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205部分

帝秦霸世-第205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亥心里有着清晰的想法,秦军将士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骑兵,又是久经沙场。以秦军骑兵的机动力量,足以应付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变故。

    特别是骑兵骑兵全部换装,清一色的骑兵三宝,可以用行动如风来形容,这便是胡亥此行的底气所在。

    胡亥虽是后世来客,但他早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这是一个依靠血气之勇的才能雄居于世的大争之世。

    如此亲自率军征战,一则是他要亲自统帅大军为大秦帝国开拓万里疆域,毕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

    二则是大秦帝国如今缺少能征善战之将,唯一能够摆的上台面的大将,也就只有通武候王贲以及李信。

    只是王贲与李信已经不负年少,而大秦帝国新生,需要更新鲜的血液,唯有如此,大秦帝国才能源源不断的造血,让帝国更富有生机。

    然则,如何让大秦帝国年轻一辈尽快成熟,胡亥心头只是有一个想法,却一直没有机会实施。

    因为他清楚,现在不是和平的年代。这是一个大争之世,列国争雄,也是大秦帝国遇到最好的清扫时机。

    在这样的时代,战争永远是唯一也是永恒的主题。

    正因为如此,大秦帝国面临的首要大事不是其他,便是战争。只有在连续的大战胜利下,大秦帝国大环境稳固下,才能一展胸中之谋划。

    这个念头,在胡亥刚来的时候就有。作为一个秦粉,他自然想要让大秦帝国在他的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让这一个大世成为一个黄金大世。

    正因为如此,他长期率军出征,只掌控军中大事,放手教左相子婴处置国务。在此等谋划之下,便有了今日局面。

    此刻的胡亥已经率军杀伐,让大秦帝国岌岌可危之势得到了缓解,一切的谋划也该是到了付诸实践的时候了。

    变与不变,虽上天犹难断也。

    然则无论变与不变,惊人的大势已经发生。如今的胡亥已经是中原大地之上三强之一,有资格问鼎天下。

    正因为如此,胡亥才将这一次兵临江陵一事,看的极重。

    他清楚对于这一次与西楚谈判,自己手中掌握的优势并不大,只有拿下临江国,秦楚之间的局势才能旗鼓相当。

    沉吟之间,胡亥转头看着顿弱,道:“顿弱,立即传令卫余,城卫军到达江陵之后,不必立即攻城,迅速与主力大军汇合……”

    “老臣明白——!”顿弱清楚临江国对于大秦帝国的重要,更加明白胡亥这一次根本就是刀刃上行走,铤而走险。

    若是临江王共敖暴起发难,怀疑心里不重,对于目下的秦军,将会是一场暴风雨来临的噩梦。

第417章 共敖与共尉的交心(第三更)() 
就在这个时候,江陵王宫突然传出了共敖的诏书:“太子共尉立即前往王宫晋见——”

    风雨欲来风满楼,整个临江国自然清楚秦军杀来的消息,这个时候传来共敖的命令,一时间太子府中气氛凝固了起来。

    作为太子府官员,他们每一个人无疑是极为机警的。

    太子共尉少年心性,听到诏书立马转头高兴的嚷嚷,道:“信都备车,孤要去见父王——”

    “唯!”

    点头答应一声,信都立即派干员飞报相国府,一边打着哈哈多方忙碌起来。信都是极为机警的,因为他是国相的人。

    他不可能听到这个消息,而不向国相府传送。

    ……

    片刻之间,肥桦已经匆匆赶到,印鉴竹简等都没有破绽,一时间眉头忍不住皱了皱。

    临江王共敖只召太子共尉,这一道诏书之中,已经是别有一番信息在其中。

    沉吟了片刻,肥桦一摆手,道:“信都,太子人呢?”

    信都目光如炬,对着肥桦深深一躬,道:“禀国相,太子前往王宫了——!”

    一念至此,肥桦立马就清楚必然是出大事了。在这仓促之间他能够想到的事情,唯有秦军杀到了。

    肥桦思忖一番,心下立即就有了部署,对着信都大喝,道:“信都,由你立即率领百名精锐甲士,立即向大军诸将传令,调集大军立即进入江陵。”

    “同时派遣斥候游骑,在江陵城外五十里附近,一旦有秦军的踪迹,立即向王上禀报。”

    这一番部署让信都惊得目瞪口呆:“老相国,王上没有命令,擅自调动大军可不是一件小事,若是王上追究……。”

    闻言,肥桦肃然正色,道:“此事目下身系邦国安危,听本相的便是,王上但有责问,一切都有老夫承担。”

    肥桦历来强悍凌厉,此刻黑脸白须肃杀凛冽,信服不由自主三分忌惮,一时间也不敢反驳,立即率领精锐甲士大步离开。

    ……

    “儿臣参见父王——”共尉走进第二重门,没有多看,立即躬身行了一礼。一时间,浑厚的嗓音在大殿回荡起来。

    王座高高在上,大殿却空荡荡了无人迹。共尉心感蹊跷,心中不安的情绪正在方法,正要回身之时,却听见身后一阵轧轧声响,大门已经轰隆关闭。

    此时,王座木屏后转出一个人影,他站定,深深的看了一眼共尉,道:“太子,刚刚孤得到消息,秦帝胡亥剑指江陵,与此同时汉中秦军东出!”

    “如今我临江国危如累卵,对于此,你有何应对之策?”

    闻言,共尉爽朗一笑:“禀父王,儿臣以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秦帝国早已不是当初的大秦,又有何惧哉!”

    共敖一挥手,摇了摇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的临江恐怕还没有说这句话的底气!”

    说话间,共敖从阶梯之上走了下来,看着这个已经到了弱冠之年的儿子:“太子!你看见了么?天下又将大乱了!”

    一声怒喝,共敖便不再说话了。他心里清楚,太子共尉涉世未深,对于这个世道之中的有些事情,还不是太过于了解。

    一想到这些,共敖摇了摇头,深深的看了一眼共尉,道:“大秦帝国与西楚就像是两座巨山,而临江国只是夹在其中一座小土包。”

    “我们必须要认清楚现实,唯有如此才能决定下一步将要支持谁,投靠谁。若是你看不透这一点,孤也不敢将临江国交给你。”

    “因为那样对你对临江都不是一件好事,临江夹在大秦西楚之间,只有朝秦暮楚,才能够存在。”

    ……

    说罢,共敖长叹一声,道:“太子,向秦帝胡亥送信,孤想要见一见他,相信这个时候的胡亥,一定会乐见其成。”

    这一刻,共尉脸色苍白,心头却是愤激之极,拔出短剑一声尖叫:“若秦军杀来,儿臣亲自上战场杀敌——”

    面对如此慷慨激昂的儿子,一时间,共敖还有些吃惊:“你有此心,孤也就放心了——!”说罢,共敖一字一顿,道:“执行命令——!”

    共敖对于这件事亦或者临江国的未来长策大谋,在心底里早已经有了彻底的规划,别说是太子共尉,就算是西楚霸王项羽亲至,都不可能发生改变。

    他心里清楚,若不能两边倒,临江国必然会在旦夕之间土崩瓦解。

    如今的临江国根本不是西楚与大秦帝国任何一国的对手,只能委曲求全,在两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

    闻言,共尉大惊,他没有想到自己都这样表态了,共敖依旧是打定主意想要与秦二世胡亥一谈。

    一时间,共尉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可是清楚这样做对于西楚而言就是背叛。以西楚霸王项羽的为人,背叛者只有死路一条。

    在共尉看来,如今西楚霸王项羽如日中天,大秦帝国早已是日薄西山,两者之间根本不能比。

    他心里对于共敖的决定有些不认同,但是共尉清楚,如今临江国做主的是共敖,而不是他共尉。

    就算是心里如何的不满,也只能压下去,执行共敖的命令。

    “儿臣明白!”

    点头答应一声,共尉退出了大殿。他清楚自从他来到大殿之中,这段时间只怕是临江国中已经是风起云涌,暗流涌动了。

    ……

    “驾——”

    ……

    就在这个时候,江陵大道的方向马蹄声隆隆大作,两队铁骑飞一般从茫茫原野之上包抄过来。

    一杆嬴字帝旗迎风招展,在半空中因为风大的缘故旗面疯狂的撕扯着,旗面在半空中猎猎作响

    一眼望去,威猛霸道的黑色洪流犹如滔滔江水浩荡而来。

    这便是秦军,虽然只有一万五千大军,依旧是有千军万马的冲天气势,这便是一支大军的核心所在。

    这一幕,彻彻底底的震撼到了所有人!

    ……

    “秦军来了!”箭楼之上的一道大喊声冲天而起:“快禀报王上,敌袭——!”

    横冲直撞而来的秦军,带着恐怖的气势,让临江国的大军为之胆寒,盖因这支大军杀气太盛了。

    ……

第418章 我临江没有必要为了西楚而灭国!() 
秦军铁骑,沐浴着夕阳余晖,犹如披上了一层光芒,携带着惊人的杀气,席卷而来,气势汹汹。

    这一刻的秦军,锋芒毕露。经过连续不断地战争胜利,经历了鲜血洗礼的秦军,早已经脱胎换骨,有了当年席卷天下的那一支秦军的影子。

    假以时日,必然是能够比肩,甚至于超越!

    ……

    秦军兵锋浩荡而来,自然是在第一时间惊动了临江国的守城大军。如今秦军兵临城下,秦帝与临江王争国,必有大乱在即。

    国相肥桦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清楚在这个时候能够挽就临江国势,唯有实力二字。

    但是放眼整个临江国,有这样的实力者,除了太子共尉之外,就只剩下了他!

    心中念头一闪,肥桦断然大喝一声,道:“三军严防死守,若是秦军攻城,则死守城门,等待大军支援——!”

    “唯——!”

    这一刻,由于朝廷尚未做出反应,国相肥桦的命令就是最高的命令,江陵守将不得不遵从。

    肥桦虽然强悍凌厉并且手段毒辣更是老于世故,但是他与临江王共敖渊源太深,凡事必得顾全临江王共敖的尊严,故而行事颇为投鼠忌器。

    因为他清楚,想要让临江国长存下去,共敖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共敖活着,临江国才有存在下去的意义。

    只有临江王共敖活着,也才能得到天下诸国的认可。

    如今秦军兵临城下,朝臣掣肘,一时间肥桦只感觉压力山大。况且太子共尉年少,放眼整个临江国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抵挡住秦军的锋芒。

    一旦大秦帝国灭临江,而临江靠近汉中,一旦被灭将会注定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

    如此大局一旦铸成,纵然是后悔也!当此之时,唯有调集大军,方可使临江国安平,使秦军在城外无可奈何!

    信都眼底有一丝凝重,他朝着肥桦,道:“国相,当此之时,王上与太子都没有消息,一旦对抗秦军……”

    “对抗秦军?”

    信都神色微微一变,忍不住对着肥桦,道:“国相,末将听闻王上有意与秦帝和谈,只怕是与我们不利?”

    “以你之见,我们又如何行事?”沉吟了片刻,肥桦目光一闪。

    迎着肥桦的目光,信都肃然一躬,道:“临江大军尽在王上一人之手,不管是你还是太子斗不能调动,是战是和都在王上一念之间。”

    闻言,肥桦摇了摇头,道:“你说错了!临江与大秦帝国之间,从来就没有和平,只能一战!”

    肥桦心里清楚,在当下这样复杂的局势下,临江又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在这个时候,只有坚定的支持西楚霸王项羽,才能让临江国安然无恙。

    临江国距离大秦帝国太近,一旦秦军回过神来,必然会针对临江国,若不是提前加以防范,河南国就是前车之鉴。

    只是肥桦清楚,这样浅显的道理临江王仿佛看不到一样,虽然太子共尉偏向于西楚霸王项羽,但是临江国终究是共敖的临江国。

    没有临江王共敖的命令,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当下局势。如今,他只能铤而走险,绝不能放秦军入城。

    心中念头闪烁,肥桦转头大喝,道:“立即将秦军兵临城下之事,告诉王上——!”

    “唯——!”信都点头答应一声,快步向着王城的方向走去。

    肥桦作为跟随着临江王共敖一起起家的老人,更是当了多年的国相,肥桦在临江国大军的影响力算得上举足轻重。

    在整个临江国之中,能压倒肥桦影响力者,大约也就临江王共敖一人而已。正因为如此,肥桦才会如此有恃无恐。

    特别是如今共敖连步踏错,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