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55部分

帝秦霸世-第55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以,朕对于法家相知甚深,其弊端在于求治太速,速者易苛,易入富国穷民之途也!”

    “这也是商君卫鞅二十年强秦,一战破河西,令天下诸侯不可无视强秦的根由。如今天下乱世,大秦帝国想要短时间复兴,唯有走法制一途。”

    说到这里,胡亥深深看了一眼尉缭:“朕自然清楚世道沧桑,当从容求治,但朕与大秦别无选择!”

    “有道是乱世用重典,当此之际,大秦帝国绝不能改弦易帜。唯有重用秦法,以图强国富民,用霸道统一中原。”

    ……

    尉缭默默沉思,他对于胡亥对于秦法以及当下局势有如此清晰的理解感到惊讶。

    默然良久,站起身来肃然一躬,道:“陛下的意思是,以霸道治乱世,以帝道理治世?”

    “啪啪啪——”胡亥连拍三掌,哈哈大笑:“国尉不愧是当世名士,眼界见识堪称天下第一。”

    ……

    再一次饮下一大碗秦酒,子婴:“陛下为何突然想要西巡陇西?”

    胡亥眉头微皱,一如泰山般坐着。他没有想到对于西巡陇西,子婴尉缭尽皆反对。相比于尉缭岔开话题,子婴直接反驳。

    胡亥默然,他清楚一个死扣无解,必然会让西巡暂缓。如今大秦帝国栋梁尽失,君臣之间绝不能有误会发生。

    沉默有顷,胡亥从坐塌上站起,道:“老秦人之根在于陇西,如今天下大乱,大秦帝国偏安一隅。”

    “朕必须要保证陇西安定,才能以陇西为根基,辐射整个关中巴蜀,立足于中原乱世!”

    声音坚定悠扬,有安静的书房中如钟声一般荡开。让在场的三人,神色微微一变。他们都不是鲁莽之辈,自然清楚秦法根基在野不在朝。

    胡亥西巡陇西,并无不可!

    “更何况,当下治国长策已出,由左相开府理政。新军由国尉训练,统摄大秦军事部署,函谷关有通武候王贲坐镇,武关有喜亲守。”

    “短时间内,山东诸王贪恋权位美人,不会大动干戈。在这段时间内,整个大秦帝国之中,只有朕有时间,也有必要西巡陇西!”

    听到这里,张苍霍然起身,肃然一躬,道:“陛下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不可轻离帝都!”

    胡亥眉头一挑,目光锐利地看着张苍,道:“这一次朕必须离开帝都,西巡陇西。黑冰台打探出了典客顿弱,太扑马兴的隐居之地。”

    “朕打算亲自登门,请典客与太扑归朝,缓解大秦朝廷无人可用的危机!”

    ……

    胡亥此话一出口,顿时整个书房为之失声。尉缭三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悲哀。

    一国之君,以西巡陇西之名,只是为了寻访国之重臣。听起来大义凛然,有礼贤下士之风。

    但是反过来一想,胡亥是大秦帝国的二世皇帝,天下至尊,却要为了两个归隐的臣子,如此大动干戈。

    “陛下——”尉缭三人同时站起身,朝着胡亥深深一躬,一切话都在这一躬之中。

    “诸卿!”胡亥淡淡一笑:“大秦帝国走到这一步,朕是罪魁祸首。”

    “朕继承大秦帝国二世皇位,却没有承继始皇帝而再度开拓大秦新政。毁灭皇皇大秦的黑洞,是朕一手开启。”

    “这是朕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的责任和义务,诸卿不必悲愤。只要关中故土尚存,老秦人必将会再一次席卷八荒六合。”

    ……

    本章完

第111章 滚滚热血始终流淌在秦中大地!() 
离开咸阳时,胡亥在渭水南岸与秦国文武一一辞别。由于西巡陇西,为了目标明显,胡亥放弃了骑马。

    一万精锐骑兵护卫,韩谈驾车,一行人就像是崤函峡谷中放出了一道洪流。黑色的骑兵浩浩荡荡,箭一般冲出咸阳城,向西而去。

    胡亥笑问:“韩谈,连你也觉得朕寻访典客与太扑又失身份,对么?”

    韩谈肃然,道:“陛下乃皇帝至尊,以西巡陇西浩大之势寻访典客与太扑,臣以为太过。”

    “韩谈啊!朕也想坐镇咸阳,美女相伴,歌舞不休,但是此刻的大秦帝国,容不得朕如此。”胡亥叹息一声。

    “陛下,求贤令已经颁布,到时候必有士子来秦,此际寻访两位大人……”

    胡亥悠然,道:“求贤令只是一个态度,有人来更好,没有人来大秦朝野还需要运转。苦等求贤令,终非良策。”

    他清楚韩谈与尉缭等人对于顿弱马兴两人不满,毕竟身为大秦臣子,不思为帝国殉葬,反而遇事归隐。

    没有扛起身为大秦帝国九卿的重任!

    “典客与太扑已经隐遁,难道陛下还有更高明的办法让他们出山?”韩谈认真地问。

    默然良久,胡亥,道:“在这个时代,纯粹的治学从来都不是士人阶层的|主|***|神。自从士这个人群阶层出现以来,主|***|神始终是经世致用。”

    “其实质就是以学问入世奋争,以才能建功立业!”

    “孔夫子曾言:学而优,则仕——优秀的士人应当做官!”

    “这是当下士人阶层毫不隐瞒的公开宣示和终生追求,而当了官后的目标也决不含糊,在儒家叫做治国平天下,就是要为国家为天下做一番事。”

    “正是这种坦诚直率而又奋发有为的入世|精|神,士人们将直接做官看得比终生治学重要一万倍。”

    “他们往往在入仕无望的情势下,才被迫治学著作和传授学问。天下治学大家,孔子,孟子,墨子无不如此。”

    “所以,典客与太扑隐的只是这个乱世,只是朕这个昏聩帝王!”胡亥想正色说话,却又是禁不住幽幽一叹。

    说到底,眼下这个迈不过的坎儿,是自己作出来的。纵然典客与太扑归隐,也怪不得他们。

    世道太乱,求存之心,人皆有之!

    韩谈微微一笑,岔开了话题:“陛下天纵神武,必能重铸大秦!”

    胡亥一怔,恍然笑,道:“大争之世,凡血气皆有争心。朕与大秦也会在这最后的辉煌之际,奋勇一争!”

    ……

    胡亥清楚华夏历史上最璀璨夺目的年代,便是春秋战国以及大秦帝国时代。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大显于世,何其璀璨。

    既然他来到了这里,不与诸子百家交手,不与谋圣,兵仙争锋,不与霸王斗勇,岂不是白来了一遭。

    ……

    官驿之中,吃下一鼎嫩羊肉,一大碗米酒,胡亥突然有了决定:“韩谈,帝车继续西巡,由你率领十名铁鹰锐士,随朕走走!”

    “陛下不可啊!”韩谈大惊,忍不住深深一躬劝谏,道:“天下未稳,陛下身系大秦安危,不可轻身涉险!”

    胡亥抹去嘴角的油渍,摆了摆手:“全部人换装,扮作游学士子,不暴露朕的身份就是了!”

    “更何况商君为强秦,走遍秦地。只有了解了国人需求,朝廷才能制定出争锋相对的策略,以富国强民!”

    “朕这一次出来,寻访典客与太扑只是其一,镇压宵小之辈为其二,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为其三!”

    “是!”胡亥态度坚决,韩谈只好点头称是。

    ……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胡亥帝车刚出渭水南岸。咸阳城中顿时惊涛骇浪大起,信鸽纵飞九天,飞出了咸阳高城。

    秦帝西巡陇西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关中震动。

    ……

    临洮城不大,西门瓮城更小,进入瓮城的马道也只有一车之宽,里面却驻扎了一千伤残大军。

    这些人都是为大秦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如今大秦为难,他们毅然决然聚集在一起,防守临洮县。

    他们不能在前线杀敌,却也能够在后方保家卫国。胸膛中热血未灭,始皇帝时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豪情还在他们心头。

    “听说了么,陛下在峣关击溃刘季大军,通武候也出来了……”一名伤残老兵说着说着,眼眶通红一下子哭了出来。

    “大秦有救了……”

    “始皇帝陛下显灵了……”

    ……

    不一会儿,一千多伤残老兵伏地大哭。对于大秦帝国的感情,可谓是极深。大秦帝国的疆土,是他们用厮杀,用鲜血换来的。

    对于胡亥昏聩,他们没有责骂,没有问难,只是怒其不争。如今胡亥逆天崛起,维持大秦帝国于关中。

    这些老兵心头只有效忠皇帝,保卫大秦一个念头。这便是赤胆忠心,这便是老秦人对大秦帝国的热枕。

    “扑啦!”

    千人伏地大哭,声势浩大。就在这个时候,一道扑啦声响起,异常刺耳。千夫长猛然起身:“速查——”

    “报千夫长!”一名年老的士卒高声,道:“雍县方向传来的信鸽!”

    千夫长打开浏览一遍:“陛下西巡陇西!”随及脸色大变,断然下令:“黑三,立即通知县令与县尉,陛下西巡,准备接驾!”

    “是!”

    ……

    千夫长断了左臂,算是千人队里最全活的一个。他走出瓮城,并没有回营,却拐进了一条小巷。

    ……

    “咚,咚,咚……”

    ……

    大门打开,家老走出来:“王老二,发生了何事?”

    千夫长微微躬身:“雍县方向传来消息,末将特来请教大人!”

    “大人在书房,千夫长这边请——”家老见有大事,却也不敢阻拦。

    ……

    “大人,千夫长王老二求见!”家老恭敬一声。

    ……

    屋内读书人听见声音,缓缓站起,开门而出。其人背着日光立于廊下台阶,王老二看不清他的面目。

    只听他一阵大笑,道:“老夫远离朝堂,不问世事,今日千夫长所来为何?”

    PK继续,求推荐,求收藏,求评价,求打赏……

    本章完

第112章 大行赖独断,不赖众议。() 
千夫长肃然一躬,道:“雍县方向有消息传来,帝巡陇西,不日便到。”

    廊下老者伸手作礼,道:“千夫长请入内叙谈。”见到老者伸手,王老二连忙拱手,道:“如此多谢。”然后跟随老者进入屋内。

    进入屋内,千夫长目光闪烁一下,从容跟进。屋内不算宽大,却是温暖整洁,老者将王老二让进了木墙隔断的内间。

    “千夫长,入座!”

    环顾一周,可见这是一间不大的书房。三面竹简木架,四壁俱白,没有任何饰物,中间一张本色木案上一本大书刚刚合上。

    看到这里,王老二一拱手:“请——!”

    ……

    主宾落座,顿弱目光一凝:“千夫长所言当真?帝巡陇西,不日便至?”

    千夫长不善言辞,也只几句话:“信鸽不军用,却也民用。雍县传来的消息,当千真万确!”

    这一刻,顿弱大是惊讶:“如此危难之际,陛下不守咸阳,却西巡陇西,这倒是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镇压宵小之辈不成?”

    ……

    “典客所言,但其一也!”千夫长悠悠一笑:“大秦帝国虽山东尽失,又有项羽以霸王之名分封诸王,建立列国。”

    “然而大秦帝国虽山东尽失,然有秦有八郡,足可支撑。”

    顿弱目光一闪,心头难免有些震撼。他没有想到一个千夫长,都有如此见识。一想到这里,站起身来深深一躬。

    “顿弱年迈,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千夫长淡淡漠漠:“南有巴蜀,财富根基尚在。西有陇西,老秦人庶民百万,东有函谷关,通武候王贲镇守。”

    “只要假以时日,大秦帝国必能复兴。陛下西巡陇西,其一为镇压宵小之辈,其二便是为了典客,太扑而来!”

    顿弱哈哈大笑:“先有通武候王贲横空出世,随后国尉尉缭入朝,廷尉张苍才华横溢,左相子婴学富五车。”

    “大秦朝野不需要一个关键时刻弃朝归隐的典客,也不需要弃朝归隐的太扑!”

    “典客之言大缪也!”千夫长霍然站起,道:“今陛下改过自新,大秦帝国危如累卵,通武候,国尉皆入朝辅佐陛下!”

    “典客身具大才,又岂能坐视不理,况且陛下以帝王至尊,亲临陇西,如此殊荣,亘古未有也!”

    ……

    顿弱一阵思付,终于拍案而起:“若陛下西巡陇西,确为老臣。哪怕是背负恶名,塌顿也会入朝!”

    这个时代,距离士战天下的春秋战国还不遥远。深受学而优则仕的士子,绝不会甘心蛰伏归隐。

    这一刻,顿弱心头的阴霾消失,有一丝希望乍现。

    ……

    渭水河道上。

    ……

    韩谈低声惊叹:“渭水浩荡,千里烟波,关中富庶其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