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60部分

帝秦霸世-第60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天下宣誓:在大秦帝国,秦法高于皇权!”

    ……

    胡亥精通秦法,却从来没有真正的信奉过秦法。

    他心里清楚,再森严整肃的法制,都由定法的君王操纵着。庙堂权力的最高点,正是一切律法的空白点。

    在巍巍矗立的帝国法制铁壁面前,中车府令赵高就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秦法脆弱的源头。

    在所有的权力风暴中,只有最高的帝王权力是决定一切的。帝王能够改变律法,而律法却未必能改变帝王。

    只要帝王愿意更弦易张,即是森严如秦法也无能为力。

    正因为如此,胡亥才要以商君镇秦法剑悬于太庙之上,与老秦人德高望重之人,大秦朝野共誓。

    “陛下,如此施为,必然能使秦法深入人心。若是处理妥当,必然是秦法威严更甚往昔。”

    尉缭脸色一变,忍不住:“若如此,今日秦法深入人心,想要更弦易张,恐怕将会是一件难事!”

    胡亥大笑一声,道:“国尉,朕在西巡陇西经过临洮县时,曾听过一句话——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此刻大秦帝国亦或者朕,根本管不了那么多。更弦易张是大秦统一天下,再一次灭列国之后的事。”

    “朕此时此刻,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强秦!”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望着尉缭等人,一字一顿,道:“项羽分封诸王,必然有人不满,不出一年时间,叛乱必起。”

    “朕必须要在一年之内,解决大秦帝国内部问题。进而厉兵秣马,东出函谷关,夺取河东郡!”

    ……

    “一年时间出兵河东郡,恐怕不行!”尉缭摇摇头,慨然一叹:“关东列国相互兼并,不会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一旦大秦兵出函谷关,关东列国必然会放下仇恨,一致对秦!”

    尉缭是战略大师,自然清楚当今局势下,锁秦于关中,对于列国诸侯而言,才是最安全的。

    “哈哈……”

    大笑一声,胡亥:“国尉多虑了,这是一个大争之世,天下诸王都在虎视眈眈,盯住了天下共主的位置。”

    “列国诸侯大打出手,刚开始或许能一致对外!”

    说到这里,胡亥诡异一笑:“若是死仇结下,朕就不相信他们还能一致对外,对我大秦封锁。”

    “有道是:乱世之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有的只是,永恒不变的利益。”

    “项羽能够给他们的,朕都能给。项羽不能给他们的,朕也能给。朕就不相信,等朕拔掉魏国这颗钉子,天下诸王会群起而攻之!”

    ……

    “陛下心中有想法,老臣必当尽力助之!”尉缭不再反对,站起身来对胡亥深深一躬,道。

    “臣等必效死力!”子婴三人也不落后,举殿高声大呼。

    ……

    “嗯。”

    微微颔首,胡亥看了一眼四人:“顿弱,立即领职典客,重组黑冰台。一切需要找左相,朕只有一个要求,黑冰台成为朕的耳目。”

    “是!”

    “与此同时,左相立即拟诏:巴郡,蜀郡,汉中郡,陇西郡,内史,北地郡,九原郡,上郡郡守以及县令将一切事物交于副手,协同各地长者入咸阳。”

    “是!”点头称是,子婴刚要退下,就听见胡亥的声音再一次传来:“此事关系大秦朝野上下,左相务必亲自把关。”

    “臣遵旨!”

    ……

    中原各国亡秦之心不死,大秦帝国在夹缝中苟延残喘的时间不多了。胡亥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河东郡关系重大,直接影响函谷关天险。胡亥盟约之时处于劣势,大秦帝国分崩离析没有实力。

    但是天下已成战国之势,想要再一次聚集成灭秦之势。无疑是一个难上加难,在这个时候,胡亥自然不会放弃河东郡。

    ……

    本章完

第121章 砸锅卖铁也要扩充黑冰台() 
河东郡!

    ……

    这里从来都是函谷关的壁垒,如果河东郡不在手中,函谷关就不足以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目光闪烁,胡亥终于清楚了为何后世王朝弃函谷关铸潼关了。

    一个王朝,一个皇帝又岂能将国都的安全,放在一个拥有缺陷的关隘之上。也许只有始皇帝这样的绝世帝王,才有信心镇压一切。

    胡亥清楚刘季登基称帝后,将函谷关向东推进,直接进去了河东郡中。而魏武帝曹操更是铸潼关,废弃函谷关。

    由此可见,没有一定底气与实力。函谷关虽是天子第一雄关,也有和没有一样。

    至于铸潼关的想法,胡亥有。但是此事却不可行,如今大秦帝国绝不能再征发劳役,引爆老秦人心头的积怨。

    ……

    一念至此,胡亥面色骤然严峻,“典客,立即魏国安插斥候,派遣眼线。一旦战争爆发,关隘关闭,我大秦将会成为睁眼瞎!”

    顿弱沉吟摇头:“陛下,当下中原虽人心惶惶,容易安插眼线与斥候,但是黑冰台之中大多为关中老秦人。”

    “如今天下斥秦,一旦有老秦人出现山东列国,必然会引起轰动。就算是再小心,只怕也会暴露。”

    顿弱的话,令在场诸人瞬间惊醒。那怕是足智多谋的国尉也眉头大皱,一时间,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看到这一幕,胡亥微微冷笑:“朕自然知道黑冰台大多为关中老秦人,但若只是害怕发现,就不去做了么?”

    “如今关中,河东郡,甚至于天下正是纷乱之时。天下人口迁徙,本就是理所当然,是天下诸王享受好不容易得来的权位,忘记安插眼线之时。”

    “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天下列国彻底醒悟过来,到时候需要花费的财力,物力,人力,心力,将会是此际的数倍不止。”

    “大秦帝国不怕大兵压境,老秦人也不畏死。最怕大军出征,消息皆无,没有任何价值的战死!”一席话语气严厉,神色凛然。

    “是!臣下愚钝,请陛下惩戒。”一念闪过,顿弱额头冷汗悚然而下,连忙躬身请罪。

    “皇室府库为你大开,朕不在意钱财。若是不够,咸阳宫,阿房宫中父皇收集而来的天下奇珍,皆可用来扩充黑冰台。”

    胡亥目光凌厉:“朕只有一个要求,一年之内,黑冰台的触角必须深入魏国,遍布大秦故土八郡。”

    “是!臣下若有半点差池,提头来见!”这一刻,年过四十九的顿弱也热血沸腾。仿佛当年始皇帝在咸阳宫正殿,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

    “韩谈,取黑冰台鹰符来!”

    “是!”

    不一会儿,须发灰白的韩谈已经无声,双手捧着鹰符,道:“陛下,黑冰台鹰符在此。”

    胡亥点点头:“韩谈,将鹰符交给典客。”随后看着顿弱,道:“事不宜迟,典客立即着手铺陈。一切开销,都算在皇室府库里面。”

    顿弱接过沉甸甸的青铜鹰符,双手一拱:“臣告退。”迅速大步而去。

    这一幕,也让韩谈四人神色微微一变。他们都是大秦帝国的老人,自然清楚兵符与鹰符的区别。

    顿弱有了这一支鹰符,就可以调动整个黑冰台为之服务。整个大秦帝国,除了二世皇帝胡亥,无人能够号令。

    “陛下,老臣想立即赶回新军大营,训练新军。”尉缭已经在胡亥向顿弱出示鹰符的瞬间,感到了事情的急迫和严重。

    他从胡亥的只言片语中,敏锐的感觉到了一点,那便是天下大乱将要开始了。这一刻,他也从胡亥的语气中感受到了危险的急迫。

    刹那之间,他对这位胡亥的敏锐洞察力与迅疾处置由衷钦佩,匆匆吞下一鼎嫩羊肉,便霍然起身请命。

    尉缭清楚,大秦帝国之中,九原防守大军只有十万之众。在北方异族虎视眈眈之际,绝不能轻易调动。

    而函谷关与武关的大军,也只有勉强十万之众。而函谷关与武关是关中的门户,将来一旦战争爆发,两地首当其冲。

    自然不能动函谷关与武关驻防的大军,所以,大秦帝国想要介入天下大乱,就必须要有一支五万人,甚至于十万人的新军。

    一想到这里,尉缭感觉到衰老的身体上有新的力量爆发。一种久违的热血与豪情万丈而起。

    见到尉缭霍然请命,胡亥心头一热,对着尉缭深深一拱:“国尉,新军是大秦帝国复土的基础,一切拜托了!”

    “陛下!”尉缭眼中泪光闪闪:“老秦人百炼精铁,尉缭必不辱君命!老臣告辞了。”

    这一刻,本该有大兵家冷漠的尉缭被感动了。年轻的二世皇帝,拥有扫平天下的决心与野望。

    也有统筹兼顾的能力,更有西巡陇西,礼贤下士的宽广心胸。

    在这一刻,尉缭仿佛看到了他当年初入秦宫。同样在这里,见到英气勃发的始皇帝。

    一样的桀骜不驯,一样的野心勃勃,一样的志在天下。

    ……

    “国尉且慢。”胡亥阻拦一声,回头对韩谈吩咐,道:“立即将天问拿来。”又回头道,“国尉,事急从权,朕将天问给你,新军之中,各级官吏若有不服命令者,国尉有先斩之权。”

    说完,回身接过韩谈捧来的天问,交给了尉缭。这一刻,胡亥眼中只有坚定不移的信任,他相信尉缭能够在一年之内训练出一支可战之兵。

    ……

    双手接过天问,尉缭眼中涌现一丝感动。他当然知道天问剑的巨大权力,也分明感到了训练新军,重铸大秦帝国的重任像山一样压在了他的肩上。

    压下心头情绪,尉缭恭敬地接过青铜生死剑抱在怀中,向胡亥双手一拱,大步走出咸阳宫。

    始皇帝配剑,大秦帝国的传承金剑。从某一种意义上,天问剑在大秦帝国的意义远远高于商君镇秦法剑与穆公镇秦剑。

    作为跟随始皇帝纵横天下的尉缭,自然清楚胡亥对他的期望。一年之后,新军不成,大秦帝国只有防守之力,决无进攻之能。

    本章完

第122章 刻石() 
咸阳宫正殿中,国尉尉缭,典客顿弱离去,只剩下廷尉张苍,中车府令韩谈在静静等候。

    见尉缭出去,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道:“左相事务繁忙,关于求贤令一事皆由廷尉负责。”

    说到这里,胡亥眼睛一扫:“将赵高的府邸改建成招贤馆,不管是山东前来的士子,还是关中士子,不准分别对待,一切一视同仁。”

    胡亥站起身来,指着张苍:“这件事决不允许有丝毫差错,特别是前来士子严加保护!”

    沉吟片刻,胡亥直言:“一,不能让山东士子在大秦帝国出事,影响求贤令的推行。二,山东士子中难免会混入密探奸细,这些人的行踪必须要严格控制,不能暴露的地方,任何人都不能接近。”

    ……

    “是!”

    点头称是一声,张苍神色也是微微一变。他自然清楚胡亥心头的担忧,在求贤令与大秦秘密并行的情况下,想要齐头并进本就不容易。

    廷尉张苍有了,诺大咸阳宫只剩下胡亥与韩谈。默然良久,胡亥站起来,道:“朕有一策,需要中车府令前去完成,不知中车府令意下如何?”

    韩谈神色巨震,轰然对着胡亥深深一躬:“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老臣身为老秦人,值此国难当头,虽百死而犹不悔!”

    “哈哈……”

    胡亥爽朗大笑一声,道:“生死存亡,无所不用其极。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策。朕思谋,目下唯有一计可用。”

    “秘密游说中原诸国,重金收买权臣,分化天下诸王,挑起诸王心头不满,肢解项羽制定的天下秩序。”

    浑身大震,韩谈深深一躬:“老臣愿往,还请陛下明示!”

    看到韩谈一脸的为国赴死的神色,不禁一笑:“由你携带美女,重金,立即离开咸阳,先行拜见陈余,进而直入齐国见田荣。”

    “是!”

    ……

    韩谈走了,导致胡亥身边连一个顺手的使唤人都没有。此去虽然天高水长,但胡亥并不担心韩谈的安危。

    田荣与楚霸王项羽早有矛盾,再加上齐国瓜分。而陈余因为张耳为王,而他只有南皮三县,早就心生不满。

    这两个人对项羽不满,只需要一个人作出头鸟都足够引燃,秦末时代再一次的大乱。

    ……

    突然之间,一直在踱步沉思的胡亥眼睛发亮,似乎因此而悟到了什么,站在案前良久未动,似乎又在盘算什么。

    一时间,胡亥目光炯炯地望着空旷的大殿,心中生出了一个念头——刻石国耻,与民约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