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146部分

帝秦霸世-第146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焦点!

    这个词语就是用来形容这一刻的河东郡,亦或者大梁城的。

    大梁是河东郡中的大城,曾经魏国这个中原霸主的都城。大梁是魏地的第一大城,与大河北岸的安邑遥遥相望。

    正因为如此,胡亥才会选择大梁与安邑两座坚城,希望可以据坚城而守,彻底的挡住龙且的脚步。

    大梁地利之便,甲于天下,也就只有开凿了五大驰道的帝都咸阳可以压一头。

    大梁地处丰腴的平原,北临黄河,南依逢泽大湖,水路陆路四通八达,是中原地带最大的物资集散地。

    ……

    胡亥记得清楚,自魏文侯起用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全力在黄河南岸发展农耕。

    大梁大大地得了一回天时地利与人和,竟是迅速富庶了起来。

    随着农耕兴旺,工匠商贾也纷至沓来,大梁在一百多年间蓬蓬勃勃地变成了水陆大都会,重筑大城池,工商云集,店铺林立,形成了天下第一大市。

    曾经一度名士纷沓而来,私学大兴而起,一时间,大梁隐隐成为了中原文明的中心。

    自始皇帝下令王贲攻破大梁这座铭刻着魏惠王骄傲与固执的坚城,它便没落了。

    自中原一统以来,始皇帝与大秦帝国朝臣的意见非常的统一,那便是天下只有一个中心,那便是咸阳。

    而大秦文化,便是中原文明的中心。

    这是一种近乎于固执的己见,但是胡亥虽能够理解,却不得不为始皇帝以及大秦帝国群臣为之喝彩。

    因为塑造咸阳为天下中心,塑造大秦文化为中原文明的中心,这对于大秦帝国的统治,天下万民的归心极为有利。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胡亥神色之中有一丝落寞。他清楚始皇帝当年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

    这一刻,胡亥心头有一丝峥嵘。他相信这件事,他一定会做到,中原大地之上,万千文明将会以大秦文化为尊。

    默然良久,胡亥断然,道:“若是西魏暴起发难,力有不逮之际,可迅速向函谷关求援。”

    前有狼后有虎,胡亥也没有绝对的信心。没有办法之下,只能向蒙白如此交代,因为他对蒙白的能耐缺乏一个直观的了解。

    在大秦帝国之中,除了通武候王贲,领军作战方面,胡亥根本不敢信任任何人。

    在他看来,这些人真正走上战场,未必会如自己。

    说到底,秦帝胡亥是一个极度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下意识的认为,天下人皆不如我。

    “请陛下放心,纵然臣战死在这里,安邑也属于大秦——”这一刻,蒙白感受到了胡亥语气中的沉重。

    听到臣下铮铮誓言,胡亥脚步一顿,一道感叹随风传来:“朕相信你,一如相信蒙氏,朕相信你不会辱没这个姓氏!”

    闻言,蒙白神色复杂,一下子站的更加笔直:“忠肝义胆,勇武传魂——”

    “哈哈……”

    听到久违的誓言响起,胡亥一直阴云密布的心里,突然有一道利刃出鞘破开了阴霾,太阳光普照大地。

    爽朗的大笑声传来,胡亥早已经没了身影。这一次冒然开口,也不过是他心血来潮的一次试探。

    因为在不断的接触中,胡亥明显的感觉到蒙白的才华与千夫长这个职位是不相符的。

    而且这一次秦军东出,他本来想要带着更为骁勇善战的林峰,但是通武候王贲亲自向他推荐了蒙白。

    从那一刻起,胡亥就清楚蒙白绝不会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千夫长。再加上他的姓氏,自然而然引起了胡亥的猜测。

    当忠肝义胆,勇武传魂的誓言再一次秦军大营之中响起。胡亥心头大震,仿佛当年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蒙家军又回来了。

    这也让胡亥清楚,他的猜测没有错。蒙白此人,绝对与大秦帝国之中显赫一时的蒙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想到这里,胡亥嘴角微微上扬。对于蒙氏这个传奇家族,他的心里也有一丝敬畏。

    特别是蒙恬等人皆因自己而死,胡亥自觉自己欠蒙氏的太多。如今蒙白与蒙氏有关,却是弥补了他的亏欠。

    只要蒙白不是废物,但凡有一丝能耐,胡亥都可以让大秦帝国之中,再生一个蒙氏。

    ……

    “陛下,你终于知道了么?”目光闪烁,蒙白神色复杂无比。

    他与胡亥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只是胡亥为君,他为臣。祖先洒过热血的土地,蒙白舍弃不了。

    而这一点,也是蒙白一直留在九原大军之中的原因。

    并且他也清楚,秦帝胡亥早已今非昔比。自己的身份根本不可能隐瞒太久,迟早有一天会被揭露。

    只是让蒙白想不到的是,秦帝胡亥没有大发雷霆,反而是在安慰自己,给自己打气。

    言辞之中,对于先祖极为推崇!

    本章完

第297章 刘季感觉到压力山大了()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国家间全面对决的最终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力量总和的较量。

    大秦帝国二世皇帝五年五月,刘季离开右北平,由无终渡过沽水来到了渔阳。在韩信,樊哙等人的协助之下,开始谋划西进灭燕的大事。

    “王上,有一自称董公的老者求见——!”灌婴大步流星而来,对着刘季肃然一躬:“王上,是见还是不见?”

    就在这个时候,渔阳地区的一位智慧的长者,一个名叫董公的老者求见刘季。起初刘季心情烦闷,根本不想见董公。他对于这些儒家的人颇为反感。

    “王上何不一见,对于我军也没有太大影响!”

    曹参眼底有一丝慧光,作为刘季麾下少有的文武双全之辈,他自然清楚中原大地之上,卧虎藏龙,民间的有些人绝对不可以小觑。

    特别是这些敢孤身前来的人,十有**都背负着盖世才华。

    ……

    一念至此,曹参一字一顿,道:“况且,若是长者有长策,对于王上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不见一见?”

    闻言,刘季深深看了一眼曹参,一挥手,道:“去将董公请进来,记住礼貌一点!”

    “诺。”点头应诺一声,曹参大步离开了。

    ……

    不一会儿,曹参与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董公对着刘季深深一躬,道:“老朽拜见辽东王!”

    “董公不必多礼!”刘季眼底有幽光一闪而过:“快快请起——!”

    这一刻,刘季的态度没有丝毫轻慢。他虽然看不起这些人,但是政治嗅觉敏锐的刘季,从来不会在人前表达出来。

    因为他清楚,打天下,治理地方,还需要这些人的鼎力相助。没有这些人,他的野心将只会是一个空想,永远没有实现的机会。

    “多谢辽东王!”董公从容站起,神色之间平淡至极。

    看着如此作态的董公,刘季本就不大的眼睛眯了眯。以他那惊人的直觉,让他感觉到眼前这个董公的不同凡响。

    刘季心头清楚,这一次只怕是自己遇到了真神。一想到这里,刘季的态度一下子变得谦恭起来。

    这便是刘季的本性,对于有用者,礼贤下士,对于没有用的人,根本不在乎。

    默然良久,刘季望着董公,一字一顿,道:“不知董公此来,所为何事,还请明告之!”

    闻言,董公清楚自己摆谱也够了,也该到了拿出真本事的时候了。进而一拱手,道:“老朽听说: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出师无名,举事无成。”

    “所以说,只有明确敌人是逆贼,才扶义征服。如今西楚霸王项羽悖逆无道,弑君害主,乃是天下共诛共讨的逆贼。”

    “我有仁,天下归心,可以不用勇武而使天下自服。我有义,天下跟随,可以不用强力而使天下自定。”

    “请辽东王为义帝发丧,统领三军为义帝素服致哀,遍告各地诸侯,申明兵出的右北平的大义。”

    “如此一来,海内莫不仰慕大王的德行,大王的行为,可以与三代圣王相提并论了!”

    ……

    对于与三代圣王相提并论,刘季根本不在乎。自家人清楚自家事,他在乎的是中原大地的归属。

    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刘季沉吟了片刻,道:“董公所言甚是,如果没有先生的到来,刘季是听不到这样好的进言的!”

    “对于此事,孤会好好考虑!”

    ……

    刘季心头已经决定,为义帝发丧。但是如今西楚霸王项羽势大,他不想平白无故的招惹。

    他接受了董公的意见,将对方打发走了。看着大厅之中的众人,刘季冷冷一笑:“孤不在乎三代圣王的名望,只想要中原大地。”

    “诸位爱卿,对于此可有办法?”

    闻言,曹参幽幽一笑:“王上,董公虽然是一个老古板,但他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说着,曹参走到一张描绘着中原大地的地图之前:“王上请看,如今西楚霸王项羽攻破琅琊郡,进逼临淄郡,齐国岌岌可危。”

    “但是齐地距离我辽东,还有赵国相隔。如今我们的四周,都与项羽不合。在这个时候,颁布讨伐项羽的檄文,一时间火也烧不到辽东。”

    “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联合赵国与齐国,给我军吞并燕国一个稳定的环境!”

    “好!”

    刘季大叫一声,他分得清好赖。拍手叫好之后,刘季断然下令,道:“三军将士着孝服,聚集军民,举哀三天!”

    “诺。”点头应诺一声,众人皆转头而出,只留下了曹参一人。

    两个人相对无言,默然了许久,刘季方才幽幽一叹,道:“起草一道檄文,立即派人传给各大诸侯王。”

    “诺。”

    这一刻,曹参心头大喜。他清楚一旦檄文颁布,就意味着辽东与西楚势不两立,辽东王刘季只能大步向前。

    空旷的大厅之中,刘季一个人静静的坐着。他早就清楚了义帝之死的消息,毕竟西楚霸王举国发丧。

    他更明白义帝之死,最大的嫌疑人便是项羽。因为这不仅是项羽与义帝之间个人恩怨的了解,也是二人之间争夺楚国政权斗争的结束。

    刘季清楚,随着义帝一死。也意味着秦末大乱以来,短暂的七国复活,王政复兴时代的终结。

    “秦帝胡亥,霸王项羽,这天下我刘季要定了!”刘季眼底有一丝杀机掠过。

    刘季清楚他与胡亥项羽之间的优劣,更清楚彼此之间的差距。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刘季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名声。

    因为相比于项羽屠城杀俘恶名昭彰,还是胡亥臭名昭著,他就显得清白了许多。刘季清楚这是他目下唯一的优势。

    西楚占有九郡,兵强马壮,以项羽为统帅,范增为军师,气势如虹不可阻挡。大秦帝国偏安关中,山川险峻以固守。

    不管是通武候王贲,太尉尉缭,甚至于秦帝胡亥都是一个个大敌,绝不容任何小觑之。

    一想到这里,刘季顿时觉得他压力山大!

第298章 项羽长驱直入() 
田荣反楚,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颠覆了项羽所封的齐,胶东,济北三国,点燃了天下反楚的战局。

    更是在吞并三齐,自立为王之后,支持陈余驱逐常山王张耳,支持赵歇重新复国,承认陈余代王的封号。

    田荣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用了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将项羽精心建立起来的霸王分封制度打乱搅黄。

    然而,成功的太过于迅速,太过于容易,让田荣飘了。

    飘了的田荣更是一度嚣张跋扈,封彭越为上将军指使其攻入济阴县大败楚将萧公角,将战火蔓延到萧县一代。

    这等同于自行找死,因为就算是项羽能忍,也不可能容易齐国大军兵临彭城之下。因为这是对西楚的侮辱,对项羽的侮辱。

    ……

    毕竟萧县距离彭城只有百余里,是拱卫西楚都城彭城的重要军事基地。萧公角的大败,楚国都城第一次暴露在兵锋之下。

    自然而然,这让性格刚烈的项羽大为恼怒,在他看来,齐国是动乱的根源,田荣是害群之马。

    田荣不死,天下不得安宁!

    处于这样的一种心理,项羽征调各国兵马,亲征齐国。当年八月,项羽先对深入楚国东郡攻占了济阴一代的彭越展开攻击。

    与天纵奇才的项羽相比,彭越太弱了。项羽一到,彭越便一战而败退到了成阳与前来支援的田荣会合。

    第二年四月,项羽与田荣,彭越在成阳展开决战,大获全胜。彭越残部溃退到了巨野泽躲藏起来,田荣一路溃败至平原。

    这个时候,项羽也是接到了消息:秦帝嬴斐率军东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