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128部分

帝秦霸世-第128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亥念头翻滚,他清楚他与始皇帝在骨子里其实是一样的人。那便是对于权力有着发自骨子里的痴迷。

    中原大地之上,因为姬周八百年影响,形成了久远的王道传统。

    人们更喜欢将圣王明君看成那种垂拱而治的人物,更喜欢将大德之行看做有为君王的标尺。

    某种意义上,人们不要求君王有才,而只要求君王柔弱有德。同样的到了大秦帝国时代,也是如此。

    胡亥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才能从皇十八子登基称帝,因为赵高与李斯需要自己。

    而只有大争之世,天下方对强势君王有了激切的渴求。而始皇帝结束了一个大争之世,如今也该轮到了他了。

    没有那一个儿子不渴望成为父亲,特别是父辈极其耀眼的更是如此。

    那怕胡亥穿越而来,但是他对于始皇帝的敬畏发自内心深处,也清楚自己的几斤几两。

    正因为各种原因,胡亥心中对于比肩始皇帝的念头无比强烈。与千古一帝比肩,虽然艰难险阻许多。

    但是这一条道路,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未知,也让秦帝胡亥产生了一种久违的激动。

    这是他矢志席卷中原的原因,也是他在艰难之时诛杀赵高,不惜一切代价率军南下的原因。

第260章 帝国绝不能失去信仰(第二更)() 
对于至高皇权的迷恋,对于绝对皇权的渴望。哪怕是胡亥清楚相对皇权更利于中原大地稳定也没有一丝心动。

    因为胡亥明白,利弊不可能完全分离。相对皇权,虽然能够更容易取得天下,却不利于统治。

    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一道策略,辽东王刘季可以推行,但是身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法家的代言人,始皇帝的后裔。

    秦帝胡亥绝对不能放弃始皇帝的绝对皇权,因为这是一种继承。

    若是放弃绝对皇权,势必会让大秦帝国的森严法治壁垒受到最严重的冲击,毕竟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如此格局,必然会让秦法基础破坏。

    而秦法是大秦帝国的根基,一旦根基出现了问题。就算是有千丈高楼,也会顷刻间崩塌。

    对于这一点,胡亥从一开始就有所警惕。某种意义上,始皇帝一生并没有绝对的专制。

    而是在统一六国之后,放弃了大秦帝国坚守百年有余的绝对法治,坚强一生的秦始皇对山东士大夫暴露出了好感。

    大秦帝国设置了七十二博士,权力巨大。这一举动,打破了法家制衡大秦帝国朝堂的局面。

    虽则如此,诸子百家等山东士子,依旧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他们不想只是一个博士,他们想要与法家平分天下,甚至于将法家赶出大秦帝国,从而主导朝廷……

    而正是因为这种几乎等同于土匪的行径、彻底的惹怒了始皇帝。胡亥记得一清二楚,挑战了始皇帝的底线,报复自然是极其犀利的。

    于是,李斯请始皇帝下令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

    当初还年幼的胡亥,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曾经问起过始皇帝,胡亥还记得始皇帝当初复杂的目光。

    “秦统天下用法治,然法治亦苛。天下统一之后,中原皆秦地,秦法虽好缺不利于千秋万代。”

    “故而朕只有设立七十二博士,向山东士子示好。只是诸子百家野心太大,意图把控朝廷,无奈之下朕只有采用李斯之策,荡平诸子百家。”

    “不如此,大秦帝国永无安生之时——!”

    ……

    正因为如此,始皇帝与山东士子之间关系破裂了,焚书坑儒,只是始皇帝暴怒之后的报复,也是诸子百家咎由自取。

    毕竟面对一个一统中原六国,文治武功天下第一的皇帝,决裂就等于报复等同于杀戮。

    无数儒家以及其他士子的鲜血与尸体,让山东士子清楚了始皇帝的果决,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仇恨。

    胡亥对于未来有着轻易的洞察,他清楚秦法的高深之处。更加明白,法治才是大道。

    正因为如此,胡亥才不会重蹈覆辙。他绝对不会重走始皇帝的老路,既然已经与山东士子决裂,那就不共戴天。

    没有儒家,没有其他诸子百家,大秦帝国还有法家,甚至于结合未来的见识胡亥都可以创立一家。

    正因为如此,胡亥并不在意诸子百家的态度。

    因为他清楚诸子百家,与其他人士子都是可以代替的。只要大秦帝国能够再一次席卷天下,到时候他必然会大力发展教育。

    发明造纸术,发明印刷术,建立学校,不论是军政人才都可以有大秦帝国的学校培养而出。

    如此一来,山东士子的依靠将会如同一张废纸。若是不能为我所有,胡亥不介意扫进历史的垃圾箱中。

    正因为,秦帝胡亥对于诸子百家等山东士子,有着绝对的把握才会视之不见。而且当今天下大乱,中原大地之上的牛鬼蛇神纷纷跑了出来。

    如此一来,庞大到席卷整个中原的战争,必然会对诸子百家产生巨大的创伤。战争的爆发,意味着六国遗族与诸子百家的没落。

    历史上六国遗族与诸子百家大功告成,大秦帝国骤然坠落。犹如一刻璀璨的流星,一下子划破天际。

    但是这一次有了他的出现,诸子百家与山东士子的没落已经注定。真正让胡亥有着担忧的是硬实力之间的碰触。

    ……

    “陛下,到了用饭时间了……”中车府令韩谈从廊下走进,对胡亥深深一躬。

    随着韩谈的声音响起,将漫无边际的飘摇思绪扯断了。胡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做了几次深深的吐纳,又回到了书案前。

    “端进来——”

    方才一番思绪神游,胡亥心头有了一丝想法。此刻胡亥一时间分外坦然,胃口自是大好,感觉到了饿意。

    “是!”点头答应一声,韩谈将已经热了五次的汤饼端了进来。

    片刻之后,一鼎汤饼用尽,胡亥向韩谈摆了摆手,这才走出了书房。连续一天时间,跪坐的膝盖酸疼。

    活动了一下手脚,胡亥走在前边,韩谈跟在后面落后一小步。

    暮色时分,胡亥停在湖中的石亭之中,望着夜空:“韩谈,你说朕真的能够收复失地,重走始皇之路么?”

    闻言,韩谈心头一震。他从来没有见过胡亥如此凝重,甚至于有着哀伤。特别是大秦帝国偏安一隅以来,胡亥一直都是斗志昂扬的姿态。

    仿佛就是一个战神,一个无所不能之辈。

    “陛下一定能够收复失地,重建大秦帝国——”韩谈的话掷地有声,神色更是凝重无比。

    他心里清楚,秦帝胡亥此刻心中没有底气,面临着战争越来越近,自然是有些急躁不安。

    念头翻滚,韩谈见胡亥精神气色显然好了许多,方才微微一笑:“陛下,至于重走始皇路,又有何不可——”

    韩谈清楚,在这个时候只能给于胡亥力量。大秦帝国正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在这个时候,作为大秦帝国的顶梁柱,胡亥绝不能倒。

    因为一旦胡亥倒下,大秦帝国朝野上下,必然会失去了信仰。

第259章 四月中旬大朝会(第一更)() 
大秦帝国不能失去信仰!

    这一点,韩谈深知,在孝公时代秦以商君卫鞅为信仰,每一任国君都是大秦国人的信仰。

    曾经始皇帝为大秦帝国的信仰,如今胡亥凝聚大秦上下军心民心,是为大秦帝国新的信仰。

    因为始皇帝的嫡系血脉只剩下了胡亥,目下大秦帝国只有秦二世胡亥才能唤醒老秦人心头的热血。

    除此之外,任何人都不行!

    ……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转瞬之间便是四月中旬了,胡亥部署已久的咸阳大朝会如期举行了。

    ……

    咸阳宫中。

    ……

    “臣等拜见陛下!”这个时候言和,王贲,尉缭等人都到了咸阳宫正殿之上“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帝座之上,胡亥目光炯炯。望着底下群臣一摆手“诸卿各自入座,长案之上有米酒可充饥润喉。”

    一时间,大臣将军们感奋不已,大朝会竟是这种以前所未有的开场。

    这意味着今日的大朝会,必将会是一次长时间的讨论。毕竟秦帝胡亥连米酒都准备好了,自然不会容易。

    “是——”三公九卿等,答应一声纷纷入座。

    中车府令韩谈长声念诵,道“天下皆反山东乱,一统大业一片苍茫,今日会首六爵,以定收复失土之决心——”

    这一刻,胡亥心头平静如水,在韩谈话音落点之后霍然起身。他举起了帝案上的大爵凝声,道。

    “好!决心当立!今日此酒,为决心酒!不仅是朕的决心,也是诸卿的决心。等到大秦帝国席卷天下,朕与诸卿当再饮铸秦酒!”

    说到这里,胡亥环视一周,一字一顿,道“来,我等君臣连干六爵——!”

    见胡亥举爵,参与这一次朝会的群臣们从座案前刷的一声整肃起立,宏阔的大殿哄然荡出一声炸雷“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一刻,胡亥一阵爽朗大笑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来,第一爵!”说罢举爵一饮而尽,将空爵置在案上,随及又举起了第二只大爵。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是秦军将士的号子,更是老秦人一路走来,走过太多艰难险阻,最后一步一步登上高点的原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句号子凝聚了老秦人无数的血泪,正是因为如此,这句话才如此容易的激起老秦人的愤怒。

    他曾经不止一次的用这句话来激励军心臣心,今日在大殿之上再一次听到这句话,带给胡亥的依旧是震撼。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荣耀,老秦人对于这片土地,对于大秦帝国爱的深沉。这深沉的感情,胡亥只记得有两次。

    第一次便是大秦帝国时代,第二次是清末民初时代。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这片土地热爱,从骨子里希望这片土地繁荣昌盛。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奔走,不惜杀身成仁。

    正因为如此,国人百姓对于大秦帝国的高度向心力,才是胡亥能够坚持下去的原因。

    在胡亥思绪万千间,他与大臣将军们已经连干了六爵。那怕是米酒,也是人人面色泛红。

    见到这一幕,尉缭知道不能在继续了。毕竟今日大朝,会商重大事宜,若是胡亥以及文武全部喝醉了,会出大事。

    一想到这里,尉缭对着韩谈示意一下,让他立即开始下一步。察觉到尉缭的目光,韩谈一句长宣“酒罢,大朝伊始——”

    随着韩谈一声长宣,方才还举爵大干的文武大臣们一齐落座,骤然之间,殿中便肃静了下来。

    与此同时,尉缭也坐回了自己的座案。这一刻,尉缭有一丝恍惚。曾几何时在始皇帝时代,也曾展开过三次大朝。

    每一次都比今日盛大,文武百官坐满了咸阳宫大殿,可谓是极度兴盛。哪像今日,只有寥寥数人,凄惨寡淡。

    虽然如此,但是尉缭并没有小觑今日的朝会。他清楚当初大秦帝国的三次朝会,决定了帝国的命运。

    今日的大朝会,也将决定大秦帝国未来的命运轨迹。

    “诸位,今日大朝,意义深重。”胡亥叩着帝案,望着群臣直接点明了主题“自大秦帝国二世三年来,我大秦帝国连失山东,退守函谷关以西。”

    “虽然,奸臣赵高伏诛,大秦帝国立足故秦之地,然赵高乱党以及朕少不更事,对于大秦帝国完成的伤害无法掩饰。”

    “大秦帝国目下,粮草虽有盈余,却并不宽松。十二秦仓,只留下故秦土地上的诸仓。”

    “五十万秦军滞留南越之地,大将赵佗已经确定叛国,意图浑水摸鱼。关中老秦人凋零,大秦帝国一片荒芜。”

    “特别是当下山东大乱,齐王田荣横扫三齐,杀田市诛田都驱田安,麾下上将军彭越攻破济阴。”

    “公然挑衅项羽建立的天下秩序,挑衅以楚国为首的霸权。与此同时,陈余迎回赵王歇,驱逐常山王张耳。”

    “故此,齐鲁大地以及燕赵大地上的战事,必然会波及整个天下。大秦帝国目下之要,在于山东大乱之际,秦军东出。”

    “秦军东出,只有两个方向,武关之外还是南阳郡,距离西楚太近。以大秦帝国当下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