的地方是贤兄的家乡豫州,但大汉祖制,不可在本乡任主官。

    兖州紧邻豫州,豫州又有黄巾余孽作乱,贤兄你这平东将军,总领关东平叛事宜,豫州正好纳入您的管控范围,又不违背祖制!

    关东中原之地,世界之中,人口稠密,土地肥沃、富庶……”

    在有意的引导下,很快联想到,先占领兖州,回占豫州,东占青徐二州,尽得最富庶、士家最多的中原之地。

    而袁家就是士家领袖,袁术就是当代血脉最正的继承人,一直以来,袁家都将精力最多的放在袁术身上,袁术的身份,也一直比袁绍高。

    占据士家最多的中原,再得士家的支持,大事可期也!!

    曹性越说,袁术越是动容,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登顶的那天了一般。

    这时曹性,适时的鞠躬行礼:“贤兄,小弟永远为你鞍前马后!”

    这句话让袁术太受用了,曹性可是后将军、新楚侯,他还未加封将军,爵位也只是关内侯,以高官拜服低官,这种情况,他在袁绍那看到很多,但自己却没有享受过。

    没享受过,但期待已久啊!曹性真是击中了他的软肋。

    刚刚还在大打出手的两人,交头接耳了一番,又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了,让丁原差点没被气死。

    朝会开始,曹性、袁术并肩入内,显得亲密无间。

    礼仪流程刚走完,曹性欣然出列:“启禀陛下!关东黄巾余孽,为恶作乱,青兖豫徐多受余毒,四州刺史州牧,焦头烂额,只因为,四州之地,各自为战!

    袁本初心系天下苍生,已挂印而去关东。

    可这完全不够,袁虎贲中郎将,德才兼备,名声享誉天下,臣举荐袁虎贲中郎将,授平东将军印,总领关东平叛事宜!”

    小皇帝刘辫还是那么的怕生,但何太后已经有些分清形式了,越是看清,其越是害怕,短短几日,人苍老了许多,完全没有了正值三十的妩媚。

    何太后久久不做回答。

    袁术用恳求的眼睛,看向宠溺他的叔叔袁隗,又看了看在曹性的举荐下,出任九卿之太仆的父亲袁逢,这也是袁术信任曹性的原因之一。

    袁逢目光也看向了袁隗。

    只见袁隗叹息一声,起身出列:“陛下,举贤不避亲,臣附议!”

    一时间,许相、丁宫两位三公,袁逢、王允等九卿百官,大多出列:“臣等附议!”

    何太后脸色苍白:“准了!哀家累了,退朝!”

    这已经是记不清多少次,身为太后的她,亲自说退朝了,不是宦官不会说,实为她一刻也不想多留。

    洛阳东门,袁术领着纪灵、杨弘等文武,平东将军,可是重号将军靠中上的封官,比冠军将军还要尊贵。

    水涨船高的他,一时间获得上百洛阳士子追随,又有洛阳士家支持私人部曲八千,一下子就超过了失去的五千之数。

    虽战力不在一个对等,但这号召力,也没谁了。

    欢送袁术的曹性,也只有羡慕的份。

    袁绍、袁术兄弟都走了,董卓就要到来,攘外必先安内,正在欢送队伍里的丁原,整个人都觉得凉嗖嗖的。

    刚要打道回府,曹性已经拦在了他的面前,淡淡的一个眼神,就将丁原吓得连连后退。

    这份胆小,让曹性有些怀疑,对方是怎么在群雄并起的汉末,坐在一路诸侯的。

    如果丁原知道此刻他的心声,一定会破口大骂,调走你的靠山,铲除你的同党,又是在离开家乡,以一万人面对二十多万,换成你来试试。

第389章 与吕布比拳脚(一)() 
“吾儿奉先何在?”

    危机时刻,丁原唉声大喊。

    “孩儿在此!”吕布大步流星,走到了丁原前面,聛睨窥觎的看了过来:“曹性!”

    话语不多,却霸气十足,一时间,曹性身后,黄忠、蔡阳、徐晃、张辽等,十余将上前。

    曹性只觉好笑,如果麾下赵云再来,那就更有意思了。

    吕布身后,顿时也有六员将领而出,其中一个还是曹性的老熟人,老上级,郝萌。

    “雁门飞将吕奉先!在下雁门平城人,久仰大名!”

    曹性笑呵呵的跟这个老乡打着招呼,又对着郝萌拱拱手:

    “将军,数年不见,别来无恙?”

    郝萌一身都尉服,看着曹性那叫一个尴尬,当初曹性是他麾下屯长,他就是上党郡都尉了,如今曹性成了羽林、绥南中郎将,授后将军,他还是都尉。

    而且他投奔的主子丁原同样是都尉。

    他也想过抱曹性大腿,可当初曹性在他麾下任屯长,因为出身低,又是从边军调过来的,没少被他按小鞋,曹性不邀请他,他不敢投奔啊!

    邀请了也不敢啊!

    “你两认识?”吕布疑惑的问道,郝萌连忙回应,将来龙去脉,修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