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28部分

帝秦霸世-第28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王贲浑身一颤,弯腰拾起了桌案上的血书,连忙打开浏览了一遍,眉头大大的皱了起来。

    将士血书!

    而且还是三军将士的血书,这一幕的出现,让王贲心下一沉。

    “陛下,将士血书一出,对于我军士气将会有巨大的提升,但这也意味着从今天起,函谷关之战不死不休!”

    本章完

第55章 不复失地,朕绝不罢兵!() 
三军血军,等同于逼宫!

    三军将士这样做,等于在逼迫二世皇帝胡亥,与楚军决一死战,秦楚两军将在函谷关下,连绵数里的山谷,不死不休。

    这一刻,胡亥心中没有愤怒,反而激动悲愤不已。大秦有如此臣民,天下何愁不安,关东六国何愁不灭。

    从来没有那一刻,比胡亥见到三军血书的震撼更大,更确信大秦必将重铸。

    ……

    一时间,王贲与胡亥沉默着,两个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特别是王贲,此事事关胡亥,他作为一个臣下,出声就是错误。秉性一如当年王翦,王贲谨慎小心,自然不会多言。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浊气,胡亥眉头紧皱,他心里清楚,九原大军乃十足的老秦人,秦法深刻在骨子里。

    “自商君变法以来,百有余年,老秦人已经锤炼出国家至上的奉公守法精神。此时国难当头,老秦人自然慷慨求战!”

    王贲眉头紧锁,一字一顿,道:“陛下,这也是当初王离率领十万九原大军南下平叛的原因。”

    “国难当头,老秦人绝对不会自相残杀,当初陛下名声昭著,庙堂有奸,老秦人依旧轰然南下!”

    ……

    闻言,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他深深看了一眼王贲,点了点头,道:“六国复辟,要灭秦国,真正的国难来临。”

    “不需要唤醒,潜藏在老秦人骨血之中的战国记忆骤然复活了。这是根植在战国大争之世的秦军底色本性。”

    “他们的本能反应,不是挽救新的大一统的帝国天下,而是已经淡漠的战国原生灵魂骤然复活——不惧生死,与山东六国一争!”

    说罢,胡亥猛然转身:“通武侯,聚集全军大将与三军,朕要见一见。”

    “是。”

    这一刻,王贲与胡亥都清楚,三军将士万人血书,这与帝国朝廷下达举国血战的命令等同。

    如果胡亥想不到办法,就只有死战函谷关,不击溃楚军,秦军绝不入关。

    所以,败在胡亥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其一,便是击溃楚军,秦军入关。其二,便是秦军全军覆没,大秦帝国灭亡。

    “吹号,擂鼓!”

    一声令下,三声短号响起。与此同时,漫天战鼓声大起,函谷关外秦军大营,刹那间炸锅了。

    “幕府聚将,三军速行,各军警惕!”

    “是!”

    ……

    “陛下到,三军将士整肃,请陛下训示!”一声大喝,诸将齐吼。

    “请陛下训示!”

    胡亥目光如炬,看了一眼幕府中诸将,一字一顿,道:“于军中搭建将台,诸位将军与朕一道观军。”

    “是。”

    胡亥心头大明,三军血书一发,核心立即改变。胡亥想要掌控三军,就必须从大军士卒身上入手。

    ……

    “禀陛下,将台搭建完毕,请陛下训示!”王贲神色微微一变,断然开口。

    “铁鹰锐士,随朕登台!”

    “是!”

    ……

    遥遥鸟瞰,全部大军列成左中右三个大阵,每个大阵都有步骑两个方阵,六个方阵有序分列,骑士与战马全数带着黑色的甲胃面具。

    步兵的盾牌短刀和强弩长矛,仿佛一道冰冷的铁壁森森闪光。

    旌旗飘摇,剑光闪烁,十一万大军静如山岳。清一色的黑森森的面孔,没有任何杂乱的声息。

    大军更因为刚才的大战,甲胃兵器上散发出丝丝血腥味,让十一万大军更添一丝凌厉。

    “朕乃大秦帝国二世皇帝胡亥!”

    胡亥登上将台,张臂大喝。大营中响起了整齐清脆的铿锵振音,骑士步卒全部揭开铁皮面甲,骤然显出大片明亮的面孔。

    随之而起的是排山倒海般的欢呼:“陛下万岁!大秦万岁!”

    胡亥肃穆的向场中山呼海啸般的方阵招手,方才还响起的的欢呼戛然而止,一下子由极动转为极静。

    高台上,胡亥霍然开口:“先前一战,我大军虽没有击溃关东贼军,但斩杀贼军数万,诸军都有大功!”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一刻,老秦国誓再一次呼啸传出,将胡亥的话打断。整个大营没有其余的声音,只有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再回荡。

    王贲面对着沉重悲壮的秦军:“请陛下,训示三军——!”

    胡亥不再推辞,高冠带剑站在将台,一领黑色披风随风抖动:“将士们,大秦帝国分崩离析,关东六国复辟,始皇功业毁于一旦。”

    “今日朕与通武候领军函谷关,此时刻,我大秦唯有君臣同德,将士同心,杀败关东贼军。”

    “假以时日,三军必将成纵横天下,雪我国耻的精锐之师!关东贼军亡我大秦之心不死,大秦在夹缝中赢得的时日无多,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将士们,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要到了!”

    全场高呼:“雪我国耻!建功立业!”

    ……

    “噌!”

    一把拔出天问,胡亥剑指三军,大喝:“方才军中诸将给朕递交了三军血书,朕心甚慰!”

    “诸军有如此决心,我大秦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就始皇之业,不使宗庙社稷蒙羞!”

    话音落定,大军中刀剑齐举,骤然爆发出雷鸣般的吼声:“保家卫国!光耀门楣!为国效命,舍生忘死!”

    “通武侯,向咸阳方向摆三牲祭品,钟鼓九响,吹号!”

    “是!”

    不多时,一道长案摆在讲台上,三牲摆在案上,钟鼓大起,号角长鸣。

    胡亥摆了摆手,王贲断然下令:“陛下训示,钟鼓号角——止!”

    “请陛下训示!”

    三军同喝,气势如虹。胡亥举剑,目光中有一抹杀机浮现,整个人站在将台上,自有一丝峥嵘。

    “父皇病逝沙丘,朕临危受命,登基为帝,已有五年余!今六国复辟,天下大乱,朕愧对父皇,愧对老秦人,愧对天下!”

    胡亥正色,道:“今日朕在三军将士面前,摆三牲祭品,与三军将士立誓:不收复失地,大秦绝不罢兵!”

    ……

    “不复失地,绝不罢兵!”

    “不复失地,绝不罢兵!”

    “不复失地,绝不罢兵!”

    本章完

第56章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不复失地,秦不罢兵!”

    ……

    这是秦军将士上下一心的怒吼,是他们的信念。因为三军血书,这一刻,秦军气势如虹,犹如汪洋大海。

    更因为胡亥向着宗庙,当着三军将士血祭,此时此刻,秦军将士气势凌厉,堪称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

    “通武侯,对于项羽此人你有何看法?”

    秦军幕府中,胡亥坐在榻上,吃着嫩羊肉,饮着米酒,不经意间问了一句。

    王贲微微一愣:“臣,听闻项羽其人力能扛鼎,极有勇力,在战阵之上的冲杀,堪称天下无双!”

    “只是,一勇之力决存亡之道,未尝闻也!”

    虽然只与项羽厮杀了一次,王贲对于项羽的威猛酷暴早已经耳熟能详了。

    项羽转战中原,屡屡袭击郡县城池,多次屠城杀戮,可谓是一尊凶名昭著的杀神。

    从心底里说,王贲对于唯知道打仗杀戮的凶徒将军,历来都是藐视的。

    王贲出身于军旅世家,他们接受最严格的训练,不论是用兵还是作战,都有大家之风。

    对于此等以个人战力为根基,轻慢兵家群体战阵,又是对兵法极为荒疏的人物,最不经战阵周旋,素为名将大忌。

    “陛下,当年吴起统兵打仗,司马将剑器捧在吴起面前,却被吴起抛在了地上。当时吴起说:大将之位,在于金鼓令旗,不在拼杀之功。”

    “后来在兵法书中更有:凡人论将,常观其勇,勇之于将,乃数份之一耳!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

    ……

    王贲心里清楚,若在名将林立的战国之世,项羽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末流将军而已。哪怕是纯然以战力论,这种轻慢兵家合众结阵的轻合之将,勇力也是极其有限的。

    “轻合之将?”摇了摇头,胡亥霍然,道:“通武侯,项羽大势已成,不可小觑!”

    王贲继而接口:“若是当年的秦军锐士,摆开大阵,项羽的冲杀力道与些许江东子弟兵,充其量只是山岳之与一杯黄土,狂涛之与一叶扁舟。”

    ……

    “呼……”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他承认王贲所言有理。历经百年余锤炼,秦军锐士已经完全杜绝了徒逞个人血气之勇的恶习。

    胡亥一拳砸案,神色有些落寂:“通武侯,今时不同往日,项羽匹夫之勇,已经成势。”

    “我军也非始皇之时的锐士,此战,绝不可大意!”

    “是!”

    ……

    秦军幕府中,胡亥等人正在商量战法,如今关东联军就在陕县,与秦军只有咫尺之遥。

    正面对决,已经刻不容缓!

    只要想要秦国不亡,就必须守得住函谷关。守函谷关,就必须要与楚军正面厮杀!

    “此战要害,在战胜项羽所部!”末了胡亥重申一句。

    “好!我九原铁骑就与项羽见个高低!”王贲一拳砸案,慨然,道:“陛下毋忧,秦军将士虽只有十一万,逊色于关东贼寇,战心斗志也大不如前,然,今日国难之时,当拼死血战。”

    ……

    “粮草堆积在函谷关,朕下令咸阳运来十万石粮草,虽非满仓,撑持此战料无大事!”

    胡亥指点着地图,道:“朕从函谷关为大军运粮,由函谷关的老秦人护送。”

    “只要粮草充足,项羽有来无回!”

    ……

    只是胡亥与王贲都没有料到,项羽军的攻势来得如此迅速而猛烈。

    ……

    “上将军,此战我军损失惨重,秦军退向函谷关方向,眼下,我军该当如何?”

    项羽目光如电,神色凝重:“此战,各部都有伤亡,秦军亦是!”

    “秦国亦或者说整个关中,只有这一支秦军,本将以为当趁着夜色推进,在函谷关前对秦军致命一击。”

    “上将军神勇!”举帐大喝,这一刻,关东联军诸将,相信有项羽在,函谷关必破无疑。

    “田安,田间,司马卬,臧荼——听令!”

    “末将在。”

    “立即率领齐魏赵燕等诸国大军,作为大军先锋,大张旗鼓而进。等大军到达函谷关外,距离秦军幕府十里之外安营扎寨。”

    “诺。”

    “英布,蒲将军——听令!”

    “末将在。”

    “由你二人各率两万精锐步骑,衔枚裹足,秘密推进,于今夜五更时分赶到函谷关东、南侧山头。”

    “只要狼烟烽火大起,两军猛攻函谷关,绝不能让秦军有进关的机会。”

    “诺。”

    ……

    “龙且!”

    “末将在。”

    项羽虎目如刀,断然下令:“晓令三军,立即向函谷关方向推进!”

    “诺。”

    ……

    就在秦军幕府商议战法之际,项羽大军全军开到函谷关外未曾停步,立即潮水般杀来。

    喊杀声震天,秦军鹿砦士卒刚看见一片土红旗帜卷着烟尘飞来,楚军主力已经潮水般呼啸漫卷而来。

    “报——敌军杀来!”

    士卒飞奔幕府,整个秦军大营号角长鸣,钟鼓大起。无数休整的士卒肃然而起,形成了一个个方阵。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项羽横冲直撞,向着秦军幕府杀去。由于王贲看重楚军战力,力主不能轻躁攻杀,秦军应该结阵胜之。

    是故,秦军根本没有突袭楚军的方略准备。往常战法中,多有驻扎一方乘敌军远来疲惫而立即突袭。

    王贲万万没有想到,项羽竟敢反其道而行之,大军跋涉而来,未作休整,就直接率军攻打秦军。

    “金鼓三响,各军自行结阵攻杀!”

    “是!”

    ……

    事发仓促,王贲虽然立即下令大军攻杀,但此时土红色巨浪已经踏破了鹿砦卷进了营地。

    那怕是秦军气象整肃,法度森严,也被这突兀之极的突袭浪潮冲的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