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125部分

帝秦霸世-第125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禀陛下,项王率领五万精锐楚军,剑指巨鹿。与此同时,齐国上将军彭越出兵楚国,正在与楚军大将萧公角对峙!”

    顿了一下,王城神色变得越发恭敬起来:“辽东王刘季在三天前于无终城,三军阵前拜韩信为大将……”

    胡亥目光如炬,他没有想到历史发生了巨变,刘季变成了辽东王,韩信居然还会出现在刘季麾下。

    历史的车轮拥有强大的修复能力,让胡亥心头一沉。这意味着,大秦帝国的宿命未必就会改变。

    对于这一幕,胡亥心里有一定的预料。毕竟韩信与刘季是天然的搭档,再加上张良与萧何,这便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组合。

    萧何早在辽东,如今韩信又到了辽东三郡。除了张良还在韩国担任丞相之外,刘季的最佳组合已经快要成型。

    一想到这里,胡亥凌厉的目光扫了过来:“立即派人前去韩国,密切监视韩国丞相张良!”

    “是!”点头答应一声,王城大步出门,离开了咸阳宫。

    胡亥目光闪烁了一下,坐在帝座上沉默不语。他心里清楚,中原大地真正的乱世,就要开始了。

    这一场战争一旦爆发,必将会冲毁项羽建立的天下秩序。天下诸国一片混乱,也是大秦帝国席卷山东反秦势力的契机。

    胡亥目光如刀,冰冷刺骨,大秦帝国准备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轮到秦军兵出函谷关,再一次唱响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时候了。

    大秦锐士之名,早已经被天下人忘却了。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乱世之中他有信心再一次令大秦锐士之名传唱。

    心头翻动,胡亥面色凝重,断然命令:“韩谈,即刻派人通知三公九卿前来咸阳宫正殿!”

    本章完

第254章 徐徐展开的帝国(第一更)() 
韩谈等人出发后,胡亥心潮难平,目光落在在铺陈的长长竹简上。

    在心里思谋着大秦帝国的下一步,到底该如何走,才能化腐朽为神奇。以最少的伤亡,得到最大的利益。

    ……

    这一刻,大殿之上只剩下秦二世胡亥一个人。望着空旷的咸阳宫大殿,沉默了一会儿,便继续埋首帝案。

    故秦八郡风云变幻,胡亥案头的简册骤然增加,全部是朝野各郡通过各种渠道直接送给他的民情密报。

    他认真仔细地阅读揣摩了这些密报,不肯放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这些密报直接送给他,而不是子婴,是因为胡亥的明令。

    局势错综复杂,山东反秦势力大乱,特别是项羽与刘季都做好了准备,天下再一次的旷日持久的大乱,就在眼下。

    胡亥清楚当下局势的紧张,他警觉地意识到,大秦帝国能否乘风而起,目下正是关键。

    密报上所传达的民意民心,是胡亥能够深入了解大秦帝国的手段,因为今时今日他不能深入乡野寻访观察。

    只有深切的了解个大秦帝国的国人百姓的处境,了解各郡县国人百姓的民意,才能正确做出判断。

    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做出准确犀利的判断,这关系到大秦帝国重铸的成败,其中分寸颇难把握。

    胡亥对于密报上的一些事情,并没有与子婴等人商量。他清楚,以丞相府的权力,这一切都早已知晓。

    目下,胡亥埋首书房,就是要谋一个万全之策,以防万一。

    他要看一看,丞相府如何评判目下的大势,看一看,大秦帝国各郡县百姓国人对于收复失地的渴望。

    因为丞相府总理国政,决定着大秦故土八郡的安危与稳定。与此同时丞相府的强大行政能力,也是将来收复失地迅速接管一方,恢复生产的第一要素。

    而八郡民意是渴求安定,还是想要席卷山东,收复失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胡亥接下来的决策。

    胡亥必须要提前让丞相府得到历练,同时也必须彻底弄清楚八郡民意。因为大秦帝国想要收复失地,必须要万众一心。

    毕竟,只有民心所向,将来战争爆发以后,大秦帝国才能有足够的兵源,以及粮草。

    也只有万民渴望一战,再加上胡亥才能对天下大势进行深彻明晰剖析,大秦帝国才能决死奋发。

    “陛下,三公九卿诸位大人求见。”韩谈在大殿门口低声禀报。

    “都到了?让他们进来。”胡亥有些惊讶,在这个时候尉缭等人来的竟然如此之快。

    ……

    尉缭等人疾步走进,拱手道:“臣等参见陛下——!”

    尉缭等人心头有些惊讶,以为发生了大事。毕竟最近一段时间,秦二世胡亥一直都在咸阳宫正殿之中。

    不管是对治理地方,还是军中事务都没有过多的插手,仿佛就像是一个隐形人一般。

    “诸位爱卿入座——”胡亥一摆手。

    “是!”点头答应一声,尉缭子婴等人纷纷按照位置落座。

    “陛下召集臣等前来,不知所为何事?”尉缭第一个开口打破了大殿之上的安静。

    随着尉缭开口,其余人纷纷将目光看向了胡亥。特别是陈平,张苍,卫余三人,现在这个时候,正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

    帝国最高检,帝国最高法,城卫军总署三大系统正在紧张进行从上到下的构建,不论是各级官吏的挑选,还是向郡县延伸,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

    瞥了一眼尉缭,胡亥环视一周:“治栗内史,今年故秦八郡各地秋收如何?”

    嬴陵连忙站起身来,对着胡亥深深一躬:“禀陛下,根据各地传来的消息,大秦各郡县除了北地三郡能够自给自足之外。不论是汉中,巴蜀,亦或者八百里秦川,都有余粮上缴。”

    瞥了一眼嬴陵,胡亥对于此也有一定的了解。毕竟那么多文书奏章,不是才看的:“传令各郡县,今年新麦除北地三郡免除赋税之外,其余五郡余粮皆入咸阳仓,灞上仓,以及函谷关。”

    “是!”嬴陵清楚胡亥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战争做准备。

    “陈平,张苍,卫余!”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一字一顿,道:“帝国最高检,帝国最高法,城卫军总署向八郡彻底铺开之势如何了?”

    闻言,卫余:“城卫军总署的建立,不仅是一个新体制的设立。更关系到县卒,郡卒,等一系列的旧有残留。”

    “臣夜以继日,城卫军总署从八郡之中建立分署。正在立即发展人才,向各县推进,以及与各亭取得结合。”

    ……

    陈平沉吟片刻:“禀陛下,帝国最高检,人员倒是不缺,正在一步一步进行铺陈。彻底建成一个缜密的网络,非三年不成。”

    与此同时,张苍亦是如此:“禀陛下,帝国最高法,同样人员不缺,倒是秦法已经遭受到了一次冲击。”

    “为了以防万一,为了秦法威严不容置疑。帝国最高检的铺陈,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不仅需要精通秦法,更需要人品没有问题。”

    ……

    胡亥点了点头,他清楚陈平,张苍,卫余等人都没有说错。大秦帝国以法治国,已经过了百余年。

    法治深入人心,精通秦法者数不胜数。因为不同秦法,不足以立足大秦帝国,正因为如此,大秦帝国相当于法家的大本营。

    不同于天下各地,秦地之上,法家大才多如牛毛,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这便是胡亥敢一次性爆出帝国最高检,帝国最高法的原因。因为大秦帝国有足够的法治人才,不需要担忧人才不足。

    ……

    胡亥思忖有顷,问道:“若是战争即将爆发,大秦故土需要征兵十万,是否会影响帝国最高检,帝国最高法以及城卫军的建设?”

    他必须要考虑周全,假若这是一场战争立即爆发,轻则死伤上万人,重则数万人。

    在这个时候,必须要保证大秦国人百姓不沮丧,不会对朝廷失去信心,更不会因为仓促征兵发生内乱。

    本章完

第255章 大秦帝国的颓势难以挽回(第二更)() 
十万大军!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数据,是秦二世胡亥在根据各个方面,来估计出来的最少得数量。

    大秦帝国想要收复失地,最少需要三十万大军。前期最少也得二十五万,才能庇护周全。

    如今函谷关守军十万,桃林高地有五万新军蛰伏。整个大秦帝国真正能够调集起来作战的大军,只有十五万之众。

    这意味着大秦帝国岌岌可危!

    因为大秦帝国不同于山东列国,他们的敌人往往只有一国,而大秦帝国举世皆敌。

    ……

    胡亥清楚,大秦帝国能征善战之将太少,只有寥寥无几的数人。除了一个通武候王贲之外,也就一个言和可用。

    这意味着一旦战争爆发,大秦帝国必须要集中实力,攻克敌军主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先期保持优势。

    没有强将,只能以大军数量来补!

    闻言,卫余三人心头一震。他们没有想到胡亥如此问,因为这件事不归他们三人管。

    征集大军,这是太尉府的事!

    有太尉尉缭在,没有人敢越俎代庖。在大秦帝国律法之下,尊卑极为重要。尉缭的身份,注定了他的举足轻重。

    察觉到话中的歧义,胡亥眉头一挑:“当下大秦故土,若是再一次征集十万大军,有这样的民意基础么?”

    “禀陛下,征集十万大军,恐怕会再一次动荡刚刚稳定下来的朝局。”卫余目光一闪:“除非我军连战连捷,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征发十万大军,安然无恙!”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对于大秦帝国当下朝局,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大秦帝国脱离了危急存亡之秋,依旧是处于生死垂危的边缘,并没有彻底的置身事外。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他无比清楚征发十万大军的必要性。大秦帝国不比关东诸国,可谓是举世皆敌。

    这意味着秦军一旦东出函谷关,等同于挑衅全天下的敏锐的神经。举世皆敌的压力,这是秦军逃不过去的坎儿。

    默然良久,胡亥断然下令,道:“韩谈,传令尚坊老公输,打造十万大军的精良装备,一切按照始皇帝之时的秦军配置完成。”

    “是!”答应一声,韩谈退了回来。

    ……

    “金令箭使者方才入咸阳宫,传来消息,西楚霸王项羽率领五万精锐北上齐国。与此同时,齐国上将军彭越攻打济阴,正在与西楚将军萧公角对峙。”

    胡亥神色复杂:“与此同时,辽东王刘季在三天前,设立将坛,与三军阵前,拜韩信为上将军……”

    “轰……”

    随着胡亥一个字一个字说完,大秦朝臣自然清楚了胡亥为何事事以军事先。如今天下大乱,各国都做好了准备。

    特别是尉缭心头大惊,沉默了许久,方才恢复了平静。

    “陛下,韩信入辽东,三军阵前拜将。”尉缭神色肃穆冷静:“从今以后,辽东王刘季将会是我军大敌!”

    有道是知子莫若父,作为老师自己颇为知晓自己的学生。尉缭清楚,韩信已经被他培养成了一柄绝世神锋。

    他不会防守,有着的只是无与伦比的攻击力,只有一往无前的刚!

    “太尉,若是朕所料不差!”胡亥猛然问道:“这韩信便是你的传人吧?”

    “禀陛下,臣退隐之后,曾教导过数年!”尉缭站起身来,对着胡亥深深一躬:“韩信其人,天资卓绝,在于兵道之上,绝不再西楚霸王项羽之下。”

    “韩信么。”胡亥点了点头,坐在帝案之上沉思了许久,方才朝着尉缭,道:“太尉,韩信之能比之通武候如何?”

    这才是关键,通武侯王贲是大秦帝国第一将,也是胡亥席卷天下最重要依仗。王贲与韩信孰强孰弱,关系太大了。

    “前期通武候胜。”尉缭眉头微皱,沉默了一会儿:“后期一死一伤,韩信重伤,通武候死——”

    尉缭对于韩信与王贲的实力都很了解,他清楚王贲的优势在于经验丰富,韩信的优势在于一往无前。

    经验丰富就意味着王贲谨慎,况且大秦帝国危如累卵,这个时候王贲不敢肆无忌惮。

    但是韩信初出牛犊不怕虎,根本没有多少忌惮。更何况,此刻的韩信是他为了实现理想,培养的绝世利器。

    攻击性无与伦比,堪比武安君白起!

    说罢,尉缭摇了摇头。再一次深深一躬:“陛下放心便是,有燕赵的阻隔,辽东与我大秦帝国短时间内不可能交手。”

    “当下我大秦帝国最大的阻拦是魏国与殷国。老臣以为,大秦帝国第一战,当取三川郡亦或者河东郡!”

    ……

    尉缭之言,再让胡亥心头惊讶的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