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217部分

帝秦霸世-第217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侍女正在为胡亥煮茶消酒,听到蒯彻禀报的诸般会盟事务的排列,不紧连连点头:“会盟当然是越快越好,迟则生变!”

    说罢,胡亥一摆手,道:“军师先行休息吧,反正会盟也不会在今日——!”

    胡亥记得清楚,按照邦交礼仪,秦楚之间还有一日的时间来做最后定夺,若无异议,第三日便是会盟大典。

    故而,胡亥才会让蒯彻休息!

    闻言,蒯彻摇了摇头,道:“此刻,臣还不能休息。关于会盟的一些事情,臣还需要与恒楚商议,早一点解决!”

    ……

第441章 丗上会盟(2)() 
秦楚会盟,这一道消息并不是被严密的封锁了,反而是在秦楚之间别有用心的安排下在天下之间传的沸沸扬扬。

    整个天下的目光,都被牵扯在了秦楚会盟之中,上至一国之君,下至国人庶民,都在关注秦楚会盟。

    天下人都清楚,大秦帝国与西楚会盟,将代表着一次大变。

    ……

    这一刻,关注秦楚会盟的已经不仅是秦楚,而是整个天下了。

    任何一个人都清楚,中原大地之上,秦楚两大势力一旦联合,将会具有横扫千军万马的实力。

    特别是秦楚会盟,两国之间必然会在短时间内,至少三五年之内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天下诸国都很清楚,这次的秦楚盟约,不仅是秦楚之间谋夺地盘的一次邦交谋划,更确切地说,天下格局变化的开始。

    也就是说,秦楚通过这次会盟,一下子将秦楚变成同等的超强大国。从此之后两国兼并战争,将会拿其他国开刀。

    对于当下的天下大势,有心人了如指掌!故而,天下人都将目光看向了三川郡,虎视眈眈的盯着这一次的秦楚会盟。

    无终。

    辽东国都城,这个时候的辽东王刘季,以及韩信以及萧何等人密切的关注着秦楚会盟。

    高坐上首的刘季,目光环顾一周,幽幽一叹,道:“诸位爱卿,秦楚会盟已经渐渐展开,对于此事诸位爱卿如何看?”。。

    刘季的这一番话,彻底让整个书房沉默了。辽东国距离三川郡太过远了,对于秦楚会盟,颇有些鞭长莫及之感。

    正因为如此,对于这一次的会盟的原因,他们了解的并不全面。

    “王上,臣以为当静观其变,等到天下风云突变,我辽东再行出手——!”沉默了许久,丞相萧何不紧不慢的开口。

    在萧何看来,辽东与三川郡相距甚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样的人才辽东并没有。

    在这个时候,只有静观其变!

    “王上,国相所言甚是!”与此同时,周勃站出来对着刘季行了一礼,道:“由于我国吞并燕国,以至于周边诸国对于我辽东警惕非常。”

    “如今我国与齐,代,赵又刚刚会盟,在这个时候不宜灭国……”

    ……

    短短片刻,辽东国群臣几乎都表达了意见亦或者态度。很显然,众人的想法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心中念头闪烁,辽东王刘季沉吟了片刻,望着一旁唯一没有表态的韩信,道:“大将军,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闻言,书房之中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在了韩信的身上。这个时候的韩信,早已经是辽东国的重臣。

    经历了灭燕的战争,韩信用赤裸裸的事实,告诉辽东的文武百官,他韩信当的起大将军之名。

    在乱世之中,没有人会轻视如同韩信这样的盖世大才,故而,在刘季询问之后,几乎整个书房的目光都落在了韩信的身上。

    无数道目光下,韩信神色从容。面对数十万大军厮杀,他都能够坦然面对,更不要说是区区数人的目光了。

    就算是目光炙热,也不可能让他变色。

    “王上,秦楚会盟,不过是暂时休战罢了!”说到这里,韩信话锋一转:“毕竟王上会盟四国,国力威震天下,西楚霸王项羽与秦二世必然不会坐视不理!”

    “在这个时候,就算是我们有所动作,也改变不了局面。”

    ……

    一如这样的讨论,在中原诸国朝堂之上响起,对于这一次的秦楚会盟,几乎所有国家都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

    丗上岭。

    楚军大营之中,西楚霸王项羽以及亚父范增等人都在,每一个人的脸色都极为的凝重。

    他们当然清楚这一次会盟,对于西楚以及天下局势的影响,但是他们却不得不这样做。正因为如此,每一个人心里都颇为不忿。

    “王上,经过磋商,臣与顿弱终于将秦楚盟约议定了,并且由书吏将盟约誊抄到羊皮纸上,并刻好竹简本。”

    恒楚走进大帐,对着西楚霸王项羽与亚父范增深深一躬,道:“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后日会盟。”

    闻言,西楚霸王项羽目光闪烁了一下,道:“按照邦交礼仪,还有一日才做最后的定夺,若无异议,第三日便是会盟大典。”

    “诸位爱卿休息一日,等到第三日到来,与秦会盟——!”

    “诺。”

    点头应诺一声,众人纷纷对着项羽一拱手,随后便走出了大帐。

    ……

    这一刻,整个大帐之中,只剩下了西楚霸王项羽与亚父范增,一时间两个人沉默着没有声音。

    彼此之间,心里都有疑惑与担忧再纵生。

    在这个时候的项羽很清楚,这次的秦楚盟约,只是西楚国兼并中原诸国的一次邦交谋划而已。

    更确切地说,是西楚为了从战争泥潭之中脱身,从而布局天下的谋划。

    也就是说,西楚要通过这次会盟,将西楚从秦楚之战的泥潭中解脱出去,并且在同时吞并颍川郡。

    进而北上对抗辽东,甚至于与秦分天下,灭其余诸国。

    项羽清楚,正是因为如此,这种盟约既不会有重大的实际约定,最终也不能当真信实。

    这只是一个遮羞布,能够让西楚与大秦同时下场罢了。

    对于会盟一事,西楚霸王项羽心里有担忧,却也不怎么担忧。因为他清楚,秦国却必须会盟。

    说到底,秦国需要时间,而时间的核心,是没有强敌所能引发的举国大战,并且没有牵扯其中。

    唯有如此,秦国才能休养生息,巩固地方。让秦国真正意义上的扎根于关中,重新焕发出生机。

    一想到这里,项羽眉头微微一皱,整个人的神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虽然与秦国会盟,会有让西楚在山东诸国中变成孤家寡人的危险,但是对于项羽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如今的西楚,本来就在风口浪尖之上,早已经成为了天下公敌。如今天下诸国不敢异动,只是因为西楚拥有横扫千军万马的实力与底气。

第442章 丗上会盟(3)() 
会盟在即,秦楚之间都在疯狂奔走,为了后日会盟的安全以及顺利,煞费苦心。

    西楚大营之中,项王与亚父范增各怀心事。同样的,秦营之中,秦帝胡亥与蒯彻,顿弱,尉缭,王贲等人纷纷沉默着。

    在这个时候,面对秦楚会盟这样的大事,一时间,他们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沉吟了良久,顿弱方才缓缓开口,道:“陛下,老臣知道你心里不好受,臣等也是如此。”

    “流尽我老秦人鲜血打下来的城池,白白拱手让人,只要是一个热血男儿,都心头不舒服!”

    “但是,大秦帝国必须得跨出这一步,尤其在西楚主动示好的情势下更不能拒绝;根本原因便在于:西楚之强,发动大战可使大秦有倾覆之危!”

    “天下诸国疲弱,只要与西楚会盟,依靠函谷关与武关天险,即便一时困苦,我老秦人也完全挺得过去。”

    说到这里,顿弱幽幽一叹,道:“这便是邦交,唯以利害为根本,两害相权,取其轻。”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郁气,秦帝胡亥接口,道:“典客所言句句属实,这样的会盟,盟约形式远比盟约内容更重要!”

    “只要修好诏书昭示天下,盟约议定的具体条款实际上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根本无须朕与项羽亲自定夺。”

    “然而,这便是邦交,虽然很虚假,但是必经的关节却是不能少的。”

    ……

    这便是胡亥的感悟,在他看来,不管是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邦交都是如此。所谓的邦交,以国力强弱为靠背,以相互扯皮为基本。

    心中念头闪烁,秦帝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环顾一周,一字一顿,道:“大秦帝国目下所注意的不是这一次的秦楚会盟,而是权力。”

    “老秦人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

    说到这里,胡亥话锋一转,高声,道:“乱世之中的重大问题不是会盟与退让来解决的,而是铁和血!”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一时间,举帐高呼。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之声,不绝于耳。

    这便是大秦帝国的群臣给与胡亥的回答,也是胡亥的底气。

    最后,胡亥瞥了一眼群臣,一摆手,道:“都下去休息,后日秦楚会盟,诸卿,不要坠了我大秦的威风!”

    “是!”点头答应一声,众人纷纷走出了大帐。

    ……

    “嘟嘟……”

    ……

    次日清晨,丗上岭南北的两大营地响起了悠扬的号角。

    “出发——!”西楚霸王项羽,望着正中的方向,一摆手。

    “诺。”

    与此同时,南边的胡亥,也是登上了云车,断然下令,道:“传令,出发——!”

    “是——!”

    一时间,钟鼓大起。伴随着阵阵号角,南边行辕的黑色仪仗,北边行辕的土黄色仪仗同时出发,不疾不徐地向中央地带的大营聚拢而来。

    与此同时,主持会盟大典的蒯彻的青铜轺车隆隆驶入大营辕门。

    进入大营中央的高台之下,蒯彻登上高台东侧的一辆云车,高高地长呼了一声:“大雅乐起——会盟秦帝楚王入营——”

    “……”

    骤然之间,乐声大起,钟鼓悠扬,箫管清亮,玉磬平和,唱和肃穆,有一种大道堂皇之气象。

    天子雅乐,在秦楚会盟之地响起。

    自西周之后,《大韶》、《大雅》、《颂》并列成为天子乐舞。春秋战国之世,礼乐崩坏,《大雅》流入诸侯殿堂。

    如今《大雅》响起,大秦帝国与西楚两支大军,随着宏大祥和的乐舞,黑黄两队仪仗同时从两道辕门进入大营。

    这两道辕门蒯彻的精心安排,若是寻常邦交会盟,有一道辕门分先后进入即可。

    然而,这次是两大强国首次会盟,秦楚总想在气势上压对方一头。

    在这个时候,为了保证会盟能够进行下去,蒯彻不得不这样做。设两道辕门,自然解决了秦楚何国第一的问题。

    两道辕门,秦楚同时入场。由于秦楚之间彼此刻意的克制,纵然剑拔弩张杀气冲天,却也平平安安。

    胡亥与项羽的车架进入大营,距会盟台一箭之地两人同时下车,分别从南北甬道走到会盟台下。

    看到会盟之地的布置,秦帝胡亥微微一笑。这些人布置的极为周到,不仅考虑到了秦楚之间的面子,又不甘心落后半分。

    站在会盟台底下,胡亥与项羽都没有迈步。因为这个时候,大营之中的歌舞还没有结束,天子雅乐依旧在继续。

    一刻钟之后,雅乐恰好奏完,随着大雅结束舞女退出,中央场地之上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

    在这个时候,秦帝胡亥对着对面的项羽微微一摆手:“项王,请——!”

    “秦帝,请——!”

    请的手势落下,两人纷纷迈步,片刻之后便在中央两张长案前面站定。与此同时,场地正中央的蒯彻高声,道:“丗上岭中,秦帝楚王书告天地——”

    书告天地,这是诸侯会盟的传统礼仪。在会盟之中,往往都是盟主告天,第二强国告地,其余会盟者站在台下陪祭。

    但是这一次会盟只有秦楚两国,没有办法之下,蒯彻直接让胡亥与项羽同时书告天地。

    蒯彻的声音落下,项羽与胡亥一齐回身面北,分别在顿弱与恒楚导引下登上了两座三丈六尺高的祭天台。

    与此同时,项羽与胡亥分别展开一卷竹简,慷慨激昂,道:“昊昊上天,冥冥大地:天下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战火起于中原大地之上!”

    “今我项羽/胡亥,顺天应人,在丗上岭祭天会盟,矢志于天下太平,止戈息武。兹此昭告,天地人神共鉴。”

    ……

    告天文书的念诵,彼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