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银河射手 >

第216部分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216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银河射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干尚且如此,那闻名三国的美周郎又到了何等地步。

    在时下,长得好看就如同名声、文采一样好使,是可以当饭吃的。

    最起码在同样仪表堂堂又喜欢以貌取人的袁绍哪里,可以当饭吃。

    “免礼,中平三年我初到江东于大江两岸招募义士之时,就常闻九江有名士,仪表堂堂辩才超绝蒋子翼也!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蒋干自家知道自家事,说他是士人还可以,名士嘛,也就出不了自己所在的县城了。

    但作为辩才,自信方面绝对不能有失:

    “卫将军过奖了!以前我不能称之为九江名士,但以后绝对是,并且江东名士我也是有信心坐上去的!”

    “好!好好干,干好了我让你做天下名士!刚刚离开的张旻你听说过吧!他跟你一样是为辩才,我能让一个巫县士人成为益州名士,亦能让你如此!”

    自信可以,我让你饿自信的话语成为现实!

    曹性这一手,让口若悬河的蒋干都无言以对,正剩下单纯的激动与佩服。

    绝对实力面前,一切手段都是螳臂当车。

    秀完肌肉,曹性直奔主题:

    “正好你赶上了我用人之际,九江临近荆州,你为我去一趟荆州,联系荆州剩下的那些还未加入新楚联军的人员!特别是那是荆州七大家剩下的蒯、马、习、杨!”

    蒋干拱手应诺。

    说完曹性打趣的道:

    “不过子翼,你是不是该改口了?”

    想不到初次见面先是被对方绝对实力抛出的诱惑,无力抵抗,紧接着就委以重任,这样主公不拜,还要选谁?排队去服侍袁绍?袁绍是党人魁首,麾下州郡级名士千千万,他过去连提鞋都不配。

    蒋干信服的拱手:

    “属下拜见主公,定不负主公所望!”

    说完蒋干就要扬长而去。

    曹性连忙加了一句:“有空多与你的同窗周瑜沟通一下感情!”

    “诺!”

第445章 荆州士家的选择() 
荆州襄阳中庐县一处最豪华的大院,院内会客大堂灯火通明,秋风从堂外吹过,带走了门前大杏树最后一片黄叶,只留下光秃秃的躯干。

    大堂之内,深夜未眠的大院两位主人,如同这杏树一般,他们并没有为刚刚丰收了杏果而高兴,而是商议着怎么迎接这个不寻常的冬季。

    长兄兼族长蒯良坐立不安,杯中茶水喝了一壶又一壶,茶叶被冲了无数遍,完全没有了味道还不自知,喝白开水喝出了啤酒的感觉。

    看着兄长将茶水当酒喝,以起到借酒消愁的作用,刚想轻泯一口这新茶的蒯越,没有了胃口:

    “兄长,杨家、习家虽继蔡、黄、庞之后,投向了曹卫将军,但并不表示我们就会被孤立起来,而且你担心曹性会针对蒯家,来个杀鸡儆猴也不过是你的猜想而已!

    据我所知,曹性可不是好杀之人!”

    “他还不是!日南!辽东!塞北!关西!哪里没有他留下的京观!广宗现在还有数万永不超生的孤魂,等待复仇呢!”

    蒯越无奈的摇摇头:

    “兄长,对于汉人,曹性从未有过残杀,倒是活人无数,哪怕对方曾经与他为敌。”

    有时候利益的纠纷往往会产生对一个人感官,而这先入为主的感官往往会影响你对对方的判断,

    蒯良就是被与曹性的不感冒,一味看贬对方,但这位被刘表称为“雍季之论”的蒯家家主,也并非庸才,准确的来说其才智不下一流,在比他更胜半筹的弟弟提醒下,他很快反应了过来。

    蒯良自己为自己倒上了一杯茶水,这次他没有浪费这珍贵的物品,而是轻泯一口,细细的回味口中的留香。

    兄弟两悠哉悠哉的喝完一壶茶叶之后,脸上变得如茶水般深邃的蒯良,语气已经听不出情绪,连对曹性的称呼都改去了藐称:

    “九江蒋干!

    如今身为太学祭酒的曹黄龙,麾下已经慢慢不缺文臣了,至于武将他更从未缺过!”

    蒯越眉头跳动了一下,点了点头:“黄、蔡、庞三大家及荆交豪强,必会跟曹家越走越近,又有杨、习二家加入,怎么还会缺文臣呢?

    兄长或许我们该适当的做出一些改变,以便情局明朗之时顺势而为!”

    “什么?异度那魁首那边……”

    蒯良的只说了一半,之后死死的盯着蒯越,等待他做出解释,或者说等待他做出决定。

    蒯良与蒯越真正拿主意的人,在此刻体现了出来。

    “兄长莫不是忘了杨家?”

    杨家有好几个,但最有名的还数三世三公的弘农杨家。

    而如今这地位仅次于袁家的杨家,走的就是时下士家最稳健的万世不衰之路。

    家主杨彪接受了朝廷的征召,出任了九卿大司农一职,名义上站在皇帝一方,儿子杨修做了曹性任的官,虽没有认主,但在别人眼中已经给他贴上了曹性的标签。

    家族主要人物嫡系子弟杨弘,成了袁术的长吏。

    不多不少,正好凑足了狡兔的三窟。

    另外的四世三公袁家相比杨家,也有过而无不及,袁家两位嫡系子弟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袁家的老一辈深居京城,出任丞相、三公。

    如果不出意外,不管哪一方胜利,家族的昌盛依旧不衰。

    袁家、杨家尚且,蒯家模仿一二又有何影响?

    如果曹性在此,绝对会忍不住点个赞,光光是时下这个时代,除了风头最盛的袁、杨,后起之秀最有名之列,如分任三国的诸葛亮三兄弟之家族、分任袁绍、曹操的荀彧、荀攸、荀谌之家族等等。

    倒是资本小的豪强之家,往往是举家投奔。

    看蒯良表情有些不乐意,作为亲弟弟,蒯越不能不管,开口耐心的解释:“兄长,杨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小小边陲荆州蒯家?”

    这个话题已经超越了蒯良的思维逻辑,只能凭借一流的智谋,本能的说出疑惑:

    “照你看,我们兄弟二人将由谁出任卫将军府?”

    蒯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着蒯良眨眨眼睛,蒯良露出了然之色。

    当问题超越自己自小养成的思维逻辑时,不仅没有崩溃、逃避、辩解,还能正面面对,并说中要点。

    在这个时候,已经体现出了蒯良的不平凡。

    蒯家小小数百口,能出两位不凡者,何其之幸?

    只此一点,在荆州足矣登上第二。

    至于第一嘛,有些变态了,虽然长得丑了点。

    公元三一一年初冬,曹性又多了个头衔,交州刺史兼领合浦太守。

    交州刺史朱符来到了荆州,接替空缺的荆州刺史,同时荆南名士赖恭,调入帝乡南阳,出任太守一职。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两人新官上任,庆典高升的宴席却放在作为曹性老巢的浈阳,浈阳逍遥楼,浈阳曹家所有成员都被请了过来。

    未过门的卫将军夫人、十二岁的黄月英,被推上了左首,紧在朱符之下,连主角之一的赖恭坐在她的下首。

    相比较没有与曹性相识的三年前,朱符更加的胖了,肥嘟嘟的脸整个都圆了,下巴的肥肉如同汽车修理厂码在一起的轮胎,笑起来连眼睛已经都看不见,活像一尊弥勒佛:

    “庞公!黄公!蔡、黄、杨、习家主!多谢你们能应约而来,还有蒯家主,你的到来真是意外之喜也!”

    这弦外之意就是,别人都是请过来,只有你不请自来。

    面对朱符的傲慢,蒯良气不打一处出,刚想发飙脑海里又回想起了蒯越的嘱托,这时黄月英又站了起来。

    “朱使君说的对,这真是意外之喜,可惜的是性哥哥不在,性哥哥可是常常提起蒯先生,说先生为荆州有数的大才也!一直对先生极为仰慕!”

    黄月英的话中气十足,听起来又仿佛极为遥远。

    只因为她那小小的脸庞,带着一个画着笑脸的口罩,声音透过口罩出来了的,产生了如此效果。

    据说自曹性在新楚县发明口罩以来,曾亲自为她设立了一款,如此看来正是这个笑脸口罩了。

第446章 曹勇任长沙() 
黄月英轻飘飘的一句话,将朱符讽刺的反话,改成了正面的推崇,化解了蒯良的尴尬。

    荆州黄家的黄月英都发话了,还是代表了曹性,哪怕荆州各郡太守及有头有脸的大多在场,但也没谁再不给面子。

    宴会算是其乐融融的进行着,各郡太守更是频频与新任刺史朱符、新任南阳太守赖恭敬酒,整个宴会上都是官场、士家那套互相吹捧,互相蹭声望,直到吃饱喝足之后。

    “嗝~”

    朱符打了一个饱嗝,身上的肥肉顿时化作了海浪一样,圆球一般的手握着一个酒樽,举杯起身,说话还有些大舌头:

    “诸位!再次感谢你们能赏脸参加鄙人的宴会,在这我宣布一件事,下稚县令曹勇,他是一位人才啊!下稚不过一个不满一万的小县,占地面积虽广,但实则多是湖泽,又是山越人的主要活动区。

    这些问题困扰了历代县长上千年。

    可到了曹勇手里就不一样了,积极参加新楚联军讨伐荆州叛军,整合山越,治理湖泽,修水路陆路,修大江码头,使得下稚百姓安居乐业,各地流民纷纷前来……原先一个小县,如今成了大县……”

    被点名的曹勇来忙起身,面对朱符的一顿推崇,连忙拱手作揖,以示谦虚。

    “说了这么多,曹勇的功绩也不过说了小半,总之,在黄龙先生眼中,蒯良是大才,在某眼中,曹勇更是大才,因此我举荐其为孝廉,诸位不介意吧!”

    “使君英明!”

    “名至实归!”

    ……

    曹勇的上级,江夏太守蔡瑁,以及其它诸郡的太守纷纷应道。

    孝廉在大汉就是身份的象征,在官场之上,没有这头衔,将备受艰难,曹性就是朱符举荐的孝廉,如今曹勇又被其举荐,而朱儁的二儿子嫡子朱晧是曹性表的孝廉,曹家与朱家的关系再也理不清了。

    赖恭等人看向朱符时,露出了别样的眼光。

    “下官何德何能……”

    曹勇刚要客套一二。

    朱符打断了他的话:“只是孝廉怎么能体现你的功绩,我初到荆州,这州骑都尉之位也是你的!

    长沙太守孙坚谋逆作乱,他已经不适合管理长沙,我将上表朝廷,任命你为太守!”

    话到这里,总算露出了主题,这可是一郡太守之位,又是荆南四郡中最富庶的一郡。

    要说曹勇这功绩,放平时确实是丰功伟绩,但放在时下已经不一样了,如他一样的太多了,从浈阳到揭阳、沓氏、龙川等等,十余县都是近年完成了从小县到大县的脱变。

    换句话说,只要是曹军一系出任县长,都会有他雷同的功绩。

    可众人能反对吗?

    赖恭第一个站了出来,其一脸秉公任直的面容:“曹勇县令典型的国之忠臣也,其接任长沙太守,将与原太守逆贼孙坚,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好可以正一正长沙的正风,扫清逆贼余孽!

    扫清逆贼余孽!”

    如果两遍还没听懂,这时候诸郡太守站了起来:“正长沙正风!扫逆贼余孽!”

    曹勇代表正气,其出任太守就是正正风,那逆贼余孽是谁?

    俗话说正邪自古同冰炭,作为熊熊燃烧的火炭,是最“清楚”也最能“指出”,谁是“冰”谁是“邪”!

    “我等愿意联名上表!举荐曹县令升任太守!”

    赖恭起先,另外五位太守纷纷附和。

    这一幕让在场的荆州士家、豪强纷纷震惊,相互之间从对方的表情中,看出了一个相同的信号。

    这个信号可以比喻为集结号、风向标、进攻的战鼓。

    已经与曹军以新楚联军为谋介绑在一起一年多的豪强们,很快看到了方向。

    曹勇正在谦虚推辞,并感谢着每一位支持他者。

    寇家家主最先站了起来:“曹下稚礼贤下士,造福桑梓,我等看在眼里,曹下稚出任长沙太守,我罗侯寇家第一个支持、拥戴!”

    寇家主的带头,让参加宴会的长沙豪强们纷纷起身,没有任何犹豫的附和:“支持曹下稚出任长沙太守!”

    不管曹勇内心如何,但其现在表现的就是感动的稀里糊涂:“多谢诸位厚爱!诸位恩情,勇没齿难忘!”

    吁~

    表态的众人内心呼出一口气,这才是他们想要的,没有谁愿意免费付出,至少在做的各为家主没有。

    “好!好!”

    朱符见曹勇不再推辞,连连叫好,并常怀的大笑:

    “来!提前预祝曹勇升任长沙太守,我们满饮此杯!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