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201部分

帝秦霸世-第201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了良久,胡亥一摆手:“中军司马准备小宴,朕要为军师接风洗尘——”

    “是!”点头答应一声,中军司马大步走了出去。

    这一刻,整个大殿之中只剩下了胡亥,蒯彻以及顿弱三个人。胡亥深深地看了一眼两个人,沉声,道:“九江四周分别是西楚,长沙,衡山,临江,等国,就算是我们击破了六县,只要是没有杀了英布,九江随时都会复国。”

    “甚至于就算是我军杀了英布,也只是有弊无利。从一开始朕并没有想过斩杀英布,只是英布擅自杀我使者,朕岂能善罢甘休!”

    说到这里,胡亥瞥了一眼顿弱,道:“典客,你立即出使衡山国,与十万户侯梅鋗会面,告诉他朕封他为淮南王,封地与九江。”

    “朕对于他只有一个要求不参与诸侯会盟伐秦,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陛下高见!”顿弱高呼一声,连忙对着胡亥深深一躬:“臣立即入衡山国见梅鋗!”

    “嗯。”

    点了点头,胡亥看着顿弱离开,方才转头看着蒯彻微微一笑,道:“军师以为此策可行乎?”

    闻言,蒯彻脸色大变。他没有想到秦帝胡亥真的要一举灭了九江国,而且是宁愿给梅鋗利益,也不让英布复国,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九江王擅自杀害了大秦的使者。

    心中念头闪烁,蒯彻对于秦帝胡亥的感官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他清楚,胡亥这是想要赶尽杀绝。

    果断,狠辣,谋算,用兵,大局,孤胆

    胡亥身上闪现的品质基本上都是成大事者的闪光点,在这时候,蒯彻心中有极大的疑惑,既然胡亥如此厉害,那么为何会发生前面的那些荒唐之事。

    一时间,蒯彻越想越觉得其中必然是有着猫腻儿!

    “陛下,军师吃食酒菜准备好了?”就在这个时候,中军司马走了进来,端着菜品。

    胡亥目光一闪,道:“将酒撤下去,今日朕以茶代酒,大军在外,饮酒误事!”

    “是——”点头答应一声,中军司马将菜品放在长案上,随及端着酒壶走了出去。

    “军师,请——”胡亥一摆手。

    蒯彻连忙站起身来回了一礼,道:“陛下——请!”

    两个人重新落座,一番吃喝之后,胡亥看着蒯彻眼中的光芒:“军师可是心中有疑惑,不妨明言,只要是能够解答,朕不会隐瞒!”

    “是!”

    点头答应一声,蒯彻看着胡亥:“臣观陛下之作为乃雄才大略之辈,只是臣想不通的是为何陛下在前三年表现如此?”

    “哈哈”

    大笑一声,胡亥看着蒯彻良久,方才一字一顿,道:“军师,依你之见,除了大秦连年用兵,苛捐杂税过重,劳役频繁之外,大秦帝国分崩离析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闻言,蒯彻心中一动,沉吟了片刻他就清楚了胡亥的意思,试探,道:“六国百姓心念故国,六国贵族不甘心于失去权势,不甘于承认大秦帝国”

    只是越说越是震惊,因为这句话从别人话中说出来,还能有一个其他的解释。但是从胡亥嘴里说出来,这就意味着这一场天下之乱,十有是胡亥故意而为之。

    一想到这里,蒯彻浑身发凉,看向胡亥的目光,彻底的变了。

    “这是陛下的图谋,以天下为子?”

    深深地看了一眼蒯彻,胡亥悠悠一笑,道:“大秦帝国以武运统一中原,太过于霸道,而且由于大帝国是突兀出现的,以前没有经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自然而然天下人心生慌乱,恐慌不已。”

    “这种恐慌被有心人利用,于是便有了这一场大乱。”

    这一刻,蒯彻已经被胡亥的话震得分不清南北。傻傻的看着胡亥,道:“陛下如此大的手笔,就不怕中原乱世失去了控制,大秦帝国犹如烟花一般,稍纵即逝?”

    ? ?红塔山继续

    ?

    ????

    本章完

第409章 天下名士当如是!() 
闻言,胡亥喟然一叹:“大秦坐拥关中巴蜀,就算是最后失了控,朕也可以退入巴蜀汉中,烧毁栈道,保留一丝元气!”

    “只要大秦不灭,只要老秦人不尽,朕相信高喊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老秦人,一定会重建大秦帝国。”

    “别说是有巴蜀汉中等地,就算是没有,朕相信大秦也能够收复失地……”

    胡亥对于蒯彻没有丝毫的隐瞒,直接是将他穿越来到大秦之时,针对于大秦帝国的应对方式说了出来。当时胡亥确实想过,若是函谷关天险失守之后,就将大秦朝廷搬迁到巴蜀。

    然后以巴蜀汉中之地,行汉高祖刘邦之策,率领大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故地,进而争霸天下。只不过当时由于自己的一系列的手段到位,局势并没有恶化到哪一步。

    胡亥心里清楚,退守巴蜀汉中,对于天下的任何一支力量,都有可能上演逆袭的可能。但是对于大秦帝国却是绝路,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这也是胡亥当时不惜亲自率领一群乌合之众,亲自前往武关支援,就是因为胡亥清楚若是大秦退入巴蜀,这本就没有了出来的机会。

    “陛下,九江王英布逃出去了——”就在这个时候侯三匆匆而来,对着胡亥深深一躬:“我军追杀受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英布逃走!”

    “下去休息——”胡亥摆了摆手,沉吟了片刻,道:“派遣斥候,与黑冰台联合,消息互通有无,同时清点伤亡——”

    “是!”

    点头答应一声,侯三走出了大殿。目光从侯三的身上收回,胡亥看着对面的蒯彻,道:“军师对于我军下一步策略可有见教?”

    蒯彻心里清楚这是胡亥对于他的考核,这一次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他在秦军之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在秦国的位置,念头一转,道:“封梅鋗为王,如此一来衡山国兵力空虚,衡山王在我军的威胁下,必然会深感兵力不足,从而从南阳郡撤军。”

    “失去九江为根基的英布,必然会调集大军,南阳郡中的十万联军不攻自破,武关之危险立马就会解除。”

    说到这里,蒯彻沉吟了一下,道:“故而,等到封王之后,我军立即进攻衡山国,逼迫衡山王撤军——!”

    “嗯。”

    点了点头,秦帝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沉吟了片刻,道:“不愧是天下名士,朕心服口服。”

    ……

    “陛下,我军阵亡一万三千大军,两千大军重伤……”

    听到侯三的禀报,胡亥脸色狂变,在这一刻,他根本在也保持不了镇定。三万大军,折损一半。

    而且此刻他还在孤军悬师千里!

    两败俱伤!

    这一次虽然是击溃了九江大军,攻破了六县,但是秦军的伤亡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这让胡亥的心为之颤抖。

    眼底掠过一抹凝重,胡亥沉声,道:“将兄弟们挑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安葬,等到大秦帝国收复九江,朕亲自来接他们回家——!”

    “是——!”这一刻,侯三心头振奋,胡亥的这一番话将他心头的阴霾驱散,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只要秦帝胡亥在,大秦就能重铸,他们也能够回家。这是一个信念,只要是这一道信念会聚成海,必然会形成新的军魂。

    “陛下,战场之上伤亡在所难免!”蒯彻沉默了许久,方才劝谏,道:“更何况我军以骑兵破城……”

    蒯彻清楚,相比于九江国,秦军已经是大胜了。只是秦军数量太少了,稍微有一点伤亡,就会伤筋动骨。

    “军师思谋下一步战略,朕前去看一看真的兄弟们,送一送他们……”吩咐了一声,胡亥大步离开了大殿。

    “是!”点头答应一声,蒯彻也走出了大殿。他清楚此时此刻,已经是到了大秦帝国危急存亡之时。

    因为维系着大秦帝国各个方面的胡亥,身边的力量达到了历史上最弱。

    一旦胡亥出现意外,大秦帝国就算不会立即土崩瓦解,也绝对不会超过三个月。毕竟通武候王贲,太尉尉缭,顿弱等人都不是其他人能够镇压的。

    整个天下也只有始皇之后,才能让他们俯首听命。

    ……

    三天之后。

    同样大殿之上,秦帝胡亥听到顿弱带来的消息,心头悄然松了一口气。

    “陛下,十万户侯接受了——!”

    闻言,胡亥眼底掠过一模抹凝重。他心里清楚,大军必须要提前出发,多待在六县一天,危险就会多加一份。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一摆手,道:“传令大军,立即拔营,进逼衡山国,与梅絹错开,攻灭衡山。”

    “是!”点头答应一声,侯三转身离开了大殿。

    顿弱心头一惊,他为秦帝胡亥的谨慎小心,感觉到了一丝的惊讶。刚有消息,秦军立即就要撤离,这样的谨慎,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

    “陛下,梅絹封王,虽然能够削弱衡山国,但是辽东,齐地,依旧有联军开进,如此返回,对于大势并没有扭转乾坤的作用!”

    顿弱说的十分隐晦,就差直接说虎头蛇尾了。只是听到顿弱的话,胡亥无奈的苦笑一声,道:“典客,如今我军只有一万五千大军,已经没有能力组织一场战争。”

    “若是运气好一点,还能够穿行诸国之间,但一旦运气不好,与任何一支大军正面相遇,都免不了全军覆没的结果。”

    “与其在山|东诸国暗自警惕,还不如返回三川郡,与楚国一决高下。”

    说到这里,胡亥手中的丈杆落在地图上,幽幽一笑,道:“更何况有着函谷关与会武关,我大秦终究是有后退之路。”

    “如今九江,衡山等国大军一旦后撤,武关的威胁消失,我大秦帝国也正好上下一心,与西楚霸王项羽一战。”

    ……

    “陛下所言甚是!”

    这一刻,顿弱也不得不承认胡亥所言极是。因为只有一万五千大军的秦军,在这个乱世之中太过于弱小了。

    任何一支大军,都能够让秦军全军覆没,任何一个像样的计谋,也不能够部署完成。

    ……

    本章完

第410章 二王争一国() 
太阳高挂,在安丰通往六县的大道上,有一支大军正在推进。

    这支大军穿着衡山国大军的服饰,约有三万之众,精气神充沛,显然是一支精锐中的精锐。只是在这一只大军之中,并不是清一色的中原人,还有数量不少的南越人。

    这便是秦末,甚至于整个中原大地之上,都未曾出现的独一例的十万户侯,在某一定的程度上,或者说是意义上,十万户侯几乎是等同于一国之王。

    因为梅鋗不仅有下属,还有军队。就像是一个流亡政府流亡在他国一样。但是王就是王,十万户侯就算是有十万户,也仅仅只是一个候。

    作为与西楚霸王项羽一同率领大军挺进函谷关的梅鋗,自然是想要称王。毕竟所有人都称王,只有他与陈余封侯。

    但是陈余再后来也是称代王,建立了代国。这一次,秦帝胡亥传来圣旨,梅鋗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领旨称王。

    放弃十万户侯的荣耀,进入九江成为淮南王。

    梅鋗不是傻子,他自然清楚秦二世这是在利用他,但是梅鋗并不在乎。因为在这个世道上,本来就是阴谋诡计算计大盛的时代。

    而且这一次虽然是胡亥的算计,但是他也不是没有好处。九江一郡,封王的名义,这都是他以前可望而不可及的。

    这一次的封王事件,他与秦二世各取所需。

    正因为如此,梅鋗才会答应的如此的干脆。在秦二世的圣旨到来之后,他立即瞒着衡山王率领大军开进了九江。

    “王上,为何不加快速度,我军一直在安丰一带滞留?”梅鋗的心腹陈趁眼底有一丝的不解,朝着梅鋗,道。

    闻言,骑在马上的梅鋗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一字一顿,道:“孤只想要称王,想要九江郡,但是不想与秦二世有太大的瓜葛!”

    “九江郡四周乃衡山,长沙,西楚,与大秦帝国相距甚远。我们与胡亥牵扯太大,必然会受到敌视!”说到这里,梅鋗随意一笑,道:“正因为如此,我们还是避开秦军为好!”

    梅鋗心里的想法就是这样的,他清楚与秦帝胡亥牵扯到一起,与自己极为的不利。但是为了九江郡,为了封王,他有不得不前往九江郡。

    故而,梅鋗决定接受胡亥封王,但是对于秦楚争霸不做明确的表态,同样的也不直接是站在大秦帝国的身后。

    梅鋗是一个聪明人,他心里清楚自己与大秦帝国不死不休的立场不变,但是在最终的结果来临之间,却是可以合作利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