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152部分

帝秦霸世-第152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王翦率上地大军,郎举率灞上大军兵出井陉;与此同时杨端和率河内大军,分由南北夹击邯郸。

    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十月,王翦、郎举率大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

    真正让胡亥对郎举其人有了解,是因为蒙恬,王贲,李信,皆是他的好友。只要是了解蒙恬,王贲,李信三人,就会清楚能够与他们为友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有大致相差不多才能得人,根本玩不到一块。在中原这个诡异的地方,圈子文化一直都存在。

    不是一个圈子的人,根本融不进去。郎举能够与大秦帝国三大青壮派成为好友,足以证明他的不凡。

    念头翻滚,胡亥一时间对于这个郎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能够得到李必如此推崇备至,自然是有不凡之处。

    一念至此,胡亥紧紧盯着李必,道:“这个郎帆虽为名门之后,家学渊源,但朕不知其有何能,大秦帝国危在旦夕,也不见其前来效力!”

    李必微微一笑,解释,道:“郎帆此子,自是有报国之心。只不过清水候老来得子,不愿他早日踏上战场。”

    “二来,清水候故去,郎帆以周礼守孝三年,今年正是期满之时。”

    说到这里,李必:“至于郎帆才学,此子在临洮,本就有神童之名。兵学之强不下于臣,至于法家,更是登峰造极。”

    “若是时机一旦,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就算是不如商君,恐怕也不远矣!”

    “什么?”惊呼一声,胡亥:“竟然能比肩商君?”

    这一刻,胡亥真的惊讶了。他可是知道商鞅的犀利,在后世之中,曾有人怀疑卫鞅是一个穿越者。

    因为卫鞅的才学,见识,眼界,格局都太过于超前了。卫鞅的果决,卫鞅的才华,卫鞅的魄力,在胡亥看来千古无二。

    如果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那么卫鞅足以称得上千古第一强臣。

    二十年,彻底的变法,纵然是血流成河在所不惜,让秦国从天下卑秦,变成了天下畏秦。

    可以说老秦人能够东出,都是卫鞅的功劳。这样千古无二的大才,今日李必居然说有人能够与之比肩。

    一时间,胡亥有一种立即见人的冲动。他清楚,对于这样的大才,任何的规格都不为过。

    胡亥可是清楚,卫鞅不仅是治国大才,还是一个治国兵学大才。被称之为百年国耻的河西大地,便是卫鞅率军夺来的。

    这种兼通文武的将相人才百年难得一见,战国以来,只有吴起,卫鞅堪称出将入相的特异之才。

    后世也只有蒙恬一人罢了,其余人都不够资格。

    如今李必居然告诉他,在故秦大地上,隐藏着一个比肩卫鞅的旷世奇才。而且更为年轻,如何不教胡亥惊喜非常?

    骤然之间,他觉得块垒全消,对李必深深一躬,肃然道:“倘若今日不是李郡守,朕竟然不知我大秦帝国还有这样一旷世奇才。”

    “只要李郡守召来郎帆,以他为河东郡守,今日这一礼,就当朕拜将了!”

    胡亥清楚,李必之所以推出郎帆,就是为了能够率军南下三川郡。在这个时候,胡亥不介意成全他。

    因为李必,这一次大秦帝国添了两员大将,足以缓解他的压力。

    本章完

第309章 齐地换王,西楚割占两郡。() 
李必心头一震,连忙扶住胡亥:“臣得陛下知遇大恩,方能一展所学,自当报效大秦,效忠陛下。”

    李必是一个聪明人,再加上多年来在底层的磨炼,自然是变得圆滑无比,他对秦帝胡亥恭敬无比。

    因为他清楚,大秦帝国之上,便是秦帝胡亥。在这个天下,没有人能够在胡亥之上。

    只有得到胡亥的认可,他才能平步青云。

    ……

    胡亥知道李必的意思,只是对于此,他并没说好坏。

    因为他清楚,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他来辩白,时间会证明一切,也会让一切真假都随风而逝。

    安邑城楼抹上了一缕火红的霞光,君臣二人的密谈尚兴犹未尽。只是他们都清楚,正事要紧,不得不结束谈话。

    胡亥深深的看了一眼李必,道:“事不宜迟,李郡守立即修书两份,请郎帆与令尊前来河东郡。”

    “是!”点头答应一声,李必转身大步离开。

    他心里清楚,秦帝胡亥根本就是见不到兔子不撒鹰。若是郎帆没有到来,绝对不可能出兵河东郡。

    正因为如此,李必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因为他心里清楚,战机稍纵即逝,绝不能因为拖拖拉拉,就错过了。

    武人骨子里都是一种雷厉风行的人,李必更是如此。

    ……

    正午时分,一骑快马飞出安邑,一路西行,飞往了陇西大地。

    与此同时,在秦帝胡亥得命令下,大秦帝国的五万新军在夜间分路秘密东进,集中到砥柱山脉,秘密驻扎了下来。

    在这个时候,秦帝胡亥只是在等一个人,那便是李必。

    这一次秦帝胡亥也是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如今五万大军秘密前往砥柱山脉,整个河东郡只剩下三万大军。

    而河东郡之中,还有七八万降卒。若是一不小心,极有可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

    “陛下,斥候传来消息:西楚霸王项羽攻破平原。杀田荣以泄愤,与此同时,屠城平原,血流成河。”

    韩谈眼底掠过一抹震动:“项羽立田安为齐王,齐国割让琅琊郡给西楚,作为田荣挑衅天下秩序的惩罚。”

    胡亥惊讶地看着韩谈,一时沉默不语,眼光显然在询问:“这道消息的真实性到底有多高?”

    因为西楚霸王项羽的所作所为,已经不能用常理来衡量。历史上项羽进逼平原,平原官吏杀田荣开城投降。

    而如今项羽攻破平原,不仅杀了田荣,更是进行大规模的屠城。最让胡亥震惊的则是西楚霸王割占了琅琊郡。

    这意味着西楚霸王项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再也不能以以往的见识推理之。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胡亥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历史终于发生了大变,一切都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走去。

    他清楚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任何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西楚霸王项羽有可能君临,辽东王未必会大出。

    甚至于其他诸侯王,都有可能大出于天下。可以说,如今的中原大地之上,变数已经生出来了。

    “西楚从九郡,变为十郡。实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达到了一个极致。”

    感叹了一句,秦帝胡亥清楚大秦帝国面临的危机更大了。西楚越强,大秦帝国的危机越大。

    一想到这里,胡亥只觉得头大。前脚他刚刚商定南下灭河南国一事,如今中原大地之上变数横生。

    心中念头闪烁,沉吟了许久,胡亥眼底掠过一抹杀机。他清楚变数已生,这就意味着天地大势已改。

    大秦帝国重新君临,也就有了可能。一想到这里,胡亥心头豪气干云,一时间,大有热血沸腾。

    默然良久,胡亥幽幽一叹,道:“韩谈,斥候可有传回辽东三郡的消息?”

    相比于西楚霸王项羽,秦帝胡亥其实心头更加忌惮辽东王刘季。

    项羽是一个英雄,而刘季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枭雄,想要打败项羽,远比打败刘季要容易的多。

    闻言,韩谈连忙躬身行了一礼:“禀陛下,辽东军主帅韩信用兵如神,大破上谷,连战连捷,兵锋直指广阳郡。”

    ……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不得不承认,历史上的主角都钟天地之灵秀,得万物之造化,有整个大陆的气运加成。

    不管是西楚霸王项羽还是刘季,都开始了兼并战争,而且各有所得。

    只不过这一次得到的,辽东王刘季最多,西楚霸王项羽次之,而自己最少。

    一念至此,秦帝胡亥一字一顿,道:“韩谈,传令:密切关注辽东方面与彭城方面。同时立即传令李必,催促他迅速入河东。”

    “是。”点头答应一声,韩谈大步离开了。

    ……

    旬日之间,李必的中军幕府便配置完成,胡亥亲自作为为行军司空专司辎重粮草,河东郡守府精选的十名军吏做行军司马。

    本来,胡亥想要担任这一次大军的统帅,只是在思考了许久之后放弃了,因为他要思谋对策以将来应付西楚霸王项羽。

    连续的大战,会让人精气神疲惫,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他必须要休养生息,以最理智冷静的一面,去面对西楚霸王项羽。

    胡亥虽常说项羽是一个莽夫,但是他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却真的不敢以为项羽是一个真正的莽夫。

    能够在没有丝毫尺寸之地,借着天下大乱的契机,趁势而起的人,又有哪一个是简单之辈。

    如今有亚父范增在,项羽绝对是一个比辽东王刘季更为棘手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胡亥才会担任运粮司空,为李必压阵。如此一来,若是真的有什么变故,他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管三军。

    ……

    更何况,这是一场长途奔袭战,要收奇兵之效,就要尽量隐秘。而他一旦东出,将会让河南国的探子得知。

    这一次,秦军南下河南国,是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旦胡亥自己做统帅,等于公开向河南国宣战,根本不能打河南国一个措手不及。

    只有他不作为统帅,以运粮司空的身份登场,就可以迷惑敌人。

    本章完

第310章 一纸书信,英雄垂泪!() 
六月底,关中大地上忙碌的秋收终于落下了帷幕。今年的收成,让大秦帝国朝野上下喜形于色。

    大秦帝国朝野上下,在这一年里过得太艰难了。不仅粮草不足,同时更是风云变幻无常,天灾人祸躲不过。

    再一次的大丰收,让老秦人看到上天并没有抛弃他们。特别是刚刚经历了大胜,更是助长了老秦人的火热之心。

    ……

    粮草足以填平秦帝胡亥用兵所消耗,这让老秦人的腰杆一下子硬了起来。

    只要有粮草,更有前赴后继,不畏艰难的老秦人子弟,巍巍大秦,还是有极大的希望在。

    六月底的一个夜里,月色朦胧。李必带领三个护卫,兼程疾进,短短五天时间便赶到了临洮。

    这里是秦长城的起点,更是老秦人避难之地。当初的典客顿弱等人,就是蛰伏其中。

    而如今不管是李信,还是郎帆皆在临洮城中,而这里更是李必的目的地。由于事情重大,关系到胡亥的部署,这一次李必亲自前往。

    他为大秦臣子,此去代表着秦帝胡亥的态度。若不是前方战事吃紧,胡亥一定会礼贤下士,亲自前往临洮求贤才而出!

    清晨时分,李必一行人到达家中,还没有来得及拜见父亲,就倒头睡了。

    连续不断,不休不眠的赶路,不仅乏味,而且对身心更是一大考验。这个时候的李必,只感觉到自己太累了。

    倒在榻上,便不再想要起来。

    这个时候,作息极为规律的李信刚刚梳洗完毕。这些天他一直闷闷不乐,火气很大,连家中妻妾也不敢来讨好他了。

    作为老秦人,李信对于大秦帝国有着极深的感情。当初他率领大军攻城拔寨,灭国亡城,自是意气风发。

    后来伐楚大败之后,并不是始皇帝不用他了。第二次伐楚,始皇欲以他为副将,与王翦一同伐楚。

    只不过心中有愧的他,谢绝了始皇帝的好意,解甲归田了。

    只是让李信有着极大的愤怒,始皇帝活着时,大秦帝国的精兵名将天下第一,可以任大秦对列国颐指气使,说攻谁就攻谁。

    各国使者无不成年累月地泡在咸阳看大秦的脸色,刺探到一星半点儿的消息,立即快马回报本国。

    后来大秦帝国剑指天下,兵出函谷关,列国一一被歼灭。那个时候大秦帝国独尊天下,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那时候,别说始皇帝了,就是大秦帝国一个官吏,天下人都奉若神明,生怕惹恼了大秦朝廷。

    始皇打个喷嚏,天下都要伤风咳嗽,那是何等的威风惬意。六国遗留下来的人,都不敢顶风作案。

    始皇帝才驾崩,山东就乱了。自然而然,让李信这样的沙场老将,为之不忿。这就像是,曾经高高在上的信仰,一下子坍塌了。

    李信虽在家中坐,因为军中故旧的缘故,对于天下大势也是有一定的了解。从始皇帝驾崩之后,眼睁睁看着大秦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