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156部分

帝秦霸世-第156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秦帝胡亥手指一顿,落在西楚的位置:“西楚霸王项羽,坐拥天下最繁华的十郡之地,更兼项羽手握数十万精锐楚军。”

    “再加上江东之地鱼米之乡,楚人极为坚定,如此一来,西楚便有了图霸的决心与实力以及国力。”

    “辽东三郡席卷燕国,下一个目标便是河北之地的赵国。刘季乃盖世枭雄,手底下又有一群为之赴死的兄弟。”

    “这些人每一个人都是当世大才,并不逊色与我大秦帝国文武丝毫。”说到这里,胡亥顿了一下。

    他没有提及张良的事情,胡亥清楚一旦张良入辽东,对于辽东王刘季而言,不吝于如虎添翼。

    “一旦刘季坐拥河北之地,取齐地之富庶,得燕赵之地慷慨悲歌之士,必然会使我大秦帝国的巨大威胁。”

    胡亥心里清楚,刘季此人善用人心,如今的大秦帝国占据地利,而西楚霸王项羽占据天时,辽东王刘季作拥人和。

    想要取的天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然而在这三者中,天时最容易被改变撼动。

    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地利的优势将会完成转换。其中最不容易得到的便是人和,只有坐拥人和才能以小博大。

    从历史上来看,不管是当下乱局,还是东汉末年都是如此。

    如今西楚霸王项羽占据天时,最后失败了。唯一不同的便是历史上,刘季一人独得地利与人和,故而项羽才会败的那么快。

    当下天时地利人和三分,人和虽潜力更大,却在某一个程度上在前期弱于地利与天时。

    如此一来,这一场乱局谁为最后的胜利者,反而没有了眉目。

    顿弱沉默了一会儿,方才朝着秦帝胡亥,道:“陛下的意思是,辽东王刘季与西楚霸王项羽将会成为我军最大的敌人?”

    闻言,胡亥目光掠过被标注的五颜六色的地图,笑了笑,道:“当今天下虽然列国并存,中原局势看似扑朔迷离,但实际上已经分的清清楚楚了。”

    “能够最后参与逐鹿者,只有我大秦帝国与辽东王刘季以及目下最强大的西楚霸王项羽。”

    “而这三者之中,以西楚最强,辽东次之,而我大秦帝国想要东出,无疑是要难上许多。”

    秦帝胡亥并没有说错,大秦帝国东出确实无比艰难。因为天下恐秦久矣,大秦帝国面对的不仅是山东列国的反抗,还有整个山东国人百姓的反抗。

    本章完

第317章 秦帝南下(第二更)() 
大秦帝国重铸天下,无疑是最难的一件事。甚至于若不是胡亥横空出世,这个概念都不会有人提及。

    人心散了,根本难以重聚。如此一来,需要付出的财力物力,都不是从头再来所比拟的。

    秦帝胡亥此际,根本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毕竟人心的流失,无疑是一种天下最难梳理的事。毕竟民心向背,需要一年甚至于数年来扭转。

    当年商君卫鞅,为正朝廷名声,不惜花费巨资在栎阳城门口,徒木立信。方才得到了朝野臣民,对于朝廷的信任。

    而如今大秦帝国朝廷以及他这个二世皇帝失信于天下人,以至于原本就与大秦帝国有隔阂的六国遗民更为疏远。

    而想要重新收复民心,让天下人彻底归心于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心中念头闪烁,秦帝胡亥转头看着顿弱,一字一顿,道:“典客,若是朕想要重新收复民心,你觉得应该如何做?”

    闻言,典客顿弱神色微微一变。对于秦帝胡亥突然的想法有一丝惊讶,想通这一点以后,顿弱随及沉吟了片刻,道。

    “禀陛下,老臣以为当循序渐进,以宽恕秦法之森严,一步一步推行。”

    “哈哈……”

    大笑一声,秦帝嬴斐摇了摇头,道:“乱世用重典,这是亘古以来的通病,唯有乱世之中,才能以杀伐治世。”

    “以朕看来,统一天下之时,当是人心给于一个国家,一个朝廷最为宽容的时候。”

    “大秦帝国想要彻底推行秦法,就必须要保持原有的力度。这样一来,我大秦帝国必然能够真正的万古流芳。”

    “典客传令黑冰台,从现在开始,大秦帝国渗透目标,以辽东,西楚为主。然后以河南国,殷,韩国为辅。”

    “朕要当大秦朝廷上下准备好了战争,辽东与西楚的情报,将会源源不断的传到朕的手中。”

    “是。”点头答应一声,顿弱转身离开,大步走了。

    他是大秦帝国的三公九卿之一,绝非一般的传令特使。

    这一次他之所以亲自到来,是因为他察觉到辽东王刘季的突然崛起,认为这一份变数,对于大秦帝国有利。

    如今事情已经结束,自然而然,留在大梁只会影响秦帝胡亥的判断。

    “陛下,为何你一直认为辽东王刘季是一个最大的敌人?”韩谈的眼神之中,有些不解。

    他清楚胡亥见过刘季只不过是一两年,能够一眼判断出刘季是大秦帝国大敌,未免太过于武断。

    瞥了一眼韩谈,胡亥忍不住笑了。他总不能告诉韩谈,因为他是穿越者,对于未来的结局一清二楚。

    最后刘季干掉了项羽,登上人生巅峰。

    默然良久,胡亥将心头的念头压下。望着韩谈一字一顿,道:“如今辽东成为中原第三大势力,绝对不容小觑。”

    “刘季是大敌!”

    这一刻,胡亥也不敢保证历史依旧会随着原本的轨迹走去。因为他清楚,随着他这只蝴蝶的缘故,天下大势早已经发生了转变。

    特别是项羽的改变极大,甚至于早已经突破了原本的预料。历史上项羽并未割占齐国琅琊郡,而现实中西楚的实力再一次被增加。

    如此一来,纵然是胡亥清楚天地大势,一时间也不敢说自己对于中原大势了如指掌了。

    沉吟了片刻,秦帝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道:“不管是他们如何强大,只需要大秦帝国万众一心,立足关中平川就能够统一天下。”

    “中车府令当相信朕,一如相信始皇帝一样。”

    闻言,韩谈眼底掠过一抹激动,对着胡亥肃然一躬,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为了大秦,为了陛下,老臣在所不惜。”

    这么多日子以来,秦帝胡亥对于人心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心里清楚,在这个人世间,人心永远最可怕。

    满朝文武,那一个是为了大秦帝国,哪一个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胡亥都一清二楚。

    他虽然远离朝廷,但是对于咸阳城的掌控,并不弱上半分。

    通过这么多天的相处,秦帝胡亥对于韩谈还是极为信任的。因为在最关键的时候,是韩谈让他得到了依靠。

    一想到这里,秦帝胡亥拍了拍韩谈的肩膀,点了点头,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相信朕,我大秦帝国一定会席卷天下,得到重铸。”

    ……

    “禀陛下,大军已经开至砥柱,李将军请求粮草……”斥候传来消息,让胡亥心头一下子便激动了起来。

    只要拿下三川郡,大秦帝国大有可为。只要能够拿下三川郡,到时候他就可以在地利与天时上双双占优。

    如此一来,大秦帝国人和失利的原因,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目光如炬,胡亥沉吟了片刻,断然下令,道:“大梁城头以草人为掩护,留下少量的兵丁,继续巡城。”

    “嬴字帝旗就留在大梁吸引天下人的注意力,三日后,派遣使者护卫帝旗南下,为大军助威……”

    “是……”韩谈点头答应一声,转生快速离开了。他心里清楚,攻打三川郡的战事,彻底的开始了。

    而只有他继续留在大梁,才能伪装出秦帝胡亥继续在大梁的消息,以行瞒天过海之策,供大军一举攻破三川郡。

    “传令,大军三更拔营而出,战马马蹄裹布,马衔枚,沿途遇见国人百姓一律软禁,战争何时能够结束,将他们放出来。”

    “是!”

    ……

    随着秦帝胡亥一道道命令下达出来,大梁城中气氛徒然一变,就连空气中也有丝丝缕缕的杀气。

    整个大梁城中的局势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这一点只要是大梁的国人,都能够有所感触。

    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战争太过于频繁,就算是他们有所怀疑,也不会想象到这一点上去。

    别说是大梁国中百姓不清楚,就算是天下有名的仁人志士,也绝对不会想到秦帝胡亥居然会在这个时候,不惜一切代价兵出三川郡。

    这样做,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本章完

第316章 申阳() 
秦帝南下!

    虽然是一个简单的举动,但是对于大秦帝国三公九卿重臣,却也是有一丝的担忧在其中。

    皇帝无子,却又身先士卒,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特别是如今的大秦帝国皇室被二世皇帝与赵高杀的干干净净,只剩了二世皇帝一个独苗。

    在这个时候,大秦帝国朝野上下赫然发现,二世皇帝胡亥俨然是大秦帝国唯一的支撑,这是一个大问题。

    一旦胡亥出事,巍巍大秦将会失去重生的机会。

    而且俗说说得好,瓦罐不离井口碎,大将难免阵前亡。秦帝胡亥亲自上战场,自然而然出事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

    只不过现阶段,不让秦帝胡亥上战场,不仅于大秦帝国不利,对于胡亥更为不利。

    ……

    此刻的胡亥,不免有些意气奋发。相比于做一个皇帝,每一天处理政务,他更喜欢在沙场上纵横捭阖。

    因为沙场争雄,大都是男儿的梦想。功名但在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等等的诗词,都显示了大好男儿对于战争的渴望。

    ……

    天色暮黑,乌云遮月。秦军营寨依旧灯火连绵,胡亥的一万步军分成三支,悄无声息地开出大营,沿着大道疾行。

    在斥候的带领下,向着砥柱山脉,这一次胡亥的目标很简单,那便是将粮草运到砥柱。

    而且为了以防万一,这一次胡亥运粮,此刻出发的大军运粮都是假的,真正的粮草早已经同时运了出去。

    胡亥清楚,唯有真真假假才能假假真真。古代人擅长于算计,更擅长于布局,故而,他只能剑走偏锋,以诡局强行破局。

    天交四鼓时分,三千骑兵摘去马铃,包裹马蹄,马口衔枚,在漆黑的夜色里开出大营,秘密推进。

    这支大军,便是秦帝胡亥亲自率领,为了粮草安全作为护卫的大军。若是粮草出现意外,也能够及时援手。

    与此同时,大梁城中秦军的营寨依旧灯火连绵,不时传来隐隐的战马嘶鸣。而且城墙上的守卫,一如既往的森严。

    就这样,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由秦帝嬴斐指导,秦将李必,河南王申阳作为主演的一场旷世大剧就要上演了。

    河南国,王宫。

    此时,申阳正在看着地图沉默着。他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安,觉得胡亥大军静悄悄地驻扎在大梁却不回咸阳,大有蹊跷。

    一国之主,长期在前线,弊端大于利益。虽然国君与士卒一起,能够提升士气,但是却会造成对于朝廷的失去掌控。

    故而,一直以来所有君主都不会亲自御驾亲征,因为那是对整个国家的不负责任。

    申阳政治嗅觉也许不太敏锐,但是他对于军事上的感知,绝对不会弱上多少。能够因为战功而封王,这便是他能力的最佳体现。

    按照春秋战国以来大国开战的传统,一般都会派出使者下战书,而后发兵交战。即或不下战书,大军开到战区后也必然有所动作。

    但凡是收复失土,想要夺取他国土地的战争,往往都是正大光明,大张旗鼓的进攻,从来没有一次例外。

    目下大秦帝国东出的十万大军,驻扎在安邑与大梁一带,却是毫无动作,当真怪诞。

    申阳清楚,据斥候消息,秦军在秦帝胡亥一手布置了西魏换王之后,并没有直接返回咸阳。

    似乎打算一直在河东郡住扎下下来,想要将河东郡打造成东出的桥头堡。那么,如此一来河南国将会是首当其冲的一个。

    一时间,申阳有些迷茫。他心里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秦帝胡亥的野心勃勃,如今大秦帝国上上下下,众志成城就想要东出函谷关。

    申阳虽然是一个武将,但是对于大秦帝国的历史,他也是十分的清楚。因为始皇帝横扫千军如卷席,大秦武将太过于峥嵘。

    每一个武将心头未必就不羡慕这样的帝王,这样的朝代。

    申阳沉吟了片刻,转头看着跪坐品茶的丞相上官竭,道“丞相,以你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