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220部分

帝秦霸世-第220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场胜利来的太过于及时了,对于大秦帝国的国人百姓而言,就像是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别是丗上会盟的种种传闻,太过于传奇,再加上黑冰台的推波助澜,以至于在短时间内迅速弥漫了巷闾市井。

    国人庶民纷纷在酒肆饭铺官市民市聚集议论,一边诉说自己听来的神奇秘闻,一边呼朋聚友博采赌酒。

    原本靠天下商旅聚酒支撑的咸阳城各大酒肆,再一次被老秦人填满。这便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带来的振奋。

    ……

    欢呼雀跃!

    一场久违的胜利到来,整个咸阳,甚至于整个大秦帝国都在沸腾,在欢呼,就像是一个大帝国正在涅槃重生。

    最近数年来,大秦帝国除了战败,丢城弃地之外,几乎没有一丁点的好消息。

    正因为如此,这一次丗上会盟,三川郡,河东郡被秦帝胡亥收了回来,一时间,激发出了老秦人骨子里的热情。

    老秦人自胡亥登基称帝以来第一次扬眉吐气了,甚至于只有在始皇帝统一中原大地之时,老秦人才有过这种自发庆贺的气象。

    这是一种爆发,一种举国上下,生死之间一个民族爆发出来的强大。始皇帝时胜利太多了,老秦人威震天下,也是荣耀加身的最巅峰。

    以至于在一段时间之中,老秦人已经对于荣耀变得麻木。

    这次不然,老秦人在经历过了山河破碎的迷茫日子,大军屡战屡败的境况下,这一次在大国会盟中得到了尊重与胜利。

    秦军东出,一举得到了三川郡与河东郡,这让老秦人心头那已经麻木的荣耀感,几乎就在消息传来的瞬间爆棚了。

    这一次的丗上会盟,老秦人人脸上光彩了,长久看不到希望的老秦人终于从缝隙中看到了一丝光彩,一直紧绷的心终于可以稍稍松弛了。

    兴奋之情从巷闾街市,漫无边际地流淌出来,短短数天时间,就席卷了整个大秦帝国,让老秦人陷入狂欢之中。

    三日后天气放晴,万里碧空如洗,正是拔营好天气。

    “韩谈,传令大军出发——!”胡亥站在帝车之上,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是——!”

    点头答应一声,韩谈高声,道:“陛下有令,大军出发——!”

    “隆隆——!”

    胡亥的车队拔营出发,三日之间便向西出了三川郡,越过陕县、渡过大河、横穿函谷关,极为隐秘地过了,进入了风陵渡,到了宽广的渭水平原。

    只是当他看到咸阳的景象,原本昂奋的心绪一下子沉了下去。

    自函谷关入,沿着渭水平原,一直到咸阳,胡亥看到的不仅是国人百姓的欢呼雀跃,还有关中大地的一片荒凉。

    如此的关中,就连渭水平原,八百里秦川都如此破败。由此可见,大秦帝国的窘迫处境,其余诸郡必然会更加困苦。

    “典客,传令黑冰台,秘密进入沿途各县,对于各地的真实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朕要对它们有了解!”站在帝车之上,胡亥断然下令。

    他心里清楚,大秦帝国百废待兴,必须要对于当下的大秦帝国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关键针对。

    “臣遵命——!”

    闻言,顿弱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如今的秦帝胡亥,已经越来越有一种帝者的威严,他不敢有丝毫的违背。

    在法家治国的大秦,讲究君权至上!只要胡亥活着,没有让大秦帝国支离破碎之前,就算是顿弱为两朝老臣也不敢放肆。

    瞥了一眼转身离开的顿弱,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沉吟了片刻,道:“蒯彻,立即修书一份,将朕到达咸阳的具体时间地点告诉左相。”

    “是!”

    ……

    “左相,陛下诏书……”黑冰台将胡亥的修书交给了子婴。

    “嗯。”

    点了点头,子婴打开仔细浏览了一遍,眉头皱了皱,道:“好快的速度,一日后,东城门么?”

    就这样,在秦帝胡亥的不断下令与部署下,在帝车仪仗在五万大军护卫下逼近咸阳的同时左相子婴开始了秘密筹划。

    斡旋宫廷之中,纵横国政之上,子婴自问得心应手。远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要得心应手。

    他很清楚,在秦帝胡亥到来之前,必须要准备欢迎仪式,借这个机会向天下人宣告大秦帝国的胜利。

    从而收拢人心,让老秦人看到希望。

    因为,只要秦帝大军一日在途,咸阳就一日无事,但入咸阳,就必须借助这个时机,让胡亥之名深入人心。

    从而唤醒老秦人的血气,为大秦帝国接下来的动作,提前做好准备。

    必须有备无患,秦帝胡亥方能进入咸阳。正因为如此,在胡亥率大军缓缓西进之时,大秦朝廷行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丞相府各种书令迅速发出,一场巨大的风暴将会在大秦帝国席卷。

    ……

    “陛下,前方便是蓝田,与此同时左相传来消息,朝廷一切准备皆已妥当,请陛下入城!”在这个时候,顿弱匆匆过来,向着胡亥深深一躬,道。

    “嗯。”

    点了点头,胡亥思考了半响,方才左手一挥:“典客,传令大军入在蓝田塬下驻扎。派人前去通知蓝田将军,朕要见识一下,威名远扬的蓝田大营!”

    “是——!”

    点头答应一声,顿弱转头高呼,道:“陛下有令,大军驻扎蓝田塬,特使火速入蓝田——!”

    “是!”

    五万人的高呼,无疑是震动四方。秦帝胡亥命大军安营扎寨,故而,大军拱卫着帝帐在蓝田塬下驻扎。

    与此同时,中车府令韩谈与十名护卫骑士,飞马前往蓝田大营。

    对于秦军而言,举国之中就算是咸阳都不是他们最想要待的地方,他们渴望的去处是蓝田大营。

    蓝田大营之中是老秦人真正的精锐,是大秦军中最精锐的大军,一般大军根本就没有资格。

    ……

第448章 密谋蓝田大营!() 
“将军,陛下大军已经到了蓝田塬下,接下来大军进驻蓝田大营,请将军安排一下!”说罢,韩谈感叹了一声:“务必保证陛下安危,不得有丝毫的疏忽。”

    韩谈对于羊葉不熟,对于秦帝胡亥的安危,更是显得无比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千叮咛万嘱咐。

    “请特使放心,羊葉一定会不负使命!”羊葉对着韩谈肃然一躬,对于此事做出了保证。

    羊葉清楚,如今的胡亥,可不是以前的胡亥。如今胡亥将大秦帝国颓废之势,硬生生止住,在秦军以及老秦人心中,威望极高。

    ……

    “羊将军有心就好!”韩谈点了点头,道:“老夫,告辞——!”

    “不送——!”与此同时,羊葉也是一拱手,并没有挽留。

    ……

    对于羊葉,韩谈并不熟悉,因为蓝田将军在大秦帝国之中的位置极为的特殊,这也就导致一般咸阳城中的文武百官极少接触。

    而羊葉对于韩谈也是如此,有了赵高这个前车之鉴,他对于韩谈感官并不好。而且他必须着手部署,多留韩谈无益。

    ……

    “陛下,羊葉将军已经准备妥当,我军可以开进蓝田了——!”匆匆返回的韩谈,对着胡亥深深一躬。

    “传令大军,立即拔营——”没有过多的思考,胡亥断然下达命令。

    因为他同样的清楚,蓝田大营在大秦帝国之中的独一无二的性质,故而,他必须要见一见这个人。

    看一看羊葉,是否能够有能力担任蓝田大营主将。

    胡亥要做的,是将这个关键人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确保大军不生动荡。

    ……

    “是!”

    点头答应一声,韩谈走出大帐,对着早已经准备好的传令兵大喝一声:“陛下有令,大军开进蓝田大营——!”

    ……

    胡亥率领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飞马来到蓝田大营。一经通报,蓝田将军羊葉立即迎了出来。

    “臣羊葉拜见陛下,见过太尉……”

    深深的看了一眼羊葉,胡亥一摆手:“将军不必多礼,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入营——!”

    闻言,蓝田将军羊葉高声,道:“陛下有令,三军入营!”

    ……

    胡亥心里清楚,这蓝田将军是秦军中的一个特殊职位:他虽然是是将军,却不归属上将军的作战序列,而是太尉府管辖下的武职文官。

    他职爵虽然较低,只是相当于中大夫一级的中级将军,然而,蓝田将军的实权与地位却极为重要。

    这是商鞅在孝公之时,创立新军时立下的法度。一直以来,没有人打破,一直传承至今日。

    原因在于:蓝田大营是秦国最精锐大军的永久性驻军要塞,经常驻军五万以上,最多时甚至达到十万以上。

    在始皇帝之时,一度驻兵达到了三十万之众。在北征漠北以及南伐将主力大军尽数抽调,以至于中央空虚,天下大乱也不会达到这样的地步。

    这一刻,胡亥眼底幽深,对于商鞅之才,在蓝田大营的那一刻起,才有了彻底的了解。

    一直以来,由于蓝田大营一度空虚,蓝田将军只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边缘人物。再加上局势危机,不得已之下,胡亥对于蓝田大营并没有在意。

    而是一度将战争摆在第一位,毕竟如今的秦军大多都是从九原撤退的大军,以及最新征集的新军。

    这样的大军,蓝田大营无关。而战争征伐,胡亥御驾亲征,也就没有时间来管理其他的事情。

    但是如今天下局势暂时得到了缓解,不再是当初那般迫在眉睫,如今的胡亥必须要整顿大军,整顿朝政。

    故而,在这个时候,蓝田大营就变得极为重要。

    毕竟胡亥可是一清二楚,按照以往的惯例,大秦帝国除了边境关隘的守军,精锐的主力大军十之都在蓝田大营。

    大秦军法讲究三权分立,彼此制衡。太尉府治军政后勤,并管辖边境要塞的防守,但却没有调动大军的权力。

    上将军统兵出征,但调动大军却必须凭皇帝颁赐的兵符,无兵符不得统军出征。

    如此一来,太尉府、上将军府、皇帝三方面,形成了全部军权的制约平衡。确保大秦帝国长治久安,不至于怒而兴师。

    大军若是没有战争,必须长驻兵营,蓝田将军只有管理修缮营地、供应军粮辎重、监督军事操练等处置军中政务的权力,而不能调动一兵一卒。

    这样的职权,类似于后世的基地司令,只管基地建设管理而不涉军事。

    虽然如此,若是一旦国中大政起了争端,蓝田将军的重要性便立刻凸显出来,成为制约大军行止的最关键环节。

    而秦帝胡亥这一次回咸阳,必然会引起关中动荡,在这样的情况下,蓝田大营的恢复,以及蓝田将军的选择,将会是胡亥目下的重中之重。

    只有蓝田大营,掌握在手中。不管是前方战事有变,还是咸阳有为难,都可以在一日之内大军从蓝田而出支援。

    故而,这一次胡亥明明可以避开蓝田大营,直接率领大军入咸阳,但是胡亥却停留在了蓝田大营。

    他心里清楚,在咸阳只能常驻京师军,以及卫尉军以及材士营。而京师军守卫咸阳安危,卫尉军守卫皇城安危,材士营也是培养大秦帝国将帅的根基之地,也是大秦帝国皇帝手中的一柄利剑。

    在一定的程度上,材士营相当于大秦帝国的军官学校,而大秦帝国皇帝则是这个学校的校长。

    正因为如此,他手中的大军,并不能全部带回咸阳。这是一只直堪称精锐的大军,用来防守皇城亦或者都城,都有些浪费。

    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建蓝田大营迫在眉睫。

    ……

    进得大营幕府,胡亥瞥了一眼羊葉,道:“屏退左右,韩谈守在帐外,太尉留下——”

    “是——!”

    点头答应一声,其他人纷纷退了出去。整个幕府之中只剩下胡亥,羊葉以及太尉尉缭。

    就这样,只有三个人的情况下,胡亥,尉缭,羊葉三人整整密谈了半个时辰方才出帐。

    ……

第449章 嬴罅() 
次日清晨,林峰率领五千精锐铁骑,沿着南山北麓向西秘密开去了。与此同时,胡亥剩下的四万大军归制蓝田大营。

    这是大秦帝国的传统,纵然是胡亥也不能例外。更何况大军进入咸阳,一旦三川郡与河东郡有变,支援太过于缓慢,于大秦帝国不利。

    胡亥不得不留下大军,驻扎在蓝田大营,如此一来,护卫帝车的只剩下了临时挑选而出的五千皇室禁军。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