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33部分

帝秦霸世-第33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座丈余高的青铜大鼎下,大秦帝国的全体大臣,虽然尽是一些白发、后生,依旧一齐行礼。

    “参见陛下!”

    这个时候,胡亥走到中央的高台上,向白发苍苍的司礼大臣微微点头。

    “大秦帝国,庆贺峣关大胜,函谷关大捷,开始!”

    “呜、呜、呜——!”

    “咚,咚,咚——!”

    顿时,整个咸阳广场都轰鸣了起来。不是丝竹管弦之乐,而是沉重轰鸣的战鼓号角与黄钟大吕。

    宏大低沉,气势壮阔的令人心神激荡!大秦帝国从此以后,秦风中不要蒹霞,只留下了无衣。

    “陛下书号天地臣民——”

    胡亥展开一卷竹简,洪厚的嗓音在广场上回荡:“昊昊上天,冥冥大地,大秦帝国朝野臣民,父皇骤然驾崩于沙丘。”

    “朕继位以来,不修行德,大兴杀伐。先有奸臣赵高欺上罔下,诛杀宗室与功勋大将,巍巍大秦,山陵将崩!”

    “先有庶民陈胜一夫作难,进而六国遗民揭竿而起,泱泱大秦,关东皆失!幸父皇托梦,朕于危难之际,诛杀权奸赵高。”

    “拜王叔子婴为相,镇守咸阳,亲下峣关,阻敌于峣关之外。时值危难之际,宵小作乱,少府章邯率军投降,大秦帝国危如累卵之时。”

    “帝国柱石,通武侯王贲率十万九原大军回援,与乱臣贼子,在函谷关外九战,重创贼军。”

    “关东陷落,满朝文武不存,乃我大秦百年以来,从未有所的危难之时!”

    本章完

第66章 封章邯为陇君,二十万刑徒军赐爵一级。() 
“然,先有少府章邯戏水退周文、南阳擒宋留、陈郡杀陈胜、临济斩田儋,定陶灭项梁,让大秦帝国在风雨飘摇中,残存一方。”

    “后来更是在新安率领二十万刑徒军反抗,杀敌十万众!”

    “再有峣关大胜,今有函谷关大捷,使的大秦帝国保的故土。”

    胡亥目光如炬,大喝:“自大秦建国,我秦人奋争,从布满荆棘的春秋战国杀出了一条血路。”

    “今时今日,巍巍大秦,在四年之间分崩离析。朕在此,与大秦朝野臣民誓:朕将顺天应人,力行秦法,稳定关中,由弱变强,再一次走过一条浸透泪水,汗水与鲜血的统一道路。”

    “大秦帝国摆脱今日危局,洗刷耻辱,需要老秦人的齐心协力。朕在此立誓,失地不复,秦不罢兵。兹此昭告,天地人神共鉴!”

    全场老秦人及三军将士,大秦文武齐齐山呼:“失地不复,秦不罢兵!”

    “陛下亲封——!”

    胡亥咳嗽一声,高声宣布:“人心昭昭,天地悠悠。少府章邯,虽投降,却不亡秦人身份,平叛功勋将永载史册。”

    “今按照秦法,封少府章邯陇西之地十三县为章邯领地,封号陇君。”

    话音落点,全场沸腾:“陛下万岁!陇君万岁!”

    胡亥双手展开,震天欢呼戛然而止。目光如炬,看了一眼众臣:“至于刑徒军有功之人封赏,由廷尉府核实查对,然后以功论爵。”

    “战死士卒尽皆赐爵四级,等到大军再夺新安,收敛尸骨厚葬故乡!”

    君书读完,人山人海的咸阳广场安静的像幽深的山谷,唯有连绵不绝的粗重喘息。普天之下,庶民得到国家爵位难于登天。

    那怕有商鞅变法,有功者,皆可授爵。但是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大规模的赐爵。

    刑徒军统帅,少府章邯封陇君,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上,封君者,寥寥数人而已。

    商君卫鞅,武安君白起,那一个不是盖世大才,惊世骇俗。在大秦帝国,封君是一种荣耀。

    代表着对大秦帝国,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奉献。今日封章邯为陇君,更是将章邯推上了神坛。

    而且刑徒军二十万众,人人赐爵四级。这种规模的封赏,天下独此一份。

    广场万千庶民哭了……良久,万千庶民与四万大军同时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声浪:“陛下万岁,大秦万岁,万万岁!”

    这一刻,胡亥的眼睛湿润了,左相子婴的眼睛湿润了。

    他不是不知道,如此恐怖的封赏,将会导致爵位的泛滥。但是刑徒军为国而战,劳苦功高,不得不赏。

    特别是二十万刑徒军,大多为关中老秦人,他们的父母兄弟,都在关中大地。赐爵刑徒军,不仅能安抚军心,更能够收拢民心。

    项羽坑杀二十万刑徒军,自绝于秦中,树敌数百万。今日这一幕,就是胡亥想到这一点,反其道而行之。

    胡亥要立足天下,身份注定了只能守秦中,用老秦人。

    韩谈前来禀报:“报陛下,大秦功勋父老前来庆贺!”

    胡亥点了点头,司礼大臣领一群白发、后生鱼贯而入。一众白发,后生,纷纷朝着胡亥深深一躬。

    “恭贺陛下,大秦万年!”

    胡亥摆摆手:“请诸位功勋大臣入座!”

    “是!”

    在司礼大臣的引导下,一长串白发、后生,诚惶诚恐地鱼贯走进,顷刻间,众人一一落座。

    司礼大臣高声宣布:“请功勋大臣,大秦百姓,观看兵舞!”

    就在这个时候,胡亥高举镇秦剑,大喝:“开始!”

    “是!”

    点头称是,大殿平台上言和猛然一挥令旗,两个方阵各自退后,将一个六千人的锐士方阵留在中央。

    “呜,呜,呜……”

    “咚,咚,咚……”

    ……

    骤然间,战鼓大起,号角长鸣。六千名剑盾甲士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挥剑起舞,杀声不断。

    与此同时,退后的三万四千大军,在广场上引吭高歌: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雄!

    ……

    大典结束,胡亥突然感到了深深的困倦。

    自从穿越至今,一直都在为了活下去奔波。先是谋划诛杀赵高,进而南下峣关,突袭武关,然后峣关大战。

    随后北上函谷关,一路走来,胡亥就算是铁打的,也有些扛不住了。

    “朕困了,有人来,再行叫朕!”

    “是!”

    ……

    红日临窗,胡亥还没有醒来。韩谈在廊下犹豫着要不要唤醒国君,思付片刻,韩谈终于是拿定了主意。

    走进大门,静静地守在寝室门口的纵横大道上。

    “中车府令,陛下用过早饭了么?”

    韩谈回头一看:“参见左相,陛下劳累太过,今日尚未醒来。”

    子婴思付半顷,道:“中车府令,你去传太医来,最好看看。”

    “是。”

    ……

    听到门外的声音,胡亥骤然睁开双眼,从榻上起身:“朕无大碍,不必传太医,王叔过来坐,朕梳洗过后便来。”

    “是!”

    ……

    胡亥沐浴梳洗后,走进了寝室:“王叔,最近咸阳局势如何?”

    子婴躬身作礼:“禀陛下,自从陛下下罪己诏,关中民心逐渐归附,作奸犯科者减少。”

    “臣紧急从巴蜀运粮十万石与咸阳,同时修改法令,使之恢复商君之时。”

    “嗯。”

    微微颔首,胡亥笑了笑:“王叔大才,如今大秦局势混乱,非王叔镇国,朕不能放心!”

    子婴恭敬的拱手,道:“陛下过赞,不知函谷关局势如何?”

    子婴心里清楚,函谷关外的大战,绝对不是胡亥嘴里的大捷。要不然,这一次军舞大军,就不会从汉中抽调。

    再多的宣传,都没有函谷关秦军到来,更有说服力。

    但是胡亥虽然口称大捷,却舍近求远,从汉中调军北上。从这一点上子婴就可以看出,函谷关之战胜负未知。

    ……

    深深的看了一眼子婴,胡亥叹息一声:“朕也不瞒王叔,函谷关外,秦楚九战,四胜五负,大军损失惨重。”

    本章完

第67章 朝会() 
十二月之交,秦川原野草木苍黄。鹅毛大雪从天而降,一夜之间,整个天下白茫茫一片。

    仿佛天公震怒,无尽大雪纷纷,欲将中原大地上的杀戮,鲜血,尸体,硝烟,罪恶,阴谋诡计埋葬。

    要将一切消灭,给天地一个新的开始!

    ……

    大秦帝国以十岁为岁首,这个时候,冬雪初降,整个关中依稀还有点年味儿,只是更多的是父兄战死沙场的悲伤。

    此时,整个大秦帝国弥漫着一股悲伤,一阵绝望。

    巍巍大秦,近乎于一夜之间崩塌。关东贼军威势浩荡,自然让关中充满了不安与忐忑。

    战争从商君之后,就没有发在生关中大地,如今战争降临,不免有些惊慌失措。

    ……

    在这苍茫大雪中,大秦帝国要举行隆重的朝会。这是胡亥诛杀赵高以来,第二次举行朝会,有着一种深远的寓意。

    大朝会在此时举行,原因只有一个,函谷关外对峙依旧,刘季大军依旧占据着武关,大秦帝国风雨飘摇之势不变。

    ……

    去年秋,胡亥诛杀赵高,一举廓清朝局,赵高一党伏法,二世皇帝彻底亲政,消息传开,朝野一片欢腾。

    自始皇帝以来,老秦人不排斥臣子身居高位治国理民。然而赵高篡权,公然诛杀皇室子弟,赐死功勋大将。

    自然是心有别扭,民众无言,心里却清清楚楚。在老秦人的心里,大秦帝国的皇帝只能姓嬴。

    也只能是嬴氏!

    如今赵高一党尽除,大秦帝国上下顿时如释重负。若不是帝国支离破碎,关东贼军气焰嚣张,大秦止步函谷关。

    老秦人恐怕会立即狂欢相庆,到时候秦川社火连绵不绝,闹腾个天翻地覆。

    ……

    在茫茫大雪中,胡亥率领文武百官,功勋大臣先行出郊祭天,再回归太庙祭祖,向上天先祖禀报了当下秦国的局势,以及重铸大秦的大计。

    午后申时,七八十名大臣整齐地聚集在咸阳宫大殿,碳火烧的正旺,让刚刚结束祭天祭祖的文武大臣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胡亥第一次全副衮冕,带上了黑丝平天冠,佩戴三尺镇秦剑,肃穆的登上了中央帝座。

    “参见陛下!”举殿七八十名大臣整齐肃立,一齐长躬作礼。

    “诸臣就座。”胡亥一挥大袖在帝案前坐定,不由自主的向左右瞥了一眼,心中顿时一阵沉重。

    宽阔的帝台上只有一张九尺大案威势赫赫地矗立在中央,全部大臣都在九阶白玉梯之下。

    这一刻,胡亥心中没有滔天豪情,只有无限悲哀。他还记得在始皇帝之时,举行朝会,咸阳宫正殿中满座,文武百官约两百多名。

    如今只剩下七八十个,却大多数都是白发老者与弱冠后生。他真正能够叫的上名字,有大才的也只有嬴恒,子婴,张苍三人。

    心思难明,胡亥一眼扫过连绵排座的大殿,如同扫过沉沉广袤的大秦国土。他心里顿时涌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无法言传的悲痛。

    刹那之间,胡亥差一点哭了!

    空出来的位置,就如同失去的国土,落在胡亥眼中,竟是那样的刺目,让他心中隐隐抽痛。

    “诸臣就座,陛下开会——”司礼大臣一声宣呼,殿中顿时肃然。

    司礼大臣的宣呼,顿时让胡亥清醒过来,咳嗽一声,道:“诸位大臣,函谷关大捷,峣关大胜。大秦帝国风雨飘摇之势暂定。”

    “朕亲政理国,但得如此,赖上天庇佑大秦,先有始皇托梦于朕,进而通武候王贲横空出世。”

    “一战定国,廓清大局。如今函谷关外,项羽数十万大军虎视眈眈。武关之中,刘季十数万大军盘横。”

    “大秦虽无风雨飘摇之厄,但生死存亡危机依旧。今日朝会,须当议定大秦帝国解决当下困境,立足关中之大谋长策,今函谷关守将张苍已有初谋,陈述之后合朝决之!”

    “是!”

    举殿一声是,咸阳宫正殿一片寂静,就连呼吸声都听不见。胡亥话音落点,举殿目光齐刷刷落在了张苍身上。

    “陛下,列为大臣!”

    张苍从座席站起从容拱手,咬字真切的声音,立即在大殿上回荡开来:“如今函谷关在我军手中,只要函谷关不失关中就有保障。”

    “峣关有喜率领的五万大军,一时间,刘季部楚军有心无力。短时间内,关中稳如泰山,固若金汤。”

    “这意味着都城咸阳的直接威胁解除,帝国朝廷与关中地区暂时安定了下来。再加陛下除赵高,下罪己诏。”

    “民心军心功勋之心皆定,只要部署妥当,大秦帝国也能够立足关中!”

    “同时改变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