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秦霸世 >

第66部分

帝秦霸世-第66部分

小说: 帝秦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政事殿一片愕然,大臣们和内侍都惊讶地看着刘季。刘季哈哈一笑,轻慢无礼地高声道:“不管是张良,还是秦二世下令求贤?对于我辽东都过遥远。当下诸卿应当想想,如何走出辽西,一举击破韩广,拿下辽东郡!”

    被封王于辽东三郡,本就是刘季麾下文武的一个心结。如今韩广据辽东郡,与刘季遥遥对持。

    众人都清楚,刘季说的不错。辽东如今最应该解决的便是击破韩广,一举得到辽东三郡,修生养息,苦练甲兵。

    樊哙举剑过顶,大喝一声:“王上,臣愿提五万大军击破韩广,一统辽东三郡!”

    “请王上下令,岂容韩广小儿猖狂!”大殿之上,武将们愤激高叫。

    刘季微微冷笑:“韩广小儿不过是猖狂一时罢了,辽东三郡我刘季要定了!诸将听令!”

    “在!”又是轰雷般一阵轰鸣。

    刘季默然良久,断然下令:“大军以周勃为主帅,樊哙为先锋,发兵五万,立即出发,将韩广斩杀以收辽东!”

    “诺!”殿中诸将们一声回应,点到的周勃与樊哙更是一阵大喜。

    在这个乱世,战争就是功勋来源的最大出处。只有率军出征,才能封候拜将,名震一时。

    “王上,韩广虽被我军与燕王击败,逃窜至辽东郡!”萧何深深一躬:“但是此际韩广手中依旧有数万大军,此事臣以为不可速行。”

    “王上,一统辽东三郡势在必行,但我们用不着与韩广死磕!”对刘季深深一躬,灌婴:“臣以为收服韩广,对辽东更为有利。”

    见两大心腹一齐反对,刘季冷笑道:“辽东三郡地处偏远,必须要彻底荡平韩广,让当地士族俯首。”

    “更何况一个王者,一个野心勃勃的韩广,又岂会甘愿俯首称臣!”

    ……

    刘季的这一番话,当真是惊雷闪电直击人心。一时间,政事殿大臣们冷汗直流,心头更是沉重。

    这一刻,再也没有了反对声,政事堂大臣们便一齐扑倒在地,齐齐高喊:“荡平韩广,一统三郡!”

    这一幕发生,并不能打动心硬如铁的枭雄。刘季想要的只是一样,那便是天下至尊之位。

    冷漠地展开一卷竹简,刘季高声道:“丞相,立即制定国家法令,三日之内,颁布辽东。”

    “同时清丈土地,打击乡绅地主,维护百姓权益。任何反抗者,一律杀无赦!”

    刘季清楚,辽东三郡贫瘠,天下罕见。想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要下重手。

    “谨遵王上训令。”政事堂的大臣们又是一片呼应。

    刘季一摆手,道:“都退下吧!”

    “诺。”点头应诺,大殿之上的文武大臣,一一退去。

    ……

    随着萧何与刘季的动作,辽东三郡刮起了一阵狂风暴雨。三个月内,辽东的府库就充盈起来,也大大增强了辽东国力。

    刘季虽然读书不多,但他敏锐的政治嗅觉,仿佛天生。是以他认为,整肃吏治后必须立即着手整肃军兵。

    不管是坐镇辽东,还是将来争霸天下。辽东是基础,手中的大军才是敲门砖。两手都要抓,要不然必败无疑。

    重视大军,这是刘季在乱世之中切身的体会。若是他强于项羽,就不会在辽东三郡这样的苦寒之地称王了。

    正是宴会之上,项羽势大的威压。让刘季十分重视军队,他清楚乱世之中有兵者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随着刘季与萧何两人,强强联手,辽东开始激变,仿佛一夜之间唤起了生机勃勃的活力。

    只是这一点,远处于中原大地的胡亥,并不清楚。位面之子,就是位面之子,气运之强,让人害怕。

    本章完

第134章 大不了朕一人独战天下便是!() 
招贤馆中的大道上,胡亥又一阵大笑,进而感慨:“大势虽一如战国,却也再也没有诸子百家争鸣,诸子齐出,坐而论道的学术泛滥之境了!”

    尉缭闻声默然:“始皇逐儒家博士,李斯毁百家之学,巍巍大秦只留下一家之说。坐而论道,非战国之世不可。”

    ……

    坐而论道,士战天下。

    这需要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时间来孕育。春秋战国七百年,方才孕育而出了士战天下的精神。

    一个又一个惊才绝伦之辈横空出世,一时间激荡风云。诸子百家,名臣强将,简直犹如漫天繁星,多不胜数。

    可惜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统一。这样孕育文明与精神的沃土,将不会再有。

    ……

    念头翻滚,胡亥清楚大秦帝国是华夏文明的正源,帝国兴亡沉浮的五百多年,无疑是华夏历史上最为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大黄金时代。

    然而,创造奇迹的同时也代表大规模的毁灭。

    ……

    “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念头一闪,胡亥幽幽一叹:“在这个大毁灭,大创造的年代,必然伴随着奇迹与遗憾。”

    “诸子百家兴盛百年,天下一统于秦。而秦以法治国,自然会尊法贬斥其他,这是必然。”

    “况且李斯并没有做错,统一的帝国,治国学说自然要坚定一门,而不是政出多门!”

    ……

    “黑六!”

    墙外疾步走进一个老内侍,躬身道:“陛下何事?”

    “即刻整治酒肉来,朕要在招贤馆与国尉,左相等人坐而论道。”胡亥微微一笑,心头思谋迭起。

    老内侍答应一声,疾步走出。胡亥回头笑道:“国尉,招贤馆繁华大气,堪比朕的咸阳宫。求贤令颁布三月有余,却未见一人,当真是莫大的讽刺。”

    说到这里,胡亥仰天大笑:“天下士子何其愚也,我大秦浩荡千里,坐拥关中王霸之基却看不出来。”

    尉缭捋了捋胡子,揶揄笑,道:“陛下,终究是本色难改。”

    喟然一叹,胡亥一摆手,道:“红日清风,今日你我君臣在这招贤馆畅饮畅谈一番如何?”

    “陛下,此言大善!”尉缭等人起身深深一躬:“当畅谈一番,以明胸中长策!”

    重新入座,尉缭笑,道:“陛下,大秦帝国自孝公之时,商君变法开始,便以法治国。”

    “至于始皇之时,又有《韩非子》流传于世。陛下以为大秦帝国,以法家何种形式治国?”

    尉缭这一番话,问的很有技巧。胡亥与张苍等人同时一愣,默然良久,胡亥一字一顿,道。

    “商君以法,申子以术,慎到以势。韩非子取法术势,从而集法家大成!”

    说到这里,胡亥幽幽一叹:“大秦帝国法治到今日,已经是法、术、势并存。以法成制,以势驭国,以术治臣。”

    对于这一点,胡亥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早已经心知肚明。

    深深看了一眼胡亥,尉缭笑,道:陛下以为,大秦帝国当下当如何选取?”

    “以法成制统御天下百姓,沙场争雄树立威望,以成就君主之势驭帝国,以申子三术御臣下。”

    “噫!”尉缭一声惊叹,忍不住,道:“陛下知道申子三术?”

    闻言,胡亥悠悠一笑:申子三术,即倚愚之术,破君之术,君不破之术。”

    “不欲明言,装聋作哑,藏于无事,窜端匿疏,此乃依愚。一臣专君,群臣皆蔽,言路堵塞,则君自破,此乃破君。”

    “明君不破,使其臣如车轮并进,莫得使一人专君;正名而无为,犹鼓不入五音,而为五音之主,此为明君不破。”

    ……

    乍闻之下,尉缭脸色变得凝重。坐直身体,肃然正色:“陛下如何说商君之法?”

    胡亥愣怔半日,喟然一叹,道:“法为大道,术为小技。然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法无术不行,无术吏治不得清明。一国之政,想要数年大兴,取以术未尝不可!”

    “若令一国之制度,千年不变,唯有以法成制才能长久。”

    说到心里,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莞尔一笑,道:“纵然大秦帝国消亡,然,秦制不亡,必将会被下一个朝代继承。”

    ……

    正在这个时候,老内侍挑来一担食盒,在长案上摆好酒肉并酒具食具,躬身道:“陛下请——”

    胡亥伸手一指,笑道:“国尉,左相,廷尉,典客,请入座。”

    “好!”点头一声,尉缭三人入座。

    主位之上,胡亥举爵笑,道:“国尉,你在大秦帝国危如累卵之际,挺身而出。放弃归隐,再一次介入这浩荡乱世。”

    “朕,无以为敬,只有辛烈秦酒。来,先干一爵!”

    尉缭笑着举爵:“陛下与老臣初至咸阳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恭贺陛下,干——”

    “干——”与此同时,顿弱三人一一举爵。众人举爵,一饮而尽。

    ……

    搁下酒爵,胡亥微微一笑:“敢问国尉,初见之时胡亥若何?”

    “穷途末路,一如当时大秦帝国。”尉缭哈哈大笑一声。

    “那今日朕又若何?”

    直视着胡亥,尉缭一字一顿,道:“一如当初秦军,激越锋锐。”

    胡亥大笑:“有国尉挺身而出,大秦可救。典客再临,左相归位,廷尉执法,大秦帝国重臣一一归来。”

    “朕也该如当下大秦帝国,有新生之势!”

    ……

    尉缭撂下酒爵,喟然长叹:“陛下英明神武,何愁大业不成。然则,千秋大业,必得盖世之才辅佐,方有旷古烁今的功业。”

    “今老臣,典客皆已年迈。今求贤令颁布三月,犹如泥牛入海。陛下当思谋良策,以解眼下困局!”

    闻言,胡亥有些惊讶,随及沉默。他没有想到尉缭一介兵家,居然将问题看的如此透彻。

    一想到这里,胡亥突然大笑:“有道是水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再等一月,若尚未有士子入秦,朕便思谋后路!”

    说到这里,胡亥眼底有无尽锋锐显露,凌厉至极:“大不了,朕一人独战天下便是!”

    本章完

第135章 愿君此去大展宏图!() 
陈平很警觉,离开楚军大营之时,带着发妻同行。天大地大,能够让他挂念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人便是抚养他长大的兄长,另外一个便是发妻张娴。兄长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没有闯出显赫功业之前,他不想打破兄长平淡的生活。

    陈平是一个有志气的人,同样傲气十足。毕竟一个自身贫瘠,却以娶穷人家女子为耻辱的人。

    可以说,陈平是一个矛盾体。夫妻二人离开楚国之后,一路西行至韩。陈平拜访了韩国司徒张良。

    一番纵论,让他大开眼界之余,也让陈平更加坚定了入秦的念头。他陈平不过一寒门子弟,想要成就功名,就只能走不寻常之路。

    如今秦二世矢志求贤,大秦帝国功勋大将凋零。在这内忧外患之时,正是用人之际。

    陈平不怀疑自己的才学,他相信只要入秦得到胡亥的认可。他就能一展胸中所学,封侯拜相。

    赐爵封君,与之分土。这八个字,便是让陈平真正下定决心的原因。

    ……

    “夫君,我们立即离开韩国,入秦!”沉思一阵,张娴提出今夜即刻离韩。

    陈平本想为张娴安排一番,看了看韩国的朝野上下,风土人情,迟走两日。

    然一向颇为顺从张娴却再三坚持,无奈之下,陈平沉吟,道:“既然夫人坚持,那便今夜立即立韩,直入秦国。”

    ……

    陈平和张娴仔细选择了西行道路,四更将尽时飞马出城,在谁也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直奔函谷关而来。

    一路疾驰,在红日将升时分,雄伟壮观的函谷关天险已遥遥在望。陈平心头火热,他清楚西入函谷关,便可到达秦国目下的控制疆域。

    ……

    “吁——!”函谷天险近在咫尺,张娴一行人却停了下来。

    看看函谷关的方向,张娴微微一笑,道:“千里送君,终须一别。祖父来信,让妾身归家。此去咸阳,愿君大展宏图!”

    “夫人,你不随我入秦?”陈平翻身下马,脸上的笑容徒然凝固,向张娴伸出一只手,在停在了半空。

    张娴从怀中掏出一方白色手帕,上面绣着一对鸳鸯戏水,递给陈平,道:“夫君,祖父有言,大丈夫志在四方,妾身不能成为拖累。”

    这一刻,张娴明亮的眼睛,深情地望着陈平,脸上飞起一片红晕娇声,道:“君有经天纬地之才,此去入秦当一如商君张子,妾身入秦难免影响夫君。”

    “等夫君一展胸中抱负,赐爵封君,妾身便入秦伺候夫君日暮。”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